「 今天,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偉大的帝國,沒落又崛起。當下,中美博弈、中印爭端和南海問題常常引發我的思考。作為一個海洋專業的學生,回顧世界文明史,從海洋的角度,能夠得出什麼結論?」
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曾預言
「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
回看上下5000年海洋文明史
人類對海洋的探索
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生存與繁榮
早期歷史
公元前814年
迦太基城建立
地中海的商業貿易蓬勃繁榮
在 500 多年的時間裡
腓尼基和希臘的水手建造了眾多港口
其中許多港口在將近三千年之後
仍發揮著貿易中心的作用
他們最早建造用於作戰的船隻並提出海戰戰略
最早建立複雜的港口以開展商品貿易
最早在地中海以外的水域進行有組織的探險
公元前3世紀 古羅馬崛起
與之爭奪西地中海的控制權
三次布匿戰爭
迦太基滅亡
公元前27年
羅馬帝國建立,疆域之廣
羅馬人稱地中海為「我們的海」
隨著羅馬帝國的崛起
西方古典時代的製圖學也迎來了一段盛世
位於埃及北部沿海的亞歷山大港見證了這一段輝煌的歷史
公元150年左右
克勞狄烏斯·託勒密
一位集大成者讓古典時期的製圖學登峰造極
雖然他繪製出的世界地圖
存在一定局限性
卻代表了人類認識地球過程中
一次裡程碑的嘗試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中海權力的興衰
中世紀
公元415年
世界知識中心亞歷山大圖書館被毀
公元475年羅馬帝國衰落
阿拉伯人成為地中海霸主
他們利用季風和洋流的知識
建立了連接西達非洲東至東南亞的貿易通道
與此同時
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維京人
得益於先進的造船和航海技術
積極探索了大西洋
在冰島、格陵蘭島及紐芬蘭島建立殖民地
圖源:《海洋學導論》
1177年耶穌升天節
威尼斯總督將一枚戒指扔進亞得裡亞海
宣誓:大海,我們宣布與你結婚
並真正永久佔有你
中世紀的威尼斯在地中海貿易中處於壟斷地位,它擁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強大的海上軍事力量,在世界各大洲廣泛建立殖民據點和商站。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威尼斯壟斷了東西方貿易,成為東方商品進入西方世界後最著名的貿易集散地。1405-1433年
明朝鄭和七次下西洋
促進了亞非國家的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
但之後中國卻放棄了對海洋的探索
歐洲人的大發現
公元1453年
伊斯蘭世界與基督教在地中海大決戰
蘇丹穆罕穆德二世帶領大軍佔領了君士坦丁堡
奧斯曼帝國徵服了東羅馬帝國
並從此扼住歐亞大陸的交通咽喉
在葡萄牙亨利王子(1392-1460)的支持下
葡萄牙通過航海開闢了海上貿易路線
1487年,迪亞士首次繞過了非洲好望角
1498年,達·伽馬的船隊繞過好望角牴達印度
同時,西班牙君主向探險家哥倫布提供了資助
1492年,哥倫布自西班牙出發向西航行
目的地本應是東印度群島
卻實際到達加勒比群島
人們普遍認為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
但他並未真正登上北美大陸
儘管如此
他的經歷仍然激勵著後繼者去發現新世界
直至1513年
西班牙冒險家巴爾沃亞才橫穿美洲大陸
第一次看到了太平洋
1519年
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船隊從西班牙出發
在抵達馬裡亞納群島之前的99天
沒有遇到一場風暴
麥哲倫將這片海洋命名為太平洋
經過兩年
死裡逃生僅剩的一隻船隊才回到西班牙
而麥哲倫則死於菲律賓群島
1571年
奧斯曼帝國的強大海軍艦隊與
西班牙帝國、羅馬教廷和威尼斯共和國的
神聖同盟艦隊
在勒班陀決一死戰,以失敗告終
宣告了海戰新時代的到來
圖源:維基百科
《勒班陀戰役》,H·萊特,倫敦格林尼治國家航海博物館
當十五世紀的地理大發現之後,隨著新大陸的發現,大西洋航線取代昔日繁榮的地中海貿易路線,成為商業交通的必經之路,導致義大利地區和德國北部漢薩同盟各傳統商業城市的衰落,英國、法國、荷蘭這幾個面向大西洋的國家的經濟興起後,便開始佔領殖民地,進行原料的搶奪,再輸入歐洲賺取豐厚利潤。由於對奴隸的需求日益擴大,英、荷等歐洲國家在此時期從事奴隸貿易,史稱黑三角貿易。
遠洋科學的開端
在1768-1779年期間
詹姆斯.庫克船長三次科考航行
駕駛「奮勇號」、「決心號」和「冒險號」
他確定了太平洋的輪廓
是穿越南極圈的第一人
還發現了船員患壞血病的原因是缺乏維C
1872年-1876年
英國軍艦挑戰者號
實施了一次科學考察活動
完成了對全球海洋的生物、化學和物理性質的系統研究
為海洋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近代海洋與海洋學
南海諸島及其海域自古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但鴉片戰爭失敗後,根據1841年清政府籤訂的《南京條約》,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1885年和1886年根據中法和中英條約,越南和緬甸分別淪為法、英殖民地。至此,南海沿岸政治地圖發生了根本變化,中國不再是南海沿岸諸國的宗主國和強大國家,反而成為西方殖民主義國家企圖瓜分的對象。在這樣的背景下,西方列強開始謀奪中國南海諸島,由此帶來了中國南海諸島及其海域主權歸屬的爭端。自20世紀70年代起,圍繞中國南海島礁的主權歸屬及部分海域的管轄權形成了6國7方的爭端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對探測潛艇的需求使世界各國海軍大大推動了對海洋的研究。這促使許多美國大學建立了海洋學系,包括俄勒岡州立大學、德克薩斯農工大學、邁阿密大學和羅德島大學等和一些國家層面的海洋研究機構。
尾言
所以,建設海洋強國,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是歷史的趨勢,也是我們年輕一代的使命和擔當,任重而道遠。
PS:突然發覺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遂想起了很久之前的閱讀筆記。由於時間關係來不及整理校正,對於一些部分史料有所疏漏,海洋文明史和科學史交織在一起,也沒有深刻的探討分析。推薦幾本書給對海洋文明史感興趣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