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案例
地暖使用面積:110平方
地暖使用溫度:平均19度
窗戶類型:高質量斷橋中空內開內倒窗戶
採暖費:3個月共計2100元(家裡常住3口人)
通風情況:新風系統,選擇時間段換氣
02案例
地暖使用面積:130平方
地暖使用溫度:平均20度
採暖費:3個月共計2200元(家裡常住5口人)
通風情況:開窗通風,每天短時間迅速通風后關閉窗戶
03案例
地暖使用面積:105平方
窗戶類型:常規斷橋中空內開內倒窗戶
採暖費:2個月共計1730元(家裡常住4口人)
04案例
地暖使用面積:85平方
地暖使用溫度:平均18度
窗戶類型:普通移窗,雙層玻璃,有漏風現象。
採暖費:1個月860元(家裡常住4口人)
05案例
地暖使用面積:95平方
地暖使用溫度:前期平均22度,後期調整為平均19度
窗戶類型:常規移窗,雙層玻璃,有漏風現象;餐廳為現澆搭建出去,5個立面均是外立面冷牆;大門有漏風現象。
採暖費:一個月1600元(前期使用情況)。餐廳不使用時移門關閉後,大門做密封補救,降低到平均一個月1028元(整體屬於高能耗用戶)。(家裡常住4口人)
從以上數據,可以很直觀地看到有的能耗非常低,而有的則非常高,接下來就跟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建築保溫
建築保溫包括牆體保溫、門窗系統、屋頂保溫等,對採暖的能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用戶五的能耗遠超其他用戶,主要原因就是建築保溫太差,進行一定的節能改造後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採用高質量斷橋中空內開內倒窗戶的用戶能耗明顯低於使用普通移窗的用戶,因而強烈建議安裝地暖的用戶選擇密封性、隔熱效果更好的門窗系統。
除此之外,地面保溫也非常重要,品質優秀的保溫材料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對於室內空間比較充足的用戶,可以考慮做內牆保溫,佔用幾公分的室內空間,但是保溫效果極佳。
使用溫度
溫度設定得越高,需要的供熱量就越多,耗電量也隨之增加。因而建議地暖的溫度設置在18~20℃即可,沒必要調太高。
上班族如果白天家中無人的話,可以通過手機APP遠程智能控制,適當將溫度調低保溫,下班前一個小時將溫度調回正常即可,推薦使用自帶編程的溫控器。
系統設計
系統設計對能耗影響也非常大,前期鋪裝設計一定要設計好熱負荷,常說的鋪裝功率密度。否則出現」小馬拉大車「或者」大馬拉小車「的現象,都會造成耗電量的增加。
舉個例子:真空封裝石墨烯地暖膜每平米的功率是220W,如果用於一個12㎡的臥室,首先要確定屬於哪個地區,我們以長江流域兩側建築保溫一般的城市為例:設計每平米鋪裝功率150W。來計算這間臥室需要多少平米的電熱膜。
首先計算總功率:12*150=1800W
電熱轉換率:220*0.99=217.8W
電熱膜面積:1800/217.8=8.26㎡
也就是說這間臥室如果要達到採暖需求需要8.26㎡的真空封裝石墨烯地暖膜,只有達到了這個鋪設面積才能談取暖效果,採暖談節能問題。如果功率達不到,那麼產生的熱量就不夠,你設置的18度,可能永遠到不了,然後地暖一直運行,節能問題就無從談起。就好比燒一鍋水,最終的目的是燒開。如果用1KW的燒水壺燒1L水,可能5分鐘就能燒開,用了0.08度電。如果我們換上800W的燒水壺燒,可能需要10分鐘,用了0.13度電。如果用500W的,可能就永遠都燒不開了,但是燒水壺一直在以每小時0.5度電持續運行耗電。
通風情況
我們每天家裡需要適當通風,換取新鮮的空氣。使用新風系統通風可以有效降低熱損失,因為新風系統有熱回收功能,多多少少可以降低熱量損失。
而直接開窗通風的話,就相當於從窗戶往外面撒錢。
總結
一、做好門窗系統,並且前期設計好熱負荷,鋪裝過程中,地暖輔材不可偷工減料,保溫板儘量搞厚,邊界保溫條,反射膜儘量搞上去。
二、按照國外經驗來看,一套建築面積160平方的房子,採暖面積100平計算,建築保溫合格+使用溫度適宜+系統設計合理+鋪裝規範,一個月的採暖費應該在700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