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幹線小區業主稱:去年採暖期,100平方米的房子,取暖費就花了近萬元
17日,家住小店區許坦東街的居民劉先生,致電本報社區熱線稱,他新入住的新幹線小區,業主之間都在盛傳小區配套的電地暖設施是「電老虎」,稱去年先住進來的業主,100多平方米的房子,5個月的取暖費就高達上萬元。電地暖是不是真的很費電?今年新入住的業主們都憂心忡忡。
採用電地暖花費太多
劉先生入住的新幹線小區1號樓,位於小店區許坦東街南坪頭附近。昨日上午,記者前往現場時,該小區的後期工程還在施工。「已經入住的這兩棟樓,用的都是電地暖,去年入住的那些住戶,都說可費電了,還不暖和。」小區活動廣場上,一位老人指著1號樓、2號樓說,他家買房時,售樓人員也提到過要用電地暖,並稱電地暖是一種新型採暖方式,節能環保,北京、天津正在推廣,「我們壓根都沒料到,電取暖竟耗電驚人。」
在老人指引下,記者在2號樓採訪到了去年入住的幾戶人家。住戶家裡,電地暖都埋在地板磚底下,露在外面的只有每個房間門口的獨立開關,以及專供電地暖的一個電錶。
正在家看小孩的張女士稱,去年冬天取暖,他們還是省著用,客廳、臥室的電暖開著中檔,廚房、衛生間因為怕凍壞水管,開著低檔,110平方米的家一個多月下來,就花了3000多元電費,就那樣家裡也不暖和。「去年我們在家,連外套都不敢脫,一個月還得1600元。」跟張女士家同樣戶型的一位鄰居埋怨說,電地暖根本不好用,根本不像開發商說的那樣隨開隨用,起到節能省電的作用。去年冬天,她家每天一般得開上10個小時,家裡才能有點溫度。而且溫度也上不去,開關上標的30攝氏度,家裡溫度只能達到20攝氏度的樣子。居民們說,100平方米的房子,一個採暖期的電費就得近萬元。
百平米採暖期正常得3500元
就此,記者採訪了開發商山西通富房地產開發公司。公司一位姓項的工作人員稱,因為東山上沒有一個熱源,市政供熱管網又沒有通上去,當初開發時煤價又很高,他們也是想為業主考慮,先後到北京、天津考察了這種節能環保的新型採暖方式。一期工程,三百多套房屋就安裝上了「發熱電纜低溫輻供暖系統」,工程完工後,他們也測試過,如果業主全部入住後,取暖成本僅比太原市政府規定的標準高10%至15%。
針對業主反映的電採暖耗電高現象,他分析是入住率低,散熱過快導致的。並稱,今年再觀察一年,如果還是這種現象,將由物業牽頭,組織業主統一改裝水暖。據了解,該小區後期在建樓房已用上水暖。
電地暖很費電嗎?記者諮詢了省城一家經營電地暖的開發商山西耀華智能採暖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稱,電地暖費不費電和房屋有沒有外保溫層、電暖材料、電暖每天打開時間及溫度有關。
他稱,電地暖一般可以看天氣採暖,天氣好時一天開上一兩個小時即可,冷的時候頂多10個小時,正常情況下一天8個小時就足夠了,但使用情況都根據個人喜好。另外,第一個採暖期的耗電量都要大一些,因為入住第一年,房屋比較潮溼,像新幹線小區,入住率過低,耗電量就會加大。正常情況下,一平方米一個採暖期耗電量為70攝氏度,按每度電0.5元計算,100平方米的家一個採暖期的費用為3500元左右。他還建議,鋪電地暖最好用瓷磚,瓷磚與沙層的厚度以五六釐米為宜。
本報記者 姬仙果
(姬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