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大管家」 居民貼心人

2020-12-20 金臺資訊

「她呀,雷厲風行!」

「嚴格、嚴肅、認真、要求高,但又平易近人。」

「走起路來風風火火,辦起事來認認真真。」

......

聊起觀山湖區金陽街道觀山居委會黨支部書記、主任劉明先,居民們有說不完的話,有人說她像是個「大家長」,有人說她是個「管家婆」,還有人說她像是顆「定心丸」……

「管家婆」的日常:「美好議事亭」裡議美好

跟隨劉明先走進觀山居委會麗陽天下小區,老年大學音樂教室裡傳來陣陣練歌聲,小廣場上一群阿姨正在學跳扇子舞,旁邊亭子裡幾個阿姨正坐著閒聊。

這個亭子名為「美好議事亭」,其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

這個亭子建設之初主要是方便居民休息、聊天,有時也會討論一些小區存在的問題。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每次無意見聽到亭子裡的「聲音」,劉明先都會銘記於心,「我決定把這個亭子更好地利用起來,既然居民們習慣在那裡聚會,那我們就把亭子打造成收集居民群眾煩心事的場所!」

2019年9月,「美好議事亭」正式命名,居民們更喜歡來這裡反映問題了。此外,考慮到年輕人工作忙、喜歡線上交流等因素,她還建立微信群,打造「微心願」收集系統,「線上 線下」收集居民群眾意見。

小區綠化不夠、鄰裡矛盾糾紛、房屋牆體漏水需要啟用房屋維修基金......議事亭裡居民們反映的問題多且瑣碎,劉明先都一一記錄整理,並組織居委會逐項解決。目前,居委會已收集整理居民意見30餘項,已完成12項,其餘項正在有序推進。

「印象比較深的是小區道路改造,以前小區都是柏油路,年限久了路面破損、坑坑窪窪,晴天灰大、雨天泥巴,太影響居民的幸福感了,這事成了我們居委會的頭等大事。」說幹就幹,在劉明先的組織下,小區道路「白改黑」工程很快就動工了,「項目開工了我更著急!居委會的錢不夠改造完所有道路,我硬著頭皮四處協調,最終,業委會、物業等答應出資幫助改造,今年6月1日,小區道路『白改黑』全部完成,居民們都跟我開玩笑,說行走在新鋪的瀝青路上感覺更『得勁』了呢!」劉明先笑著說道。

如今,「美好議事亭」裡居民們仍常常聚在一起聊天,但閒聊的內容早已從抱怨變為對未來美好的展望,劉明先每次路過也都會來和居民們話話家常,聽聽大家對小區建設有沒有更好的建議。

「大家長」的操心:「代理家長」解煩惱

「主任啊!你一定要幫幫我!」

伍徵英是麗陽天下小區的居民,因為她這一句話,劉明先多了個「兒子」。

「他們家是低保戶,平時我們就經常去走訪,一來二去的也就熟悉了。」劉明先回憶著「兒子」的由來談道,「她大兒子那年上初二了,可孩子心思不在讀書上,整日逃課去網吧打遊戲,甚至有時一出門就是好幾天,家裡人十分著急卻苦於找不到合適的教育管理方法。」

伍徵英來居委會向劉明先求助正是因為這事,劉明先聽了情況二話不說,趕緊一家一家網吧開始走訪,最終找到了孩子,平安將孩子送回了家裡。

轉眼,到了這孩子初二下學期報名的時間,劉明先受伍徵英所託帶著孩子去報名。「本來以為報名是個簡單的事,但學校老師都知道孩子情況,要求必須有人保證他每天來上課,不然就不接收。」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劉明先也覺得不可思議,「我為了幫他把名報了,也沒多想就給老師承諾當他的『代理家長』,每天準時把孩子送到學校上課!」

就這樣,身為「代理家長」的劉明先,一年半的時間裡,不論颳風下雨、日曬天寒,每天堅持把孩子送到學校門口交給老師,保證孩子每天都完成學業。

「初二的孩子正值青春期,是最叛逆的時候,一開始他很牴觸我,說什麼都不聽,而且我越說他越排斥。」孩子的態度讓劉明先犯了難,但曾當過教師的她沒有放棄,而是轉變方法,寓教於樂,換著花樣地去做孩子的思想工作,「我跟孩子用朋友的方式相處,還給他買了書包等學習用品,了解他的思想動態,終於他對上學不那麼牴觸了。」

後來,劉明先從孩子看了就想躲的「煩人精」,變成了大事小事都找她商量的「劉婆婆」。「這個小孩現在已經讀完中專在上班了,但他一直有一個想當兵的夢想,所以他還打算報讀大專,提升學歷,圓一個當兵夢。」說到孩子的現狀,劉明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劉明先當「大家長」幫大家解決的問題可不止這一個,幫助低保戶解決生活難題、自費幫獨居老人購買藥品……家長裡短、三病兩痛,居民們有什麼事總喜歡給劉明先說,劉明先也總是樂呵呵地傾聽、及時幫大家解決。

「定心丸」的牽掛:建設平安小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來襲,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第一線,這讓劉明先的工作壓力更大了。

「我們這有7000多戶居民,其中還有不少是流動人口,怎麼做好管理,做實疫情防控工作,是我那段時間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疫情來勢洶洶,劉明先立即行動,帶領支部班子、社區黨員、志願者挨家挨戶走訪、排查,為居民進行防疫知識宣傳,並在小區設立3個卡點進行24小時值守,對進出人員及車輛進行嚴密排查。

「劉書記真的很負責,她就是我們的『定心丸』,有她在,我們心裡就踏實!」劉明先的一位同事告訴筆者,疫情期間,劉明先要求大家嚴格做到「一嚴禁、二必查、三詢問」,嚴密排查小區進出人員及車輛,她本人每天要在卡點執勤10小時以上,換班後也不休息,要麼繼續前往其他卡點查看疫情防控工作,要麼就和工作人員走家串戶了解居民情況。

「那段時間我每天大概只能睡4、5個小時,累是當然的,但事關大家生命安全,再累我都得堅持!」疫情期間,劉明先一直堅守崗位,奔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截至目前,觀山居委會沒有出現一例新冠肺炎患者。

「居民的大事小事都是我的事」,這是劉明先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她任觀山居委會書記、主任13年來一直踐行的理念。今年她已74歲,13年間,她用腳步丈量轄區發展,用真心傾聽群眾所需,成為大家身邊最親近的「暖心人」。「居委會的工作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別人覺得瑣碎、麻煩,但我不這樣想。做好每一件居民群眾身邊的小事,是讓他們獲得幸福感的基礎和關鍵,我在這個崗位一天,就一定會竭盡所能為大家做好服務,對得起肩負的使命,也不辜負大家!」劉明先堅定地說。

記者手記:

採訪過程中,我們曾多次問到劉阿姨工作這麼忙,家裡人沒有意見嗎?她總說家裡沒有多少事,小的一輩不在身邊,老伴也不需要她管。

採訪結束之際,我們又聊起這個問題,我們一邊記錄一邊聊天,氛圍也輕鬆融洽。可沒想到再抬起頭卻看到劉阿姨雙眼噙滿淚水,「其實,今年九月,我老伴已經離開了......」一直笑意吟吟的劉阿姨哽咽得說不出話,一時間氣氛變得有些沉重。沉默半晌,劉阿姨一邊用手抹去眼淚一邊說,「我陪他的時間太少了,但現在......我也沒什麼牽掛了,可以有更多時間撲在工作上了。」

臨走時,劉阿姨仍在反覆和我們說著居委會的工作都是些瑣碎小事,沒什麼值得宣揚的。可我們能在居民和同事的評價中,了解到她的工作背後,那些工作與家庭無法兼顧的歉疚,調解矛盾過程的委屈與困難,術後三天回到崗位的堅強,她都深藏心底,自己一肩扛了下來。她的故事也許沒有驚天動地的震撼,卻有著細水長流的感動。希望劉阿姨能在工作的同時兼顧身體,健康快樂地繼續做她熱愛的事!(廖興丹 江永盛)

相關焦點

  • 她是社區「大管家」 居民貼心人
    她紮根在社區基層第一線,奉獻在服務群眾主戰場,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她是群眾的貼心人,社區的「大管家」。多年來,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著一位基層民警的使命與擔當。她最愛說的就是「我行」,這背後包含著太多令人感動的故事。義不容辭 解決群眾困難「怎麼進展這麼快!」青海大學附屬醫院骨科主任看著馬春梅的膝關節CT片不敢相信。
  • 蕪湖旭日天都社區「大管家」成居民貼心人
    大江晚報消息 旭日天都小區是蕪湖市大型的安置房小區,共安置居民8566戶,其中1275戶為廉租房。8566戶,2.5萬居民,其中老年人、殘疾特殊群體、低保困難群體佔了相當比例,社居委籌建剛一年多,各項硬體條件未完善……看著這樣一組數據,就能想像出旭日天都社區「大管家」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 小區「大管家」 居民貼心人---觀山居委會劉明先的故事
    劉明先(左一)在「美好議事亭」聽取小區居民意見  這個亭子建設之初主要是方便居民休息、聊天,有時也會討論一些小區存在的問題。  小區綠化不夠、鄰裡矛盾糾紛、房屋牆體漏水需要啟用房屋維修基金......議事亭裡居民們反映的問題多且瑣碎,劉明先都一一記錄整理,並組織居委會逐項解決。目前,居委會已收集整理居民意見30餘項,已完成12項,其餘項正在有序推進。
  • 365天志願服務的「社區大管家」
    365天志願服務的「社區大管家」4月的垂柳初露新綠,走進莊河市新華小區「鄧長敏義工服務站」,社區義工鄧長敏一邊給環衛工人端茶倒水,一邊同他們交流社區環衛清潔情況。而這,只是義工鄧長敏365天服務在社區的一個縮影。鄧長敏今年67歲,是莊河市國稅局退休幹部。
  • 擔當社區好書記⑤|劉豔萍:因誠而悅 做居民群眾貼心人
    踏入社區工作以來,劉豔萍憑著對社區工作的滿腔熱情,憑著紮實刻苦忘我的工作精神,用實際行動做居民群眾的貼心人,保持著「勤勤懇懇、毫無怨言、不計個人得失」的工作態度為居民提供服務。創新工作 豐富社區服務內涵劉豔萍所管轄的商業社區是一個居住分散、老舊小區多、街面商鋪多、老年人多、流動人口多的社區,她根據社區的整體特點,緊緊圍繞「誠以待民,悅享萬家」的服務宗旨,力推黨員表率之忠誠、社區服務之摯誠、青少年做人之誠實、商戶經商之誠信、居民參與之熱誠、物業服務之真誠的「六誠」服務工作法
  • 林校路街道興華南裡社區:探索創新新方式 做好居民貼心人
    林校路街道興華南裡社區:探索創新新方式 做好居民貼心人 2018-12-13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興華南裡社區成立於2002年,隸屬大興區林校路街道,轄區面積0.21平方公裡,包括怡興園、興政家園、華昱家園三個小區。社區有居民1619戶、4500餘人,門店150餘家。
  • 金苑社區杜有雷︱社區百姓的貼心人
    「有雷,這幾顆樟樹枝都壓住電線了,不安全
  • 是「管理人」更是「貼心人」 合肥蜀山區南崗鎮這位「逆行者」防疫...
    是轄區的「管理人」,更是群眾的「貼心人」,這是他給自己的定位;疫情發生後,他帶頭衝在一線,從大年初一至今,一天無休;他用實際行動,守護著這片家園,他就是合肥蜀山區南崗鎮瓦屋村黨總支書記音維峰。從大年初一至今,始終堅守在崗「守護的就是自己的家園,轄區群眾就是自己的家人。」
  • 安徽亳州:文明實踐「志願紅」變身「生活大管家」 將心比心做群眾...
    為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進一步發揮志願者在文明創建、實踐育人、思想引領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安徽省亳州市組織廣大志願者圍繞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生產生活等方面開展各種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志願者變身「生活大管家」,甘做群眾「貼心人」,將心比心,將愛和正能量傳遞到百姓心間,將文明新風傳播到千家萬戶
  • 武昌人大代表當好群眾「貼心人」 做好人民「代言人」
    上下聯動,傾聽民聲「我是向陽社區張浩灣小區居民,小區系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最近幾年外牆掉磚嚴重,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多次砸到停靠在樓下的車輛。由於是還建房,沒有房屋維修基金,懇請相關部門協調解決。」向陽社區選民代表說。
  • 盡心盡力,做好業主生活大管家
    作為與四季花園業主接觸最頻繁的一個部門,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員坦言,盡心盡力做好物業工作,最大的心願就是做好業主生活大管家。日前,記者走進四季花園物業服務中心客服中心,近距離體驗和探訪客服工作。事無巨細,一心為業主著想  走進四季花園物業服務中心,在大廳內首先看到的就是客服中心的四位工作人員,這裡也是客服與業主進行溝通和交流的主要平臺。
  • 築牢疫情防線 新生裡社區當好居民貼心人
    (通訊員供圖)武昌區積玉橋街道新生裡社區位於新生路39號,由老舊住宅與新型小區組成。為防止疫情擴散,新生裡社區是武昌區最早一批進行封閉式管理的社區,每個小區實施24小時值守,實行嚴格的出行管理。社區居民買到「10元蔬菜包」非常開心。(通訊員供圖)為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社區在每個小區建立微信群,為轄區居民排憂解難。
  • 轄區群眾的保護神和貼心人!他就是大同警察郭濤
    他的事跡多次被山西法制報等媒體報導,他被群眾親切地稱為「人民的保護神,百姓的貼心人」。他,就是大同市公安局恆安分局平盛路派出所所長郭濤,一位紮根基層23年的人民警察,先後榮立三等功2次,嘉獎1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3次,先後17次被評為先進個人、抓逃能手等榮譽稱號。
  • 社區好民警 百姓貼心人——記壽光市公安局張建橋派出所社區民警...
    樸實、憨厚,是社區群眾對他的評價;「老劉」,是社區居民對他的親切稱呼。「老劉」腳步勤。他所負責的社區面積大、人口多,狀況複雜。他一不喊苦、二不叫難,一步一個腳印,走遍了社區的每一條巷道、每一家店鋪,成為社區群眾的貼心人。  「老劉」腦筋活。
  • 通過居民小區時需要注意什麼 居民小區如何做好隔音處理
    現在很多小區的居民對於自己的居住環境是比較重視的,不少的物業在管理小區的時候,也會要求小區環境要相對安靜,所以對於一些車輛在通過小區的時候,都是要規定不能鳴喇叭的。那麼通過居民小區時需要注意什麼?居民小區如何做好隔音處理?下面我們來具體的了解一下相關知識吧。
  • 涉及9841戶居民!通州永順這3個區域新成立居委會啦!
    社區居委會是深入百姓中間,服務於百姓的貼心人。社區中有了居委會,居民們不出小區門就可以辦理事務,為居民提供便利,解決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小編獲悉,通州區永順鎮新成立了三個社區居委會,分別是惠蘭美居社區居委會、榆東一街社區居委會和運河濱江社區居委會。三個新居委會的成立,將會完善社區建設,加強社區規範化管理,更好地為居民提供服務。
  • ...做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貼心人」|都勻市小圍寨辦事處思源社區...
    我叫陳陽勇,是都勻市小圍寨辦事處思源社區的居民。今年是我們一家3口在都勻市區新家生活的第三年。在這裡,我利用自己的所學之長免費給小區老人、孩子修剪頭髮,安電線、接水管、裝柜子、修電器……幫助解決社區各種小問題,成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的「貼心人」。走在小區裡,每每聽到群眾對我的招呼,心裡就感到十分欣慰。而我也早已習慣了小區的生活,在這裡真正找到了家的歸屬感。 以前我家裡條件不好,父親有殘疾,母親早些年病故了,還有一個弟弟。
  • 玫瑰園小區花園變菜地 「老王說和室」難說和
    8月2日,在銀川市西夏區玫瑰園小區,記者看到居民在小區綠地內「開荒。李奕辰攝在銀川市西夏區朔方路街道玫瑰園社區,由王忠嶺、易建軍等熱心人自發成立的「老王說和室」因為處理問題公平公正、調解鄰裡矛盾有一套,成立3年來成為社區居民的「貼心人」。
  • 【暖新聞 江西2020】社區出面解難題 照亮居民回家路
    近日,南昌市青山路街道紡東社區網格員在巡查期間,發現小區內多處樓道間的照明燈不亮,元旦假期將近,考慮到路燈壞了給居民夜間出行造成極大的不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社區網格員立即聯繫了專業人員,將具體情況告知他,希望他在元旦前全部維修到位,讓居民群眾可以安心過個舒心年,切實提高居民幸福感、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