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18日 09:40 稿源:中安在線
分享到:
蕪湖日報訊 近日,記者從市人力資源中心獲悉,今年第一季度的人力資源市場供求狀況分析報告出爐。年初歷來是人力資源市場最繁忙的時期,大批企業用工需求大。春節後的各類招聘會,都有大量用人單位主動進場招聘員工。在總數據上市場供需趨於平衡,但結構性矛盾仍然凸現,供小於求,求職者挑選的空間更大,這也倒逼企業必須規範用工行為,提高用工待遇。
製造業佔據用人「大頭」
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進入市場的招聘用人單位共2248家,提供崗位和進入市場的求職人員均突破5萬,崗位空缺數與求職人數比率為1.02,比去年同期提高0.36,求大於供,就業矛盾進一步得到緩解。
從產業需求看,第一產業的需求佔需求總量的0.3%,與去年同期相比變化幅度不大;第二產業隨著經濟總量的復甦,其回暖力度也更加強勁,需求人數佔需求總量的52.37%,比上季度提高2.14%;第三產業的需求人數佔需求總量的47.33%,比上季度略有下降。
其中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居民服務業需求人數佔據行業前三位。尤以製造業為重,需求人數佔整個需求的50.68%,比上季度增加4215人,需求比重提高3.16%;批發和零售業需求人數佔總量的17.69%;服務業佔總量的12.52%。
文員過剩,焊工奇缺
在「求職缺口最大的十個職業中」,一線生產工人名列榜首,需求5102人,但求職者只有2340人;緊隨其後的是裝配工,缺口數為1078人;「季軍」是焊工,缺口數達403人,之後還有業務員、餐飲服務員、保安等。與之相反,文員成了最「泛濫」的職業,需求402人,求職591人,同樣不易謀職的還有財務、質檢員、駕駛員、收銀員、倉管。
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的相關負責人分析說,缺口大的前幾個職業與上季度相比變化不大,這與蕪湖的產業結構有直接關係。一直以來,江城的製造業和餐飲服業發展較好,一線操作工、餐飲服務員這兩類人才就不易招工,這種情況本季度也未有根本性改變。
本季度,求職人員的類別構成中,新成長失業青年、就業轉失業人員、外埠人員是三大主體,所佔比重分別為65.95%、15.08%和11.4%。與上季度相比,新成長失業青年、外埠人員增幅較大,與春節長假和新學期學生見習有關係。年齡需求方面,各年齡段分布相對均勻。
觀念性矛盾仍突出
記者注意到,當前用工市場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工業經濟穩步前行,用人需求增長。一季度,本地原有的大型製造類企業用工需求穩定,通過重點招商引進的「格力電器(蕪湖)有限公司、蕪湖雙匯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發展迅速,一線操作工曾缺工1500餘人,市人社局採取一系列措施,開設獨家專場招聘、組織赴外招聘、積極聯繫校企合作等,幫助其順利完成招工計劃。
另一方面,人力資源市場觀念性矛盾仍然突出,崗位需求與求職需求錯位。求職者多傾向於行政助理、秘書、公司文員等工作環境相對舒適的職業,對於餐飲服務員、一線生產工人等雖然收入持平甚至更高的職業,卻不願涉足。以市場年後舉辦的日常集市招聘會為例,某公司計劃招聘1名行政助理,報名人數達28人之多,而其一線操作工需求1200人,主動報名者僅100餘人。
人力資源服務中心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80、90」後已逐漸成為人力資源市場的主力軍,新一代勞動力,特別是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除工資薪酬外,更注重職業前景。但企業方面,招工不易,留人更難,不注重對人才的培養和軟待遇的提高,最終將失去人才,形成惡性循環。建議企業今後要注意對員工的人性化關懷和企業文化的塑造,激發員工的歸屬感和榮譽感。(陳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