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單位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20-12-25 騰訊網

2020年12月19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昆明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等單位完成的「優質高產抗寒大葉茶樹良種選育及應用」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

此次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劉仲華,安徽農業大學教授韋朝領,雲南大學教授胡鳳益,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呂海鵬,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陳可可,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倪德江,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房婉萍等專家組成。

經過專家評審,認為該項目以福鼎大白茶和雲抗10號、福鼎大白茶和雲抗14號為雜交親本組合,採用人工去雄授粉,進行種間遠緣雜交育種,創製種質材料529份;培育出優質高產抗寒大葉茶樹良種雲抗10號等7個,其中包括國內首批雙無性系種間遠緣人工雜交茶樹品種佛香1號等5個。項目所育成的雜交茶樹品種產量相比雲抗10號最高能提高55.73%;抗寒性強,能夠推廣到海拔2500米區域種植。項目育成品種截至2020年累計推廣面積達到266.2萬畝。項目創新研究出兩葉短穗扦插法育苗技術,並提出地膜履蓋和小拱棚遮陽網遮蔭相結合的新品種定植保苗技術、四次矮化定型修剪等配套栽培技術,出圃率較常規一葉短穗扦插法提高20%以上,茶苗定植成活率由原來的50%上升到95%,四次矮化定型修剪的茶樹較三次定型修剪的提早投產1年;建成一個以勐海為中心、輻射雲南各重點產茶區的繁育基地,年繁苗2.32億株,推動了茶樹新品種的大規模推廣應用。項目開創性地應用名優綠茶造型機械,研發出「重萎凋、輕揉捻、長發酵、重造型」的新品種配套加工工藝,開發出外形優美、適合清飲的毛尖型和捲曲型名優工夫紅茶,提升了雲南茶葉總體品質,顯著提高了涉茶企業效益。項目成果大規模地應用於雲南和貴州,自1986年開始至今,累計推廣面積4230.65萬畝,實現累計產值1496.39億元、新增產值660.84億元、新增利潤221.49億元;其中,2019-2020年,推廣應用面積533.4萬畝,實現產值250.61億元,新增產值74.24億元,新增利潤28.01億元。帶動了項目區300多萬人的脫貧致富;並為雲南和黔西南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施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罌粟替代種植提供茶樹品種及技術支撐。項目成果發表論文53篇,出版專著5部,獲授權專利7件、軟體著作權2件,頒布標準1項,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項目整體處於同類研究國際先進水平,在雙無性系種間遠緣雜交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經專家組全面審核,與會專家一致同意,「優質高產抗寒大葉茶樹良種選育及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相關焦點

  • 昆明理工大學等單位的3個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20年5月22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昆明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昆明理工大學、南七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文山學院等單位完成的「疾病相關的G蛋白偶聯受體和受體酪氨酸激酶信號傳導網絡調控新機制研究
  • 雲南中醫藥大學等單位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20年6月23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昆明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
  • 濟寧科能新型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20年7月29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濟南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濟寧科能新型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濟寧辰星碳素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多級分離工藝制煤基特種瀝青中試研究」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
  • 玉米地裡的逐夢人 ——記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
    這件極其煩瑣、極需耐心的排列組合的工作,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研究所研究員、育種專家番興明一幹就是大半輩子。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都源於番興明的一片赤子之心——「我是大山裡走出來的孩子,又是搞農業科研的,成果能讓農民受益,這是我最快樂的事。如果農民不喜歡自己的品種,我就會覺得很慚愧」。
  • 【第5646期】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家系連鎖分析在雲南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致病基因篩查的應用」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該項目已在省內外7家醫院推廣應用,可取得較好的經濟及社會效益。該成果部分支持了 「雲南省腫瘤學繼續教育基地」的建設。項目具有創新性,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致病基因的特徵研究及早期臨床診斷中的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經專家組全面審核,與會專家一致同意,「家系連鎖分析在雲南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致病基因篩查的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End.
  • 【第5661期】山東百龍創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此次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由山東師範大學教授劉建龍,山東省食品發酵研究設計院研究員劉建軍,山東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史建國,山東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蘇理,濟南大學教授谷勁松,齊魯工業大學副教授肖靜,齊魯工業大學教授王騰飛等專家組成。
  • 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環資所1篇論文入選2019年度「領跑者5000-中國...
    近日,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資源研究所杜彩豔副研究員為第一作者,段宗顏研究員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雷梅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的題為「不同玉米(Zea mays)品種對鎘鋅積累與轉運的差異研究」的論文入選2019年度「領跑者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F5000)」。
  • 南昌大學科研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20年5月7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北京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南昌大學主要完成的「環境鉛汙染對健康危害機制及其防治應用」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
  • 「硒施寶胺基酸富硒葉面肥」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日前獲悉,由湖北曦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硒施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承擔完成研發的「硒施寶胺基酸富硒葉面肥」在北京通過科技成果評價,由農業部全國農技中心研究員田有國、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王敬國等組成的評價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 茶葉品質評價 | 中國茶葉學會舉辦2020年全國茶葉品質評價會
    近日,中國茶葉學會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2020年全國茶葉品質評價(第一階段)評價會。本次評價共收到來自全國1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委託茶樣201個,包括六大茶類及再加工茶,茶類品種齊全。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湖南農業大學、浙江大學、福建武夷學院等單位的6位評價專家,按照《中國茶葉學會茶葉品質評價辦法》及國家標準(GB/T 23776-2018)茶葉感官審評方法對每個茶樣進行五因子逐項打分,逐條下評語,並根據評審結果提出綜合評價結論及改進建議。學會將根據評審結果,依據《中國茶葉學會茶葉品質評價辦法》評定星級,評價結果可在中國茶葉學會官方網站查詢。
  • 【第5835期】山東榮創催化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單位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條形VOCs高效吸附劑」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該項目成果綜合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經專家組全面審核,與會專家一致同意,「條形VOCs高效吸附劑」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En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單位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 雲南省農科院農業綠色發展創新中心揭牌成立
    雲南網訊(記者 趙崗)12月25日,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綠色發展創新中心揭牌成立,該中心旨在發揮全院從種質創新、種子培育、生物技術、綠色栽培、健康土壤、綠色植保、質量檢測控制、農業經濟信息、農產品加工等綜合專業系統性優勢,凝聚全院相關50多個創新團隊力量,上對接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及區域綠色發展戰略聯盟
  • 2020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招聘公告
    2020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招聘公告已公布,計劃招聘14人。報名方式:郵箱報名。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2020年人才招聘公告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以下簡稱「椰子所」) 始建於1979年,隸屬於農業農村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是我國唯一以熱帶油料作物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社會公益性科研機構,主要開展椰子、油棕、油茶等熱帶油料作物及檳榔、椰棗等熱帶經濟棕櫚植物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服務工作
  • 無錫中感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20年5月11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北京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無錫中感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感微電子有限公司、東南大學、南京西覺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2020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招聘公告
    2020年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招聘公告已公布,計劃招聘12人。報名方式:郵箱報名。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2020年度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公告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以下簡稱「信息所」),隸屬於農業農村部下屬的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是我國熱區唯一從事熱帶農業經濟與信息創新研究及公益性服務的國家級科研機構。
  •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20年12月3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昆明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牽頭完成的「家系連鎖分析在雲南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致病基因篩查的應用
  • 雲南省市場監管局:機制創新 標準制修訂納入科技成果登記管理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全面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加快推進雲南省標準化進程,加強科技創新標準成果轉化的頂層設計,增強技術標準有效供給,創新工作機制和模式,近日,雲南省市場監管局與雲南省科學技術廳主動對接、協調推進,聯合下發《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雲南省科學技術廳關於做好標準化科技成果登記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2020年廣西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招聘人員5人公告
    【導讀】廣西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廣西區農業科學院發布:2020年廣西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招聘人員5人公告,更多關於廣西事業單位招聘,南寧事業單位招聘,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2020廣西事業單位考試:788544395),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 清華大學等科研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19年7月3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北京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清華大學承擔,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共同參與合作完成的「超大視場短時標光變異常分析方法與系統」
  • 第5548期 昆明理工大學的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2020年8月30日,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依據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的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的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組織專家對昆明理工大學牽頭完成的「高海拔高寒環境光纖光柵傳感技術和多源數據融合研究及應用」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