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IGCSE課程中的活動課又來咯!本次的帶隊老師是我們有著多年教學經驗的喬鴻雁老師,他不僅是我們的IGCSE物理課老師,還是IG物理教研組的組長。上周六,在他的帶領下,參加IG課程的一行十餘人一同前往了海信科學探索中心,開展了本次IGCSE活動課。
上次的財商主題活動課一定讓大家印象深刻吧,大家也或多或少的了解到一些理財知識,而本次的活動課不但可以學到知識,更可以玩的開心。海信科學探索中心的整個創新體驗空間有13000多平米,一上午的時間肯定是無法完全體驗的。我們本次選取的區域為位於3樓的科學發現館,而科學發現館又分為聲學、數學、力學、電磁學、光學五大展區,廢話不多說,來跟著小諾一起看看吧。
在正式開始介紹之前,可以先跟著小諾來看看當天的視頻喲~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聲學區。顧名思義,這裡是聲音科學的體驗區。
第一個映入眼帘的體驗項目就是這個無弦琴了。
無弦琴利用光電傳感器做激發裝置,撥動雷射琴弦時,手切斷光信號,於是傳感器便激發揚聲器發出預先錄製好的琴音,從而發出美妙的旋律。是不是有點神奇呀,這才剛剛開始呢!緊接著,同學們發現了一個帶有三個圓盤和許多沙子的裝置。這個名為克拉尼圖形的體驗裝置讓同學們犯起了難,這該怎麼使用呢?△克拉尼圖形△
我們的喬老師耐心的講解了這個裝置的體驗方法。先把圓盤鋪上一層薄薄的沙子,再通過三個不同的旋鈕控制音頻,利用共振的作用圓盤上的沙子就會變成各種各樣不同的圖形啦。面對這麼多新奇又好玩的體驗裝置,同學們也徹底放飛了自我,大家都迫不及待的想要體驗新的展項。這可就苦了喬老師了,他為了能讓同學們在體驗的同時學到知識,不得不緊跟同學們的步伐,逐一講解每一個展項的原理與背後的故事。△聲學區相關照片,可滑動查看更多△
數學區的內容更貼近同學們現階段所學習的知識,例如莫比烏斯環、笛卡爾與他的心形函數公式,同學們都如數家珍,甚至有的同學還曾用這些做過研究課題呢,小小年紀可真不得了。△莫比烏斯環△
△小球反彈實驗△
在數學區大家最感興趣的可能就是這個小球反彈實驗展項了,它的體驗內容是通過調整下方反彈面的角度,讓小球通過所有圓環。在同學們多次嘗試及喬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最終取得了成功!緊接著,我們進入了力學區。這一部分的內容恰好也在同學們正在學習的範圍內,但比起數學區,力學區能動手操作的展項可要多得多了。不得不說我國學生的理科確實是有優勢的,同學們面對這些原理各不相同的展項,都可以用極快的速度掌握操作方法以致明白其原理。小諾作為一個純文科生在看到這些展項時,還能喚醒腦海中學生時代的記憶,想起它們與各學科的關聯。探索中心中的這些知識內容比起國內課本上的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易懂,而知識的融合性也更強,這同時也是IGSCE課程和以後的A-level課程的優勢。△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
△物體運動方式實驗△
△引力模擬△
這個模擬引力的小球入洞實驗深深的吸引了大家,在喬老師耐心的講解下,大家也都弄懂了其中的原理。喬老師也趁熱打鐵,給大家擴充了關於引力的知識,也講到了引力可以被理解為扭曲的時空這一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的內容。△喬老師指導同學完成驗證陀螺穩定性的實驗△
電磁學區的內容就更加神奇了,各個展項都展現了其獨有的特性。
△電磁學專區相關照片,可滑動查看更多△
△電磁加速展項△
△腳踏發動機△
這個腳踏發動機引得同學們紛紛嘗試,喬老師給同學們擴展了關於各類發電原理的知識,同學們的好奇心被引了起來,紛紛向喬老師提問各類發電形式的運行原理,喬老師也耐心的逐一講解。
3樓的最後一個區域就是光學區啦,關於光的折射、反射等知識原理相信大家從幼兒園到小學就有接觸。小諾曾經在小學的時候學著書上的樣子用放大鏡給衣服燒了個洞,被爸媽發現後狠狠地教訓了一頓……
喬老師也帶領大家體驗了各種各樣的展項,潛望鏡、走馬燈、小孔成像、雙面鏡等等都在喬老師的講解下被大家看了個遍,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小的收穫。
△光學區相關照片,可滑動查看更多△
在活動課的最後,我們發現還有一點時間,於是決定再看一看位於4樓的自然探索館~
△自然探索館相關照片,可滑動查看更多△
作為IGCSE課程的一部分,本次科學活動課可謂是收穫頗豐,相信同學們在體驗展項的同時也獲得了知識。在以後的學習生涯中,相信同學們也會不時回憶起這次活動課,將自己體驗過的展項與學到的知識一一對應。
IGCSE的科學課程比起國內的數理化要更加輕鬆,依我國學生的理科基礎可以很容易駕馭,但這門課程知識的廣度是要超過國內課本的,對於視野的提升有著很大作用。而最重要的是,作為英國認可的教育體系,IGCSE可以無縫銜接申請國外高校時所必須的A-level課程,為孩子的出國打下良好基礎。
好了本期的內容就先到這裡了,我們下期再見啦!
提供大英國協百強名校留學方案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