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的科學中心」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進校園活動走進我區6所中小學

2020-12-08 寧夏科技館

11月11—12日,由中國科技館主承辦、寧夏科技館承辦的「全民的科學中心」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進校園活動在我區6所中小學順利開展。活動邀請全國10家場館的47名優秀科技輔導老師行程一千多公裡,走進偏遠貧困地區中小學,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海原縣甘鹽池中心小學、西吉縣將臺中學和平羅七中等6所中小學、3000餘名師生帶去近50場精彩紛呈的專業科普教育活動。活動受到基層中小學師生的熱烈歡迎,取得了良好效果。

進校園活動走進西吉縣將臺中學

本次進校園活動針對不同學校和受眾對象,開展科普講座、互動實驗、科普劇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普教育活動,向中小學生講授科學知識和方法,培養科學思維與興趣,開拓知識面,鍛鍊動手能力,傳播科學火種,啟發探究科學的好奇心。中國科技館帶來的《中國天眼的故事》科普報告,聲情並茂地講述了「天眼之父」南仁東的感人事跡;六安市科技館帶來的《抗「疫」黑科技——負壓救護車》精彩演繹了硬核抗疫黑科技——負壓救護車的基本科學原理;山西省科學技術館帶來的《築夢北鬥傲蒼穹——楊長風》,通過講述中國航天科技笑傲蒼穹的精彩故事,極大地吸引了同學們的濃厚興趣;四川科技館帶來的科學實驗《冰火物語》,讓學生們近距離了解乾冰與消防的密切關係,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的參與熱情。一場場別有趣味的科普教育活動,為當地師生呈上精彩生動、富有科技含量的科學盛宴。

四川科技館科學實驗《冰火物語》

進校園活動陣容龐大。來自中國科技館等10家科普場館的47名優秀科技輔導老師,都是朝氣蓬勃、有豐富科普教育活動經驗的優秀科技輔導員,他們知識儲備豐厚、思維活躍,非常契合寧夏中小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強烈需求。

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內容涵蓋5G、負壓救護車、北鬥衛星等主題內容,匯聚了各場館先進的科普理念和科普資源。團隊化運作,精心設計課程,針對不同的受眾對象調整科普內容,竭力為學生展現精彩紛呈的科普活動,頗受師生歡迎。海原縣甘鹽池中心小學的一位同學激動地說:「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看科普劇,親手做科學實驗,體驗到科技的奧秘,真的很開心……」

活動形式靈活多樣。進校園活動既有科普宣講,又有實物展示,還有互動實驗、趣味遊戲等;既有面對全校師生的大展演,也有小班實驗課,通過青少年學生喜聞樂見的科普形式向青少年宣傳我國最新科技發展成果,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幫助青少年開拓科學思維、激發學習興趣,培養青少年從小樹立科技創新和科技報國的遠大理想。

活動理念先進,重在培養創新思維。通過系列科普教育活動,為同學們搭建一座開拓科學思維、激發學習興趣的橋梁,讓他們覺得探究科學研究不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精彩豐富的活動讓參與的學生驚嘆不已,專注的眼神、熱烈的掌聲、積極的互動,無不體現出偏遠地區廣大中小學生對前沿科學知識的嚮往與期盼。「學生們眼神中流露出對科技的熱愛與渴望讓我們感到非常欣慰,作為一名科普工作者,能夠為山區的孩子們帶來近距離體驗魅力的機會,幫助他們打破未知的壁壘,內心很滿足。」來自內蒙古科技館的毛彥芳老師感慨道。西吉縣將臺中學的張校長感謝道:「這次科普活動,讓同學們走近科學,拓展了知識面,激發了學生探究科學的熱情!希望學校的科技輔導老師向各位優秀的科技輔導老師請教學習,組織開展好本校的科技教育活動,培養孩子們的創新創造意識,用科學點亮夢想。」寧夏科技館負責人張潔在本次進校園活動交流座談會上表示:「感謝中國科協、中國科技館將這次活動安排在寧夏,為我區帶來豐富多彩的優質科普資源。感謝各位優秀科技輔導員,為寧夏偏遠地區的師生帶去科學「及時雨」,一系列集互動、體驗、探究於一體的科普教育活動「給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希望今後中國科協、中國科技館將更多優質科普資源向寧夏傾斜,同時也希望各場館的優秀科技輔導老師多來寧夏,將先進科普理念和更多的優質科普資源帶給寧夏的青少年,激發孩子們探索科學的好奇心,幫助實現科學家夢想。」

山西科技館科普劇表演《算法的世界》

本次活動是「全民的科學中心」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主體活動之一,旨在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今年9月11日在科學家精神座談會上「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使他們更多了解科學知識,掌握科學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重要指示,充分發揮科普場館的普惠創新優勢,整合優質科普資源,助力科技扶貧,促進交流互動,持續激發青少年尤其是偏遠貧困地區青少年熱愛科學、學習科學、探索科學的熱情,提升科技館在社會公眾中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寧夏科技館向當地學校捐贈科普資源包

為確保活動取得實效,寧夏科技館加強活動組織,積極協調對接:一是在學校的選擇上,精心選擇了偏遠貧困地區的學校,聚焦關鍵人群,實施精準科普,助力科技扶貧,助力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二是選配了溝通能力強、敬業負責的帶隊老師,配合中科館帶隊老師做好協調組織工作;三是積極與當地科協、教育局對接聯繫,爭取當地新聞媒體及時宣傳報導,擴大活動社會影響力;四是向6所學校捐贈科普活動資源包,同步組織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及特色科普教育活動,一起下沉到相關中小學校,送去豐富的科普資源。後期,寧夏科技館還將聯合全國各參與單位聚焦科普資源共享,面向偏遠貧困地區的中小學校、社區等開展特色科普活動,助力科技扶貧,促進全區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和科普資源均衡化發展。

寧夏科技館 李旺林

相關焦點

  • 曲靖市科技館「科普進校園」活動走進霑益區望海小學
    10月15日上午,霑益區望海小學人聲鼎沸,熱鬧不已,曲靖市科技館「科普進校園」活動走進了這所小學,和全校師生一起走進科學的世界。 雖然當天氣溫驟降,陰雨綿綿,但這並沒有影響到同學們了解科學、學習科學的熱情。
  • 2020年吉林市全國科普日活動暨吉林市科技館正式啟動
    啟動儀式上,李啟雲代表省科協向2020年吉林市全國科普日活動暨吉林市科技館啟動儀式的順利舉行表示祝賀。他表示,吉林市科技館建成開館,在我省東部地區綻放了一朵鮮豔的科普之花,標誌著吉林市科協工作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 自治區科協召開內蒙古自治區「十三五」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
    大力開展科普教育基地命名工作,評選命名自治區科普教育基地231個、科普示範校130所、科普示範社區209個、科普示範e站24個,申報的15個旗縣區被中國科協命名為2016-2020年度全國科普示範縣,著力構建起大聯合、大協作的公民科學素質工作格局。
  • 寶安區科技館:打造全民科普品牌 助力智創高地建設
    深圳新聞網訊 2019年,寶安區科技館充分整合科普資源,深化開展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工作,加大科學普及宣傳力度,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科普氛圍。精心打造科普品牌高質量開展科普活動一是舉辦全區性大型科普活動。全國科普日期間,舉辦「寶安區青少年科技英才培養計劃暨航天科普進校園系列活動」,此活動被中國科協辦公廳、廣東省科協評為全國科普日優秀活動。
  • 全國科普日:科普進校園,科技體驗「零距離」
    ,但現在我們能夠觸碰得到,能夠領會它的原理,真正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和神奇。也極大地激發了我學習科學的興趣。」浠水縣巴河鎮巴驛中學九年級學生汪宇感嘆道,他正在參加浠水縣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 今年9月19日是第16個全國科普日,活動主題是「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
  • 我市舉辦「科普進校園」系列活動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拓寬「科普進校園」範圍 讓鄉村孩子共享科普資源「哇!」「太厲害了!」9月18日,河源市2020年全國科普日校園科普聯合行動在龍川縣鶴市鎮鶴鳴學校啟動。活動現場,機器人表演、科普展品展覽、益智積木、科技課堂、VR一體機等各式各樣的現場體驗受到學生們熱捧。
  • 甘肅科技館科學實踐與體驗中心即將開放
    走進科技館,可以看到場館以科技長廊為界分東、西兩區,東區一層南側為智慧樂園展廳,共有78個展項,根據參觀者年齡差異氛圍「泡芙堡」展區(3至5歲)和「像素世界」展區(6至12歲)。北側為甘肅科技展廳,共有29件展項以及1個環幕劇場。
  • 中國科協辦公廳關於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
    ·呂梁市科普月活動(山西省呂梁市嵐縣科學技術協會)93.光碟行動,節約糧食,公勺公筷,文明飲食——長治市潞城區全國科普日校園科普聯合行動啟動(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科學技術協會)94.「我與科學有約」科普活動(山西省霍州市科學技術協會)95.科普日走進校園聯合行動(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科學技術協會、襄汾縣教育科技局、共青團襄汾縣委、襄汾縣婦女聯合會)96.科普微電影《迷失的青春》宣傳活動(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科學技術協會)97.
  • 對抗疫情,廣西科技館和全國100多家科技館在行動!
    為了讓「宅」在家的孩子能夠輕鬆學習科學知識,在實踐中感受科學的魅力,2020年1月31日至2月14日,中國科技館發起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科學實驗挑戰賽,充分發揮科普主陣地的作用,利用場館自身豐富的科技教育資源,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開展科學實驗DIY線上挑戰賽。廣西科技館第一時間參與其中,與中國科技館一起打造線上的「永不閉館」,進一步激發公眾愛科學和學科學的熱情。
  • 關於「同上一堂科學課」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區域承辦單位申報評審結果的公示
    關於「同上一堂科學課」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區域承辦單位申報評審結果的公示各有關單位:《中國科協科普部關於組織實施「同上一堂科學課」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區域承辦單位申報評審項目的通知》(科協普函傳字〔2020〕29號)發布後,我們共收到21家單位的21份項目申報書。
  • 2020全國科普日丨講科普 辦義診 看展品 多地活動精彩紛呈
    >活動立足面向基層、服務發展著力打造「北京主場活動、省級主場活動、十大聯合行動及雲上科普日」的「3+1」活動架構廣泛開展「多陣地、9月16日,少華中學「農村中學科技館」開館儀式在華州區少華中學順利舉行,區教科局、區科協、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領導及少華中學師生300餘人參加開館儀式
  • 創新大區掀起科普熱潮撒播科學之美
    龍崗區開展了精彩紛呈的群眾性科普活動,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普及活動惠及於民。\龍崗區積極開展科技校園建設。區科協組織「流動科技館進校園」等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到科技的神奇魅力。創新大區龍崗再獲一項國字號榮譽。
  • 「小小科學家」中小學科學素養提升行動走進保定市惠陽小學
    圖為活動現場。河北新聞網訊(於珊珊)9月9日,河北省「小小科學家」中小學科學素養提升行動(保定地區)科學教育精準幫扶公益捐贈暨科普入校活動走進保定市惠陽小學。河北省「小小科學家」中小學科學素養提升行動於今年5月11日正式啟動,是由河北省創新教育學會聯合河北省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中心、河北省電化教育館共同發起,由河北省創新教育學會科學教育分會具體組織實施。該「行動」旨在貫徹落實國務院和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有關文件精神,推動科學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少年兒童的科學素質。為惠陽小學捐贈科學實驗器材及科普讀物。
  • 深圳市全國科技活動周在福田Skyland未來科技館啟動
    19號上午,記者走進一間「沉浸式」互動體驗的科技館,感受到了集科技、藝術、文化於一體的氛圍。在這個夢幻炫酷的空間裡,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全國科技活動周」。2019年5月19日,2019年深圳市「全國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在深圳市福田中心區深業上城CEEC 7樓SKYLAND未來科技館開幕。
  • 科普大篷車走進太行山科技志願服務活動將於本月舉行
    優勢,把科技展品送進校園,把小型科技館搬到學校,提高山區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實踐能力,激發和培養青少年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屆時,一場承載山區兒童科學夢想的大型科普集中行動,將在輝縣市、衛輝市、封丘縣和原陽縣的104所鄉鎮中小學校拉開序幕,預計超過14萬名中小學生將直接受益。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將通過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每天開展一場網絡現場互動式直播,更好地展示科普大篷車走進太行山活動的實際效果。
  • 中國科協科普部關於組織實施 「同上一堂科學課」全國科技館聯合...
    科協普函傳字〔2020〕38號各有關單位:為進一步貫徹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精神,推進《中國科協科普發展規劃(2016-2020年)》實施,充分發揮科技館對廣大青少年的科學教育功能,中國科協科普部將組織開展「同上一堂科學課」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以下簡稱聯合行動),通過申報評審方式遴選確定區域承辦單位
  • 晉城市科協榮獲2019年度全國科普日優秀組織單位受中國科協表揚
    「聚焦新武安,暢想七十年」科普觀光遊活動(武安市科學技術協會)48.保定市科協「全國科普日」定興系列活動(河北省定興縣科學技術協會)49.氣象科普進校園,防災避險我先行(保定市徐水區氣象局)50.全國科普日科技文化下鄉活動(河北省滄縣科學技術協會)51.邢臺市橋西區教育系統全國科普日主題活動(邢臺市橋西區教育局)52.走進科技——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滄州高新區科技促進局)53.科學認識轉基因農業宣傳活動
  • 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 淄博市發布青少年「蒲公英」科技教育三年行動計劃
    具體內容如下:蒲公英計劃:為全面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培養青少年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經市科協、市教育局研究決定,組織實施淄博市青少年「蒲公英」科技教育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 晉中:全國科普日活動定於9月19日至25日開展
    晉中市科協聯合市委宣傳部、教育局、科技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衛生健康委和應急管理局,圍繞「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主題,制定了「倡導全民科普,服務小康生活」的副主題。重點開展以下9項活動:一是組織晉中市全國科普日主場活動。
  • 重慶科技館將啟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
    中新網重慶新聞電(記者鍾旖)記者18日從重慶科技館獲悉,2020年重慶市全國科普日啟動儀式暨「健康知識普及行動」主題活動將於9月20日在重慶科技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