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加油
心系武漢
攜手抗疫
新年伊始,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洶洶來襲,全國各地的科技館陸續暫停對外開放。為了讓「宅」在家的孩子能夠輕鬆學習科學知識,在實踐中感受科學的魅力,2020年1月31日至2月14日,中國科技館發起全國科技館聯合行動-科學實驗挑戰賽,充分發揮科普主陣地的作用,利用場館自身豐富的科技教育資源,通過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開展科學實驗DIY線上挑戰賽。廣西科技館第一時間參與其中,與中國科技館一起打造線上的「永不閉館」,進一步激發公眾愛科學和學科學的熱情。
全國科技館總動員
深入基層講科學
據悉,挑戰賽作為疫情期間首個面向全國青少年的大型線上科普活動,由中國科技館在微信服務號「中國數字科技館」最先發起,截止目前全國參與的科技館數量已達到113家,地市級和縣級的基層科技館參與數量已有70餘家。目前贛州科技館、阿拉善盟科技館、巴彥淖爾市青少年科學技術館、滿洲裡市科技館、山丹科技館、高臺縣科技館、屏南縣科技館、東海科技館、永泰縣科技館、漳州龍文科技館等單位已經正式開啟了挑戰賽活動。
並且,為了進一步提升基層公眾的科學素質,加強基層科技館的科普宣傳能力,隨著活動熱度的持續增加,還將發動更多的基層科技場館參與,把「深入基層講科學」作為本次活動的參與重心,也讓更多邊遠城市的孩子們受益。
值得關注的是,湖北省作為疫情的重災區,湖北省科技館、武漢科學技術館、黃岡市科技館、襄陽市科技館、荊門市科技館、黃石市科學技術館等科技館也積極行動,在共同抗擊疫情的同時,為當地的家長和孩子們送上淺顯易懂、趣味生動的科普知識大餐。
此外,隨著活動的火熱開展,也吸引了港澳臺地區科技館的關注,澳門科學館也積極參與進來。
線上「永不閉館」
新媒體傳播連連看
雖然全國各地中小學延遲開學,但是科技館的輔導員和員工在家「就地取材」,錄製科學實驗小視頻每天推出。
這些科學實驗小視頻究竟能帶給孩子和家長們什麼樣的收穫?據介紹,這次由中國科技館發起的全國範圍的科學實驗挑戰賽,就是一次很好的實踐操作檢驗的機會。
挑戰賽藉助微信公眾平臺易於參與和傳播的新媒體優勢,社會公眾可以通過關注已經參與活動的各地科技館的微信公眾平臺,上傳自己製作的科學實驗視頻。
活動期間,「廣西科技館」「廣西青少年科技中心」微信公眾號持續推出包含科學實驗視頻等精彩內容的線上科普專欄《宅家度假不無聊,線上科普來陪伴》,讓館裡推出的大小科學課,在家也能操作。
感興趣的公眾關注「廣西科技館」「廣西青少年科技中心」微信公眾號後,就能先睹為快,既可以了解活動進程,又能夠隨時參與。
足不出戶學科學
動手操作見真章
將筷子插入一個裝滿大米的瓶子中,發現一根筷子就能提起整瓶大米。一張紙帶來的阻力究竟能有多大?紫甘藍汁遇到不同的水,會有什麼樣的神奇變化……
身在家中,也不影響和爸爸媽媽一起學習科學知識。實踐出真知,那麼多好玩的科學實驗,操作其實非常簡單易懂,實驗道具也很容易找得到。
參賽者們以家庭為單位參賽,既可以模仿科技館輔導員製作的科學小實驗;也可以發揮自身創意,通過實驗展示自己的科學知識和操作能力。值得關注的是,活動還邀請大家在視頻最後錄製祝福語,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最終,活動將評選出「十佳模仿實驗」和「十佳創意實驗」,在全國科技館新媒體平臺上進行推廣展示。
據悉,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省級科技館目前已經全部加入。未來幾天,還將有更多的地方科技館加入到這場聯合抗擊疫情的科學活動中,更多的社會公眾雖然居家隔離,但是有科學作伴,努力為抗擊疫情獻出自己的力量。
參與方式
1、您有兩種參與方式:第一,可參照科技館輔導員製作的科學實驗視頻,自己在家動手做一遍;第二,開發你的創意,嘗試不一樣的科學實驗;
2、不管是模仿視頻還是創意視頻,只需要利用簡單的道具,展示出科學原理即可,同時,我們也很歡迎您在視頻最後錄製一小段祝福語,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3、本次比賽以家庭為單位,您可以為自己的家庭起個響亮的名字;
4、將錄製的視頻以及參賽家庭的名字,一併上傳到「廣西科技館」、「廣西青少年科技中心」公眾號後臺。
【廣西科技館】
【廣西青少年科技中心】
評選方式
本活動將在全國展開,活動組織者將遴選優秀科學實驗視頻,評選出十佳創意實驗和十佳模仿實驗,在全國科技館平臺範圍內進行推廣展示。
越優秀的作品,越有更多機會被轉發哦。
活動時間
2020年1月31日至2月14日
溫馨提示
1、上傳視頻文件大小不得超過20M,時長不超過3分鐘;
2、在家做實驗一定注意安全哦;
原標題:《對抗疫情,廣西科技館和全國100多家科技館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