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大陸白領掀新時尚——帶孩子去臺灣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臺媒:大陸白領掀新時尚——帶孩子去臺灣

2016-02-28 11:07:4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

  中新網2月28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山東年輕攝影師杜子軒2014年帶著7歲孩子到臺灣旅遊,返大陸時發表《帶孩子,去臺灣》,提到拋開一切政治名詞,臺灣好禮、傳承中華文化,帶給他們感動。這篇文章被轉發、討論上百萬次,27日他接受訪問時,強調一定會再來。親子遊臺正成為大陸白領另一新時尚。

  33歲的杜子軒和太太陳淑玉在濟南共同經營攝影工作室,他們在微信公眾號發表《帶孩子,去臺灣》,在他看來,除了101市政府商業圈,整個臺灣不僅不繁華,甚至可以稱之為破舊。

  逛小巷與人話家常

  臺灣的城市破舊卻乾淨整潔。這個很難在馬路上見到垃圾桶的島嶼,讓杜子軒在連續陰雨的10天裡,腳下白球鞋乾淨如新。「臺灣的外表,像祖父衣櫥最底下壓著的那件中山裝,無數次的洗滌讓它泛白,甚至打著小小的補丁。但永遠方方正正乾乾淨淨的被呵護著,傳承著時代的氣息。」

  印象最深刻的,是臺灣人的熱情,計程車司機會準備零食給乘客,會詢問從哪裡來,甚至問具體行程。「你大可以放下戒備,他不過是想對你的行程提出作為本地人嚮導性的建議。」

  杜子軒27日提到,以前對臺灣的觀感都來自媒體,跟實際有很大落差。為購買計算機,他從臺北市一處天橋下商場逛到「立法院」,足足散步了6小時,「鑽到小巷內去跟人聊天」體會臺灣人真正的生活。

  孩子主動學收垃圾

  帶小孩到臺灣,是杜子軒給攝影工作室客戶們的建議。杜子軒認為,臺灣人保留中華文化傳統的好客、禮儀與尊重他人,孩子們到快餐店,看到其他客人主動收拾殘餚、垃圾,就自然而然跟著做。

  2015年他為了山東地方戲曲在臺演出事宜,又獨自到臺灣一趟,感覺依舊美好。他說:「在臺灣10天,我說了超過這一年說謝謝的總和,只因我聽到更多的謝謝。」

  這對80後的夫妻認為「帶孩子去臺灣,未必有最美的景致,卻溫暖如春。」

相關焦點

  • 親子遊臺成大陸白領新時尚 五大最美民宿獲青睞
    親子遊臺成大陸白領新時尚 五大最美民宿獲青睞 2016年03月01日 08:04:00  來源:新華網
  • 親子遊臺成陸白領新時尚 五大最美民宿獲青睞
    近日一篇名為《帶孩子,去臺灣》的文章在網絡爆紅,被網友轉發、討論上百萬次,也感動了無數的看客。而文章的作者是一位大陸的攝影師,他曾帶著七歲的孩子到臺灣旅遊,感受臺灣好禮、傳承中華文化帶給他們感動。27日, 他在接受臺媒採訪時稱,親子遊臺正成為大陸白領的另一種新時尚。
  • 臺媒:支付寶在臺灣流行 有人刻意去大陸開戶
    參考消息網12月14日報導 臺媒稱,在臺灣使用支付寶正愈來愈普遍,大陸駐臺記者說,從百貨公司、夜市到誠品書店都能用,還有不定期的打折;高雄的商家則說,目前支付寶佔不到營業額的一成,都是大陸人在用。駐高雄的大陸電視臺記者說,南部地區能用支付寶的商家不多,但他上個月到花蓮採訪,驚訝地發現,開車的司機竟然接受他用微信支付車資。也就是說,司機有到大陸去開帳戶,就是為大陸客人付款方便。花蓮一家民宿業者受理支付寶,是向元大銀行(支付寶在臺代理商)申請的。
  • 臺媒:大陸人出國帶泡麵 9成臺灣人出國帶智慧型手機
    調查顯示中國人帶泡麵,韓國人帶泡菜,法國人帶奶酪。然而在臺媒的報導中,卻有些不同。 調查顯示,說到從家裡帶的廚房必備品,41%的澳大利亞人無法忍受身邊沒有「維吉麥」果醬,55%的韓國人會帶上泡菜,而39%的中國人會把方便麵裝進行李裡。 事情到這兒,本來也沒啥,就是個小調查而已。但是到了臺灣媒體的嘴裡,就變了樣。 臺灣某媒體是這樣進行報導,最新調查顯示,中國人帶泡麵,韓國人帶泡菜,法國人帶奶酪,至於臺灣人出行必備可不是吃的。
  • 臺灣放寬大陸白領赴臺工作限制 你有去臺灣工作的想法嗎?
    臺灣放寬大陸白領赴臺工作限制 你有去臺灣工作的想法嗎?放寬大陸白領赴臺工作限制 配偶子女也可隨行, 新政策最快將從4月初開始實施 據新華社電 臺灣行政管理機構7日決定放寬大陸白領赴臺工作,今後臺資跨國企業可申請調動大陸籍專業技術人員、負責人與經理人到臺灣工作
  • 蔡英文用「新南向」對抗大陸 臺媒:扼殺臺灣前途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來源:臺媒資料圖)海外網5月16日電「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已於昨日(15日)圓滿閉幕,來自100多個國家的各界嘉賓齊聚北京,共商「一帶一路」建設合作大計,達成多項共識。對此,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在《中國時報》上撰文表示:「在我們這代生在抗戰時期的人眼裡,中國真的站起來了。」反觀臺灣,蔡英文當局還抱著「對抗大陸」的想法,只會扼殺臺灣人的前途。文章摘編如下:與大陸相比,臺灣仍活在目光短淺的小確幸中,甚至還自以為是地鄙視大陸。其實,臺灣有不少人不願抱殘守缺,但執政者卻帶頭當夜郎,還處處限制拒絕做夜郎的人民。
  • 不止臺灣學生愛去大陸!臺媒:臺灣赴大陸旅遊人數猛增
    參考消息網6月1日報導臺媒稱,2018年前4個月,臺灣民眾前往大陸人數持續增長,較2017年同期增加7萬多人次。旅遊業者指出,若無意外,2018年臺灣赴大陸民眾將首度突破400萬人次,再創歷年新高。據5月31日報導,2018年1到4月,陸客來臺為92萬多人次,較2017年同期增長6.2%;臺灣民眾前往大陸為129萬多人次,較2017年同期增長5.95%。也就是說,臺人赴陸比陸人赴臺足足多了37萬人次,和過去幾年一樣,持續增長。
  • 去趟大陸就被撤職 臺僑界不滿蔡英文當局「綠色恐怖」掀請辭潮
    臺當局「僑委會」7月1日解除11位「美國地區僑務榮譽職僑領」,理由是他們受邀組團訪陸、被大陸「統戰」。此事件在島內繼續發酵,因為不滿蔡英文當局「綠色恐怖」,臺僑界掀請了一波請辭潮。 據中國臺灣網7月23日援引臺媒報導,「全美臺灣同鄉聯誼會」5月下旬組團訪問大陸,卻遭民進黨「立委」抨擊「被統戰」,蔡英文當局「僑委會」也隨即展開動作,解除訪陸團的11位無給職僑務榮譽職人員頭銜,未料此舉反造成僑胞情緒反彈,近日頻頻投書美國華文媒體,痛批臺「僑委會」,更引起其他僑務榮譽職人員自動請辭。
  • 臺媒:抱怨之餘 臺灣有去了解大陸嗎?
    臺媒:抱怨之餘 臺灣有去了解大陸嗎?但臺灣的執政黨、在野黨以至媒體,雖然也知道應該重視大陸,卻未付諸實際行動,根本無助於臺灣民眾真正了解大陸。柯醫生的言論,是當前臺灣社會氛圍的代表,不覺得臺灣有必要去了解大陸,一句「大陸就是想統戰我們」,就關起耳朵,閉上眼睛,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可惜,當今全球化的時代不可能存在與世隔絕的桃花源,何況是以外貿經濟為主的臺灣,絕對無法關起門來玩自己的,跟上世界的脈動,才是年輕人所想要追求的。
  • 臺媒:大陸旅遊景點「推陳出新」 令臺灣遊客目不暇接
    參考消息網7月24日報導 臺媒稱,臺灣民眾到大陸旅遊人數持續成長,大陸各省市旅遊產品也推陳出新。剛列入世界遺產的貴州梵淨山就很熱門,上海雖已是旅遊大城,新據點也在加入市場,例如海昌海洋公園。許多省市都有「新驚奇」,讓人看得目不暇接。
  • 臺媒擔憂臺灣高鐵技術洩露給大陸 臺高鐵副總無奈:我們是去取經
    【觀察者網綜合】據三立新聞網3月1日報導,臺灣高鐵公司前副總朱登子被爆去年11月私自與大陸籤署合作備忘錄,臺媒稱此舉可能將核心技術資料洩漏給大陸,朱登子也因此被臺灣高鐵予以警告。然而朱登子回應稱,過去曾多次與大陸鐵道交流,現在對岸技術已不比歐美日差,「我們是去取經,人家才不會在乎我們的東西。」
  • 臺媒:在美國的臺灣人是同胞 在大陸的就不是?
    原標題:臺媒:在美國的臺灣人是同胞,在大陸的就不是?來源:中國臺灣網長住美國的夫妻返臺後確診,島內民眾質疑其為已知症狀但未通報,且為享醫療之便才回臺。對此,臺灣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說,他們終究是想回家鄉的臺灣人,讓島內的民眾別太計較。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快評指出,相對2月3日武漢臺胞返臺後,民進黨當局稱其中有1名確診病例,蘇貞昌當時斥責「完全走樣,以後別想矇混過關」,真是此一時彼一時。
  • 臺媒:臺灣經濟臍帶不能與大陸切割
    臺媒:臺灣經濟臍帶不能與大陸切割 2016-03-15 16:29:44譚瑾瑜指出,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即便能成功,並不表示臺灣經濟臍帶能與大陸完全切割,藍綠雙方雖然在兩岸關係上有不同的見解,然而延續兩岸經貿協議和交流成果仍有其必要性,而這正是彰顯臺灣在經濟上無法與大陸隔絕的佐證。  評論摘編如下:  蔡英文近日積極走訪臺灣各地,聽取產業心聲,希望能貼近民意、提出活絡臺灣經濟的政策。
  • 臺媒:世界越來越「依賴」大陸,臺灣怎麼辦?
    編輯:拾遺眾所周知,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以來就以飛速的發展,在經濟、文化、軍事等眾多領域都有著斐然的成績,臺媒也意識到世界對大陸的「依賴」正在不斷地加深,臺灣接下來將如何自處呢?中國大陸經濟快速發展被全球依賴根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川普和拜登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激烈角逐,如今川普或將面臨卸任總統,在卸任前他對中美緊張局勢又添了一把火。
  • 臺媒關注大陸復工 指臺灣相關產業將受惠
    臺媒關注大陸復工 指臺灣相關產業將受惠 2020-03-22 17:40:32 作者:劉歡 責任編輯:劉歡   (抗擊新冠肺炎
  • 臺媒:「WHA邀請函」是大陸向臺灣釋放善意
    臺媒:「WHA邀請函」是大陸向臺灣釋放善意 2016-05-07 22:14:1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臺媒稱臺灣學生青睞大陸名校 大陸今年對臺招生標準降低
    今年大陸高校首次將對臺招生標準降到學測均標,臺灣《中國時報》獨家整理了各校臺灣學生錄取名單。  據臺灣《中國時報》8月6日報導,此次二、三線城市以及不那麼有名的大陸高校,臺灣學生都肯去,且錄取的學科五花八門,包括獸醫、民航、海事等冷門科系。
  • 臺灣人對大陸好感首超反感 臺媒:歷史性轉變
    資料圖:2010年6月19日,遊客在臺北西門町與大陸動畫片主角「喜羊羊」、「灰太狼」的大型人偶一起合影。新華社原標題:臺民調:臺灣人對大陸好感首超反感臺媒:「歷史性的轉變」參考消息網6月18日報導臺媒稱,臺灣民意基金會17日公布民調顯示,臺灣成年人中,有44%對大陸有反感,但有49%的人基本上有好感,與去年相比,好感度增加4.4個百分點,反感度降低3.5個百分點,對大陸有好感的人首度多於反感的人,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認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變
  • ​大陸小夥懟臺灣媒體 金句頻出 臺媒又耍起了小聰明
    近日,一位大陸青年遊客在高雄懟「臺獨」的視頻火了。 臺灣媒體街頭採訪大陸遊客,遭靈魂拷問:臺灣遲早要統一,發展了二十多年還這麼差,還努力啥呀?
  • 臺媒:臺灣大學生赴大陸實習 打破想像激發拼勁
    臺媒:臺灣大學生赴大陸實習 打破想像激發拼勁 2019-09-0311:27: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