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稱臺灣學生青睞大陸名校 大陸今年對臺招生標準降低

2020-12-17 閩南網

  今年大陸高校首次將對臺招生標準降到學測均標,臺灣《中國時報》獨家整理了各校臺灣學生錄取名單。

  據臺灣《中國時報》8月6日報導,此次二、三線城市以及不那麼有名的大陸高校,臺灣學生都肯去,且錄取的學科五花八門,包括獸醫、民航、海事等冷門科系。

  報導稱,過去大陸高校很少公布臺灣學生錄取名單,一年頂多一兩所,但今年臺媒搜集到24家榜單,雖非全部,但可發現臺灣學生選擇大陸高校的省市、等級、學科已大幅「放開」,以下是四大看點:

  地域:以往臺灣學生報讀大陸高校多以北上廣、江蘇、福建為主,近五年華中的湖北武漢也逐漸熱門;但今年臺灣學生報名更踴躍,北到遼寧、吉林,南到海南,西到四川,過去少有臺灣學生的沿海省市天津、山東今年也都迎來臺灣學生。

  再細分下去,北上廣、江蘇、福建等沿海省市相對臺灣而言較不知名的大學也都有臺灣學生錄取。

  人數:24所大陸高校共招納將近600人,其中廈門大學一舉招收128名臺灣學生,另外華東政法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武漢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也都招到超過30名臺灣學生,這些都是頂尖大陸高校。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武漢大學外,上述大陸高校幾乎到去年為止都很少有臺灣學生。

  學科方向:臺灣醫學院入學門太窄,以往不少臺灣學生轉赴大陸讀醫,今年也不例外:南方醫科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南京醫科大學今年對臺招生成績都不錯,3校招走逾100名臺灣學生;綜合大學如廈門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也有不小比例的臺灣學生是讀醫科。

  錄取分數:今年大陸對臺招生首度將門檻降至「均標」。少數公布錄取級分的大陸高校裡,福州大學錄取的24人,學測成績從45到64級分不等;華中師範大學有臺灣學生45級分就考上;海南大學錄取的13人,學測成績從45到61級分不等(臺灣學測考試成績分5級:「頂標」「前標」「均標」「後標」「底標」,今年5標成績分別為63級分、56級分、45級分、35級分和28級分。——本網注)。

  報導稱,綜合來說,大陸降低對臺招生標準之後,在臺灣高不成低不就、很難填科系的50幾級分臺灣學生,衡量之下發現只要不是「非北上廣不讀」,大陸高校有不少選擇,而他們很可能是未來「登陸」的主要群體。

原標題:臺媒稱臺灣學生青睞大陸名校:不局限北上廣 奔赴二三線城市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臺灣學生青睞大陸名校:不局限北上廣 奔赴二三線
    參考消息網8月7日報導今年大陸高校首次將對臺招生標準降到學測均標,臺灣《中國時報》獨家整理了各校臺灣學生錄取名單。報導稱,過去大陸高校很少公布臺灣學生錄取名單,一年頂多一兩所,但今年臺媒搜集到24家榜單,雖非全部,但可發現臺灣學生選擇大陸高校的省市、等級、學科已大幅「放開」,以下是四大看點:地域:以往臺灣學生報讀大陸高校多以北上廣、江蘇、福建為主,近五年華中的湖北武漢也逐漸熱門;但今年臺灣學生報名更踴躍,北到遼寧、吉林,南到海南,西到四川
  • 臺媒:大陸名校吸引臺灣學生 臺當局卻開罰教育中介
    參考消息網5月11日報導臺媒稱,如今,不少臺灣學生想到大陸讀書,市場上由此衍生出了中介商機。但近日,臺灣教育主管部門以「違法」為由,將12家為求學大陸提供中介服務的業者移請檢調單位查處。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月9日報導,對於此次舉動,臺當局官員辯稱,從2000年至今,該部門發現類似案例均會移送查處,到目前共移送84家次業者,今年只移送12家,沒有特別多。報導稱,臺灣夏潮聯合會曾因為臺灣學生到大陸讀書提供中介服務而被查處。夏潮聯合會執行委員陳福裕表示,關於居中介紹臺灣學生到大陸讀書的處罰規定「非常弔詭」。
  • 大陸高校對臺招生又有新動作!臺媒感嘆:大陸玩真的!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臺媒稱,春節後大陸對臺招生又有新動作!一月底大陸宣布臺灣學生學測語文、數學、英語單科均標(前50%,本網注)就可報考大陸高校,近日「2019年大陸普通高校免試招收臺灣考生」官方網站將對臺招生陸校從2018年307所增為336所,且取消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的劃分;另一值得注意的是新增16所預科陸校,且包括廈門大學這所985頂尖高校。這意味著更多臺灣學子都有機會申請大陸大學。
  • 大陸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臺媒:臺灣高教「內憂外患」
    【環球網綜合報導】大陸日前宣布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引發島內擔憂。臺灣《中國時報》6日報導稱,反觀臺灣,陸生未獲公平待遇,招東南亞學生補充生源又未見成效。臺灣高等教育競爭力正在下滑,加上「年改」砍教授退休金,可說「內憂外患」。
  • 大陸高校對臺招生新動作:語數英任一門達標均可申報
    與此同時,今年具備招生臺灣高中畢業生的大陸院校將增加20所。其中不少為「雙一流」建設高校。 觀察者網還發現,新標準中允許以《臺灣居民居住證》代替《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此舉引發島內多方關注。臺補習界教師估計,此次大陸招生的目標對象超過臺灣7成的考生。「大陸很聰明,把對臺招生標準放得極寬鬆,用大倍率來吸臺灣人才。」
  • 臺灣多所名校申請大陸高校學生暴漲 多名校長遭當局關切
    近日,多家臺灣媒體接連報導當地高中畢業生紛紛申請大陸高校,「西進」大陸意願高漲。其中,臺北、桃園宜蘭等地知名高中校長因給學生寫推薦信,竟遭臺「教育部」、「監察院」、「調查局」等部門關切。 對此,臺媒批評,蔡英文此舉被質疑是發動「教育白色恐怖」,把「敵我意識」帶入兩岸教育界,是逆潮思維。「不少家長希望小孩去大陸完成學業,寧可放棄臺灣名校,這是趨勢,明年人數恐更多。」
  • 大陸又對臺灣放「狠招」 放寬臺生申請大陸高校標準
    據環球時報7月6日報導,大陸方面日前宣布放寬臺灣學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引發島內擔憂。有臺灣高校的校長稱,大陸這波放寬會搶走臺灣一些中等程度學生,對臺灣中段大學招生造成重大衝擊。,自2017年10月1日起,放寬臺灣高中畢業生憑「學測成績」申請大陸大學標準,「均標」以上就可申請,「等於把臺灣一半學生都掃光」。
  • 臺灣高校招考大陸研究生遇冷
    臺灣高校招考大陸研究生遇冷 http://kaoyan.eol.cn    河南日報  2013-07-30  大 中 小   大陸學生赴臺就讀研究院所預分榜單公布,整體招生錄取率近62%,比往年稍好,但仍存在缺額現象
  • 臺媒:臺灣突然改計分方式,波及大陸學校招收臺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付國豪】高考在本月初結束,大陸各高等院校也開始招生。然而,臺灣《聯合報》報導稱,今年臺灣突然改變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學測)計分方式,導致大陸眾多名牌大學今年面臨招不到臺生的怪現象。臺灣《聯合報》7月3日刊出報導並引述上海臺商子女學校中學部校長陳俊男稱,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臺灣今年規定各,大學招生時最多採納計算學科測驗五科中的四科,但臺「大考中心」(大學入學考試中心)並未公布「四科總級分」的「頂前均後底標」(指臺灣學測的五種篩選標準)。
  • 心儀大陸名校 臺灣學生「登陸」求學蔚然成風
    去去去,去大陸。」隨著大陸的發展,臺生赴大陸求學近年蔚然成風。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臺籍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雲英對媒體表示,2018年臺灣學生到大陸高校讀書的人數是2017年的5倍,教育部今年1月公布的新政策將吸引更多臺生來大陸尋找發展空間。
  • 臺生申請大陸高校人數激增 臺媒:鐵了心去大陸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臺生申請大陸高校人數激增 臺媒:「吃了秤砣鐵了心」去大陸  參考消息網4月3日報導 臺媒稱,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結果公布,愈來愈多學生舍臺灣的大學轉戰臺灣之外的大學。除歐美大學外,包括臺中一中及女中今年申請前往大陸就讀大學的人數明顯上升。
  • 大陸高校對臺灣免試招生正式啟動.臺灣高校如何招大陸學生呢?
    2017年,教育部進一步放寬標準,參加臺灣地區大學測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高中畢業生,就可直接向大陸普通高等學校申請就讀。 2019年,教育部再次放寬標準,臺灣高中畢業生只要參加當年學測,語文、數學、英文考試科目中任何一科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即可直接向大陸高校申請就讀。有資料顯示,2020年共有近6800人次臺灣學生報考大陸高校。
  • 臺媒:臺灣教育環境惡化 大陸學生赴臺大幅減少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 臺媒稱,「5·20」之後,大陸學生赴臺就讀人數遞減。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2月1日報導,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1月30日面對媒體提問時表示,陸生赴臺就讀,是學生和家長自主選擇,臺灣一些分裂勢力在教育領域進行「去中國化」的「臺獨」,使大陸學生家長深感憂慮,直接影響赴臺就讀意願,而此舉必然惡化兩岸教育交流環境。據了解,臺灣教育主管部門自2011年起開放私立學校招收陸生,2014年起開放公立大學招收陸生,每年報名人數節節高升。
  • 臺灣高中生赴大陸人數暴漲 多名校長遭當局"關切"
    近日,多家臺灣媒體接連報導當地高中畢業生紛紛申請大陸高校,「西進」大陸意願高漲。其中,臺北、桃園宜蘭等地知名高中校長因給學生寫推薦信,竟遭臺「教育部」、「監察院」、「調查局」等部門關切。對此,臺媒批評,蔡英文此舉被質疑是發動「教育白色恐怖」,把「敵我意識」帶入兩岸教育界,是逆潮思維。「不少家長希望小孩去大陸完成學業,寧可放棄臺灣名校,這是趨勢,明年人數恐更多。」
  • 臺灣高校向大陸學生敞開門 名校要挖大陸研究生
    名校要挖大陸研究生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其實早在一個月前,臺「行政院」就已經成立了特別小組,研究大陸學歷認證及開放大陸生赴臺就學的配套措施。目前大陸學生不能赴臺念學位,其關鍵原因就是臺當局只對大陸小學、初中及高中學歷有認證機制,但專科以上學校學歷(包括專科、本科、碩士、博士)都不承認,因此大陸學生要去臺灣念大學就沒有法律依據。
  • 臺辦等就臺灣學生在大陸就讀的收費標準答問
    近年來,在簡化臺灣同胞入出境手續、方便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就業等方面各相關部門和各級人民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如臺灣學生可辦理與其學習期限相同的多次入出境籤注,取消臺生報考大陸院校年齡限制、由各招生院校自定錄取分數線、降低大陸院校臺灣研究生學費標準,臺灣學生在大陸高校畢業後,只要符後用人單位要求的條件可直接在大陸工作,開放臺灣居民參加醫師、註冊會計師等十餘種執業資格考試等。
  • 臺灣大陸招生遇冷 公立大學明年或開放招生
    (輔仁大學微博圖片)今年臺灣高校首次面向廣東、福建、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等六省招生,開放私校招收本科生。「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的數據顯示,1500多名大陸學生網上報考臺校,最終錄取1015人,經確認有200多人放棄錄取。廣東是獲錄比例最高的省份,261人獲得錄取,有79人放棄,佔了全部人數的1/3。
  • 不止臺灣學生愛去大陸!臺媒:臺灣赴大陸旅遊人數猛增
    參考消息網6月1日報導臺媒稱,2018年前4個月,臺灣民眾前往大陸人數持續增長,較2017年同期增加7萬多人次。旅遊業者指出,若無意外,2018年臺灣赴大陸民眾將首度突破400萬人次,再創歷年新高。據5月31日報導,2018年1到4月,陸客來臺為92萬多人次,較2017年同期增長6.2%;臺灣民眾前往大陸為129萬多人次,較2017年同期增長5.95%。也就是說,臺人赴陸比陸人赴臺足足多了37萬人次,和過去幾年一樣,持續增長。
  • 今年臺灣出了壞招,大陸985大學竟招不到臺生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臺灣高中畢業生都選擇前往大陸名校就讀。眼下正是2019年高校招生季,臺灣突然修改了學測計分方式,導致出現眾多臺生申請大陸985大學受阻的現象,使得「臺生赴陸潮」再次成為兩岸焦點。據「聯合新聞網」報導,以華中地區名校武漢大學為例,往年都會招收數十名臺生,但今年即便罕見地辦理二招,最終也只招到八名臺生。
  • "大陸這是玩真的...影響非常大!"
    臺補習界教師估計,此次大陸招生的目標對象超過臺灣7成的考生。「大陸很聰明,把對臺招生標準放得極寬鬆,用大倍率來吸臺灣人才。」臺媒直呼「大陸玩真的,想讀就來讀,絲毫不設限」。而此前臺陸委會就「與中國大陸相比,臺灣高等教育優勢何在」問題回答稱,臺灣高教環境自由,希望臺灣學子能在臺灣自由開放的環境升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