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中生赴大陸人數暴漲 多名校長遭當局"關切"

2020-12-14 網易新聞

(原標題:臺灣多所名校申請大陸高校學生暴漲 多名校長遭當局關切)

【觀察者網】評價一項政策是否符合民意,如果不能舉手投票,那麼人們會選擇「用腳投票」。

近日,多家臺灣媒體接連報導當地高中畢業生紛紛申請大陸高校,「西進」大陸意願高漲。其中,臺北、桃園宜蘭等地知名高中校長因給學生寫推薦信,竟遭臺「教育部」、「監察院」、「調查局」等部門關切。

對此,臺媒批評,蔡英文此舉被質疑是發動「教育白色恐怖」,把「敵我意識」帶入兩岸教育界,是逆潮思維。「不少家長希望小孩去大陸完成學業,寧可放棄臺灣名校,這是趨勢,明年人數恐更多。」

據悉,除了臺北建國中學、桃園武陵高中外,還有不少臺灣地區高中校長表示,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赴大陸讀書。

圖自臺媒

校長寫推薦信 竟被臺灣政府質詢

《聯合報》等臺灣媒體23日報導,大陸方面今年2月底推出「31條惠及臺胞措施」以來,臺灣人才「西進」大陸意願高。臺灣應屆高中生「登陸」,向大陸高校提出入學申請的熱情空前。2月初臺灣學測剛剛放榜,獲得高分的畢業生中,有部分選擇申請到大陸就讀。

臺北建國中學是臺灣最具知名度的高級中學之一。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該校校長徐建國介紹,該校今年申請赴大陸就讀的學生約70人,而2017年還僅有20人。

不過這位校長還說,除了去大陸,今年請他寫推薦信的建中畢業生中,有30多人想去香港、10多人準備赴美讀書,這都比往年多。臺灣高中畢業生前往大陸、香港及美國讀大學是一個新現象。

聯合新聞網報導稱,3月至4月,建中校長辦公室工作人員接到兩通來自「監督行政部門的機構」的電話。兩通來電徐建國均不在場,他事後獲知,對方問及校方是否鼓勵學生到臺灣以外的地方讀書;由於此後未再接到類似電話,他未能與問詢者直接溝通。

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武陵高中是桃園第一志願,今年有超過50名學生請校長寫推薦函申請大陸高校,人數為去年五倍,其中不乏保送臺大物理系的學生。不過,很多學生仍選擇參加學測,申請北京大學元培學院。

校長林清波受訪時表示,3月至4月期間,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及法務主管部門調查人員通過簡訊、訪談形式關切相關情況,甚至有「調查局(即「法務部調查局」,任務是維護臺灣安全等。觀察者網注)官員來訪,希望他能以學校立場解釋申請大陸高校人數陡增的原因。該調查員在校長室「坐了一個小時」。

對此,林清波答覆詢問者,學校沒有倡導、鼓勵,只是滿足學生需求、寫推薦信,反問「在臺灣民粹氛圍壓縮教育專業和清純氛圍下,能說什麼?」

林清波表示,從去年開始,大陸方面將臺灣高中畢業生的申請入學方式簡化:只要上網填表格即可,條件也降低到平均標準就能申請。臺灣「教育部」警覺目前存在人才拔河現象是對的,這是趨勢,但與其圍堵、抗拒,不如想想如何反過來吸引大陸的學生。

對此,臺灣綠媒「自由時報」曾刊登兩篇文章批評林清波,其中一篇標題寫著「這位林校長,邏輯有問題!」。

林清波,圖自臺媒

另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灣宜蘭高中今天上午證實,今年3月,曾有「教育部」官員打電話要求解釋是否鼓勵學生赴大陸讀書。當時學校高中教職員還奇怪「教育部」為什麼要問這一問題。該官員快速說了一句「只是了解而己」,隨即掛斷電話。

過去兩年,宜蘭高中曾有一名畢業生到上海念大學,今年有一位畢業生提出申請赴陸念書。

對於臺高中校長遭當地「政府部門」關切一事,臺「教育部」次長姚立德回應稱,「國教署」基於職責,的確有政府官員與林清波接觸、了解狀況。並稱,高中畢業生到世界各優秀大學留學,有助於未來在世界舞臺競爭,其中一些人選擇到同文同種的大陸高校讀書,這無可厚非,「但人數如果突然增加很多,就值得重視。」

臺媒抨擊蔡英文政府「教育白色恐怖」

對於臺灣高中校長因寫推薦信被政府詢問,臺媒和當地意見人士紛紛予以抨擊。

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蔡英文政府此舉被質疑是發動「教育綠色恐怖」,是把「敵我意識」帶入兩岸教育界的逆潮流思維。林清波認為,不少家長希望小孩去大陸完成學業,寧可放棄臺灣名校,這是趨勢,明年人數恐更多。

建中校長徐建國及武陵高中校長林清波說「臺生到大陸讀大學成風潮」,卻成為教育部等中央機關或調查局關切的對象,這是「執政黨」製造的「教育白色恐怖」,也是民主「倒退」。

根據臺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臺灣地區人民、法人、團體或其他機構,未經政府許可,而替大陸學校從事招生或居間介紹行為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00萬元以下罰金。

如今兩岸人民交流密切,先不說《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定已不合時宜,即使以最嚴苛的標準來審視,徐建國及林清波兩人也未違法。

太委婉政府人員關切他們的言論,詢問是否鼓勵學生到大陸讀書,根本是製造「教育白色恐怖」。夏潮聯合會從1999年起到現在協助8000多位臺生赴大陸讀書,之前他們也被檢舉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但2016年,臺灣當地的司法判決他們無罪。「夏潮聯合會都沒事了,徐建國及林清波只是被動的幫學生寫推薦信,卻被政府部門關切,臺灣是沒有言論自由了嗎?」

臺「政府機關」質問高中校長「是否鼓勵學生到大陸讀書」就更加不當。

國民黨新人、擬參選臺北市議員的政治評論者黃子哲更是用「國民黨去大陸也擋,高中生去大陸也擋,一副『逢中過敏症』爆發的狀態」評價蔡英文政府所為。黃子哲說,建中、武陵高中等學校的畢業生要去對岸的大學就讀,雖然臺灣留不住這些優秀學生是可惜,但人才流動是全世界的趨勢,況且大陸的經濟實力不斷提升,磁吸效應越趨明顯。政府要做的事在於用更好的教育及就業環境來留人,而不是用綠色恐怖來施壓。黃子哲還改編了詩句,稱「民進黨要困住所有人,於是築起高牆。你是如此愛臺灣,從此我們不能再變強。」

政治評論者黃子哲

臺灣高中生出走潮 「吃了秤陀鐵了心」

除臺北建國中學、桃園武陵高中外,還有不少臺灣地區高中校長表示,有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赴大陸讀書。

臺中一中校長張添唐在接受中評社採訪時透露,該校今年以學測成績報考大陸高校、並經校長推薦的學生共47人,人數為去年的5倍。

張添唐稱,目前還未收到有關單位的關切,不過他指出,學校純粹是為了學生生涯輔導,「高中生出國讀書是個現象,但我解讀不了;今天學生要去英國、法國、美國念書,我們都會幫他寫推薦信。」

桃園市復旦高中今年有40多名學生申請到大陸就讀大學。該校校長段臺民表示,往年僅有2、3位,「今年爆增到40多位」。除了一流的大學外,不少學生一口氣申請了5、6所大陸大學。對此,段臺民說,學生就算是2、3線大學也申請,根本就是「吃了秤陀鐵了心」,明顯表達要到大陸念書的決心。

此外,臺南女中也遇到類似情況。據悉,該校今年有超過20位畢業生請赴大陸讀大學,較去年增長10倍。其中有已被臺灣大學法律系錄取的應屆畢業生捨棄臺大、申請攻讀北京大學法律系專業。去年還曾有位成績優秀的學生被16所臺灣地區內外的名校錄取,最後選擇到北大求學。

當地沒有發展 來大陸性價比好

對於臺灣學子紛紛選擇赴大陸讀書,被臺灣當局詢問的高中校長紛紛給出看法。其中,臺灣高校環境惡化、大陸高校具有優勢、臺灣發展機會有限是主要原因。

《中時電子報》援引臺大副教務長張耀文的話稱,高中生到臺灣以外地區讀書,正向可視為學生願意脫離舒適圈,將自我格局拓寬到世界,並願意挑戰未知。但反過來也說明臺灣高教環境正在惡化和頂尖人才正在外流。

「臺灣長期的低薪環境和高房價,造成年輕人對未來前途充滿著不確定,因此當有適當的機會到臺灣之外深造,當然要馬上抓住。」張耀文說,「高教官員對『大學』缺乏了解,使其制定高教政策陷入封閉性或造成反效果,而考招制度讓各大學為了達到搶學生不擇手段,只會讓學生淪為犧牲品,這也是促使臺灣各大學留不住學生的背後原因。」

武陵高中校長林清波表示,大陸高校除了競爭力高,全英語上課等方式也更為國際化,加上學費比臺灣更低,不少家長希望小孩去大陸高校完成學業,寧可放棄臺灣高端學府的錄取,這是一個趨勢,明年人數恐更多。

除了批評「教育部」的做法,也有人士指出,臺灣當局應該保持視野開闊。

臺中惠文高中教師蔡淇華說,「學生將升學的選擇放到全世界,有時學校跟政府很難左右,我們可以主動應戰,也像世界招生,迎向這個潮流。」

早在今年3月,蔡淇華就寫過文章談「高中生出走5年內大爆發」,蔡淇華指出,「全世界都在搶人才,來臺灣已搶到社區高中,不是只有中國大陸在搶,為什麼學生選擇大陸較多?經濟考量是主因,大陸學費便宜。」

蔡淇華舉例,有名學生被諾丁漢大學錄取,也被大陸高校錄取,最後還是決定到大陸讀書。原因是既能得到文憑,還能節省1/4到1/3的學費,並能累積2種文化,有行動力和適應力。

隨著大陸崛起,臺灣愈來愈多高中畢業生赴大陸讀大學,為以後就業鋪路。

《聯合報》援引臺中市一所知名高中的教務主任的話說,政府應該檢討的「是不是我們的高等教育出問題?臺灣地區的競爭力出問題?」希望孩子們具備國際視野,能走出去,現在信息透明化的時代裡,孩子越來越清楚未來的世界,這個趨勢應該這幾年還會持續。

5月14日,一位陪孩子去大陸高校面試臺灣母親,拍下了在廣州中山大學面試的臺灣高中生

不只赴大陸讀書 還要來工作

除了臺灣學子選擇來大陸讀書,還有很多當地學子選擇到大陸創業。

由於蔡英文政府禁止大陸創業孵化器進臺灣校園宣傳,當地不少大學老師改為邀請個別畢業學生,以人生經驗分享的方式,介紹在大陸的創業就業情況,既避開大陸官員參與,也不「驚動」學校領導,學生的反響頗熱烈。

報導還援引臺灣當地青年的話稱,「你講大陸發展多快多好,大家都知道,政策文件在網上也都查得到,學生更愛聽的反而是在闖蕩的過程有多慘。他認為,要講得有親歷感、有同理心,學生聽了才會有感,也因為曾經『很慘』但仍選擇留在大陸,讓演講更有說服力。」

本文來源:觀察者網 責任編輯:趙亞萍_NN9005

相關焦點

  • 臺灣高中生赴陸人數暴漲,多名校長遭當局關切
    臺北建國中學是臺灣最具知名度的高級中學之一。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該校校長徐建國介紹,該校今年申請赴大陸就讀的學生約70人,而2017年還僅有20人。不過這位校長還說,除了去大陸,今年請他寫推薦信的建中畢業生中,有30多人想去香港、10多人準備赴美讀書,這都比往年多。臺灣高中畢業生前往大陸、香港及美國讀大學是一個新現象。
  • 臺灣多所名校申請大陸高校學生暴漲 多名校長遭當局關切
    近日,多家臺灣媒體接連報導當地高中畢業生紛紛申請大陸高校,「西進」大陸意願高漲。其中,臺北、桃園宜蘭等地知名高中校長因給學生寫推薦信,竟遭臺「教育部」、「監察院」、「調查局」等部門關切。 對此,臺媒批評,蔡英文此舉被質疑是發動「教育白色恐怖」,把「敵我意識」帶入兩岸教育界,是逆潮思維。「不少家長希望小孩去大陸完成學業,寧可放棄臺灣名校,這是趨勢,明年人數恐更多。」
  • 臺灣高中生赴陸人數暴漲,當局開始找校長了
    對於臺灣學子紛紛選擇赴大陸讀書,被臺灣當局詢問的高中校長紛紛給出看法。其中,臺灣高校環境惡化、大陸高校具有優勢、臺灣發展機會有限是主要原因。《中時電子報》援引臺大副教務長張耀文的話稱,高中生到臺灣以外地區讀書,正向可視為學生願意脫離舒適圈,將自我格局拓寬到世界,並願意挑戰未知。但反過來也說明臺灣高教環境正在惡化和頂尖人才正在外流。
  • 愚昧 | 臺灣學生申請大陸大學人數激增 臺相關學校校長被「關切」
    原標題 | 臺灣學生申請大陸大學人數激增 臺相關學校校長被「關切」臺灣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大學今年成為風潮,人數激增。
  • 臺高中多位畢業生申請大陸大學 兩校長遭當局關切
    臺高中多位畢業生申請大陸大學 兩校長遭當局關切 2018-05-23《旺報》報導,臺灣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大學成風潮,臺灣武陵高中校長林清波及建中校長徐建國之前發表這樣的言論,遭到臺當局機關或檢調單位的關切。
  • 臺灣高中生搶赴大陸念大學 竟遭臺「調查局」關切
    人民網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高中畢業生申請赴大陸就讀人數暴增不是新聞,近日卻驚傳武陵高中與建中校長接到臺「調查局」與「教育部」電話「關切」,要求說明,「調查局」對此回應,只是為了了解大陸的「31條措施」。
  • 臺灣高中校長為學生「西進」寫推薦信 當局「關切」引質疑
    23日報導,臺北、桃園兩地各有一所高中名校校長證實,為畢業生赴大陸攻讀大學寫推薦信一事,他們受到當局有關部門關切。  大陸方面今年2月底推出「31條惠及臺胞措施」以來,臺灣人才「西進」大陸意願高。臺灣應屆高中生「登陸」,向大陸高校提出入學申請的熱情空前。2月初臺灣學測剛剛放榜,獲得高分的畢業生中,有部分選擇申請到大陸就讀。  臺北建國中學是臺灣最具知名度的高級中學之一。校長徐建國介紹,該校今年申請赴大陸就讀的學生約70人,而2017年還僅有20人。
  • 臺灣「綠色恐怖」蔓延? 宜蘭高中僅一學生赴陸也遭關切
    中國臺灣網5月2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建國中學、武陵高中畢業生赴陸人數增加,兩校校長遭臺當局「教育部」、「監察院」,甚至檢調關切,還被「教育部」官員要求解釋是否鼓勵學生赴陸讀書等,遭網友批綠色恐怖。
  • 因臺生到陸求學人數激增校長被"關切"臺媒:教育白色恐怖
    遭到臺當局機關或檢調單位的關切。  桃園市立武陵高中今年有47人申請大陸高校,人數是去年的5倍。林清波坦言,「國教署」得知武陵高中申請大陸高校的人數暴增後,某科長一大早就發信息來關切,希望他能以學校立場解釋暴增原因。「我告訴他學校沒有倡導、鼓勵,只是被動滿足學生需求、寫推薦信。」  林清波反問該官員「在臺灣民粹氛圍壓縮教育專業和清純氛圍下,科長能說什麼?」
  • 德媒稱臺灣高中生搶赴大陸求學:機會多、競爭力強
    參考消息網5月26日報導 德媒稱,媒體報導臺灣建國中學和武陵高中分別有70多位和47位學生申請赴大陸升學,比起往年多了許多。臺灣高中生認為大陸學校學風好、機會多、競爭力強,比臺灣大學更具吸引力。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5月25日報導,臺灣法務部門調查機構日前致電臺灣建國中學與臺灣武陵高中校長,關切赴大陸念書學生人數增加狀況。此舉引起批評。臺灣法務部門調查機構回應,致電是為了解「對臺31項措施」對臺灣各產業之影響程度,澄清說「非如部分媒體、人士錯誤解讀為被『調查機構調查』、『綠色恐怖』掌控學校。」
  • 高中生赴陸 蔡當局才是推手
    近年大陸不斷出臺優惠政策,吸引越來越多臺生登陸求學最近臺北建中和桃園武陵高中校長因為幫畢業生寫推薦信到大陸讀書,以及發表有關臺生赴陸求學的相關言論,兩人都受到臺當局有關單位的關切,引起各界關注。桃園武陵高中臺北建中校長徐建國說,今年他已幫70多位建中畢業生寫推薦信赴大陸讀書,這個數量是去年的3倍。
  • 臺媒:卡管之後卡臺生赴陸 蔡英文當局無藥可救了
    【文/觀察者網 何書睿】臺灣省桃園市立武陵高中今年申請大陸高校的學生比往年的個位數爆增,校長林清波因此被「教育部」、「調查局」等單位調查,此事受到臺灣輿論界高度關切。對此,臺媒5月24日發表社評稱,不思提升教育品質、留住人才,只知打壓學生。蔡英文當局真是無藥可救了!
  • 校長寫推薦信都要被調查,臺灣當局「反向操作」666
    在臺灣高校排名日益落後,學生紛紛「用腳投票」之時,臺灣知名學校武陵高中的校長卻因為替不止50個學生寫推薦信申請大陸高校,而被臺灣「教育部」嚴重關切,甚至被「調查局」調查他是否鼓動學生赴陸。校長被調查武陵高中是桃園市公私立高中的第一志願高中,屬於全臺灣知名高中前列。
  • 這次臺灣的年輕人選擇了大陸!
    近日,一名臺灣學生家長在社交媒體上貼出了一張照片:141名來自臺灣的高中生,正排成長隊等待廣州中山大學的面試。這位家長寫道,「這是臺灣的孩子們在用腳投票」。臺灣媒體形容:等待面試的學生像排隊吃平價自助餐的人一樣多。今年2月底大陸推出「惠臺31條」以來,臺灣應屆高中生向大陸高校提出入學申請的熱情空前高漲。
  • 臺灣學生為何越來越青睞大陸高校
    申請數翻倍,推薦信「寫到手軟」「去年請我寫推薦信申請大陸高校的學生約20人,今年一下有70多人。」臺灣知名高中「建中」校長徐建國表示,近幾年申請赴大陸高校讀書的畢業生逐漸增多,今年尤其突出。前段時間加班加點給學生寫推薦信「寫到手軟」。
  • 臺生申請赴陸升學人數暴增 校長寫推薦信被「關切」
    今年臺灣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高校人數暴增,臺灣兩所名校——臺北建國高中和桃園武陵高中因校長替數十名學生寫推薦信,分別為往年的三倍及五倍
  • 臺高中校長推薦信「寫到手軟」 臺生為何青睞大陸高校
    臺灣知名高中「建中」校長徐建國表示,近幾年申請赴大陸高校讀書的畢業生逐漸增多,今年尤其突出。前段時間加班加點給學生寫推薦信「寫到手軟」。今年,與徐建國有著相似經歷的高中校長們不在少數。據臺灣媒體統計,至少有10所臺灣知名高中申請赴陸畢業生數量由去年的個位數大幅增加至今年的30人以上。
  • 臺灣學生申請大陸大學人數激增 蔡當局想到的辦法竟是這樣
    央視網消息:臺灣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大學今年成為風潮,人數激增。不過,臺灣知名高中建中和武陵高中校長在為畢業生撰寫推薦信後,竟然成為臺教育部門等機構調查的對象,被外界質疑這是臺當局製造的「教育白色恐怖」。
  • 大陸引力強勁 臺灣「高考狀元」赴陸讀書成風潮
    大陸引力強勁 「沛然莫之能御」  臺灣「高考狀元」赴陸讀書成風潮  本報記者 汪靈犀  正當民進黨當局將政治黑手伸向島內高校,幹預臺灣大學校長任命之時,越來越多的臺灣菁英高中生卻選擇用腳投票,紛紛向大陸各大學提出入學申請。
  • 臺生為何青睞大陸高校(兩岸聚焦)
    申請數翻倍,推薦信「寫到手軟」   「去年請我寫推薦信申請大陸高校的學生約20人,今年一下有70多人。」臺灣知名高中「建中」校長徐建國表示,近幾年申請赴大陸高校讀書的畢業生逐漸增多,今年尤其突出。前段時間加班加點給學生寫推薦信「寫到手軟」。   今年,與徐建國有著相似經歷的高中校長們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