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毛病!這次臺灣的年輕人選擇了大陸!

2021-02-15 CCTV4

民進黨當局不僅面臨所謂「斷交」潮,島內人才出走潮也接踵而至,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高中生申請來大陸讀大學,年齡越來越小,臺灣媒體說,「這是臺灣的孩子們在用腳投票」。 

近日,一名臺灣學生家長在社交媒體上貼出了一張照片:141名來自臺灣的高中生,正排成長隊等待廣州中山大學的面試。這位家長寫道,「這是臺灣的孩子們在用腳投票」。臺灣媒體形容:等待面試的學生像排隊吃平價自助餐的人一樣多。

今年2月底大陸推出「惠臺31條」以來,臺灣應屆高中生向大陸高校提出入學申請的熱情空前高漲。臺北建國中學是臺灣最具知名度的高級中學之一,今年該校申請赴大陸就讀的學生大約有70人,而2017年還僅有20人。桃園最有名的武陵高中,今年有大約50名學生請校長寫推薦函申請大陸高校,人數是去年五倍,其中不乏保送臺大物理系的頂尖學生。就連臺灣南部的高雄女中也有30人申請。

有高中校長表示,就算是大陸非一線的大學也會有學生申請,根本就是「吃了秤陀鐵了心」,明顯表達要到大陸念書的決心。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表示:越來越多學生到大陸去念書,沒想到卻受到臺政府的「關切」,比如,建國中學就收到兩通來自相關政府單位的電話,質疑他們是不是鼓勵學生去大陸念書。

臺媒稱,還有家長投訴,自己的孩子在廣州讀大學,竟然被檢調找上門來,害得孩子心理壓力很大。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蔡英文政府此舉被質疑是發動「教育綠色恐怖」。

臺灣武陵高中校長林清波認為,不少家長希望小孩去大陸完成學業,寧可放棄臺灣名校,已經是趨勢,明年人數恐怕會更多。 

賴嶽謙                  

臺灣學者

1、今年臺灣赴大陸求學的學生,多數來自臺重點高中,是臺灣優秀的學生;

2、之所以大陸高校會吸引臺灣學生,是因為大陸大學的全球排名遠超臺灣;

3、學生用行動告訴蔡英文「不接受你的兩岸政策」 ;

4、臺學生頭腦清醒未受民進黨影響,引起了蔡英文的焦慮。

2018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北京大學排名第27名,臺灣最好的臺灣大學排名第198名,新竹清大300多名,新竹交大400到500名之間。

臺灣媒體稱,大陸磁吸效應太強,臺灣人赴陸年齡層已降到高中生族群,已不再是大學畢業後才去大陸找工作,優質臺生赴陸讀書已勢不可擋。

賴嶽謙                  

臺灣學者

1、臺灣的年輕人感到茫然,其主要原因是島內政黨惡鬥,破壞發展導致的;

2、事實證明,大陸已成為最吸引臺灣人才的地方 ;

3、臺灣的高等教育被臺當局的政治「玩完」,老師和學生集體「西進」 已是大勢。

不只學生來大陸求學,臺灣老師也留不住了!據《中國時報》觀察,臺灣高教人才持續流失,尤其在民進黨當局推動年金改革之後,教授們月薪減少近3萬元新臺幣,很多60歲左右的教授考慮提前退休,轉往有4到5倍薪資的香港、大陸或新加坡。 

人才出走的同時,臺灣全球競爭力顯著下挫,民眾信心也持續走低。臺灣一家民調公司公布5月島內民眾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顯示,對未來景氣樂觀的受訪者比率跌破20%,同時有近46%受訪者預期景氣會惡化,創29個月來新高,同時大家對加薪、股市等預期也都轉趨悲觀。 

民進黨當局上臺兩年來,「斷交」潮、出走潮、西進潮一波接一波。臺灣媒體指出,兩岸關係已成為影響資本、人才是否願意留臺的關鍵因素,如果民進黨當局繼續抱「臺獨」牌,將激起更多島內民眾無聲的反抗,加速這波「用腳投票」的西進大潮。 

【本文編輯:劉詩元】

來源:CCTV4《今日亞洲》

長按二維碼關注CCTV4官方微信、微博

相關焦點

  • 臺灣藏「C」裡了,大陸網友:沒毛病
    臺灣中華航空(華航)貨機新塗裝昨天(14日)曝光,機身英文「CARGO(貨機)」裡藏臺灣地圖形狀。然而,就在島內綠媒歡呼「機身上有臺灣」沒多久,臺媒12月15日消息稱,華航貨機新塗裝被罵翻。有島內網友稱:「臺灣藏在C( 註:China)裡面,懂了」。 還有島內網友問:這個設計是不是說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對此,大陸網友則稱,臺灣本來就屬於中國,沒毛病。
  • 「創客」汪小菲:臺灣年輕人應分享大陸紅利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現在還是活躍在臺灣和大陸之間的創客,北京合尊置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他在淘寶天貓上的「臺灣館」剛剛上線,在臺灣投資的酒店正在籌備中,他還在馬雲主導的湖畔大學學創業。談到創業初衷,汪小菲日前在北京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說,希望臺灣的小企業、年輕人更多分享大陸市場的紅利。至於別人給他貼上的種種標籤,他並不太在意。
  • 新媒:對臺灣年輕人大陸仍是富有吸引力就業市場
    原標題:新媒:對臺灣年輕人大陸仍是富有吸引力就業市場  新加坡亞洲新聞網4月2日文章,原題:儘管兩岸關係緊張,但對臺灣年輕人而言,中國大陸仍是富有吸引力的就業市場2014年臺灣的「太陽花學運」是近年來反大陸情緒的一次大規模爆發。但對臺灣年輕一代求職人群而言,北京的吸引力依然強大。
  • 臺灣年輕人離大陸越來越遠?國臺辦:大陸絕不會放棄臺青
    今天上午舉行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在回答臺灣記者有關民進黨當局操弄所謂「芒果乾」效應影響臺灣年輕人的問題時,發言人馬曉光指出,民進黨當局對「31條措施」「26條措施」怕得要死、恨得要命,大陸不會放棄臺灣青年人,相信「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兩岸同胞包括兩岸年輕人會越走越近
  • 有多少臺灣年輕人一邊網上罵大陸,一邊私下打聽大陸工作機會?
    對于越來越多的臺灣年輕人選擇到大陸工作,有臺灣網友如此評論。一場招聘會的信號不久前,臺北一場招聘會引發了兩岸關注。主辦的上海市臺協原本擔心臺灣年輕人對到上海工作沒興趣,結果短時間內就收到3000多個報名,招聘會當天現場更湧進上萬人。上海市臺協會長李政宏說,比原先預估三四千人來應徵更熱烈,最後欲罷不能,會到中南部再辦一場。為什麼這麼火?聽聽參加招聘會的人怎麼說。去年畢業、在臺灣大眾銀行擔任業務襄理四個多月的陳奕任,當天在招聘會上找機會。
  • 臺灣年輕人奔赴大陸就業 憂"臺灣怎麼一直鬧"
    華夏經緯網1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低薪現象不見好轉,為了有更好的生活,許多人年輕人都會選擇到大陸發展。對此,臺灣「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許秉瑜就表示,許多臺灣人為陸資企業效力後,最多的疑問就是「大陸進步這麼快,為何臺灣還在鬧?」
  • 臺灣年輕人:炸掉臺灣核電站,毀掉大陸沿海城市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民進黨當局的臺獨行徑,不斷觸碰大陸底線,導致了解放軍空軍常態化繞臺,使得臺灣普通民眾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打個雷都以為是大陸打過來了!,有的年輕人甚至覺得臺軍戰力,在全球都是能排上名的,遠高於大陸軍力!
  • 這次,大陸還沒笑,臺灣人就忍不住了
    導讀:臺灣地區的很多所謂「軍事專家」,其實很大部分不過是井底之蛙罷了,對大陸並沒有徹徹底底的認識。臺灣地區所謂的「軍事專家」,早前就曾出現過諸多鬧劇,例如:大陸吃不起榨菜的「榨菜哥」,大陸民眾窮的只能吃田鼠的「田鼠哥」。
  • 臺灣年輕人民調:大陸人民比政府友善 83%認為大陸進步
    【觀察者網綜合】兩岸交流日趨頻繁,為了解臺灣新世代年輕人對大陸印象,臺灣《聯合報》民調中心調查發現,臺灣年輕人對大陸整體正面印象比16年前提升,並高度肯定大陸是個進步地方,從16年前的53%上升到83%。在統獨方面,贊成獨立年輕人比16年前大幅增加。
  • 大陸為啥吸引臺灣年輕人?是兩種合力的結果
    臺灣的衰落在推動青年離開,大陸的崛起在拉動青年人投奔,兩股合力給了年輕人前往大陸發展的理由。    在大陸青年就業難的背景下,為臺灣青年提供這麼優質的就業機會,當然並非空耗資源。大陸慷慨的政策招招打在蔡英文的軟肋上。    根據臺灣統計機構的測算,本地十五至二十四歲青年失業率,其中特別是大學畢業生失業率高達15%。    畢業就失業的焦慮蔓延在臺灣年輕族群中,逼著這些不曾到過大陸的年輕人,帶上厚厚一疊履歷,踏上對岸。
  • 臺灣年輕人大陸網站購年貨:價格實惠、物流給力
    不同於老一輩上街置辦年貨,眼下臺灣年輕人更喜歡「宅」在家裡買年貨,這其中不乏熱衷逛淘寶、京東等大陸購物網站的「達人」。  高雄女孩張昱珍是大陸淘寶網的「鐵桿粉絲」。春節前夕,張昱珍用手機從淘寶網上一口氣「秒殺」了4條裙子。「淘寶上的東西琳琅滿目,想買啥都有,價格又很實惠,真好!」
  • 大陸臺青:應讓更多臺灣年輕人來大陸,別讓臺媒亂七八糟資訊誤導
    大陸日前出臺政策,明確「臺灣學生和運動員可憑競賽成績保送大陸高校」。長期在大陸發展的臺灣青年、首鋼集團創業公社港澳臺及國際事業部總經理鄭博宇接受採訪時表示,化解誤解是當前兩岸工作的重中之重,來往於兩岸的臺灣青年可以通過自身在兩岸之間的遊走,真實地去傳達大陸和臺灣的真正情況,促進兩岸往和諧的方向發展。3月31日,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大陸高校保送錄取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的最新政策規定作出回應。
  • 臺灣年輕人力挺蔡英文?國臺辦發聲:絕不會放棄臺灣年輕人
    這次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臺灣年輕選民幾乎一面倒挺蔡英文,對此,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儘管如此,但絕不會放棄臺灣年輕人,大陸會加強對臺灣地區青年人的政策,提高針對性和獲得感,採取「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政策,從而讓兩岸同胞包括年輕人會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 「臺灣民謠之父」勸年輕人多到大陸看看:多來往 才能和平
    此時臺灣社會正值轉型,經濟快起來了,人們自我身份認知卻相對迷茫,臺灣青年一直唱著歐美風格音樂,卻沒人唱自己的音樂。有一次,李雙澤正好到咖啡廳來玩,他對胡德夫說,「你既然是卑南族的,為何不唱一首卑南族的音樂給我聽呢?」
  • 臺灣青年失業率再創新高,「西進大陸」成最優選擇
    臺灣青年失業率再創新高,「西進大陸」成最優選擇 2020年07月24日 17:1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網絡)  據臺媒日前報導,臺灣「主計總處」發布5月失業率4.07%,為近8年同月新高,而年輕人的失業情況更為嚴重,20—24歲年輕人失業率高達11.6%。  看來,不知不覺中,疫情已經暗暗侵害到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
  • 大陸:臺灣青年的創業新選擇
    臺灣小夥因創業結緣大陸    「90後」臺灣學生王璿瑞壓根兒沒想到,自己會因創業和大陸結下這麼深的緣分。    去年底到現在,他帶著自己的創業方案和初創團隊,多次來大陸。「去年我們團隊在臺灣本島的比賽中勝出,開始報名大陸創業大賽。
  • 臺灣人:願有更多的臺灣年輕人 都能來大陸
    臺灣《旺報》15日刊登臺灣作家於綻的文章稱,期待能有更多的臺灣年輕人,都能來大陸,看看這個跟你想像的不一樣的地方,一個只要站到時代風口上,就有飛黃騰達機會的地方。資料圖,鄧偉 攝文章摘編如下:我站在頤和園的冰湖上,冷,但我心是熱的,我來大陸工作一年了。我在臺灣曾有過幾年的工作機會,臺灣的環境很舒適,同儕互相幫助,長官(領導)也好,薪資跟同齡比算不錯,但我卻看不到我的未來,我決定不要為了眼前這些,而耽溺、而停留。
  • 臺商發展穩健 大陸誠邀臺灣年輕人加入
    「我們歡迎更多臺灣年輕人參與到大陸經濟社會建設進程中來,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支持者、參與者和推動者,攜手共享發展機遇。」    ——珠海人民政府臺灣事務局局長劉江成     11月28號,由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主辦的「兩岸一家親」文化交流營系列活動在珠海展開,本次活動共有臺灣6所高校的49名學生及3名教師參加。在活動中,主辦方安排臺灣教師學生參觀珠海臺商廠區,通過近距離參觀了解臺商在大陸的發展,見證臺商事業的興旺,使來參與此次活動的師生對大陸的認識更近了一步。
  • 馬英九:臺灣這兩年方向偏了 年輕人選擇「飄向北方」
    他認為臺灣這兩年「方向偏了」,掌舵者偏離了平靜的航道「進入充滿風暴與暗礁的危險水域」。而年輕人則選擇赴大陸接受教育,「飄向北方」。據臺灣《旺報》報導7月27報導,「財團法人馬英九文教基金會」由馬英九籌設並擔任董事長。成立茶會27日上午舉行,連戰、吳伯雄、朱立倫、洪秀柱、吳敦義等歷任國民黨黨主席,陳衝、江宜樺、毛治國、張善政等臺當局行政部門前負責人到場。
  • 臺灣創業者在大陸:需要創業公社這樣了解年輕人的地方
    初到大陸,有點「懵」  自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來,雙創浪潮席捲開來。這股風潮不僅在大陸蔓延,也讓更多臺灣青年人願意到大陸創業。然而相對於從小生活在大陸的年輕人對大陸各方面可觀可感的了解,初來大陸創業的臺灣青年可謂「兩眼一摸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