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不僅面臨所謂「斷交」潮,島內人才出走潮也接踵而至,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高中生申請來大陸讀大學,年齡越來越小,臺灣媒體說,「這是臺灣的孩子們在用腳投票」。
近日,一名臺灣學生家長在社交媒體上貼出了一張照片:141名來自臺灣的高中生,正排成長隊等待廣州中山大學的面試。這位家長寫道,「這是臺灣的孩子們在用腳投票」。臺灣媒體形容:等待面試的學生像排隊吃平價自助餐的人一樣多。
今年2月底大陸推出「惠臺31條」以來,臺灣應屆高中生向大陸高校提出入學申請的熱情空前高漲。臺北建國中學是臺灣最具知名度的高級中學之一,今年該校申請赴大陸就讀的學生大約有70人,而2017年還僅有20人。桃園最有名的武陵高中,今年有大約50名學生請校長寫推薦函申請大陸高校,人數是去年五倍,其中不乏保送臺大物理系的頂尖學生。就連臺灣南部的高雄女中也有30人申請。
有高中校長表示,就算是大陸非一線的大學也會有學生申請,根本就是「吃了秤陀鐵了心」,明顯表達要到大陸念書的決心。臺灣東森電視臺記者表示:越來越多學生到大陸去念書,沒想到卻受到臺政府的「關切」,比如,建國中學就收到兩通來自相關政府單位的電話,質疑他們是不是鼓勵學生去大陸念書。
臺媒稱,還有家長投訴,自己的孩子在廣州讀大學,竟然被檢調找上門來,害得孩子心理壓力很大。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蔡英文政府此舉被質疑是發動「教育綠色恐怖」。
臺灣武陵高中校長林清波認為,不少家長希望小孩去大陸完成學業,寧可放棄臺灣名校,已經是趨勢,明年人數恐怕會更多。
賴嶽謙
臺灣學者
1、今年臺灣赴大陸求學的學生,多數來自臺重點高中,是臺灣優秀的學生;
2、之所以大陸高校會吸引臺灣學生,是因為大陸大學的全球排名遠超臺灣;
3、學生用行動告訴蔡英文「不接受你的兩岸政策」 ;
4、臺學生頭腦清醒未受民進黨影響,引起了蔡英文的焦慮。
2018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北京大學排名第27名,臺灣最好的臺灣大學排名第198名,新竹清大300多名,新竹交大400到500名之間。
臺灣媒體稱,大陸磁吸效應太強,臺灣人赴陸年齡層已降到高中生族群,已不再是大學畢業後才去大陸找工作,優質臺生赴陸讀書已勢不可擋。
賴嶽謙
臺灣學者
1、臺灣的年輕人感到茫然,其主要原因是島內政黨惡鬥,破壞發展導致的;
2、事實證明,大陸已成為最吸引臺灣人才的地方 ;
3、臺灣的高等教育被臺當局的政治「玩完」,老師和學生集體「西進」 已是大勢。
不只學生來大陸求學,臺灣老師也留不住了!據《中國時報》觀察,臺灣高教人才持續流失,尤其在民進黨當局推動年金改革之後,教授們月薪減少近3萬元新臺幣,很多60歲左右的教授考慮提前退休,轉往有4到5倍薪資的香港、大陸或新加坡。
人才出走的同時,臺灣全球競爭力顯著下挫,民眾信心也持續走低。臺灣一家民調公司公布5月島內民眾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顯示,對未來景氣樂觀的受訪者比率跌破20%,同時有近46%受訪者預期景氣會惡化,創29個月來新高,同時大家對加薪、股市等預期也都轉趨悲觀。
民進黨當局上臺兩年來,「斷交」潮、出走潮、西進潮一波接一波。臺灣媒體指出,兩岸關係已成為影響資本、人才是否願意留臺的關鍵因素,如果民進黨當局繼續抱「臺獨」牌,將激起更多島內民眾無聲的反抗,加速這波「用腳投票」的西進大潮。
【本文編輯:劉詩元】
來源:CCTV4《今日亞洲》
長按二維碼關注CCTV4官方微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