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願有更多的臺灣年輕人 都能來大陸

2020-12-22 北晚新視覺網

臺灣《旺報》15日刊登臺灣作家於綻的文章稱,期待能有更多的臺灣年輕人,都能來大陸,看看這個跟你想像的不一樣的地方,一個只要站到時代風口上,就有飛黃騰達機會的地方。

資料圖,鄧偉 攝

文章摘編如下:

我站在頤和園的冰湖上,冷,但我心是熱的,我來大陸工作一年了。

我在臺灣曾有過幾年的工作機會,臺灣的環境很舒適,同儕互相幫助,長官(領導)也好,薪資跟同齡比算不錯,但我卻看不到我的未來,我決定不要為了眼前這些,而耽溺、而停留。

曾經,我是這樣想的:我年輕,即便當下的薪水不滿意,也沒有太多的介意,積極努力就是了,因為按理來說,工作上的點滴積累,會讓我步步往上,至少應該要能看到買房、養活家庭,以及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與遊刃有餘生活的曙光。

但事實是,隨著工作年數增加,我不敢想像在未來50、60歲、理應要在事業巔峰的我,會像我的父輩一樣,爬到一定的社會位階,因為就我的工作經驗,薪資天花板,似乎現在就看到了盡頭,那種感覺叫「絕望」。

在大陸,起初的薪水,或許跟臺灣差不多,還要冒著失敗的風險,自費機票飛到大陸面試、負擔異地生活費、適應各種不一樣,但我願意一試,因為這兒對年輕人來說,內心想衝一發的衝動是有出口的:看看那人滿為患的商場購物人潮、一個又一個為了夢想努力加班的年輕人、一間又一間為了蒸蒸日上的業績而通宵的辦公室,這是一個「集體向上」的地方。

走路的速度、吃飯的速度,就連空氣都飄著「只要用對方法、用對力氣,你也可以是下一個馬雲的氣息」,目標感在同儕心中,雖然焦慮多了一點、辛苦多了非常多,那又如何?沒有衝過一發,怎麼叫轟轟烈烈的年輕過?怎麼有辦法靠自己建立老年後的悠閒與自由?

臺灣人在大陸已經沒有所謂的優勢,時間跟實力都不站在臺灣人這邊了,海歸派、頂尖大學生人才,常常讓西進的臺灣人在找工作上碰壁,我也不例外。

因為許多大陸大學生早在畢業前,就已經有多個頂尖企業的實習經驗,只等畢業後卡位、轉正職罷了。

而為了擁有好的實習機會,跨省飛來飛去面試工作,對大陸學生來說,也簡直是常態;取得機會的實習期間,用一天上班十幾小時的正職心態在從事,假日也不放過拓展業績的機會,臺灣剛畢業的安逸大學生,要如何跟得上?讓人覺得異常憂心。

「接地氣」是臺灣人在求職前與在職場上活下來,最重要的一件事,接的程度是方方面面的,小到用詞用語,大到做人做事,單單「臺灣人」3個字拿出來面試或說嘴,在職場中早已無法代表臺灣人過去獨具的任一種優異工作特質,若能勇敢的邁出臺灣安逸的工作環境,剩下的只需要敞開心胸,丟掉凡事先批評的眼光,抱持海綿吸水一般的學習欲望,期待能有更多的年輕人,都能來看看這個跟你想像得不一樣的地方,一個只要站到時代風口上,就有飛黃騰達機會的地方。

來源:中國新聞網

流程編輯:洪園園

相關焦點

  • 大陸臺青:應讓更多臺灣年輕人來大陸,別讓臺媒亂七八糟資訊誤導
    長期在大陸發展的臺灣青年、首鋼集團創業公社港澳臺及國際事業部總經理鄭博宇接受採訪時表示,化解誤解是當前兩岸工作的重中之重,來往於兩岸的臺灣青年可以通過自身在兩岸之間的遊走,真實地去傳達大陸和臺灣的真正情況,促進兩岸往和諧的方向發展。3月31日,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大陸高校保送錄取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的最新政策規定作出回應。
  • 蔡英文負面評價明顯增加 過半臺灣年輕人願到大陸就業
    蔡英文負面評價明顯增加 過半臺灣年輕人願到大陸就業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臺灣島內一項關於兩岸關係的年度調查顯示,不滿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和質疑民進黨當局兩岸政策的比例都大幅增加。
  • 臺灣大學生:望更多臺灣學生能到大陸走走
    「通過這次實習,我學習到不少業務知識,以及與客戶的相處之道,這對以後就業很有幫助。」他說。與楊日豪一起來重慶實習的還有臺灣29所高校的80名大學生。他們7月初抵達重慶,實習期一個月,實習單位涉及金融、投資、民生、科技等領域。「重慶高樓大廈林立,商圈繁華,人也很熱情,和我想像中的西部城市完全不同。」
  • 有多少臺灣年輕人一邊網上罵大陸,一邊私下打聽大陸工作機會?
    從鄙視到豔羨,一切變得似乎有些突然曾幾何時,臺灣人眼中的大陸是這個樣子的可是隨著兩岸交流的增多,現在越來越多的臺灣年輕人選擇來大陸工作。臺灣遠見民調中心上月底發布的民調顯示,在20至29歲的臺灣年輕人中,有59.5%的受訪者表示想去大陸工作、求學或投資。在涵蓋各年齡層的受訪者中,51.5%的受訪者表示願赴大陸發展。
  • 在大陸打拼10年臺灣人建議年輕人來大陸闖:這裡能創造奇蹟
    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導臺媒稱,10年前開始在大陸從事美容美髮教育與培訓李黛豔說,大陸對時尚的追求正快步向前。「對整體造型設計的概念已大不相同,很懂得營造自己的風格。」李黛豔認為,「在這裡能創造很多在臺灣創造不了的奇蹟。」
  • 「創客」汪小菲:臺灣年輕人應分享大陸紅利
    不過,這些話題多多少少都和娛樂沾邊。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現在還是活躍在臺灣和大陸之間的創客,北京合尊置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董事長。他在淘寶天貓上的「臺灣館」剛剛上線,在臺灣投資的酒店正在籌備中,他還在馬雲主導的湖畔大學學創業。談到創業初衷,汪小菲日前在北京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說,希望臺灣的小企業、年輕人更多分享大陸市場的紅利。至於別人給他貼上的種種標籤,他並不太在意。
  • 臺商黃金牌瓊島創業近30載 鼓勵臺灣年輕人多來大陸走走
    中新網海口12月1日電 題:臺商黃金牌瓊島創業近30載 鼓勵臺灣年輕人多來大陸走走  記者 張茜翼  27年、近40家連鎖店、300多名員工……臺商黃金牌在海南創業打拼出的海口欣奇食品有限公司,集研發、生產、運輸、銷售為一體,其旗下門店品牌「欣奇蛋糕」已遍及海口,成為當地烘焙行業的佼佼者。
  • 臺灣大學生首次來湖南暑期實習 稱願在大陸就業
    臺灣大學生首次來湖南暑期實習 稱願在大陸就業 2012年08月09日 11:21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人在臺灣,臺灣人在大陸,冰火兩重天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 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臺灣年輕人:炸掉臺灣核電站,毀掉大陸沿海城市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民進黨當局的臺獨行徑,不斷觸碰大陸底線,導致了解放軍空軍常態化繞臺,使得臺灣普通民眾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打個雷都以為是大陸打過來了!,有的年輕人甚至覺得臺軍戰力,在全球都是能排上名的,遠高於大陸軍力!
  • 臺灣年輕人奔赴大陸就業 憂"臺灣怎麼一直鬧"
    華夏經緯網1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低薪現象不見好轉,為了有更好的生活,許多人年輕人都會選擇到大陸發展。對此,臺灣「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許秉瑜就表示,許多臺灣人為陸資企業效力後,最多的疑問就是「大陸進步這麼快,為何臺灣還在鬧?」
  • 大陸人看臺灣:臺灣年輕人奇思怪想多
    中新網10月31日電 臺灣《旺報》31日刊載了大陸一家媒體駐臺記者趙川的文章,作者在文章中指出,富於幻想的臺灣人,特別是臺灣年輕人的各種有趣甚至驚訝的發明創造,凸顯出臺灣民眾在思想激蕩的背後,有著一種掩飾不住的創業衝動和對財富的渴望。  文章摘編如下:  寶島臺灣風景如畫,作為一名記者,更關注的是活躍在風景裡的「 人」。
  • 臺灣最優秀的學生都要來大陸了!
    在臺灣北部的桃園縣,跟復旦大學有淵源的復旦中學學生搶著申請復旦等大陸一線大學,人數超過40人,很多一次申請五、六所。該校校長段臺民感嘆,學生「吃了秤砣鐵了心」,就是要去大陸讀書。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申請赴大陸上大學的臺灣學生都是優質生,成績多為頂標。桃園復旦中學高三學生莊鎮元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今年太多人搶著赴大陸讀書,競爭太激烈,即使文學院也是一樣。
  • 新媒:對臺灣年輕人大陸仍是富有吸引力就業市場
    原標題:新媒:對臺灣年輕人大陸仍是富有吸引力就業市場  新加坡亞洲新聞網4月2日文章,原題:儘管兩岸關係緊張,但對臺灣年輕人而言,中國大陸仍是富有吸引力的就業市場2014年臺灣的「太陽花學運」是近年來反大陸情緒的一次大規模爆發。但對臺灣年輕一代求職人群而言,北京的吸引力依然強大。
  • 大陸為啥吸引臺灣年輕人?是兩種合力的結果
    兩岸關係寒冬已至,但臺灣還是有許多青年不畏寒冷,趁著大陸的經濟紅利窗口仍未關閉,開赴對岸發展。大陸伸出的橄欖枝有多誘人,海峽兩岸又能從中獲得什麼呢?    其中成功者如擁有七十多間分店的快剪店星客多,和把算命做成千萬元實力公司的桃桃喜,都是趕著這波政策紅利打拼出來的。    從重官到重民    面對這些拉攏臺灣青年的政策和活動,很多前來創業的人內心除了躍躍欲試,都曾有過「大陸為什麼會對臺灣青年這麼好」的疑惑。    如果說這一切都只是為了「統戰」,似乎過於簡單。
  • 兩岸陷僵局大陸遊客仍願赴臺 王炳忠:臺灣年輕人別再以「仇中」為樂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花蓮強震,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牽動著兩岸民眾的心。目前,地震已造成11人死亡,其中4人為大陸遊客。對此,臺灣新黨發言人王炳忠表示,現在兩岸陷入僵局,但還有這麼多大陸同胞願意赴臺自由行,足見大陸民眾對臺灣好山好水好人情的熱愛。
  • 劉榮達:大陸充滿機遇和挑戰 臺灣年輕人應多來走走看看
    嘉興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慶安國際幼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榮達接受了記者採訪。劉榮達在採訪中表示,十七年前自己剛到大陸來的時候,這裡的經濟發展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滯後的,但是通過十幾年來的不斷努力,現在的大陸到處都是商機。劉榮達希望有更多的臺灣年輕人來大陸走走看看,觀察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好好做功課。他堅信,只要肯努力,這裡到處都是機會。
  • 這次臺灣的年輕人選擇了大陸!
    臺北建國中學是臺灣最具知名度的高級中學之一,今年該校申請赴大陸就讀的學生大約有70人,而2017年還僅有20人。桃園最有名的武陵高中,今年有大約50名學生請校長寫推薦函申請大陸高校,人數是去年五倍,其中不乏保送臺大物理系的頂尖學生。就連臺灣南部的高雄女中也有30人申請。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來來來,來北大;去去去,去大陸」,這是臺灣不少年輕人的奮鬥目標
    隨著大陸方面不斷出臺便利措施,越來越多臺灣學子到大陸求學/資料圖片「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曾是臺灣不少年輕人的奮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