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儀大陸名校 臺灣學生「登陸」求學蔚然成風

2020-12-11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來來,來北大。去去去,去大陸。」隨著大陸的發展,臺生赴大陸求學近年蔚然成風。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臺籍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陳雲英對媒體表示,2018年臺灣學生到大陸高校讀書的人數是2017年的5倍,教育部今年1月公布的新政策將吸引更多臺生來大陸尋找發展空間。

招生政策新

陳雲英在回答媒體書面提問時表示,教育部近期公布了更為開放的對臺招生新政策,據她了解,天津、河南等地已有許多大學開始實施新規,預計會有越來越多臺灣青年為了更好的發展前景,選擇「用腳投票」。

1月底,剛參加了大學升學考試的臺灣學生迎來好消息:大陸宣布進一步放寬臺生招收標準,對臺招生的大陸高校也從2018年的316所增為336所。這一政策下,只要臺生在臺灣地區大學學科能力測試(簡稱學測,即大學升學考試)語文、數學、英文中任何一科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即可申請就讀大陸高校。此前,大陸招收臺生的招生門檻是所有科目都要達到均標級以上。

學測是臺灣地區最大規模的高校招生考試,每年大約有15萬名考生參加。考試成績分為五級:頂標級(佔參考人數總數的前12%)、前標級(佔參考人數總數的前25%)、均標級(佔參考人數總數的前50%)、後標級(佔參考人數總數的前75%)和底標級。臺灣今年的學測安排在1月25日、26日,大陸方面1月30日就宣布了招生新政策,可謂及時雨。

今年,大陸招收臺生的院校數量也進一步增加。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介紹,今年具備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的大陸院校有336所,含16所預科招生院校,較去年增加了20所。其中有不少是大陸「雙一流」建設高校,還有支撐區域發展的特色優質學校,可以滿足臺灣學生的多樣化需求。

「登陸」要趁早

臺灣新北市錦河高中高三學生古孟喬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她想去廈門大學讀天文學,因為「臺灣高校有天文學科的很少」。古孟喬的媽媽則表示,之所以希望女兒去大陸就讀,是因為臺灣大環境不好,將來的市場還是在大陸,而且大陸學生比較有上進心,女兒去那邊可以得到更多鍛鍊。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駱少康表示,臺生赴大陸讀書的現象近年越來越普遍,以臺灣知名高中建中為例,每年有6%到7%畢業生赴大陸就讀,「今年可能會更多。臺灣年輕人既然要去就業、創業,不如早點過去,認識朋友、師長,為未來打下基礎。」

臺灣「國政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謝志傳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臺生去大陸高校上學,主要是衝著大陸廣闊的發展空間。他說,去大陸工作可能起薪是幾千元人民幣,但第二年可能就上萬元,如果當上中層主管可能跳到兩三萬元,跟臺灣大不相同。臺灣年輕人要去大陸發展,先去大陸讀書是個好選擇,可以提早積累人脈、熟悉情況。

天地更寬廣

據臺灣媒體統計,2018年至少有10所臺灣知名高中申請赴陸畢業生數量由2017年的個位數大幅增加到30人以上,其中,建中申請大陸高校的學生從20人增加到70多人。

大陸高校吸引力日增,原因不僅僅在於大陸市場。謝志傳認為,大陸高校的辦學質量越來越高,而且有跟國際接軌的優勢,學生有更多機會參加國際會議、去國際企業實習和出國交流,同時大陸臺商也願意為臺灣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大陸高校的另一優勢是尖子生多,臺灣學生可以通過良性競爭得到鍛鍊,變得更有競爭力。大陸推出「惠及臺胞31條」,也給臺灣學生就讀和未來就業提供了更多便利。

臺灣學生赴大陸讀大學,除了以學測成績申請免試入學外,也可參加大陸6月的高考或港澳臺聯招。隨著臺灣有意赴大陸求學的學生越來越多,一些面向臺生的教育培訓機構也興盛起來。福建某教育培訓機構董先生介紹,他的機構有100多名臺生,有的是在臺灣讀完高二就休學到大陸參加補習,也有的是參加學測後成績不理想,高中畢業後到大陸補習一年準備參加港澳臺聯招。

大陸招收臺灣學生已有20多年歷史。資訊時代,臺灣學生了解和申請就讀大陸高校更方便,只需登錄大陸的招生信息網(www.gatzs.com.cn),即可查詢各校招生簡章,直接向高校提交申請。而在島內網站上,也有不少申請大陸高校的攻略和心得文章,介紹大陸「985工程」「211工程」和「雙一流」學校的情況並分析如何從中選擇。

(本報臺北3月20日電本報記者 王平)

原標題:心儀大陸名校 紛紛用腳投票

臺灣學生「登陸」求學蔚然成風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3月21日 第 03 版)

相關焦點

  • 臺籍醫師「登陸」蔚然成風,攜手大陸團隊開拓醫療藍海
    海峽導報·新福建客戶端11月27日訊(記者 陳成沛)大陸惠臺政策的加持,給各領域各行業臺胞「登陸」提供越來越多的便利,助力其西進發展。尤其在醫療產業,面對大陸龐大市場商機,臺籍醫師「登陸」打拼蔚然成風。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他們更多選擇加入大陸專業團隊中,將臺灣的臨床經驗、服務與大陸技術、資源相結合,共同開拓醫療藍海。
  • 臺灣學生為何越來越青睞大陸高校
    據臺灣媒體統計,至少有10所臺灣知名高中申請赴陸畢業生數量由去年的個位數大幅增加至今年的30人以上。桃園市復旦高中校長段臺民介紹,往年學校僅有兩三名學生申請到大陸就學,今年增加到40多名。「好多學生一口氣申請了五六所大陸高校,哪怕不是頂尖名校也要試試。」在與上海復旦大學的交流中,他了解到,原本只打算招15名臺生的復旦大學今年收到了600多份臺生申請,競爭空前激烈。
  • 港媒:臺灣學生赴大陸求學是在選擇未來 已成趨勢
    中評社3月18日消息,臺灣桃園市第一志願武陵高中有9人滿級分,70級分以上高達166人,有498人超過頂標63級分,校長林清波日前接受中評社採訪時說,找校長寫推薦函申請大陸知名高校的學生,去年只有個位數,今年超過40人。
  • 島內學者:臺灣前景不明致赴大陸求學青年爆增
    島內學者:臺灣前景不明致赴大陸求學青年爆增 何建峰/中國臺灣網 2018-06-03 21:08
  • 通訊:我在大陸打棒球——臺灣學生棒球手「登陸」尋機遇
    中新社深圳12月5日電 題:我在大陸打棒球——臺灣學生棒球手「登陸」尋機遇作者 夏守智「這是我來大陸讀書後第一次參加大型比賽,感覺機會難得。」北方工業大學臺籍大一學生宋奇軒對記者說。大陸的快速發展和棒球運動的日益興盛,給他留下深刻印象。與家人商量後,他決定報考北方工大,赴大陸繼續自己的棒球夢。雖然來大陸才短短3個月,但宋奇軒已經適應了這裡的生活,不僅與大陸同學「打成一片」,還代表北方工大棒球隊參加本次海棒賽決賽。與宋奇軒一樣畢業於中道中學的廖冠程,2013年作為第一批臺灣棒球特長生,來到大陸求學。
  • 臺灣當局突改"高考"計分政策 學生赴大陸求學受阻
    (原標題:臺灣當局突改「高考」計分政策,高中畢業生赴大陸求學受阻)
  • 臺灣承認111所大陸高校學歷 赴臺求學最熱門大學
    據了解,從2011年開始,大陸學生可以赴臺求學。記者從教育部門獲悉,今年大陸擬於近期增加2個學生赴臺就讀學位試點省份。2011年和2012年,臺灣地區針對大陸學生的招生名額為2141人,然而錄取並最後報到的學生均不足1000人,這背後是求學者對政策的陌生,也因大陸學生扎堆報考名校所致。但是樂觀人士認為,未來赴臺求學將越來越熱。
  • 臺媒稱臺灣學生青睞大陸名校 大陸今年對臺招生標準降低
    今年大陸高校首次將對臺招生標準降到學測均標,臺灣《中國時報》獨家整理了各校臺灣學生錄取名單。  據臺灣《中國時報》8月6日報導,此次二、三線城市以及不那麼有名的大陸高校,臺灣學生都肯去,且錄取的學科五花八門,包括獸醫、民航、海事等冷門科系。
  • 臺灣高中生爭相赴大陸求學 學霸爭考廈門大學
    今年臺灣高中生爭相赴大陸求學。廈大證實,今年報考廈大的臺灣學生比往年多三四倍,清一色是臺灣地區學測成績前12%的頂標級學生。最近社交媒體的一張照片顯示,正在大陸中山大學等候面試的臺灣高中生排成長龍,有100多人。
  • 臺灣學測頂標生申請赴大陸求學人數暴增6倍
    受臺灣高教大環境影響,島內越來越多的優秀學子選擇赴陸就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15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教育部」忙著卡管臺大校長就任,臺灣優秀學子卻準備「大逃離」了!由於大環境不好,越來越多學測頂標學生,選擇外出就讀,而最多的選項就是赴陸求學。光是臺南女中、臺南一中學生今年申請大陸名校的人數,就比去年多6倍。  臺灣學生赴陸就讀大學有多熱情,臺南一中、臺南女中的例子可一葉知秋。
  • 臺生:臺灣阻礙人才發展,西進大陸求學已成趨勢與時代潮流
    她在信中說,「臺灣的環境不僅無法支持國際人才培育,根本就是阻礙真正的人才發展。」「真的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近期臺灣教育界除了民進黨製造的「拔管事件」的鬧劇外,其實大家更為關心的是高中生西進大陸求學潮,特別是今年大陸高校招收臺灣學生免試入學,臺灣高中生憑今年「大學入學學力測驗」(簡稱「學測」)成績即可申請大陸高校免試入學資格。今年高中生免試入學出現幾個亮點值得觀察和注意。
  • 臺灣大學生風行大陸求學 臺胞:臺灣地方太小
    臺灣大學生風行大陸求學 臺胞:臺灣地方太小   製圖吳薇  又到一年放榜時,現在,到大陸讀大學在臺灣已經成為一件「稀鬆平常」的事。  學校環境好  待遇吸引人  近年來,隨著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臺灣青年到大陸求學、就業屢見不鮮,大陸已然成為臺胞出境首選之一。第五屆海峽論壇上,就臺生到大陸求學、就業方面,大陸再度釋放優惠政策。  目前,大陸承認臺灣所有大學的學歷,而臺灣亦承認大陸111所高校學歷。
  • 嚮往大陸「廣闊天地」 臺灣高中生掀起「大陸求學潮」
    臺灣媒體也感知到了這場「大陸求學潮」,臺灣《聯合報》日前報導稱,陸委會一名諮委表示,「最近好幾個朋友打電話給我,說他讀建中的兒子,都要去念北京清華,擋都擋不住,他們同學都在講,念臺大不如念北京清華!」「中時電子報」報導稱,桃園復旦中學的學生,今年搶著申請上海復旦等一線大學,人數超過40人,以頂標學生居多,很多一次申請五六所,桃園復旦中學校長段臺民感嘆,學生「吃了秤砣鐵了心」,就是要去大陸讀書。多元化的吸引力為什麼大陸高校突然在臺灣這麼火?
  • 臺灣高校向大陸學生敞開門 名校要挖大陸研究生
    9月22日,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接見兩岸清華大學校友時表示,臺「教育部」已經準備要承認大陸學歷,並開放大陸學生赴臺就學,各項措施正在準備中,最快明年實施。對此,島內輿論大多給予了正面回應,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島內大學均表示「期待這項政策很久了」、「這是好事」。
  • 臺灣多所名校申請大陸高校學生暴漲 多名校長遭當局關切
    近日,多家臺灣媒體接連報導當地高中畢業生紛紛申請大陸高校,「西進」大陸意願高漲。其中,臺北、桃園宜蘭等地知名高中校長因給學生寫推薦信,竟遭臺「教育部」、「監察院」、「調查局」等部門關切。 對此,臺媒批評,蔡英文此舉被質疑是發動「教育白色恐怖」,把「敵我意識」帶入兩岸教育界,是逆潮思維。「不少家長希望小孩去大陸完成學業,寧可放棄臺灣名校,這是趨勢,明年人數恐更多。」
  • 國臺辦:臺灣學子赴大陸求學 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國臺辦:臺灣學子赴大陸求學 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2018-09-12資料圖: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安峰山回答記者提問。中新社記者 張勤 攝  在當日舉行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提問,9月開學季,臺灣陸委會發函給臺教育部門及各大學,要求成立臺生赴陸求學網絡專區,提醒學生注意赴陸發展的風險。島內評論認為,此舉充滿政治意味,請問對此有何評價?
  • 臺媒:大陸名校吸引臺灣學生 臺當局卻開罰教育中介
    參考消息網5月11日報導臺媒稱,如今,不少臺灣學生想到大陸讀書,市場上由此衍生出了中介商機。但近日,臺灣教育主管部門以「違法」為由,將12家為求學大陸提供中介服務的業者移請檢調單位查處。據臺灣中時電子報5月9日報導,對於此次舉動,臺當局官員辯稱,從2000年至今,該部門發現類似案例均會移送查處,到目前共移送84家次業者,今年只移送12家,沒有特別多。報導稱,臺灣夏潮聯合會曾因為臺灣學生到大陸讀書提供中介服務而被查處。夏潮聯合會執行委員陳福裕表示,關於居中介紹臺灣學生到大陸讀書的處罰規定「非常弔詭」。
  • 臺灣人看大陸:臺灣女生大陸趕考記
    立下志願 追逐夢想在臺灣長大的徐子芸對大陸並不陌生。因為母親是重慶人,她常在假期回山城探親。在桃園念高中時,從小學習美術的徐子芸得知有學長考入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由此點燃「登陸」求學夢想,並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 臺灣大學生風行來大陸求學 可享受相應培訓補貼
    原標題:臺灣大學生風行大陸求學  又到一年放榜時,現在,到大陸讀大學在臺灣已經成為一件「稀鬆平常」的事。臺灣媒體評論指出,「到大陸」已不再是臺商、官員或金馬民眾的專利,「現在就連『e世代』也加入行動行列」,「在島內新人類之間快速蔓延」。
  • 臺灣青年求學大陸:這裡可以讓夢想無限放大和成真
    《通知》要求,自2017年10月1日起,具有在臺灣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和《臺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參加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簡稱學測)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高中畢業生可直接向大陸普通高等學校申請就讀。這意味著,有更多的臺灣學生能夠獲得申請到大陸高校讀書的機會。為什麼臺灣青年會選擇來大陸讀書?在大陸學習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