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國政府對於高考是非常重視的,其實從古至今考試對於學生們都是非常好的一種出路,有才華的學生通過考試脫穎而出,得到社會的認可,就能獲得更好的學習資源,取得更大的成就。每年的高考都會誕生許多高考狀元,這些考生們在各自擅長的領域大放異彩,也引得眾多高校爭著搶著錄取他們。並且總是有一些學生他們的腦洞開得非常大,才華也是讓人驚豔。曾經在2009年的時候就有一位考生,他的名字叫做黃蛉,他的高考作文就震驚全國。這裡所說的震驚全國,並不是表示他的文章寫的有多麼多麼好。而是他用了一種非常怪異的舉止,讓人們印象深刻。
他的高考作文,通篇用的都是甲骨文,我們大家都知道,甲骨文是上古的文字,這可難倒了閱卷的老師,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閱卷老師們請來了甲骨文的專家,將他的作文逐字逐句的翻譯了出來,於是大家驚訝地發現,他的作文竟然偏離了題目,雖然對甲骨文非常精通,但是對於現代作文的要求,那還是要緊跟現在的形勢,所以這位黃蛉同學,他只是在賣弄自己對甲骨文的精通,作文寫得卻差強人意,於是閱卷老師們只給了他這篇作文6分。但是雖然文不扣題詞不達意,但是對於甲骨文的精通那也是一種特長,所以黃蛉同學被一所高校特招入學,他也算是憑著自己的一技之長,為自己贏得了一個機會。
那麼有敢於第1個吃螃蟹的人,就有後來的人前僕後繼,就在接下來的2010年,又出了一位作文震驚全國的考生,他就是王雲飛,相比較於黃蛉用的是甲骨文,他用的是更簡單易懂的文言文,相比較於甲骨文來說,閱卷老師們就不需要再請這方面的專家來批閱試卷了,但是當老師們看完王雲飛的作文之後,確實被深深的震驚到了,因為王文飛用的文言文句式,是由駢體古文組成的。說到駢體古文其實是需要非常深厚的文學功底才能駕馭的,而作為駢體古文最為經典的代表作就是滕王閣序,能用駢體古文來作文,已經證明了這個學生的文學功底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再仔細讀來,文章通順,表達清晰,是歷屆高考作文當中的上上之作。
閱卷老師們在批閱了這篇作文之後,不敢擅自下結論,於是請來了專家們,大家一起開會研究這樣一篇作文,應該給多少分?老師們和專家們整整寫了4頁紙,2000多個字的注釋,翻來覆去,仔細研究這篇作文,終於在經過深入的研究和討論之後,決定給予王雲飛同學這篇作文,滿分!因為在考場的考試時間是非常短暫的,那麼在這極短的時間內能寫出這樣一篇古文,難度是非常高的,以王雲飛同學現在的功力水平甚至都已經超越了古文獻碩士的程度。
王雲飛同學的這篇作文引起了許多高校領導的注意,這樣的一個學生被稱為驚才絕豔也不為過,許多高校都想把王雲飛招到自己學校,東南大學的副校長劉波緊急向學校領導和招生的相關領導匯報,想要把這個人才直接錄取,經過領導同意,劉波副校長立刻第一個向王雲飛伸出了橄欖枝,其他高校,例如北京大學等,都遲了一步,錯失人才,就這樣,王雲飛被東南大學招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