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燙傷家人用土法抹油 傷口感染高燒39.5℃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幼童燙傷家人用土法抹油 傷口感染高燒39.5℃

  男孩被排骨湯燙傷,家人用土方法往傷口上抹了油狀物體,結果傷口感染,孩子高燒到39.5℃。經過救治,男孩終於退燒,目前還在住院治療。醫生提醒,夏季是燒燙傷高發時期,0-3歲的幼童尤其容易「中招」。受傷後的創面處理非常重要,千萬不要擅自塗抹醬油、蜂蜜、蛋清、牙膏等,最好的辦法是儘快用涼水衝。

  燙傷創面太髒導致高燒

  貝貝(化名)今年3歲,家住安溪。6月9日,家裡正熬著排骨湯,貝貝不慎被湯水燙傷了屁股和雙腿。家人用土方法給他塗上一些油乎乎的東西,認為可以緩解燙傷。第二天,貝貝高燒至39.5℃。11日,家人帶貝貝到第174醫院燒傷科診治。

  楊新蕾醫生接診後很快判斷,正是那油膩膩的東西汙染了傷口,導致感染,使得貝貝高燒難退。當務之急是清洗傷口,可傷口很髒,表面油乎乎的很難洗乾淨。清洗過程中,貝貝被幾個大人按住手腳,痛得不斷慘叫。

  經過治療,目前貝貝已經退燒,但他的燙傷屬於中重度,加上之前處理不當引起感染,還需要住院治療一段時間。

  夏季燒燙傷幼童居多

  「每年夏季都是燒燙傷高發時期,尤其是暑假期間。」楊新蕾告訴記者,這段時間他所在的燒傷科平均每天要接診10例左右的燒燙傷幼童,多是0-3歲的小孩。

  楊新蕾說,小朋友受傷的原因五花八門,大都與家長看管不當有關。閩南家庭多有泡茶的習慣,幼童好奇心強,又好動,很容易打翻茶具或燒水用的隨手泡,導致燙傷;有些孩子用學步車時跌跌撞撞,碰到桌上的開水瓶而被燙傷;還有的家長給孩子洗澡,盆裡放了熱水轉身去取涼水,結果孩子迫不及待跳進盆裡導致嚴重燙傷……

  楊醫生提醒,如果孩子年紀很小,家長一定要格外注意安全,熱水壺、盛熱湯的鍋碗一定要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不要一手抱孩子一手端熱湯,放洗澡水的時候,要先放冷水,再兌熱水。

  燒燙傷傷口應快用涼水衝

  民間有許多治療燒燙傷的土方法,究竟靠不靠譜呢?楊新蕾指出,無論如何,千萬不要往創面上塗抹亂七八糟的東西,像塗抹醬油、白酒、牙膏、蛋清、蜂蜜、香灰什麼的,統統不靠譜。「一是會汙染傷口,加重感染;二是這些東西遮蓋傷口會影響醫生對傷情的判斷;三是會增加清洗傷口的難度,增加患者痛苦。」

  「正確的做法是儘快用流動的涼水衝,帶走熱量,避免熱量進一步損傷更深層的皮膚。」楊醫生說,一般要用涼水衝半個小時,或者衝到沒有灼熱感為止。如果傷得比較嚴重,要立即送醫院診治,途中可以帶一桶涼水,將燙傷部位泡在水中。

  有些患者認為燒燙傷後衝水容易起泡。楊醫生說,這是個普遍存在的誤區。「其實,起泡是燒燙傷後組織液滲出引起的,是否起泡與受傷程度有關,與衝不衝水沒有關係。」

  他指出,衝水最好用10℃至20℃的涼水,不要用冰水,以免對皮膚造成二次損傷。如果受傷部位有衣物遮擋,可剪開衣物,露出傷口,用乾淨的布搭在上面,切勿緊緊包紮。做以上處理時,注意不要磨掉傷口表面的那層皮,因為這層燙傷的表皮對傷口有一定保護作用,可以減少感染的發生。(記者 楚燕 通訊員 龔奕 姜美廷)

相關焦點

  • 聊城四歲女孩被暖水瓶嚴重燙傷 延誤治療傷口感染
    記者從聊城市人民醫院了解到,燒燙傷病房內的幼兒患者佔了一半,其中傷情最重的是一名4歲女孩,她被哥哥碰倒的暖水瓶嚴重燙傷,但因家庭貧困家人又不懂醫學常識,延誤了治療時間,傷口感染。  哥哥奔跑碰倒暖瓶 滾燙的水潑向四歲女孩  醫生介紹,近期,病房內收治的燒燙傷幼兒明顯增多,佔病房總人數的一半。
  • 15個月大的寶寶高燒39.5度 原來是燒傷「土辦法」惹禍
    原標題:15個月大的寶寶高燒39.5度 原來是燒傷「土辦法」惹禍 15個月大的小男孩不小心被燙傷,父母不是趕快帶他去醫院,而是用上自家的土藥,結果導致小孩子高燒39.5度。 事情發生在11月13日上午,一位小男孩被送進義烏復元醫院兒科診室,通過體溫測量,孩子溫度居然高達39.5度,已屬於高燒。
  • 被開水燙傷怎麼辦?牙膏和醬油都沒用,教你快速急救法
    孩子母親解釋,女兒彤彤被開水燙傷後,家人採用「土法」處理,將其泡在白酒桶裡20多分鐘,之後又在彤彤燙傷處塗上草藥水,結果發現孩子四肢冰涼、昏昏沉沉,呼喚沒有應答才趕忙送往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燒傷外科主任、主任醫師石勝軍告訴我們:由於這些「秘笈藥物」都沒有經過消毒,塗抹後容易加重創面感染,還會影響醫生對燒燙傷程度的評估和清創處理。所以別再把燙傷傷口當作「烤肉」,往上面撒調料了!
  • 1歲寶寶被燙傷,父母求助「江湖醫生」致孩子感染身亡……燒燙傷,慎...
    上海一名男童,雙腿被開水燙傷。在醫院治療一周後,父母覺得醫藥費太貴,轉而求助「江湖醫生」孩子最終不幸傷口感染身亡。孩子被燙傷父母被醫藥費嚇退 辦理出院今年5月,一名1歲男童在家中爬行時,不慎將正在燒水的水壺打翻,導致雙腿二度燙傷,燙傷面積達到了10%。父母隨即將孩子送往瑞金醫院治療,治療一周後醫藥費花費了1萬多元。得知孩子即便痊癒後,也可能會有後遺症,男童的父母覺得醫藥費太貴,堅持為孩子辦理出院手續。
  • 1歲寶寶被燙傷,父母這個決定,致孩子感染身亡……
    轉而求助「江湖醫生」孩子最終不幸傷口感染身亡孩子被燙傷父母被醫藥費嚇退 辦理出院今年5月一名1歲男童在家中爬行時不慎將正在燒水的水壺打翻導致雙腿二度燙傷據說燙傷有八大「土方法」——2018年,杭州市一醫院皮膚科醫生鍾劍波就兒童燙傷一事,曾接受過快報記者的採訪,他說: 「以前門診遇到過的急救土法也是五花八門,像香灰、爐灰、淡鹽水、甚至酒精,就是不用最基本的自來水衝和溼潤燒傷膏敷。」
  • 孩子燙傷後別再塗牙膏、抹紅藥水了!5個正確的做法,一定要記住
    很多家長缺乏防範小兒燙傷的生活常識或燙傷後院前處理措施不當。千萬不要在燙傷處塗抹油、鹽、醬、醋、茶、牙膏、鍋灰、飯粒、風油精、白酒等處置。比如塗上牙膏非但沒什麼治療作用,還會引起感染,其凝結黏連傷口還會增加處理創面的難度。
  • 燙傷後塗醬油、抹鹽、塗牙膏?都不對!多少人被「偏方」坑慘了!
    40歲的傅女士前幾天做飯時不小心燙傷了手,她想到鄰居曾用紅花油塗抹燙傷的地方,於是翻出存放的紅花油往手上塗抹。不想幾小時後,塗藥的地方非但紅腫沒有消退,反而更加火辣辣地疼。很多人一發生燙傷,就急著塗抹萬花油、康瑞保軟膏等外用藥,或者用牙膏塗抹創面,這些做法並不可取。如果燙傷面有破損,塗抹這些藥物反而可能加深創面,誘發感染,不利於傷面癒合。除了這些,日常老人孩子不小心燒傷燙傷,還有千奇百怪的「土方法」,這些土方法都是百害無一利的,那麼,面對燒燙傷,大家該如何正確處理?一、塗牙膏?NO!
  • 1歲男寶燙傷後死亡,只因家長這個決定…燒燙傷用這些偏方,就是坑娃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當然少不了👇身經百戰的人會教你:在孩子的傷口上抹醬油、醋、鹽、油、鹼、黃豆醬、白糖……再加白酒消毒醃製幾個小時後整口鍋有個燙傷的1歲男寶就因為家人聽信「偏方」最終沒了▽男童燙傷家人輕信「祖傳偏方」孩子傷口感染最終死亡今年5月,1歲的欣欣(化名)在家中爬行時,不慎將正在燒水的水壺打翻,導致雙腿II度燙傷。
  • 18歲廚師燙傷後用偏方,右腿腫到沒法走路
    夏天是燙傷高發季節,傷者中不少是兒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有不少人在燙傷後仍存在誤區,比如使用土方導致傷口感染。專家表示,燙傷之後應該第一時間用涼水衝泡。一周前的晚上,一位18歲的小夥,坐著輪椅來濟南市中心醫院就診。
  • 寶寶燙傷抹醬油不留疤?醫生提醒:這五步才是處理燙傷的正確方法
    豆豆奶奶轉過去一看,原是豆豆不知什麼時候跑進了廚房,把小手放進了湯盤裡,已經燙傷,在那兒疼得直哭。這可把豆豆奶奶嚇壞了,趕緊抱起豆豆,對豆豆媽媽說:「快、快、快拿醬油來,寶寶的手燙傷了,給他抹些醬油不留疤。」
  • 孩子被燙傷別著急抹「藥」做對第一步很關鍵
    奶奶立馬在燙傷的地方抹滿了牙膏、醬油,並且用紗布包了起來!最終導致樂樂的傷口感染。這是老一輩的經驗,很多人都這樣做,但這是個錯誤的經驗。我來告訴你為什麼。首先說牙膏。牙膏抹上去瞬間,確實會有冰冰涼涼的感覺,但是它很快就會凝固,反而影響散熱。再有,牙膏裡面含有摩擦劑,會對傷口造成二次傷害。再來說醬油。醬油,裡面有各種細菌,加重感染。而且,醬油裡含有鹽分,就是名副其實的在傷口上撒鹽。再有,黑乎乎的顏色,抹在傷口上,會影響醫生判斷傷情,加大診斷難度,耽誤治療。
  • 孩子被燙傷別著急抹「藥」 做對第一步很關鍵
    奶奶立馬在燙傷的地方抹滿了牙膏、醬油,並且用紗布包了起來!最終導致樂樂的傷口感染。這是老一輩的經驗,很多人都這樣做,但這是個錯誤的經驗。我來告訴你為什麼。首先說牙膏。牙膏抹上去瞬間,確實會有冰冰涼涼的感覺,但是它很快就會凝固,反而影響散熱。再有,牙膏裡面含有摩擦劑,會對傷口造成二次傷害。
  • 孩子被燙傷別著急抹「藥」!做對第一步很關鍵
    奶奶立馬在燙傷的地方抹滿了牙膏、醬油,並且用紗布包了起來!最終導致樂樂的傷口感染。這是老一輩的經驗,很多人都這樣做,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兒外科主任醫師周小漁表示,這是個錯誤的經驗。首先說牙膏。牙膏抹上去瞬間,確實會有冰冰涼涼的感覺,但是它很快就會凝固,反而影響散熱。再有,牙膏裡面含有摩擦劑,會對傷口造成二次傷害。
  • 孩子被燙傷別著急抹「藥」!做對第一步很關鍵!
    就這短暫的一分鐘,樂樂把水龍頭調到最高溫,並且打開了水龍頭,儘管媽媽第一時間關掉了水龍頭,但是樂樂的小腿還是被燙傷了。劇烈的疼痛感讓樂樂大哭起來,奶奶過來後,對著媽媽劈頭蓋臉一頓罵,然後做一件非常錯誤的事情。奶奶立馬在燙傷的地方抹滿了牙膏、醬油,並且用紗布包了起來!
  • 熱油燙傷兒童屢屢上演!處理燒燙傷記牢「關鍵5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搜索發現,像小浩軒這樣的兒童不慎被熱油燙傷的報導,也屢屢見諸於各大媒體。 「被燙傷燒傷後,首先要用清水衝洗傷口,衝洗時間20分鐘以上。這樣做除了有清潔的作用,也能快速降低傷面溫度,減輕疼痛。」
  • 麵粉能急救燙傷?錯誤,這份燙傷處理指南請收好
    麵粉能急救燙傷?錯誤,這份燙傷處理指南請收好 家有小兒,難免會有各種外傷燙傷,比如開水、熱粥、熱油等燙傷,稍不注意就發生了。有家長在網上有流傳這樣一個神奇的偏方,使用麵粉治療燒傷燙傷,只需十分鐘,而且連紅印和水泡都不會有,提出質疑:普通的麵粉會對燙傷有如此神奇的效果?今天我們來探討真偽,到底燙傷該如何急救?
  • 抹醬油、牙膏……燙傷後千萬別這樣做!只會更嚴重!
    吃火鍋碰到鍋邊不小心打翻熱水瓶炒菜時熱油噴濺……不少人都有被燙傷的經歷,聽說民間有救急三寶——牙膏、醬油和老鼠油。燙傷了,一抹就好?如果你也這樣應急,那你對自己有點「狠」啊。燙傷後盲目使用「土方法」,不僅會增加感染風險,弄不好還會讓你留疤。
  • 化膿傷口別抹紫藥水
    紫藥水外用可治療皮膚與黏膜的創傷感染及潰瘍、小的燙傷、口唇皰疹、潰瘍性咽喉炎、鵝口瘡、黴菌性陰道炎、外陰炎等。以1%-2%水溶液或酒精溶液外塗於患處皮膚,就可以防止細菌感染和局部組織液外滲。也能與壞死組織結合形成保護膜,起到收斂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紫藥水對傷口並不是什麼時候都有效,如果傷口已經化膿,就不應再抹了。
  • 被熱油燙傷的應急處理辦法有哪些?
    一、被熱油燙傷的處理辦法1、如果是手或者胳膊小面積被燙傷,要立即用涼水清洗燙傷處,然後將手或者胳膊在涼水中浸泡半小時(水溫在5℃到10℃為宜)。2、但是如果傷口起泡或者已經破裂的就不要浸泡了,因為起泡或者已經破裂的傷口在涼水中浸泡容易發生感染。3、浸泡之後輕輕擦拭乾傷處,先用酒精或者碘伏進行消毒,然後在傷處塗抹紅花油或者牙膏等。
  • 1歲男寶燙傷後死亡,只因家長信了這個偏方……
    」孩子傷口感染最終死亡「如果不慎被燙傷,你會怎麼做?」聽說抹上食鹽能消毒,琪琪媽不顧女兒哭喊,將食鹽撒在她的傷口上……等琪琪被送到醫院時,她連哭都沒有力氣了。過了三天,孩子立馬感染了…… 孩子燒燙傷這「五字訣」可以救命大家看完是不是和我一樣……眼都大了,什麼傷口上撒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