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紅陽 | 秦暉,唯恐天下不亂!

2021-02-18 察網時評

秦暉老師現在是港中大的教師,他提了一件香港事情:「近來報載香港醫生工會要求管理者必須提供足夠防護,這種理所當然的事竟然遭到我們這裡一些人的嘲笑,這些人還誇耀我們這裡要求醫護人員冒險上陣的驚人『動員力』!真不知這些人的腦子是怎麼想的。」然而這些人卻是一群港獨分子在製造政治事件!借新冠病毒疫情綁架港人的生命當政治籌碼!對這群唯恐天下不亂的人,秦暉老師一句譴責也沒有!為什麼?!你和這群人的立場有沒有距離?!

【本文為作者長河紅陽向察網的獨家投稿】

抗擊新冠病毒就是一場人民戰爭,就應該以戰爭姿態認真對待,沒什麼好質疑的。不過,正象一個相聲裡諷刺的:「十四億中國人裡,保不齊有幾個和咱不是一個心眼的」,有人就死活看著這場人民戰爭不順眼,就是要跳出來表演一下,比如港中大的一個教師——秦暉,前些天就說:《不能把防疫當戰爭》:

為什麼他這麼說呢?他說了,戰爭是人與人之間的爭鬥,是與端槍的敵人的對戰;但是病毒並不是人,不是端槍的敵人,即便真是敵人發起的生物戰,病毒也只不過是打仗的武器,與武器進行戰爭說不上的……等等。

這是秦老師玩的文字遊戲。

要不要把抗疫當戰爭,我們起碼看兩點,第一,尋常的應急措施、或者低級別的動員程度,是不是能阻止疫病向更大的範圍擴散,是不是能把感染人數維持在一個大致固定的人數範圍不再增加數量,因為疫病罹難的人數是不是繼續增加。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沒必要啟動類似戰爭一樣的高級別全國動員——全民救武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必須啟動高級別的防疫動員——全民救武漢,如同進行戰爭一樣。時間就是生命,這樣的高級別動員還應該是一步到位的!走一步看一步似的添燈油做法就是在浪費時間,就是在坐視、漠視活生生的生命逝去!這是冷血無情!

第二點,要看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與打擊是不是我們能承受的。以餐飲業為例,從年三十到年初六,中國餐飲業損失估計達5000億人民幣,超過海南省的GDP總額(2018年),或者說相當於1/6個北京市的GDP沒了(《烏鴉校尉:被疫情幹掉5000億的餐飲業,能被吃貨們拯救回來嗎?》)。試問,哪一個國家能經得起這樣的損失?!就筆者生活的這個四線小城,春節到現在,街上的飯館子、酒店,全部歇業,全國都一樣,這樣的損失又是多少??餐飲業、各行各業都一樣!時間就是金錢,就是經濟!把抗疫當做戰爭來打,儘早儘快撲滅疫情,就是救經濟!為什麼不能把抗疫當戰爭來打?經濟垮了,吃什麼、喝什麼?人都失業了,社會秩序怎麼安定?

如秦暉所說,不去救人,不去救經濟,看著像唯恐天下不亂!

這樣的道理,誰都明白,所以秦暉老師在文章裡製造各種噪音,做「阻塞式幹擾」(軍事上電子戰的一種戰法):

【最近全民抵抗新冠疫情,媒體乃至網絡上都不斷傳出各種戰爭用語,諸如「戰時狀態」、「戰時措施」、組織抗疫「敢死隊」、打一場對抗病毒的「人民戰爭」,尤其是「不惜一切代價,打贏防治新冠這一仗」之類的提法,不一而足。這些說法如果只是為了表達決心、鼓舞士氣、團結民眾,或無不可。但如果真的用戰爭狀態下的一些做法來對付嚴重傳染病,那是要謹慎考慮的……然而儘管在歷史上所有的抗疫鬥爭中,人類都是勝者,但人們對某次抗疫的成功與否,還是會有褒貶很不同的評價。這評價的唯一標準,其實就是「代價」,基本就是指人命損失的多少。所以,「不惜一切代價」去打贏抗疫「戰爭」是一種無意義的說法,如果這個代價是指人命,甚至可以說是極為荒唐的說法。這就是抗疫與真正的戰爭的又一大不同……但是抗疫就不同,尤其是針對惡性傳染病的抗疫,除了保護生命之外,還能有什麼其他目的嗎?為了所謂「政治安全」不顧一切代價的做法能夠用於抗疫嗎?無論多重的疫情總會結束,人類不可能向病毒割地賠款,稱臣納貢,更不會與病毒籤投降協議或「不平等條約」,在疾病和自然災害面前個體的受害者可能成千上萬,但人類總是勝者,而作為勝者的人類既不可能向病毒要「自由」,也不能從病毒那裡獲得賠款與領土。如果不能儘量多地保護個體生命,人類抗疫抗災的努力還有什麼意義?「不惜一切代價」如果是指人命的「代價」,贏得那種反正不會失敗的「勝利」又有什麼價值呢?「把代價降到最低」難道不是評價抗疫的唯一標準嗎?】

秦暉老師的話裡,用到了「如果」、「如果」,但是通觀上下文,他並沒有把這些「如果」當假設,而是當成了詰問:「不惜一切代價」就是指不顧人命損失。到底「不惜一切代價」是個什麼含義,我們不能聽秦暉說,我們該看中央怎麼說:

圖片文字:

【新華微評:防控疫情不得半分鬆懈 挽救生命不惜一切代價疫情當前,人民至上!這是大年初一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傳遞的重要精神。人民至上,就是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疫情防控,關係千家萬戶;萬家燈火,皆是人民期盼。各級黨政領導幹部要把「人民至上」這四個字揣在心裡,落到實處。防控疫情不得半分鬆懈,挽救生命不惜一切代價——這是對人民至上最好的詮釋。】

這才是「不惜一切代價」的正解!

如果秦暉老師的文章是寫在年初一之前,那麼,我們只能說他沒有一個學問人評判事實該有的定力。「讓子彈飛會兒」不行嗎?等事情水落石出再下結論不可以嗎?這份等待的耐心也沒有,那你秦老師還能做出真學問嗎?!

如果秦老師的這篇文章是年初一之後寫的,那麼,秦老師文章裡透露出的的意思,就是在涉嫌造謠了!把挽救生命不惜一切代價,偷換為「為了所謂『政治安全』不顧一切代價」,這就是在公然造謠!這就是唯恐天下不亂!

秦老師的文章,不光在製造噪聲,還居心叵測!

接著看秦老師的噪音:

【當然,抗疫與戰爭一樣,存在著緊急狀態下「群己權界」的調整問題,存在著個體與整體的損益關係……在抗疫行動中,自願的舍己利人、利他、利公者當然是應當稱讚的。並非自願,而是強制一部分人為整體利益付出代價,如強制治療、強制隔離、封城封村、禁足之類措施,如果是抗疫所必需,當然也要做。但與戰爭不一樣的是:行使例外的權力者,必須接受例外的問責;失去尋常的權利者,應當獲得非常之保障。一般疾病的自願醫療可以是自費,而對疑似烈性傳染病的強制醫療不僅必須落實醫療責任,而且必須是公費(不能僅是確診後才公費,更不能為省公費而拒不確診)。自由人可以自己謀生,而當自由謀生的權利被剝奪時,政府就要承擔「從搖籃到墳墓」的全方位保障責任,而且必須接受與此有關的全方位問責。】

秦暉老師在「為民請命「,為抗疫戰爭中利益受損者爭取利益。不錯,誠如他說,「強制治療、強制隔離、封城封村、禁足之類措施」,的確對某些人的自由進行了幹涉,也許還真對這些人的謀生製造了阻礙,但是,放眼全國,因這場瘟疫受限制的人何止以上這些人?就如上文裡說的各地餐飲業主,為了響應防控疫情的需要,都自動停止營業,至今都不能開張,他們的利益是受損的。按著秦老師的「為民請命」邏輯,是不是這所有的利益受損者都要向政府提出索賠要求,要政府給他們搖籃和墳墓?真是這樣的話,秦老師的「義憤填膺」就是在涉嫌鼓動百姓對政府「逼宮」了。政府拿不出錢的話,按著秦老師的邏輯推演下去,這個政府該不該繼續治理地方、治理全國?是不是應該垮臺?秦老師的話固然沒提到這些,但是,秦老師提倡的行為一旦落到實處,就有數不清的人打著「公平」的旗號,向政府索取這個、要求那個!這樣的結果一出現,防控疫情由誰接棒?接棒交接時的疫情失控造成的疫情蔓延由誰來負責?造成人員死亡由誰來負責?疫情失控後染病者的治療費用由誰來託底?秦老師你想明白了嗎?秦老師你有預防的對策嗎?如果你沒有這樣的對策,那就免開尊口!你所謂的「全方位問責」足以使全國天下大亂!國難當頭大家都要扛!少拿什麼搖籃、墳墓胡攪和!

再問秦老師,你就敢說國家在疫情被撲滅後,沒有對染病者的醫療支出有託底政策?你敢說政府在疫情結束後,就沒有創造就業機會的舉措?什麼話也不要說得太早,免得日後被事實抽臉!

不知秦暉老師是不是要顯示他的博學多知,他自己定義了戰勝病毒的標準:

【古今中外從黑死病到流感,人類經過很多規模、嚴重程度不等的瘟疫,損失難以計數,但只要人類挺了過來沒有被滅絕,就都可以說是「戰勝了」瘟疫】

一句話,人類戰勝病毒的標準,不過是用自身的抵抗力「硬扛」。真如秦老師的說法,那麼為什麼還有N多的病毒學專家和普通醫護人員在為撲殺病毒、瘟疫殫精竭慮?為什麼各國還要設立病毒研究所和實驗室做專門研究?秦暉老師,據他自稱,是個教歷史的教師,對醫道,他絕對是個門外漢,用他常貶低他人的話來講「不是行內人」,可是,就是這個外行,怎麼就好意思定義戰勝病毒的標準?文章裡找找,哈,有答案,請看他的答案:

【即使蠢如慈禧,讓她抗疫也會有勝無負】

把戰勝病毒的門檻降低到「硬扛」,慈禧也就跟著偉大了。如果不是在貶低我們當下的抗疫戰爭,想不出他藏在字縫裡的這一句還有什麼用場。高,實在是高!

認真地講,秦老師的文章裡還是有好話的,哪怕一句:

【處在抗疫一線的「白衣戰士」們,他們的獻身精神和無畏勇氣應當與戰爭中火線上的戰士得到一樣的讚揚。】

但是好話之後是個陷坑:

【但對他們的強制徵用,則必須與戰時規則判然有別,絕不能輕言所謂的「戰場紀律」。尤其在高傳染性疫疾的防治中,讓醫生護士在缺乏防護的狀態下進行一線醫護工作,不僅是對醫護人員的生命不負責任,而且是對醫護對象、對患者和對全社會的不負責任……】

抗疫戰爭初期,武漢的醫護人員是缺乏必備的防護用具的,這是事實。但是,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幾天?從封城算起到現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那樣的危險狀態有幾天?用初期幾天的倉促上陣,就要製造所有醫護人員在生死線上掙扎的「黑幕」?抹殺後來全民救武漢的傾力支持?這份以點「代」面、以點「蓋」面的功夫就是秦暉老師的真學問?

呵呵,佩服!

秦暉老師現在是港中大的教師,他提了一件香港事情:

【近來報載香港醫生工會要求管理者必須提供足夠防護,這種理所當然的事竟然遭到我們這裡一些人的嘲笑,這些人還誇耀我們這裡要求醫護人員冒險上陣的驚人「動員力」!真不知這些人的腦子是怎麼想的。】

順著他的指示,我在萬能的網絡上上下求索,竟然毫無結果,是哪家報紙,在哪月哪天報導了這件事情。不但這樣,就是「我們這裡一些人的嘲笑」是在哪一個平臺發聲,我也無從查找,秦老師會不會又在造謠?

想要的訊息沒找到,卻找到了相關訊息一條:

為什麼這些香港的醫護人要在疫情爆發時罷工?是不是為了醫用防護服短缺?

不是的,原因是這些人加入了一個組織——香港醫管局員工陣線,這是一個

【類似工會的組織,在今年元旦期間剛剛成立,其「反修例」的背景十分濃厚。它的自我簡介裡的第一句話是:「醫管局員工陣線致力於政治問題、HA內部問題、醫療系統問題主動發聲。」看起來,這個「工會」的主要目標並非維護行業權益。它是為政治而生的。醫管局員工陣線發動罷工的原因直接針對港府。它仿照「修例風波」中的反對派,提出了一些訴求,其中包括「禁止非港人旅客經由中國內地入境」「港府呼籲全港民眾戴口罩」「提供足夠隔離病房且暫停非緊急服務」等。其實所有訴求的核心只有一點,要求港府全面封關,禁止內地人進入香港。】

一句話,這些人是一群港獨分子在製造政治事件!借新冠病毒疫情綁架港人的生命當政治籌碼!對這群唯恐天下不亂的人,秦暉老師一句譴責也沒有!為什麼?!你和這群人的立場有沒有距離?!

我很想看著秦暉老師對這群渣滓厲聲譴責,不過,這個可能嗎?

【長河紅陽,察網專欄作家】

相關焦點

  • 港媒:唯恐天下不亂 美不反思國策將繼續「衰」
    港媒:唯恐天下不亂 美不反思國策將繼續「衰」   中新網10月23日電 香港《文匯報》23日刊文說
  • 有人就是閒得,唯恐天下不亂
    有人就是閒得,唯恐天下不亂文/孫新合去老鄉那裡喝酒,發現他老婆竟然不在家,著實讓人感覺有點不對勁。他喝口酒,怒氣衝衝地說,回老家了,賊婆娘淨是給我招惹鬧心的事,趕緊滾蛋,眼不見心不煩,更省得總是吵架。按照老鄉的敘說,老婆過來不幹活,貪玩,上網,他都不計較。但是,他不能忍受老婆在老家的那種嚼舌根的壞習慣。不得不說,他老婆具有特殊的才能。來京不久,就和不少和她相同的女鄰居混熟了。
  • 長河紅陽:美國之音的那點雞零狗碎
    【本文為作者長河紅陽向察網的獨家投稿】這個話題的由來是兩則新聞:《因替中國「宣傳」,政府喉舌「美國之音」被美疾控中心封殺了》《「美國之音」被批評替中國「宣傳」,臺長辭職》。在新聞內容平均分中,中國媒體弱化的新聞報導和中國官方認為敏感而不報導的新聞得分為4.48分,並列第一,全球重大新聞以4.43分排第三,獲得與中國報導角度不一致的新聞為4分(5為特別想了解,4比較想了解,3想了解,2不太想了解,1不想了解)。最近,針對BBC中文網的新聞報導時常引用中國媒體報導的行為,有網友向BBC中文部反映,他們關注BBC,是想獲得不同於中國立場的新聞。
  • 被下架的《走出帝制》作者秦暉是誰?他是國內不多的思想家丨森林深度
    狹義上,秦暉認為中國不存在三農問題,只有一個農民問題,而農民問題最根本的是農民權利問題,是農業戶口居民在當前體制下受到的歧視問題。秦暉認為,在農村應該賦予農民地權,建立農會以維護農民自身權利;在城市應該保障農民工的權益,反對在不給農民工建立福利房的情況下取締「貧民窟」。
  • 秦暉: 可憐的糯玉米
    他後來以科學種田出名,我曾向他請教都搞了些什麼先進科技,他坦率答道:「實際上,所謂的科學種田是相對我們東力(板桃公社東力大隊)的落後山區而言,他們從祖上到現在都是刀耕火種的,種田不放肥,疏疏8X8、IOX8的種植,放的是長流水,田間基本上不作什麼護理。加上沒有主人意識的『主人公』,懶頹過日子,所以產量低。我們也僅僅是按書本上所說來做,不懂的就多問一點,多看一點,多想一點而已。
  • 秦暉:美國的「左」與「右」——歷史與現實
    大家知道美國長期以來一直都是兩黨政治,這和歐洲很多國家是不一樣的,歐洲很多國家,尤其是議會制的國家往往都是多黨制,某一黨很難得到多數票。所以一般來講都是政黨聯盟對政黨聯盟,這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而美國從很早開始就比較簡單,就是所謂的兩黨政治。
  • 《劍來》:光陰長河不能亂,陳平安當個守河人?
    有意思的是,禮聖的手段是通過光陰長河來回跑,去沒去「未來」不知道,回到「過去」是肯定了。這讓陳平安有些亂,到底是個怎樣的先後順序?正常來講,順序是這樣的:地支苦手召喚出一位神性「陳平安」,神性「陳平安」將地支十一人一一摞翻,關鍵時刻陳平安趕來,神性「陳平安」玻璃般碎去。
  • 和秦暉同一個時代,是我們的幸運
    多人與秦暉相遇,都會遭遇一種電光火石般的衝擊。你越有邏輯能力,就越能體會他的清晰與穿透力;你對生活越有常識感,就越能體會他的重要性。有些人不滿意美國,覺得美國過於自由,不保護窮人,也不滿意瑞典,認為瑞典的福利太過分,養了懶漢。言下之意,這兩個國家都有毛病,都不應該學習。秦老師說,美國人的自由咱們學不來,那咱們學習美國人的福利行不行?
  • 秦暉:為什麼人們厭惡帝制?
    東漢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到桓帝時人口又恢復到5648萬,但馬上又發生了更嚴重的黃巾之亂與軍閥戰爭,就像曹操詩中講的「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很多地方變成了無人區,重歸一統時,魏、蜀、吳三國人口加起來只有760萬,可以說消滅了七分之六。西晉維持統一三十幾年,末年人口1600萬,只有西漢盛期的四分之一。
  • 秦暉、閻步克、趙世瑜、羅新:宋元明時的陝西,恰是中國社會縮影
    顧誠對此很反感,認為明清史中不該有「褒清抑明」的傾向。洪承疇、范文程、施琅等許多以前被否定的歷史人物都成了偉大人物,只有吳三桂還沒被翻案。這是因為吳三桂在後來搞了反清的「三藩之亂」。秦暉在當時也不同意「褒清抑明」的潮流。如今,秦暉認為,就事論事是最好的態度。上世紀九十年代後,中國的清史研究就受到西方的很大影響。
  • 張宏傑:我所認識的清華教授秦暉
    餘雖不敏,然而非常幸運,我的幾位老師,比如正式師從的葛劍雄老師、秦暉老師以及沒有正式列入其門牆卻對我提攜有加的戴逸先生,都是第一流的人物。不過他們個性各不相同。戴逸先生是謙和的長者,清澈善良,一團春風和氣,真是所謂的「老輩典型」。葛劍雄老師不但學問淵深,處理實際問題也如庖丁解牛,總能既保持自己的原則,又能找到最好的解決角度。秦暉老師是一個從80年代「穿越」過來的人。
  • 唯恐天下不亂
    唯恐天下不亂。↓還有島內網民質問民進黨當局,就這樣任意讓外國轟炸機「巡航」?不用擊落?防務部門都在睡覺?或是去搶口罩了?不驅離?↓有網民則表示,蔡當局應立刻派軍機進入美國飛航情報區,禮尚往來。臺媒引述臺防務部門發言人史順文當時言論稱,對此不評論,但臺軍對於臺灣周邊海空域動態,均可運用聯合情監偵作為掌握與應處,呼籲臺民眾放心。有臺灣網民則反問,應處了什麼?F-16升空驅趕嗎?他諷刺稱,我看所謂的應處就是在電腦前已讀不回吧。還有島內網民憤怒表示,「B-52滾,臺灣不是戰場」;還有網民稱,直接發射防空飛彈擊落。
  • 喜歡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亂的星座
    無論在平常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那種喜歡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的小人,他們唯恐天下不亂,喜歡在別人的事情上添油加醋,到處講別人壞話,恨不得讓全世界的人都不好過。那麼在12星座裡面,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呢?大家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來看看。
  • 紅陽獼猴桃在江西尋烏縣的引種表現及提早栽培技術
    2014 年開始從四川蒼溪引進中華獼猴桃優良品種「紅陽」,經過 6 年的引種栽培觀察,尋烏得天獨厚的氣候及土壤非常適宜「紅陽」獼猴桃種植,表現為樹勢旺、結果早、成熟早、豐產性強,果肉美觀呈放射狀紫紅色條紋、細嫩多汁、風味濃厚有香氣,香甜可口,綜合性狀表現佳。尋烏縣春季回溫快, 「紅陽」獼猴桃成熟上市早, 「紅陽」獼猴桃適合作為特早熟品種發展,經濟效益較高,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 秦暉:革命和立憲沒那麼對立(圖)
    民國有弊病,不等於「我大清很好」  南方周末:您在書中提到近年歷史研究的一種現象:「演員越來越清晰,劇本越來越模糊」,為什麼?  秦暉:其實也不奇怪,認識的路徑本來可能也是這樣的。用馬克思的說法就是,從宏觀到微觀再到宏觀,或者說從抽象到具體再到抽象。原來的宏大敘事、解釋體系,總會受到晚近發現事實的挑戰。
  • 學人書房之秦暉、金燕:讀書、痴書、藏書
    媽媽說,他們在上海約好了去照一張當時流行的上色的婚紗彩照,因為秦老爹在上海圖書館看書太投入,忘了這茬子事,害得媽媽做好了頭、化了妝,孤坐在照相館裡一直等到下班都不見秦老爹的身影,當時心想連結婚這樣的事秦暉都能忘了,以後他還有什麼不會忘,這婚不結也罷,讓他和書結婚吧。
  • 秦暉:法家與「秦制」
    而這些循環實際上是弊端長期積累後的大釋放,它造成的大破壞與中國的文明成就同樣驚人,兩千多年的歷史就這樣一次次重演這種「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亂極生治,治極生亂「的活劇。傳統吏治本身存在著行政安全至上和極度不安全互為因果的悖論。它與我國歷史上「治極生亂,亂極生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狀況是對應的。那種把清亡後出現混亂局面簡單歸結為「西化」與「激進」所致的看法是膚淺的:如果清亡後的混亂是因為西化,那以前的歷代王朝滅亡時產生的混亂又是為何?換言之,清亡後的亂世究竟有幾分是現代化"欲速則不達"的結果,幾分只是"治亂循環"傳統怪圈的一環?
  • 算命的說:天生就愛做攪屎棍,唯恐天下不亂的三大生肖女
    完勝形容它絲毫不誇張。反觀尾部造型。新車的整體造型與海外版車型基本保持一致。它並沒有隨著價格的降低而提升自己的銷量。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將凱迪拉克家族式設計風格應用其中。這點大可放心。熟悉凱迪拉克的朋友都知道。而且內飾的用料、做工也讓人眼前一亮。不過。國產SUV真的不差。大多數靠譜一點的合資MPV的價格都是20萬以上。買煙也是需要看看價格。
  • 《雁過留聲》:了解歷史學界有名的「教授伉儷」秦暉和金雁
    秦暉和金雁是歷史學界有名的「教授伉儷」,熟悉他們的人知道,夫妻倆有個公眾號「秦川雁塔」,多數時間發的是兩位學者嚴肅的學術文章。金雁是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專研蘇俄東歐史,秦暉是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史出身但涉獵頗廣,兩人在學術上並駕齊驅又相互砥礪。但偶爾,公號也有些生動活潑之筆——這些多出自金雁之手。
  • 「衣」舊情深,讓愛遠行——直通三地小學寧夏紅陽小學、康莊小學和新莊集新一支小學
    我是回龍觀中心小學陳叡儀,我已經和紅陽小學四年級一班的王小楠成為了手拉手好朋友,我會把我漂亮的衣服和喜歡的圖書和學習用品咱們一起分享,咱們一起互相幫助,共同學習攜手進步!我是寧夏紅陽小學四一班王小楠,我是回族女孩,父母離異,由爺爺奶奶照顧,很高興認識你回龍觀中心小學陳叡儀,能和你成為好朋友我太開心了!謝謝你和阿姨寄來的衣物和學習用品我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