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7月28日,星期二,陣雨。
趁著暑假,許多學生都來參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上午10時許,兩個女孩在紀念館內一面看展品,一面小聲交流。走到革命先烈李大釗使用過的英文打字機前,她們駐足觀看良久。
2020年7月28日,孫靜怡(右)和朱梓君(左)參觀完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手裡拿著「上海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家庭護照「。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圖
兩個女孩分別叫孫靜怡和朱梓君,都在上海嘉定區江橋實驗中學讀書。
孫靜怡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她倆9月份要升七年級,在六年級的課本中,剛剛學過一篇文章《十六年前的回憶》,是李大釗女兒李星華所作,記述了作為父親的李大釗對家人的關懷、愛護,還有作為革命者的李大釗對革命事業的忠誠。
「學過那篇課文,我們都很崇敬李大釗。他對革命事業忘我地奉獻,還在危難時刻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的女兒和妻子,直到自己遇害。」孫靜怡一臉認真地說,在她心目中,李大釗是偉大的人。
孫靜怡說,經過這次參觀,她對李大釗參與建黨的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能看到李大釗使用過的打字機,更感到意外的收穫。「我們倆回去後,會寫感想,還會把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推薦給其他同學。」
參觀時,孫靜怡和朱梓君手裡各拿著一本綠色的小冊子。她們介紹,這是學校前不久發給每名同學的,封面寫著「上海市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家庭護照」。這個本子上,匯集了上海99處特色鮮明的人文景點,相當於一個地圖導覽,引導學生們實地參觀各景點,了解中國文化和上海文化。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是我們倆參觀學習的第一處,這個暑假還會去很多其他展館。」孫靜怡說。參觀完後,兩人跑去為「家庭護照」戳上了紀念章。
孫靜怡和朱梓君的「家庭護照」
9月份要升初三的女生小黃,帶著馬上升七年級的弟弟,跟隨講解一路參觀下來。
「感覺自己又上了遍近代史的課。」參觀結束,小黃很滿足。中共一大籌備和召開的歷史讓她感到難忘。「輾轉好幾處地方,才終於召開成功了。感覺到中國共產黨人、馬克思主義者,是當時中國最進步、意志最堅定的仁人志士。」她說。
小黃說,她特別帶上弟弟一起來,弟弟馬上也要學歷史了,她覺得有些知識可以從書上學到,但如果實地來看,就是一次更深刻的衝擊,能收穫不一樣的東西。
當天上午,還有四名大學生分別從廣州、西安和南京前來參觀。
在西安一所高校讀大二的李俊翰說,他們相約來上海遊玩,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則是大家敲定的第一處遊覽地。他是預備黨員,想更多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來到這裡,他感受到了精神力量。
「無數的革命先烈,無數的奉獻和犧牲,他們高貴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李俊翰說。
李俊翰等4名大學生從廣州、西安和南京來上海參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