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結束之前,由於世界各國之間的戰爭導致各國的經濟損失都非常慘重,後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結束之後,世界開始逐漸步入穩定,世界的經濟也開始逐步向全球化發展,世界上的各個國家為了能夠更好的發展本國經濟,開始注重外交,即便曾經是敵對的兩個國家,也不得不握手言和,以求共同發展。但凡事都有例外,吉里巴斯就是這個例外。
吉里巴斯共和國,位於太平洋中部,全國由33個大小島嶼組成,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是世界上唯一地跨赤道、橫越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國家,又是世界上唯一地跨南北緯和東西經的國家。吉里巴斯最高處也只比海平面高2米,多屬地平的珊瑚島,土地貧瘠多沙,無河流湖泊。
吉里巴斯經濟落後,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大部分地區經濟為自給自足的原始經濟,磷酸鹽被開採殆盡後,漁業資源成為基本的經濟來源。為爭取經濟獨立,吉里巴斯政府計劃將更多的投資用於開發國內資源生產部門,努力發展多樣化經濟,鼓勵開發海洋資源,發展漁業和小規模加工製造業。
吉里巴斯經濟依靠外援,2002年吉里巴斯政府財政收入中約7800萬澳元來自外援,主要援助國家有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歐盟等。其中日本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援建了首都發電廠,椰幹加工廠和部分外島的供水工程、太陽能設施等項目,吉里巴斯還著手利用外國資助,發展首都與外島的電話通訊設施。
如今吉里巴斯面臨一個困境,就是很有可能在50年後被大海淹沒,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升高,海水有可能淹沒吉里巴斯。吉里巴斯三個主要城市在過去一年中分別縮小面積36公頃、5.8公頃和0.8公頃,約佔吉里巴斯總面積的0.7%。
吉里巴斯在過去十多年中制定的種種計劃,其實也就兩個,一是要求紐西蘭批准吉里巴斯人為「氣候難民」,可隨時移居新加坡,但被決絕了;二是去其他島國購買土地,在家園被淹沒之前集體遷居,比如2014年斥資940萬澳元買下了斐濟第二大島瓦努阿島的2200公頃土地。
面對吉里巴斯即將被淹沒的風險,其總統湯安諾也表示願意和中國建交,但是要知道,湯安諾是中國人的後代,但是自他成為總統後,就選擇親日,甚至不選擇和我國建交,但是如今湯安諾卻一反常態,表示願意和中國建交,其中的原因不用想都知道。
前面我們也說到了,吉里巴斯面臨著被海平面淹沒的危險,因為如今的吉里巴斯遇到困難了,湯安諾開始厚著臉皮求和中國建交,畢竟海平面上升不是一個國家可以遏制的現象,湯安諾之所以願意和我國建交,也是看到了我國的實力。如果又一天吉里巴斯民眾遇到危險了,向中國求助,中國一向是友善大國,看來建交的份上也不會不管不顧的。不得不說,湯安諾這招實在是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