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簡單到複雜——從分形中感受數學之美

2020-09-21 遠去的Cassini


數學是美的。亞里斯多德說:「雖然數學沒有明顯地提到善和美,但善和美也不能和數學完全分離,因為美的主要形式就是秩序、勻稱和確定性,這些正是數學研究的原則。」而分形幾何,恰恰為隱藏在數學中的這種美作了最好的註解。

美不意味著必須要是光滑的,規則的。且看天空中自在漂浮的雲朵、連綿起伏的山巒、 參差披拂的樹木等等,正是在其形態各異、千變萬化中展現出大自然的綽約風姿。不難想像,如果我們周遭的物事都如刀削般平整,如斧劈般規則,那麼這個世界將會多麼無趣!然而,看似繁雜無序,粗獷不拘的表象下,一切又顯得如此和諧完美,有條不紊。是否可以認為,在複雜的現象背後,有一種規律在默默地支配著一切?這種規律,能否用某種數學的語言來加以描述?

在人們的印象中,總是認為自然界中的複雜形式都是由複雜過程產生的,而描述這一過程的數學一定也複雜無比。其實不然。數學的一大效用就是用高度抽象化的最精煉最簡潔的語言去刻畫事物的變化規律。數學是用來簡化生活的,而非將其複雜化。當我們觀察仔細一朵雲,一棵樹,面對如此曲折「粗糙」的邊界,要想從數學上描述它們,關鍵是發現不規則後面的規律性,從簡單再到複雜;而簡化事情的最快途徑,是去發現被研究對象的不變性或對稱性,也就是從一個研究對象到另一個對象所具有的那些保持不變的根本屬性。讓我們先從一棵花椰菜、一片蕨葉、一根羽毛看起,答案也許就隱匿其中:


花椰菜


蕨類植物


羽毛

可以看到,花椰菜的一個小的分支,幾乎就是整棵花椰菜的翻版;而每一個小的分支,又可以分成更小的分岔,而形狀幾乎不變,只不過是在更小的尺度下;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蕨葉和羽毛身上:每個細小的分支都與包含它的更大的部分有著驚人的相似。事實上,只要稍作留意,就可以發現,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比如肺是由一些更小的肺葉構成,肝臟由更小的肝小葉構成,一根樹枝可以看成是一棵大樹的縮影,一個土堆依稀就是一座大山的模樣。

分形幾何仿佛就是為描述這種特徵應運而生的。分形有一類特殊的不變性或對稱性,將整體與局部相連起來:整體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而每個部分又是整體的重複,這就是自相似性。分形幾何就是要發現這些重複的「基本模塊」是什麼,然後將這些模塊按照一定的規則「拼接」起來,並以此為基底,在分形上去建立解析幾何、數學分析、動力系統、隨機過程等研究,這無疑為我們探知真實世界的客觀規律性開啟了新的一扇窗戶。

分形是一個分析與集成的工具,至今仍沒有嚴格的定義。組成分形的「模塊」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它可以如花椰菜的一個細小分支那樣,是一個在更小尺度下不斷重複的一個具體形狀,也可以是抽象的統計形式,比如某個隨機事件的概率。

讓我們來看看分形幾何中的典型範例。


分形雪花


Sierpinski三角


Barnsley蕨葉

可以看到,這些分形儘管看起來變化繁複,然而他們都起始於簡單的幾何對象:例如一條線段,一個三角等等;這稱為分形的初始元;接著是在初始元基礎上形成分形的「模板」,稱為生成元,它可以是一段折線,一個角形等等;最後按一個生成規則,例如用按一定尺度縮小的生成元去替代初始元,並將此過程無限重複下去(此過程稱為迭代),即可生成美麗的分形曲線。

如果對以上確定的迭代規則稍加改變,分形將變得更加妙趣橫生; 例如以隨機概率改變生成元的大小或間隔;甚而至於,不考慮幾何模型,而代之以抽象的概念來構築分形,如股票價格的漲跌,社會財富的不均衡分配,網絡傳輸的時滯長短等,都可視作不規則而又包含規律性的分形結構;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局部與整體的自相似性或自仿射性,即局部是整體在所有方向或不同方向按一定比例進行伸縮的翻版;而當分形在不同的點上以不同的標度對整體進行伸縮,就可得到多重分形。

分形的生成元及生成規則是簡單的,然而由於其生成過程可以無限重複,其數學屬性可以變得極其複雜,這就好比由簡單的DNA,就可以產生出異常美麗和複雜的生物。分形的奇異性表現在:它可以是一根一維的曲線,卻能填充滿二維的平面;它可以把一條實線轉化為無量綱的點塵;它還可以是一條處處連續卻處處不可導的無比粗糙的曲線;它也可以如魔鬼的階梯,每往前邁一步就會落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從複雜中獲取簡單的本質,從簡單中幻化出複雜的內涵,這就是數學的魅力。或許正如龐加萊所說:感覺到數學的美,感覺到數與形的協調,感覺到幾何的優雅,這是所有真正的數學家都清楚的真實的美的感覺。

相關焦點

  • 謝爾賓斯基三角形的驚人之美——最複雜的三角形,最簡單的分形!
    當旅行者號宇宙飛船看到它的時候,它注意到複雜的渦流開始旋轉。我們在木星上看到的是渦流。大漩渦,小漩渦,小小漩渦,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越來越小的漩渦。這就是混沌的例子;更確切地說,它是混沌的幾何。任何具有這種結構的幾何物體都稱為分形。所以分形是混沌的幾何。它們不像幾何中常見的東西。
  • 西蘭花中的分形及西蘭花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
    那是因為它的表面是由一個個小的分形花簇構成的,形成了科學美。科學美是數學美的一種。數學美以令人讚嘆不已、無比快悅的美妙形式揭示自然界的內在美以及客觀事物的內在美以及客觀事物之間的各種關係,是數學中的藝術。數學美的形式有簡明美、對比美、對稱美、序列美、節奏美、奇異美和滑稽美。
  • 不可思議的分形世界:簡單規則如何導致複雜結果?|展卷
    我們用各種各樣的數來描述自然:從常見的自然數到負數,從有理數到無理數,從孤獨的質數到不同的無窮大。每一個數都它自己的故事,每一個數都不可思議。比如,說到1.26時你會想到什麼?這是曲曲折折的雪花曲線的維數!介於一維和二維之間的雪花曲線是人類構造的一種分形圖案,它由簡單的規則產生,卻反映了自然界中的複雜形狀。
  • 大自然的幾何——分形中的數列與迭代
    [遇見數學創作小組] 作者徐琳,數學教師。今天的主題是幾何,大自然的幾何,一說到幾何,大家肯定不陌生,三角形,正方形,圓等,但是自然界中的形狀都是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嗎,並不是,經典幾何學所描繪的都是由直線或曲線,平面或曲面所構成的各種幾何形狀,他們是顯示世界中物體形狀的高度抽象。
  • 感受數學之美
    數學之美是指從數學裡得出的美學。有數學家從數學中得到美的愉悅,形容數學是一種藝術形式,或是一種創造力活動,就如音樂和詩歌。
  • 精選一組極美的照片;悽美、嬌俏的美、數學的美及分形的美。
    第一層:感官美,對稱的,燦爛的,和諧的,勻稱等等,感覺器官感覺到的美;年輕時候感覺到很多明星好美就是感官美。第二層:理性美,理性美就是理性去建構感官感到的外物,看花不是花,看花還是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四,數學的美:「笛卡爾心形函數」的浪漫。硬說數學科學無美可言的人是錯誤的。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勻稱與明確。
  • 在分形幾何中尋找哲學美感
    02分形的哲學美感眾所周知,數學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以其獨特之美傲立群雄,在各個領域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藝術則帶給我們更為直觀的審美體驗,也間接地傳達著美的內涵。所以,數學與藝術的結合,更像是一次理性與感性的碰撞。
  • 清華媽媽帶你發現生活中的數學之美
    而在調查的所有偏科學生中,有多達78%的孩子為數學偏科。抽象的符號,繁難的計算,枯燥的推理;浩瀚的題海,重複的訓練,八股化的考試,數學正日益被「妖魔化」,從而導致許多人對這門學科總體上的逃避。簡潔的語言,精巧的構造,嚴謹的結構;代數的優雅,幾何的神韻,清澈的理性,無數數學大師、科學巨匠因數學之美的牽引,而熱愛數學讚美數學。
  • 一不小心撞進了上帝創世的實驗室的分形理論
    中國著名學者周海中教授認為:分形幾何不僅展示了數學之美,也揭示了世界的本質,還改變了人們理解自然奧秘的方式;可以說分形幾何是真正描述大自然的幾何學,對它的研究也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認知疆域。可以說,分形理論揭示了非線性複雜世界中的相似性,是在紛繁中找到簡單(但這種簡單又絕不簡單),是在雜亂無章中發現秩序。用稍微樸素一點的語言解釋:分形理論說的是局部與整體的相似性。用完整嚴謹的語言:局部通過與其整體「自相似」的方式分形。2.
  • scratch3數學之美08-分形之樹
    大家好,我是愛編程的小熊,上一節我們學習了繪製螺旋之美,美妙的圖案總是那麼的令人沉迷。這節,讓我們來學習繪製分形之樹,看看會是怎樣的精彩!一顆幼苗一棵樹由樹幹和樹枝組成,我們先繪製最簡單的樹,有一個樹幹和兩個樹枝,就像丫字。那問題來了,怎麼繪製呢。
  • 高一年級數學實踐活動——幾何圖形的美與實現
    高一(1)班陳王子   深刻體會到了分形幾何的美妙,這種自對稱性的圖形,不僅豐富了我們圓錐曲線的知識,還讓我們對混沌理論有了一定的理解。上機操作更是讓我們感受到了計算機科學與編程技術的強大,區區幾行代碼就可以實現複雜的操作。
  • 圖形中蘊含世界之美——複習一波幾何數學吧
    想必各位經歷過中高考數學的玩家曾經為這部分解題掉下過幾許頭髮,但其實,那些奇異的圖形變化蘊藏著非同一般的規律。平面投影成立體圖形,而幾何學投影著世界之美。像彭羅斯三角形、彭羅斯階梯等「不可能圖形」,利用人類視覺系統對二維圖形的三維投射形成的認知錯誤,製造理論上不可能存在的空間路徑。
  • 分形(FRACTAL)
    分形(FRACTAL)分形尚沒有嚴格的定義,一般指n維空間一個點集的一種幾何性質,它們具有無限精細的結構,在任何尺度下都有自相似性質,具有小於所在空間維數n的非整數維數。這種點集又被稱為分形體。分形幾何則是以這類圖形為研究對象的數學分支,已成為當今最引人入勝的數學研究領域之一。分形與混沌有著密切的關係。
  • 分形的世界
    分形(Fractal)一詞,是法國數學家伯努瓦·曼德爾布羅(Benoit Mandelbrot)創造出來的,其原意具有不規則、支離破碎等意義。數學家很早就認識到,在自古以來構成數學和物理學基礎的經典歐幾裡得幾何的規範邊界之外還有幾何形狀。我們許多人曾經痛並快樂地學習的傳統知識框架認為,所有的線和面都是光滑流暢的。
  • 數學素養閱讀 數學世界之概率、混沌和分形
    首先,小魚老師給我們講解了概率。如果單獨說混沌這兩個字,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是什麼。小魚老師給我們講了幾個生活中的現象,大家就能很理解到混沌。為了更加形象地了解混沌,老師給我們播放了兩個小視頻最後,我們學習了奇特的分形。小魚老師給我們講了分形的原理和來源。我們常見的分形,比如身體裡的血管,河流直流,蕨菜等。
  • 把數學領域中的分形理論應用在金融市場裡面,就變成了波浪理論
    所以在面對複雜問題的時候,總是喜歡用一種簡單的思維來分析當下的情況,雖然準確度並不是很高,但是能夠滿足當下人們的需求。分形理論的創始人芒德勃羅在研究分形理論的時候,發現股票市場的變化也符合分形理論中的自相似性,而自相似性其實就是波浪理論中的大浪套小浪。所以波浪理論和分形理論他們其實是一個東西,在熟練的運用波浪理論之前,必須對分形理論有一個大體的了解。
  • 分形幾何對數學教學的啟示
    的問題,這個問題似乎很簡單,但是當用不同的測量單位測量時得到的結果差異非常大。我們知道,經典幾何研究的都是規則圖形,傳統上都將自然界大量不規則的圖形規則化之後再進行處理,也將海岸線折線化以後再得到一個有意義的長度。可事實上海岸線是極不規則和極不光滑的,所以理論上能得到的結果事實上未必能夠測量的出來。
  •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分形理論嗎?
    簡單地說,分形理論提示我們:把複雜對象的某個局部進行放大,其形態和複雜程度與整體相似。這個理論是什麼鬼?你不要故弄玄虛搞事情,我跟你講。理論當然經常都是晦澀的。不過聽聽美國物理學大師約翰·惠勒怎麼說:今後誰不熟悉分形,誰就不能被稱為科學上的文化人。
  • 最美的數學——分形幾何
    的問題,這個問題似乎很簡單,但是當用不同的測量單位測量時得到的結果差異非常大。經典幾何研究的都是規則圖形,傳統上都將自然界大量不規則的圖形規則化之後再進行處理,也將海岸線折線化以後再得到一個有意義的長度。可事實上,海岸線是極不規則和極不光滑的,所以理論上能得到的結果事實上未必能夠測量的出來。
  • 龍港二小第六屆數學節——分形的世界
    分形(一種幾何形狀,被以越來越小的比例反覆摺疊而產生不能被標準幾何所定義的不標準的形狀和表面)是由混沌方程組成,它包含通過放大會變的越來越複雜的自相似圖案。要是把一個分形圖案分成幾小部分,結果會得到一個尺寸縮小,但形狀跟整個圖案一模一樣的複製品。      分形的數學之美,是利用相對簡單的等式形成無限複雜的圖案。它通過多次重複分形生成等式,形成美麗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