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形信託被清退,800萬投資縮水一半,投資者起訴信託求償,開戶券商...

2020-12-17 券商中國

曾經令資本市場驚心動魄的傘形信託雖已告別市場許久,但其清理所引起的「後遺症」卻仍是餘音未了。

12月9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則民事判決書顯示,有投資者在清退傘形信託的浪潮中遭遇高額損失,本金縮水近半,其憤而向中融信託提起訴訟並要求賠償,還順手捎上開戶券商華融證券一同作為被告,認為其「一斷了之」的方式將或有損失變為實際損失,要求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由於一審法院以傘形信託設計的交易形式違反《證券法》關於證券帳戶實名制的規定為由,將相關信託合同認定為無效,且部分支持投資者訴求,因此在二審中中融信託與投資者均提起上訴。不過,在二審中,傘形信託的合同效力仍未得到法院支持。

在2015年整頓過後,大量傘形信託遭遇清理,但關於合同效力的問題,不同法院或許有不同的見解。有法院認為,雖然傘形信託具有融資公司,但不能就此認定屬於非法融資融券;而對於其給證券市場帶來系統性風險的可能,亦不能得出單個合同損害公共利益的結論。

800萬資金半數縮水

作為2015年股災的導火索之一,傘形信託曾造就大量一夜暴富或血本無歸的市場談資。而在監管進行清理整頓後,投資者帳戶內出現的損失該如何處理?

就此次投資者索某向中融信託、華融證券提起的訴訟情況來看,其在2015年4月-6月期間與中融信託籤訂信託合同並支付信託資金款項300萬元、500萬元,中融信託為其開立信託專用證券帳戶,並利用中融恒生交易系統開設子帳戶。

回顧2015年的清理整頓流程來看:

在2015年4月,中證協即已召開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情況通報會,會上證監會前主席助理張育軍對證券公司開展融資融券業務提出了七項要求,其中明確要求證券公司不得為場外配資、傘形信託提供數據埠等服務或便利。

而至2015年7月,證監會官網掛出《關於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意見》,載明證券公司應當嚴格審查交易帳戶及交易操作的合規性,嚴禁帳戶持有人通過證券帳戶下設子帳戶等方式違規進行證券交易。

2015年8月底,證監會內部下發通知,明確清理整頓工作的重點是違規接入的以恒生HOMS系統為代表的具有分倉交易功能的信息技術系統,且清理整頓工作原則上應於9月30日前完成。

在監管要求不斷落地之下,中融信託在2015年9月以郵件的形式告知索某相關監管通知及券商要求終止數據埠對接服務等,並隨後向其發送《提前終止申請模板》及計提信託報酬。

在索某籤字確認提前終止後,相關信託計劃於2015年9月終止,兩期合計800萬元的信託資金,最終僅清退回402.46萬元,縮水近半。對此,索某認為中融信託向其提供中融恒生交易系統規避有效監管、出借信託專用證券帳戶的違法行為存在明顯過錯,應該對其損失進行賠償。

華融證券也「背鍋」

在一審訴訟中,索某將華融證券與中融信託一同列為被告,要求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並在二審中繼續將其作為被上訴方。作為開戶券商,在該案中真有這麼大的責任嗎?

在2015年9月17日,華融證券向中融信託發出《關於清理中融-華融金.穩盈一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提示函》。《提示函》稱,華融證券根據近期監管要求,決定於9月25日閉市後終止數據埠對接服務。這正是投資者認定華融證券需負賠償責任的主要因素。

索某認為,華融證券違反《證券法》及證監會有關通知的規定,簡單採取「一斷了之」的方式,未與客戶協商採取多種依法合規的承接方式,逼迫索某籤訂《提前終止申請》,存在過錯,將或有損失變為實際損失。因此,華融證券的行為與其損失存在因果關係,依法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索某所指證監會有關通知,正是在華融證券向中融信託發出《提示函》當天,證監會於官網上發布《關於繼續做好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通知》。《通知》明確需清理的信託產品類型,並要求各證監局督促證券公司積極做好與客戶的溝通、協調工作,不要單方面解除合同、簡單採取「一斷了之」的方式,而應與客戶協商採取多種依法合規的承接方式。

對此,華融證券則表示,其僅是信託計劃的經紀服務商,為信託計劃整體提供經紀服務,並不是信託合同法律關係的當事方。華融證券為案涉信託計劃提供和終止經紀服務合法合規,監管政策收緊緻使華融證券被迫終止數據埠接入服務屬於監管政策風險,且構成不可抗力,不存在任何過錯。

而對於索某「一斷了之」的看法,華融證券認為其「缺乏必要的事實和法律依據」。華融證券指出,作為案涉信託計劃證券經紀服務商,對於終止接入服務後的處理方式問題,僅需與中融信託代表的整個信託計劃協商,索某關於華融證券逼迫其籤訂《提前終止申請》的主張嚴重不符合事實。索某證據材料顯示的「損失」在華融證券關閉埠服務之前就已產生,屬於投資證券市場固有風險所致,應由其自行承擔,與華融證券終止接入服務無關。

不過,索某的訴求並未得到法院支持。在一審中,西城區法院以華融證券非適格被告駁回索某對其全部訴訟請求,且這一判決得到了二審法院的支持,認為索某要求華融證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於法無據。

二審維持合同無效

傘形信託合同效力究竟如何?就該案而言,一審、二審法院均將涉案的傘形信託合同認定為無效。

一審法院認為,傘形信託關於母子帳戶的帳戶設置,實質上系中融信託出借其信託專用證券帳戶。這導致中國結算的證券登記結算系統中只能顯示信託專用證券帳戶運行情況,無法穿透顯示子帳戶的運作情形,相關監管部門無法進行有效監管,違反了《證券法》關於帳戶實名制的規定。

而對於中融信託所稱其監管部門從未否定過傘形信託的效力,因此涉案信託計劃合法有效的意見,一審法院表示,其對涉案信託計劃作出的結構化受益權安排、各期信託單元的傘形結構安排均不持異議。但是既然信託公司安排該信託資金投資於證券市場,該信託計劃在證券市場的交易結構及投資行為亦應當符合《證券法》的規定,證券交易行為也應當受到證券市場相關監管主體的監管。

在二審上訴中,中融信託認為一審判決涉案證券帳戶違反實名制及不得出借的規定屬於認定錯誤,利用恒生資管系統設立的子帳戶不具有獨立性,僅具有查詢功能而不具備交易功能。中融信託設立的信託合同對信託計劃投資限制與信託單元投資限制作出了具體的規定,通過IT技術完成不同子信託單元的組合配置合法合規。

而在二審中,北京市二中院指出,在強監管背景下,索某與中融信託訂立涉案信託合同,不僅交易形式的設計違反了《證券法》關於證券帳戶實名制的規定,而且傘形信託有增加金融風險、破壞證券市場正常秩序、損害證券市場不特定投資者的利益的情況,一審法院認定涉案信託合同無效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對中融信託關於涉案信託計劃合法合規的上訴主張不予採納。

在合同無效的前提下,中融信託需向索某返還信託管理費(43746.79元)及利息,而對於索某投資運作產生的損失,均由其自行承擔。

行業後遺症仍存

在遭遇監管前,傘形信託被認為是新型的結構化證券投資產品,相對於傳統融資融券的槓桿率限制和場外配資利息成本過高的問題,完美契合了二級市場的配資需求。然而,在股價連續下跌之下,傘形信託高槓桿的分級結構將導致大量強制平倉的產生,進而進一步導致證券市場的波動。

彼時,因涉嫌未按規定審查、了解外部接入系統的客戶真實身份,證監會曾對華泰證券、海通證券、廣發證券、方正證券、浙商期貨作出行政處罰,累計罰沒金額達到2.41億元。這不僅令業內券商加快清理傘形信託帳戶,更進一步引發券商、信託與投資者之間的糾紛。但在糾紛走到訴訟環節後,在關於合同效力的問題上,不同法院或許有不同的見解。

例如,有法院認為,相關信託產品屬於創新性金融產品,對於新型金融產品交易的合法性問題,宜由金融監管部門根據金融市場的現狀、目的和任務、理性投資者的多寡及金融市場的培育程度等綜合進行判斷。現金融監管部門既沒有認定該信託產品屬於違法,也沒有對發行機構進行查處。投資者作為理性投資人,在籤訂案涉合同時,理應知曉相應風險。

此外,也有法院認為,雖然傘形信託具有融資公司,但不能就此認定屬於非法融資融券;而對於其給證券市場帶來系統性風險的可能,亦不能得出單個合同損害公共利益的結論。

在最新出爐的《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中,場外配資合同被認定為無效。會議紀要指出,場外配資公司所開展的經營活動不僅規避了監管部門對融資融券業務中資金來源、投資標的、槓桿比例等諸多方面的限制,也加劇了市場的非理性波動。不過,對於傘形信託的「後事」,仍未有明確的司法要求。

相關焦點

  • 傘形信託是什麼意思? 傘形信託投資門檻是多少
    傘形信託是什麼意思?所謂傘形信託,是指由證券公司、信託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共同合作,結合各自優勢,為證券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提供投、融資服務的結構化證券投資產品。傘形信託帳戶早在恒生HOMS系統、上海銘創、同花順為代表信息技術系統進入市場之前早已存在,而此輪場外配資業務異軍突起的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傘形信託的通道。這一輪清理場外配資涉及信託主要是兩種:傘形信託模式和傘形二級分倉模式。券商給信託公司開設帳戶分為兩種,一種是機構帳戶,另一種為信託產品帳戶。
  • 券商熱推傘形信託 繞開帳戶壁壘
    目前,在當前監管部門暫停信託開戶、信託證券帳戶有限的情況下,華南多家券商營業部熱衷向高端客戶推出一種傘形結構化的信託產品,將信託計劃下設多個信託單元,每個信託單元為一個劣後級客戶和一個優先級客戶,如此來解決信託帳戶匱乏的問題。而自有資金2倍的融資規模,使其對股票買賣大戶和中小私募頗具吸引力。券商則成為連接兩類不同客戶之間的橋梁,收取中介費。
  • 傘形信託清理最後一天 中信信託帳戶超一半
    「清傘」大限將至,中報顯示的45家「涉傘」公司的股東名單中,超過一半帳戶屬於中信信託,其中部分帳戶由同屬中信集團的中信證券提供服務。傘形信託清理最後一天中信信託人士稱,9月25日中信證券已停止相關帳戶的買入服務,現在還沒有停止賣出股票,券商給的通知仍是要清盤,大部分券商停專項服務是在9月30日收盤後
  • 浦發暫停傘形信託?假的 多銀行"新傘"難開?真的
    銀行、信託由銀監會監管,券商只是作為銷售渠道,由證監會監管,未來傘形信託監管如何推進,還要看銀監會和證監會如何配合  4月21日有媒體報導稱,浦發銀行已於周一起暫停面向信託公司的傘形信託配資業務。  有券商人士則稱目前依然可以做傘形信託,不過只能在存量裡做,「新傘」已經無法啟動。過去這項業務主要由股份制銀行做,現在某些國有大行也已經參與進來。而因為銀行、信託由銀監會監管,券商只是作為銷售渠道,由證監會監管,未來傘形信託的監管如何推進,還要看銀監會和證監會如何配合。
  • 券商稱帳戶清理不會「一刀切」 信託公司希望區別對待
    通過該系統,投資者不履行實名制開戶程序即可進行證券交易。實際用於配資用途的分倉帳戶可任意開立,沒有反洗錢身份識別要求,沒有信用帳戶開戶門檻限制。監管部門對於投資者交易指令的追蹤和惡意交易行為的監控體系失效,老鼠倉、內幕交易、坐莊等行為的可追蹤性大大降低。
  • 券商經紀業務叫賣傘形信託 風控嚴叫好不叫座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目前已有多家證券公司將經紀業務瞄準了證信合作,利用傘形信託模式盤活客戶存量資產。不過由於這類產品嚴格的風控要求,又令很多資金需求者望而卻步。  嚴格風控  「你炒股缺資金嗎?如果你有500萬元,可以為你配1000萬元,解決你的資金短缺。」這是在券商創新的背景下,南方某券商經紀業務日前針對老客戶推出的新型融資產品。
  • 信託證券帳戶稀缺 傘形信託新寵
    據了解,去年下半年,平安信託率先發起傘形信託,隨後華潤、中融等信託公司也紛紛加盟。  究竟什麼是傘形信託?通俗地講,就是在一個主信託證券帳號下,通過分組交易系統設置若干個獨立子信託單元,而每個子信託單元都類似於一個完全獨立的小型結構化信託。信託公司通過自己的信息技術和風控平臺,分別對每個子信託單元進行管理和監控。
  • 券商稱信託公司帳戶經評估後可繼續操作
    根據監管層的認定,傘形信託下的實名子帳戶、由傘形信託改為單一結構化信託、信託公司不同意清理髮函的以及單一結構化信託將下單權移交至外部投資顧問的四類產品,均因涉嫌違反帳戶實名制規定而成為潛在被清理對象。  標準明晰化後,相關的爭議卻遠未消散。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在前述標準明細後,券商對存量傘形信託帳戶的清理節奏進一步提高。
  • 券商著手清理違規配資帳戶 傘形信託或為下個目標
    「我們正在按照要求上報傘形信託數據,等待公司統一指令,預估下一步準備清理的就是傘型信託。」某中型券商營業部負責人表示。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多家券商營業部了解到,一則網絡上盛傳的《關於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的緊急通知》雖仍未獲得官方證實,但目前多家券商營業部表示已經接到上級指示,開始著手清理違法違規的配資帳戶。此外,記者還了解到,由於此次違規清理的相關文件下發突然,部分營業部違規配資帳戶清理過程會較緩慢,也有部分營業部仍未收到違規配資清理具體時間表。
  • 封殺場外配資劍指個人帳戶 傘形信託暫不受影響
    實際上,相關帳戶中的資金均來自於旗下子帳戶,券商暫停數據埠服務的用意在於在限定的時間內,相關投資者可以通過主帳戶逐步退出資本市場。  「我公司限定的時間是在本周三,希望周三之前這些客戶能夠清理資金,但估計這種情況並不現實。」一家中型券商相關業務人士說。
  • 借道信託公司開戶爆增 炒房資金買股需求暗長
    富豪更願意讓專業的投資者,比如基金、券商裡的操盤手替他們管理股票帳戶。因為是監管的灰色地帶,沒有統計數字,但這種情況在增加。   春江水暖鴨先知。   信託新增A股開戶數8月環比增加近140%。因為受到資本金限制,券商和基金子公司基本上已經不能再發行投資股市的結構化產品。   「有不少券商、私募找到我們,要求幫助他們的大客戶做配資。銀行的同業資金、理財資金或者自營資金作為優先級,與銀行資金對接的就是券商和基金子公司的大客戶以及私募的資金。」鄭海說。   雖然監管部門對傘形信託的監管趨嚴,但信託公司配資還可以達到1:2的槓桿,年化利率為5%至5.5%。
  • 保險資管信託產品開戶全面放開 機構投資者擴編
    銀行理財開戶正在研究;信託公司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不得為「專門申購新股,炒作ST股的產品」申請開立資管帳戶  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計劃開戶即日起全面放開,同時業界期待已久的信託產品開戶也正式恢復。這意味著保險資產管理計劃、信託產品將可公平參與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隊伍將進一步豐富、壯大。
  • 機構投資者擴編 保險資管信託產品開戶全面放開
    8月31日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結算」)發布了《關於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資產管理計劃開戶與結算有關問題的通知》和《關於信託產品開戶與結算有關問題的通知》兩項新規,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受託管理保險機構投資者保險資金以外的資金,並可開立證券帳戶,而時隔三年,信託產品開戶也正式恢復。這意味著保險資管、信託產品終於擺脫束縛,公平參與證券市場。
  • 匯金財富:第一次投資信託該怎麼做?
    信託投資的範圍很廣,這是唯一能夠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實業領域進行投資的方式,受到了高淨值人群的歡迎。對於信託,你了解的足夠多嗎?No.1信託在投資什麼?信託投資看似比較罕見,但如下圖所示,我國信託規模僅次於銀行理財,可見投資者們已經用腳投票表示了對信託的信任。
  • 信託開戶數重回巔峰 2017該買哪類信託產品?
    隨著信託管理規模不斷增長,行業受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多家券商表示對信託業未來前景的看好。   掘金多層次資本市場   散戶退場,機構和大戶陸續入場,信託開戶數重回巔峰,這也許只是一個縮影。「現在投資者選產品的思路整體還是比較簡單,哪個收益率高選哪個,但機構的角度會不一樣。」 不能盲目的追求收益率,也不能只控制風險,是選取安全還是選取高收益?在業內看來,只有把握大方向並均衡配置才可能更有機會。
  • 開戶數大增「囤帳戶」再現 信託股票配資逆市升溫
    從交易結構看,股票信託大體可分為三類:傘形信託、單一帳戶結構化配資業務、沒有槓桿的管理型產品。前兩類是場外配資的重要形式。自2015年清理整頓之後,傘形信託業務不可能新增,本輪股票信託業務回暖的「推手」主要是單一帳戶結構化配資業務。正是因為這一點,雖然目前信託新開股票帳戶數接近2015年牛市火熱時的水平,但涉及的資金量遠不及彼時。
  • 平安銀行籤出2億元保險金信託大單,券商開戶低佣金價格戰再起
    為提高產品收益率,銀行理財子公司正適當加大中等風險產品佔比,通過權益類投資提高組合收益。(證券時報)貝塔小貼士:利率下行環境下,銀行理財產品在更多布局權益類底層資產,以期為投資者提供更高的收益。年初以來,A股市場的震蕩反覆為長期資金布局權益市場提供了時機。
  • 傘形信託子帳戶清理進尾聲 券商PB業務有望崛起
    廣州一家券商營業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業內人士稱,目前傘形信託子帳戶的清理已經進入尾聲,而券商PB業務則「漁翁得利」,有望崛起。  有報導稱,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營業部負責人透露,日前監管層曾針對部分券商的存量傘形分倉帳戶發出新的監管指令,繼此前關閉其買入權限後,又進一步對該類帳戶採取了關閉賣出權限操作。
  • 中債登暫停受理券商資管、信託產品和基金專戶開戶申請
    第一財經新聞社4月25日從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下稱「中債登」)了解到,中債登已於25日上午暫停券商資管、信託產品和基金專戶的開戶申請。「我們也是收到了監管部門的通知,何時重啟並不確定,這要看監管部門的意思。」當記者以機構投資者的身份聯繫到中債登有關人士時,其如是回應。
  • 中國金融產品超級架構分析(銀行、券商、信託、公募、私募)
    √非標銀行理財產品+信託計劃——投資非標:允許×非標銀行理財產品+信託計劃外的資管——投資非標:禁止2.3 銀證信合作-銀行理財+券商資管計劃+信託計劃2.3.1銀行理財+券商資管計劃+信託計劃-委託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