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促會的各位老師們大家晚上好,前幾天我接到侯會長的任務,讓我為大家分享一下《鋼琴啟蒙教材》編寫中的一些心得,現在我就開門見山給大家談一下,不足之處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現在市場上各種啟蒙教材琳琅滿目、種類繁多,比如大家熟知的小湯、巴斯蒂安、菲伯爾、快樂鋼琴等等。當然不可否認這些教材非常好,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這些教材的作者全都是外籍的專家。因此這些教材裡面很多曲子對於中國的孩子們來說有些陌生,也不好聽。
我們想想雷格泰姆、烏吉布吉,這些美國本土的爵士樂;我們再想想幼兒園裡放的兒歌、家長口裡經常哼唱的歌曲、以及比較流行的歌曲比如《小蘋果》和《爸爸去哪》這些歌曲哪些更受孩子們的喜愛?
現在的市場已經從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除了我們的硬體,大家最終拼的還是自己的教學,因為教學才是穩固學生最根本、最持久的因素,這才是我們取勝於市場的根本,所以編寫一套具有鮮明特色的教材、編寫一套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教材勢在必行,這就是我編寫教材的初衷!下面我分享一下《鋼琴啟蒙教材》的編寫思路,希望對大家的鋼琴教學有所幫助!
一、複雜的知識簡單化
1、識譜的問題如何解決?小湯的思路是,從中央C運用對位法進行學習,也就是先從中音do開始,然後再學習re、si和mi、la,這些音都是對稱的,利用對稱式的識譜來安排教材非常合理也非常科學,但是它需要孩子們具備很強的觀察能力,這對於年齡在4歲左右的孩子來說是非常困難的,它造成了孩子識譜的巨大障礙。比如說我們講完re音之後再來學習si,這兩個長得非常像,孩子們就經常把他們搞混,這就是對位法造成的,它需要孩子們具備很強的觀察能力。該怎麼辦呢,我採用的辦法是先學習中音的do/re/mi/fa/sol,然後再學習低音譜表裡的do\si\la\sol\fa,這樣孩子們識譜就更容易了。為什麼呢?我們先學習re音並在之後的一些曲子裡面不斷地重複,因為沒有si的幹擾,孩子們會很容易地將re音掌握好,這樣再看到si音這個住她「對門」的這個音孩子們就能很容易地分清楚了。
2、結合孩子們的記憶規律 在孩子們學習識譜的時候,除了能運用孩子們的語言來講解,還要配上朗朗上口的兒歌童謠,我的do音識譜童謠是這麼寫的:
「dododo 啄木鳥,下加一間把門敲」,因為啄木鳥啄樹的聲音和do的漢語發音很接近,這樣我們可以領著孩子們一邊讀,一邊給他們普及啄木鳥的知識,並與孩子們做啄木鳥醫生給生病大樹治病的互動遊戲,這樣孩子們在邊學、邊讀、邊聽、邊玩的過程中就記住這個音符了。
3、每課只學一個音符,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孩子的識譜難度。比如每學習一個音符要有一個配有樂譜的識譜童謠,然後再來一首樂曲,這首樂曲一定要結合孩子們的日常生活的或者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比如學習do的樂曲是《小白兔學彈琴》;學習re的樂曲是《小小鋼琴家》;學習mi的樂曲是改編自《鳳陽花鼓》的《小花貓學敲鼓》等等。
4、這樣的編寫思路更容易培養孩子們良好的手型 教材的編寫採用先學習用一隻手5個音的彈奏,再學習另一隻手5個音的彈奏,這樣更利於孩子注意力的集中,一隻手更利於手型的建立,等到右手的多首曲子學習完時,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很多孩子自己就能在琴上建立靜態的左手手型了,這就是右手榜樣的力量,這樣的教材編寫也使幼兒手型的建立變得更加容易。
5、這樣的編寫思路更有利於激發孩子們的學琴興趣 當我們學習完do/re/mi/fa/sol 五個音之後,就會有很多兒歌可以學習了,比如《輕輕地劃》、《粉刷匠》、《鈴兒響叮噹》等等,學琴的第一個月就能演奏大家熟悉的兒歌,對孩子來說是多麼大的鼓舞呀,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們很喜歡炫耀,在幼兒園、在手機的微信視頻裡都能讓自己更多的同伴看到自己的演奏,這是對孩子學琴多麼大的鼓舞呀!
二、枯燥的知識兒歌化
當孩子們學習升fa和降si的時候,彈奏這些黑鍵本身對低齡化的兒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市面上常用的的同程度教材的曲目可聽性不強。這時孩子們在學習彈奏這些曲子的時候,既不好彈又不好聽的曲子,就更增加了孩子學習的難度,挫傷孩子學琴的積極性。經過思考發現這部分內容的知識和技術是不可改變的,然而樂曲的選擇卻具有很強的可變性,所以我們的教材在編寫升fa的時候使用了《小星星》,在編寫降si的時候使用了《新年好》,當老師示範給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曲目時,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這樣即使技術上略有難度的曲子也會變得更加容易了。
三、超能力的技術擱置化
我們在學習小湯第二冊的雙音時4歲左右的孩子還能勉強應付,但是在最後一部分的《自新大陸交響曲》《跳到我朋友身邊來》《倫敦橋》這些左手和弦的曲子時,孩子們的演奏慘不忍睹,有的乾脆就進行不下去。這部分和弦的彈奏的樂曲是不適合低齡化孩子們彈奏的,因為這個時期孩子們的手比較嬌嫩細小、骨骼還處於發育期,掌關節支撐能力很弱,剛剛學琴一兩個月就來學習和弦彈奏是不符合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生理髮育特點的。
這時候我們在仔細研究一下《拜爾》這本教材,就會發現這本書直到第67條才開始出現雙音的練習,在此之前始終都是單音的彈奏技術,另外小湯三的中部也進入了落滾的彈奏練習。所以在編寫教材的時候就把這兩本的優點結合起來,先學習落滾再接著學習單音的連奏練習,等孩子們學習到相當於《拜爾》的40-50條程度的時候再來學習雙音和和弦的樂曲,就會變得很容易了。
變是為了不變,我們教材的變是為了更好地遵循孩子的心理特徵、是為了更好地遵循孩子接受知識的規律、更好地遵循孩子的生理發展特點,只有孩子的鋼琴學習更容易了、孩子學習的興趣更高了、孩子更願意來上課了,我們的口碑才能越來越好,我們的培訓才能發展得越來越壯大!
少就是多,我今天主要分享了自己在鋼琴啟蒙教材的編寫的幾點思路,如有不足之處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2015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