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教材的編寫理念及思路

2020-09-05 免費下載站

高中統編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及思路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變化很大,但並非對既往教材教法的顛覆,而是「守正創新」,是在原有基礎上的變化革新,是那種大家經過努力就跟得上的「創新」。

使用新教材,改革語文教學,必須立足於各自的學情,根據自身條件,在原有基礎上去逐步調整、改進和更新。

1.教材的結構與體例

(1)冊次安排

高中語文教材分「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兩部分,其中必修教材設計2冊,所有高中生都要學;選擇性必修教材設計 3 冊,理論上可以自主選擇,實際上絕大多數學生都要學。必修教材可以安排在高一,選擇性必修教材安排在高二。

(2)單元設置

整套教材以「人文主題」和「學習任務群」兩條線索組織單元。

「人文主題」的設計充分考慮新時代高中生人格和精神成長的需要,涉及面寬,主要聚焦在三方面:「理想信念」「文化自信」和「責任擔當」。每個單元的「人文主題」都會突出其中某一方面。

「學習任務群」是單元組織的另一條線索,每個單元都設計有若干指向「語文核心素養」的學習任務,保證語文工具性的落實。

(3)課文

每個單元收課文 4 至 6 篇(也有超過 6 篇的),分為 2~4 課。「課」的劃分主要根據「學習任務群」的要求,依據課文的內容和寫法特點進行組合,一課含 1~3 篇課文不等,實行「群文閱讀」。

(4)單元學習任務

單元後面有「單元學習任務」,一般設計有 3或4 個學習活動。其中一個活動是突顯單元人文主題的,另外兩個活動略有分工,從不同層面引領思考、探究和交流,還有一個活動指向寫作。

(5)古詩詞誦讀

必修上、下冊以及選擇性必修上、中冊都安排有「古詩詞誦讀」欄目,各收有古詩詞 4 首,一共收 16 首。這主要提供課外誦讀,不指定安排課內學習。

(必修上冊)

2.關於學習任務群

(1)理解「學習任務群」提出的意義

「學習任務群」就是一種單元教學,以課堂教學為主,還是教聽說讀寫。以前我們熟悉的教學經驗經過調整,也派得上用場。

提倡「學習任務群」,是希望以「學習任務」來整合單元教學,突出完整性,打破單篇閱讀精講細析的藩籬,讓學生在自主的語文實踐中學會學習建構「語文核心素養」。某個單元或者某一課主要學會哪些基本知識和關鍵能力,有哪些「乾貨」,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有助於克服語文教學的隨意性。這種形式有意識減少教師的講授時間,多讓出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看問題學習,拓展閱讀面,提高閱讀量,讓學習過程充滿思考與探究,領悟與創造,也有助於解決語文教學長期以來存在的「讀書少」的問題。

(2)如何實施任務群教學?

首先要明確單元所屬的「學習任務群」。

其次,把單元承載的「學習任務」內容和要求細化,化為教學的目標、要點、難點,化為教學活動的方案。這就關係到單元後面的「單元學習任務」怎麼使用。

「單元學習任務」不同於以前的習題,不是學完一個單元之後的練習,而是對「學習任務也就是「教學方案」的提示。「單元學習任務」應置前,是設計單元教學方案的主要依據。我們可以參照「單元學習任務」,來設計一個單元的教學環節。

(3)老師要轉變角色

老師要轉變角色,由主要擔負講授,轉為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即「活動」中學習。要把教學的落腳點放在安排好學生的自主學習,有些課可以多講一點,有些少講一點,但力求朝著自主學習的「任務」去設計。

3.任務教學

(1)以「任務」來帶動單元

新教材提倡的是以「學習任務群」為中心的大單元教學,要先明確單元所承擔的「任務」是什麼,然後以「任務」來帶動整個單元的教學。

(2)不能只是奔著任務去閱讀

設計「任務驅動」,任務在前,不能只是奔著「任務」去閱讀,也不是單純為了解決問題或者參加討論去閱讀。本來課文有很豐富的內涵,可以做各種個性化的理解 ,如果太功利,又先入為主,反而窄化了對課文的理解。

很多課文都是經典,讓學生接觸經典,本身就是教學的重要目標,不應該把課文純粹作為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材料或者討論問題的支架。在實行「學習任務群單元教學,設計「任務驅動時,既要設定「活動」,又要警惕一邊倒,還要尊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留給學生更多感受和理解的空間,避免被「任務捆綁。

4.群文教學是根據任務來設「課」

新教材不再以單篇課文或者課時作為「課」的基本構成單位,而是根據「任務」來設「課」。

以往一篇就是一「課」,現在也還有一篇作為一「課」的,但更多的情況是多篇為一「課」。因此教學的方式也會變化,不再是一課一課的,而是一組一組的,就是「群文教學」。

群文教學和單篇教學可以並存

在新教材中,單篇教學和「群文教學」並存。比如有些古文,就仍然設計為單篇教學。

「群文教學」也應當有精讀、略讀之分,兩篇或者三篇課文,總有一篇是要精讀的,老師要舉例子,給方法,給讀書和思考的方法,其他則讓學生帶著「任務」去泛讀。


5.「活動」主要指「三件事 」

從教材的「活動」設計看,大多數還是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的,課堂教學還是主要形式,只是更加注意學習主體往學生轉,調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不要把「活動」簡單理解為課外「活動」,更不要安排那些和語文關係不大的「活動」。語文學習最重要的「活動」,還是讀書。我們都熟悉三件事——閱讀與鑑賞、表達與交流、理解與探究,其實也就是語文「活動」的三個主要方面。

「情境」是什麼?

學習「活動」要儘可能有「情境」,不只是為了激發興趣,更是為了給「活動」的展開提供背景、條件與氛圍。有時候「情境」就是課堂教學內容涉及的「語境」。這種情境或者語境,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而言,必須是真實的,是能和他們的生活經驗貼近,並能促進深度學習的。

語文教學的方式多種多樣,「情境」教學自然有它的優勢,但有些學習主要靠理論推導,對高中生而言,並非所有「學習任務群」的學習都要設定「情境」。

6.整本書閱讀的設計

教材中的「整本書閱讀」設計是提示性的,主要包括「閱讀指導」和「學習任務」兩部分,比較簡單。

「學習任務」主要引導閱讀和思考,供學生選擇其中一二,不必全部完成。

7.綜合活動單元教學要結合學情去設計

綜合活動單元是新課型,教材的設計雖然數易其稿,還是不滿意。老師們可以結合學情放手去摸索。這些課的設計,不是附錄,是教材的有機部分,很重要,不要因為不好講,就放棄了。

當代文化參與教學重點要放在指導學生設計調查方案,實施訪談和調查,從而提高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要注意調查訪問與書面學習相結合,「活動」的實施必須是語文的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

從小學開始學語文,到了高中,對語言學習的規律應當有一些梳理、探究,多少獲得一些理論的自覺邏輯。這個單元的設置,是從語言運用角度學習邏輯基本知識,落腳點主要在思維訓練。

8.讀書為本,讀書為要

(1)語文教學的「牛鼻子」

新教材格外重視目前語文教學「讀書少」這個問題,抓住培養讀書興趣這個「牛鼻子」,重視讀書方法的養成,擴大閱讀面,提升閱讀品位。

(2)各種改革都離不開讀書這一「根本」

教材所提倡的各種新的理念和教法,包括聚焦「學習任務群」,自主性學習,在「活動」中學習等等,全都離不開讀書這個「根本」。使用新教材,千頭萬緒,只要抓住多讀書、培養興趣這個「牛鼻子」,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新教材改革力度大,課堂教學的主體轉換,讀書的要求高,教學的難度增加了,老師怎麼辦?只有多讀書,增學養,當「讀書種子」,才能跟進,求得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相關焦點

  • 《鋼琴啟蒙教材》的編寫思路(姚東風)
    現在的市場已經從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除了我們的硬體,大家最終拼的還是自己的教學,因為教學才是穩固學生最根本、最持久的因素,這才是我們取勝於市場的根本,所以編寫一套具有鮮明特色的教材、編寫一套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教材勢在必行,這就是我編寫教材的初衷!下面我分享一下《鋼琴啟蒙教材》的編寫思路,希望對大家的鋼琴教學有所幫助!
  • 高中語文統編教材編寫完成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截至2018年底,義務教育語文統編教材的使用覆蓋到全國小學一、二年級和初中一、二年級,高中語文統編教材的編寫全面完成。據悉,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和高考綜合改革多維推進。普通高中教科書中,除語文、歷史、政治三科由教育部統編外,其他學科教材版本各異,各省市也有差異。
  • 汪清縣高中新教材網絡培訓在汪清六中舉行
    2020年7月29日上午9時35分,在汪清六中二年三班教室裡的電子屏幕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資深編輯、初高中生物教材核心作者吳成軍老師,正在為汪清縣三所高中14位生物老師,在線講解《高中生物必修一新教材的介紹與說明》。
  • 以核心素養為統領的高中物理教材編寫——2019版普通高中物理(人教版)教材介紹
    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書·物理》的編寫工作於2016年春季正式啟動,並於2019年秋季開始在部分省市投入使用。編寫組根據教育部《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精神,以《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為依據,總結、反思上一輪教材編寫的經驗和不足,著力提升教材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方面的育人價值。
  • 中小學英語教材編寫60年回望
    這套教材在使用一輪之後,就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強行廢止了。    鑑於十二年制仍然是當時全國的主體學制,1962年人教社在編寫了十年制教材的基礎上,又著手編寫新的十二年制英語教材。因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未來得及全部出版就報廢了。這套教材是吸取了我國自1902年至1962年60年間中學英語教材與教學的成功經驗,結合當時學校的教學實際編寫的。
  • 推進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進程的理念與思路
    例如,大中小學思政課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分工銜接思路仍需進一步清晰明確;大中小學思政課的課程與教材在內容的循序漸進、螺旋上升方面,還有很大的改進和完善的空間;相關基礎理論研究還有待加強,尤其是德育一體化思路下思政課教材建設和不同學段的教育教學理論研究還需深入開展。
  • 新高一 新教材 | 全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解讀
    2.體現時代要求新教材加入了很多反映現代科技的最新發展,特別是這些科技發展中能體現創新思維的內容,體現了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4.優化裝幀設計新教材的版式和插圖較之前生動、新穎、活潑、美觀,可讀性和審美性高,便於自主學習,提升閱讀體驗。
  • 省高中音樂「新課標·新教材·新理念」教學課例展示與研討活動收官
    2020年廣東省高中音樂「新課標·新教材·新理念」教學課例展示與研討活動近日在西鄉中學高中部收官。本次研討活動為期四天,由廣東省教研院主辦,深圳市教科院、寶安區教科院共同承辦,西鄉中學協辦。來自廣東22個地級市和全國6個省的400餘名課標組專家、學科專家、部分高校相關專業教師、各地市專(兼)職音樂教研員、各地市高中骨幹教師、學校一線教師共聚一堂,以高中音樂學科新課標、新教材為引領,以課程六個必修模塊為抓手,在傳播新時代高中音樂教育教學新理念的同時,探索高中音樂學科課堂教學新模式。
  • 新統編語文教材有哪些新變化?我們跟教材編寫者聊了聊
    8月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教材投入使用及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全覆蓋工作情況。新版高中統編三科教材終於要和大家見面啦!隨後,有關高中語文新教材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小編特意邀請了新版高中語文教材的編寫者、《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副主編何杰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解讀新版教材~何杰老師全國知名語文特級教師
  • 【教材解析】部編版高中歷史新教材的新變化、新特點
    新教科書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上》【教材解析】部編版高中歷史新教材,這些新變化、新特點你需要了解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發出《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的意見》,決定對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門教材實行統一編寫、統一審查、統一使用。
  • 2020年暑期魯科版高中化學新教材網絡培訓順利開展
    2020年8月10日至13日,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精心組織的一場魯科版高中化學新教材網絡培訓,為這一特殊的暑假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藉助新媒體,本次培訓成功實現了多地聯動。以教材主編、北師大化學學院王磊教授、陳光巨教授為核心的「北師大基礎教育化學教材編寫委員會」,使用魯科版教材的北京、山東、安徽、福建、海南、廣東、河南、寧夏、陝西等十餘省區的教研員如約現身培訓直播間,展示了魯科版教材強大的專家陣容。
  • 教材編者揭秘:三科高中新教材的亮點在哪裡?
    教材編者揭秘:三科高中新教材的亮點在哪裡? 原標題:   新學年本周開啟,由教育部統編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教材與北京等地新高一學生首次見面。近日,記者獨家專訪教材編者,揭秘教材亮點及編寫過程。
  • 2020上海新版教材及高中英語新課本介紹
    、物理等11個學科12套教材,已經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審核通過,列入《2020年普通高中國家課程教學用書目錄》,現印發給你們。 其中上海高考英語新教材仍然是2套: 第一套:由華東師範大學鄒為誠主編的上教社高中英語教材,也就是原來的牛津版高中英語教材,不過新的版本的已經發生質和量變化;新版的高考英語教材分為必修1-3冊和選修1-4冊,相對以往的6本,增加了一本英語選修教材。
  • 新版高中美術教材出爐,咱山東這所高校參與編的
    為落實中央關於立德樹人要求,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根據教育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標」)要求,國家啟動了新版普通高中美術教科書的編寫工作。根據新「課標」,高中美術教科書全套共分為美術鑑賞、繪畫、書法、雕塑、設計、工藝、現代媒體藝術七個模塊。學校受人民美術出版社委託,承擔了《設計》《現代媒體藝術》《工藝》三個模塊的教材編寫任務。
  • 鼓勵學術領軍人物編寫大中小學教材
    職業院校教材對接市場需求此次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系統的高校教材管理辦法。辦法要求,高校教材編寫反映相關學科教學和科研最新進展,反映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應體現創新性和學科特色,富有啟發性,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及創新潛能。
  • 6省啟用高中新教材,必背古詩文僅剩20篇,高考更簡單了?
    教材的編寫思路教材編寫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突出正確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注重發揮語文課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強化綜合性、實踐性,著力提升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 藏文教材編寫中的幾點思考
    為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教育部於2011年7月啟動了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修訂工作。修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是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精神、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的迫切需要。藏文教材編寫是建設有民族特色、符合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特點的編輯工作,是應對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迎接未來挑戰的需要。現今大部分藏文教材編寫是由出版社發起的,整個編寫過程需要做大量的組織、溝通、協調。
  • 普通高中三科統編教材突破了什麼
    今年秋季開學,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教材開始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山東、海南6個省份率先使用,其他省份根據新高考推進和各地實際情況陸續推開,2022年前將全部使用新教材。8月27日,教育部召開發布會,介紹高中三科統編教材投入使用及義務教育三科統編教材全覆蓋工作情況。
  • 張海鵬:普通高中歷史教材全面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在今天舉行的教育部金秋系列發布會上,普通高中歷史教材總主編、中國史學會原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研究員張海鵬表示,普通高中歷史教材合理設置欄目,全面落實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要求。教材圍繞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5個核心素養,總體安排、各有側重地進行內容和欄目設計。
  • 院士為高中生編寫人工智慧教材
    清華大學近日宣布,專門為高中生打造的教材《人工智慧(高中版)》將於今年9月正式出版發行。圖靈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領銜,清華姚班、智班師資組成編委團隊編寫教材,內容包括搜索、機器學習、神經網絡等八個人工智慧核心基礎模塊,並將配備專屬資源網站,為高中生學習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