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輔之,被遺忘的大師,民國水果畫作的頂級大家

2020-12-16 中藝匯藝術之家

丁輔之,被遺忘的大師,民國水果畫作的頂級大家

說起天下第一名社"西冷印社",我們首先會想到第一任社長吳昌碩,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

吳昌碩是我國近現代書畫藝術上的關鍵人物。作為藝術一代宗師,他的藝術影響了之後的很多畫家。如近代的陳師曾、齊白石等。

其實,西冷印社中還有一位藝術大師,丁輔之。提到他大家可能會有些陌生,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法,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被譽為是近代畫水果畫得最好的畫家。因為其高潔低調的品德,也被稱為遺忘的大師。

丁輔之,近代篆刻家、書畫家,是西冷印社創始人之一。他的繪畫題材不廣,但很有特色。他擅長畫松樹、梅花、水果、花卉,人物。其中果類題材的作品,享有民國時期畫水果第一大家的美譽。

他筆下的果蔬類作品生動鮮活,用色鮮豔,明亮,和諧;視覺衝擊力強,極具個性,別有一番趣味在其中。

果蔬在生活中極其易見,十分的樸實平淡,但就是這種樸素的物體,在丁輔之筆下確實雅致高遠,一點都不平淡。

除了在作畫方面的天賦外,丁輔之在書法和篆刻方面的成績也很傲人。他擅長楷書、行書、篆書,尤其精於甲骨篆文,結字停勻,雖瘦而剛勁。因此,他的繪畫作品搭配甲骨文題跋,成為了丁輔之特有的標誌和特色。

丁輔之從1927年頒布潤例後,畫作一直很受市場的青睞和追捧,即便在當今海內外拍賣場上,儘管他的作品尺幅很小,價位也沒有張大千、傅抱石、徐悲鴻、齊白石等名家那麼耀眼,但是,海內外各大拍賣行都樂意推出丁輔之的畫作、印章、書法及信札,特別是繪畫作品,常常受到海內外藏家甚至大藏家的青睞。

比如2009年北京保利推出了國際大藏家尤倫斯夫婦的舊藏——丁輔之的1944年作《果品12開冊》。這是丁輔之以傳統沒骨技法,運用紅、黃、綠紫,赭等色彩,濃淡交錯,描繪了不同果品的鮮潤姿容,達到了"其香欲泛,其汁欲流"的藝術效果。

這件畫作上拍後便受到眾多藏家的追捧,不少藏者先後爭搶,互不相讓,結果被一位藏者買家以123.2萬元收入囊中。

丁輔之的學習生涯並不長,在他46歲的時候,他才開始學習作畫,屬於無師自通,悟性很高,在這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在他學習作畫時隔2年,他便開始賣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幅畫,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但是繪畫成就卻很高,在畫壇中具有影響力。

相關焦點

  • 國畫清風雅集:丁輔之——畫水果的名家
    提起今日「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 人們往往會想到第一任社長吳昌碩 而對創始人之一的丁輔之卻很陌生 實際上,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 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
  • 同創西泠印社的「水果大師」丁輔之,筆下蔬果令人垂涎三尺!
    但提到同為創始人的丁輔之、王福庵、吳隱、葉為銘等人,很多人印象淺淡。今天多藝堂就講一講這位擅畫花卉瓜果的浙派藝術大師丁輔之。丁輔之(1879-1949)原名仁友,後改名仁,字輔之,號鶴廬,又號守寒巢主,後以字行,浙江杭州人。近代篆刻家、書畫家,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詩、書、畫、印四絕的一代大家。
  • 【被遺忘的大師系列】丁輔之:46歲學畫,學畫3年即以此謀生
    【編者按】民國畫壇曾流傳過一則趣聞:某日,尚未出名的張大千和朋友鄭曼青特地跑去杭州找丁輔之品評畫作,丁輔之看過兩人的畫作後,並未說什麼。等他倆走後,丁輔之對朋友說「鄭曼青不得了,張大千一塌糊塗。」今年,西泠印社春拍中推出丁輔之晚年(64歲)為若瓢和尚作《梅花詩畫冊》218.5萬元成交,刷新了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雖然價格不高,但也值得探討一番 。
  • 朱浩雲:永遠不缺買家的丁輔之
    朱浩雲   提起今日「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人們往往會想到第一任社長吳昌碩,而對創始人之一的丁輔之卻很陌生。實際上,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
  • 無師自通的丁輔之,開創西冷印社,在繪畫界影響尤為深遠
    作為一位大師級的人物,丁輔之在自己46歲的時候,才開始學習繪畫創作,對於一般的書畫家來說,這樣的年齡是非常晚的。不過因為悟性極高,同時又非常勤奮,丁輔之基本上達到了無師自通的地步,並很快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在之後的時間裡面,丁輔之也創辦了天下第一名社,至今仍然被人津津樂道。由此也可以看出,丁輔之的影響還是非常深遠的。
  • 丁輔之,大器晚成的書畫家——西泠印社的創始人之一
    丁輔之,大器晚成的書畫家——西泠印社的創始人之一 丁輔之,是一位民國德高望重、才華橫溢的篆刻家、書畫家、鑑藏家、詩人,也是西泠印社的創始人之一,還與其弟共創方形聚珍仿宋版字模。丁輔之先生在印、書、畫、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
  • 民國奇畫家:他46歲才學畫,從畫中能聞到瓜果香
    實際上,在近當代書畫界,還有許許多多非常優秀的書畫大家。比如,今天油畫醬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位民國時期的奇畫家丁輔之。丁輔之就是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他在民國時期的書法、繪畫、篆刻方面,都是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被人們公認的書、畫、印、詩四絕的大家。1879年8月14日出生,1949年7月12日辭世,70年的時間對一位畫家來說足夠了,但對於丁輔之來說,70年的時間太短了。
  • 丁輔之:無師自通,46歲開始學畫,2年後大成?為西泠印社創始人
    小生有畫說 | 畫外議論本期導讀:近來,看到網上有文章是這麼寫的,丁輔之,才華橫溢,無師自通,是天才畫師,46歲開始學畫畫,2年後大成,為西泠印社創始人。第二,這個觀點裡面的一點,小編覺得是不嚴謹的,丁輔之為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當然,說他是創始人沒有錯,只是觀點不夠嚴謹。本期遺留的議論是:丁輔之真的是46歲之後才開始學畫畫的嗎?歡迎看完文章後,在文章末尾留下你的觀點。
  • 西冷印社創始人丁輔之,誰的世界無人間煙火丨私享
    也許大家對這位前輩的藝術成就很陌生,但事實上,他是民國時期印壇、書壇、畫壇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是印、書、畫、詩四絕的大家。今天,我們走近這位大家,領略他的藝術風採。丁輔之才華橫溢,詩、書、畫、印無所不涉、無所不精,並在民國時期享有很高的聲譽。
  • 民國語言大師,任教全球12所頂級學府,100年前就開始推廣普通話
    民國時期可以說是近代最開放的一段時期,世界各國的文化紛紛湧入中國,許多中國人也第一次走出國門留洋學習,這些人才留洋歸國之後將自己的所學用來建設祖國,也都成為了相關領域的大師,出現了一次「民國遍地是大師」的局面,民國風度也一直被後人所推崇。其中,有一位大師,履歷特別豐富,他叫趙元任。
  • 荷蘭繪畫大師倫勃朗一幅鋼筆畫作在洛杉磯被盜
    中新社洛杉磯8月14日電(記者毛建軍)倫勃朗的一幅鋼筆墨水畫作於十三日夜晚在洛杉磯麗嘉酒店被盜。  這幅題為《判決》的畫作為17世紀荷蘭著名繪畫大師倫勃朗的鋼筆墨水畫,當時正在麗嘉酒店參加一個私人展覽。
  • 爭鳴:民國是一個大師輩出的時代嗎?
    這一點,又可以細分: 1.其實是清代學術的傳承,清代樸學本來就大師輩出,學術傳承下來,到晚晴民國,自然還能留下衣缽。這一類人,與其說是民國大師,不如說是晚清大師,最典型的自然是太炎、任公。 2.應該算是清代實證學術和西方思想結合的第一類人。
  • 民國的大師,真的大嗎?
    期末臨近,為了進一步備考,今天翻看學生的作文和學生的作文素材積累,看到,學生收集相關作文素材成系統了,尤其對民國時期的大師們的事跡感興趣 看得多,自己有了的疑惑也多,民國真有那麼多大師麼?後來想了想,還是換一個角度理解,尤其不能現在社會的學術圈子裡的單一標準理解。其實就學術水準和專業度來說,民國時期的很多大師還未必真能配得上這個頭銜。但勝就勝在特殊的時代,由封建的清朝突然來到所謂的民國,不但制度上變化,人的思想上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新舊交替,科技領域還不是人人涉及,人人能懂,目不識丁者比比皆是。
  • 他是民國的藝術大家,斥巨資買下黃賓虹推薦的書法,卻成了贗品
    錢君陶 牡丹圖行書自作詩 網絡圖片錢君陶篆刻選 網絡圖片這位藝術大家名叫錢君陶,他是二十世紀的一位藝術大師,既擅長書畫、篆刻,又精通音樂、裝幀、出版,同時還是一位收藏大家。在他的收藏品中,趙之謙的書法對聯、任伯年的畫作、漢朝的畫像磚等均在其列。在收藏這些物品的同時,他也從這些藏品中汲取了不少養分,並最終成為了西冷印社的副社長,作品被世人所認可。
  • 民國大師蕭公權
    當年我讀嶽南先生寫的《南渡北歸》時,曾經誤以為民國所有的大師都被他寫進其中。後來我才發現,《南渡北歸》中敘述到的大師其實只是大師中的一部分。嶽南先生這本書,主要描述的是公辦的北大、清華和民辦的南開部分教師和學生,抗戰期間為逃難而集聚在臨時組成的西南聯大名下。
  • 為什麼民國大師輩出,現在儘是磚家、叫獸
    我可以幫大家回憶一下:中國目前為什麼窮人上不起大學?因為收費太低;腐敗是改革的潤滑劑;現在買房,就是愛國;市民應該每月徵收20元呼吸稅;公務員位居中國十大最辛苦行業之首;窮人仇富,所以會窮等等。 剛過去的民國,從來就沒安穩過,照理說這對做學問是有妨礙的。可就在這動蕩之中,出現了璀璨的文化,一時間,可謂是大師輩出。
  • 米振雄大師景泰藍琺瑯畫《荷風盛世》傳襲絕世畫作
    秉承皇家技藝,傳襲絕世畫作,中國非物質文化景泰藍《荷風盛世》珍藏版,由故宮學院中國畫研究院院長崔如琢和中國非物質遺產景泰藍傳承人、景泰藍泰鬥米振雄首次跨界巔峰合作打造 藏品截取崔如琢大師為人民大會堂創作的《荷風盛世》局部,融合宮廷繪畫藝術與掐絲琺瑯工藝進行再創作,崔如琢權威授權,中國文化信息協會權威出品 景泰藍《荷風盛世》(珍藏版
  • 《大師巨匠》寫就民國大師們的學養與風骨
    由於這兩次生命的感動,我發誓再怎麼忙,也要與大師在一起,與知識為伍,與經典同行。這個心願讓我勇敢向大師請教,接近大師;我其生也晚,若干無法親炙教誨的大師,我則以閱讀其傳記,以神入他們的心靈世界。所謂大師者,就是真正的讀書人、知識分子。近百年來,孕育了許多大師。
  • 《女童與氣球》畫作自毀向你揭示了什麼
    英國街頭藝術家Bamksy的作品《女童與氣球》上周在倫敦蘇富比拍賣,拍賣師落錘成交之後,過千萬元的畫作突然「自毀」,Bamksy事後「自首」稱指不想作品讓人拿去拍賣。當今最貴的畫作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大師達文西的《救世主》去年以4.5億美元天價成交。全球藝術品銷售市場過去20多年來不斷壯大,新興國家例如我國和印度等都紛紛加入分一杯羹。藝術市場都由以往歐美主導到變成同亞洲「三分天下」。去年環球銷售額近5000億港元,美國佔超四成居首位,中國以21%晉身為全球第二大市場,英國位列第三。「千金難買心頭好」。
  •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花鳥大家「兼工代寫」甘作布衣
    他是民國時期京津畫派著名的花鳥畫家,他的花鳥畫細緻生動、美輪美奐,他就是藝術大家顏伯龍!顏伯龍 (1898-1955) 北京人。名雲霖,字伯龍 ,號長白布衣,所居椿草堂。國畫大師王夢白在民國時期跟齊白石、陳師曾、吳昌碩等在一個等級線上的藝術大家,王夢白的弟子王雪濤在藝壇也是赫赫有名。名師出高徒,可見顏伯龍的藝術水平非凡人能及。在文學上,顏伯龍師從林琴南,與李苦禪、汪慎生、王雪濤、邱石冥皆為同窗之友。顏伯龍畢業後被聘為北京師範學校及北平藝專國畫教師,中國畫學研究會評議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