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童家長質疑醫院藥品過期近一年 院方稱暫不能證明藥品來源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

12月11日下午,首都兒研所宣傳部門回應新京報記者稱,「現暫不能證明家長手中的藥為兒研所藥房所開」,將進行進一步調查。

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實習生 慕宏舉

11月29日,李靜雅(化名)發現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以下簡稱首都兒研所)於5月1日為其1歲10個月的兒子瑞瑞(化名)開出的「阿米迪妥洛特羅貼劑」已過期近一年。藥盒上印明的有效期是「2019年6月」,而藥盒上貼有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的標籤上標註的日期為「2020-05-01」。

▲藥品外包裝。受訪者供圖

首都兒研所藥房工作人員稱,藥房原則上會將臨期的藥下架,並表示得知此事後已將有效期記錄翻出來查驗,「沒有看到這盒登記有效期的記錄,有可能這盒藥是掉在哪了。」藥房工作人員表示院方願意以藥品價格10倍賠償約300元。

李靜雅於12月2日向北京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提交了申請調解的材料,但院方尚未提交相關材料,醫調委表示只有醫患雙方都提交申請書後,才能立案調解。

12月11日下午,首都兒研所宣傳部門回應新京報記者稱,「現暫不能證明家長手中的藥為兒研所藥房所開」,將進行進一步調查。

家長質疑醫院開出藥時已過期近一年

2020年5月1日,李靜雅帶1歲10個月的兒子瑞瑞去首都兒研所呼吸內科門診就診。李靜雅提供的門診病例顯示,主訴為「間斷憋氣,有張口呼吸。呼吸道感染,一年3-4次」,進行了過敏原檢測,初步診斷為「胸悶,過敏性鼻炎」。醫生開具了口服的「孟魯斯特納咀嚼片」和外用的「阿米迪妥洛特羅貼劑」兩種藥,「用藥天數囑託」分別為14天和7天。

▲門診病歷。受訪者供圖

「阿米迪妥洛特羅貼劑」藥盒上顯示,該藥適用於緩解支氣管哮喘、急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氣道阻塞性疾病所致的呼吸困難等症狀。每盒7貼,每日1次,每次1貼,粘貼於胸部、背部及上臀部均可。

李靜雅遵醫囑為瑞瑞用了6貼阿米迪妥洛特羅貼劑,並未發現外表的過敏反應或其他症狀。5月6日至7日,瑞瑞因發熱伴有嘔吐、腹瀉等症狀,先後兩次就診於首都兒研所感染門診,分別被診斷為病毒性感染和胃腸炎,用藥一周後康復。

11月29日,李靜雅發現首都兒研所於5月1日開出的「阿米迪妥洛特羅貼劑」,藥盒上印明的有效期是「2019年6月」,而藥盒上貼有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的標籤上標註的日期為「2020-05-01」。

12月11日,兩名兒科主任醫師告訴新京報記者,超過有效期的藥按規定屬於劣藥,「劣藥失效的居多」,外用藥物是輔助用藥,不良反應還要看具體用藥。某大學一醫學教授認為,該藥物是腎上腺素激動劑,「外用過期藥會有一定副作用,導致皮膚過敏的可能性大,但是導致腹瀉嘔吐等消化道副作用的不多。」

院方表示願意以藥品價格10倍賠償約300元

11月30日,李靜雅撥打了首都兒研所前臺電話說明此事,前臺讓她打給醫院的醫患關係辦公室。醫患辦要求李靜雅將相關材料發送至醫院的郵箱以確認此事是否為醫院事故,並告知李靜雅會向藥房主任反饋。

30日下午,藥房工作人員聯繫李靜雅稱,沒有查到李靜雅手中2019年9月過期的藥,「藥房會查有效期的,不知道哪出現的問題。」該工作人員給出的解決方式是「要不我再給您寄一盒新的」,並表示會向領導匯報此事。隨後,藥房工作人員回電稱,院方可以以藥品價格的10倍金額賠償,即300元左右。

李靜雅稱其不能接受,她想要院方就為什麼過期藥還能開出來的問題給予解釋。12月1日,藥房工作人員再次聯繫李靜雅。據李靜雅提供的通話錄音顯示,對方稱得知此事後已將有效期記錄翻出來查驗,「沒有看到這盒登記有效期的記錄,有可能這盒藥是掉在哪了。」該工作人員表示,藥房原則上會將有效期不足半年的藥下架。

雙方協商未達成一致,藥房工作人員讓李雅靜重新找醫患關係辦公室協調,而醫患關係辦公室工作人員讓李靜雅直接找北京市醫療糾紛人民協調委員會。

12月11日,新京報記者以患兒家長的身份致電首都兒研所藥房,工作人員稱,藥庫每月都會檢查有效期,「正常藥品有效期不足三個月會被下架,但也有特殊藥品,這個要看治療情況以及供應情況,一般只要正常開藥,都會提示患者要在藥的有效期內用完。」

12月11日下午,首都兒研所宣傳部門一工作人員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家長是5月1日到我院就診,那天藥房窗口發出的妥洛特羅貼劑,批次為18HL01,有效期至2020年8月31日。現暫不能證明家長手中的藥為兒研所藥房所開。」

李靜雅稱,其未在其他地方買過該種藥。據其提供的藥盒顯示,批號為「17H01」,有效期至「2019年6月」,藥盒正面貼有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的標籤,標籤右上角標註的日期為「2020-05-01」。對此,上述宣傳部門工作人員稱,「家長手中的藥品,批號是17H01,是我院在2018年4月26日至7月20日期間使用的藥品,當時購入7000盒,至2018年7月20日該批號藥品庫存為零。」該工作人員同時證實,藥房出藥的時候會貼標籤,標籤右上角日期代表取藥日期。該工作人員稱,將就此事進一步調查。

醫調委稱醫患雙方提交申請後才可立案調解

12月2日,李靜雅聯繫了北京市醫療糾紛人民協調委員會,工作人員讓李靜雅通過郵件方式發送醫患申請書和醫患告知書,李靜雅將材料發到對方郵箱後,尚未得到回覆。在《患方申請書》中李靜雅的索賠金額為5萬元。

▲患方申請書。受訪者供圖

12月11日,新京報記者以瑞瑞家屬的身份致電北京市醫療糾紛人民協調委員會,工作人員稱12月2日已收到李靜雅發來的患方申請書和患方告知書郵件,但醫院方的材料始終沒有提交,他們已於12月2日和12月11日兩次催促醫院提交,院方稱「正在準備」。

上述工作人員稱,只有醫患雙方都提交申請書後,才能立案調解。《北京市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告知書》規定,「醫患雙方申請調解,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提供相關的病歷資料和材料。當事人拒絕提供調解所需病例資料和材料的,醫調委不予受理。」

相關焦點

  • 男童家長質疑北京一醫院開過期藥,院方稱暫不能證明藥品來源
    (原標題:男童家長質疑北京一醫院開過期藥,院方稱暫不能證明藥品來源)
  • 男童家長質疑醫院開過期藥 院方願10倍賠償約300元
    男童家長質疑北京一醫院開過期藥,院方稱暫不能證明藥品來源 11月29日,李靜雅(化名)發現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以下簡稱首都兒研所)於5月1日為其1歲10個月的兒子瑞瑞(化名)開出的「阿米迪妥洛特羅貼劑」已過期近一年。
  • 菏澤一醫院使用過期藥品?調查結果公布!
    由於這支過期門冬胰島素注射液無外包裝、無追溯碼,執法人員無法調查藥品來源。鄄城縣中醫院由於藥品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員責任心不強,藥品未按規定養護無養護記錄,造成鄄城縣中醫醫院內科護士站過期藥品交給患者使用。
  • 關注過期藥品回收:全國一年產生1.5萬噸過期藥品
    1.5萬噸,這是全國一年產生的過期藥品估計量,用載重10噸的重型載貨卡車來運,需要1500輛。2016年,新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發布,家庭過期藥品名列其中。對於這每年危害用藥安全、引發環境汙染的1.5萬噸危險廢物,卻面臨著回收難的尷尬局面。
  • 家中藥品過期了,該扔到哪裡去
    【數據】超八成人隨意丟棄記者上網搜索發現,阿里健康在去年發布的《中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白皮書》顯示,我國約有78.6%的家庭存有備用藥品,但80%以上的家庭都沒有定期清理藥箱的習慣,全國一年產生過期藥品約為1.5萬噸。
  • 醫院給病人打過期吊瓶 過期藥品的危害如何處理?
    過期的藥品你是如何處理的呢?近年來醫院使用過期藥品的新聞屢見不鮮,那麼過期藥品會不會危害健康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醫院給病人打過期吊瓶  2017年1月17日,王女士的母親因腦供血不足進入萊西人民醫院就診,期間醫生給王老太開具了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連續輸液5天後,王女士竟發現輸液袋保質期已過期兩個月
  • 男子醫院內買到過期藥 更換藥品仍已過期
    昨天,記者看到李先生所說的過期藥物。該藥品為白色液體,外包裝為白色塑料瓶,藥品名稱為「10%水合氯醛溶液」,用途為「具有催眠和抗驚厥作用,用於失眠、狂躁不安和驚厥」。該藥品批次是141014,生產日期是2014年10月14日,有效期至2015年10月13日。已過期近兩個月。
  • 為處理庫存快過期藥品 日本黑心醫院給患者亂開藥
    人民網東京3月17日電 據《讀賣新聞》報導,日本廣島縣福山市治療精神病的福山友愛醫院曾於去年11月至12月,給6名精神分裂症等患者開出他們原本不需要吃的治療帕金森病的藥。
  • 家有過期藥品,是一扔了之還是怎麼處理,來聽專家怎麼說
    近日,市民丁小姐整理家裡的小藥箱發現,竟有一半的藥品已經過期了。她原本打算扔進垃圾桶,但鄰居阿姨提醒她不能完整丟棄,過期藥品很容易被不法分子二次售賣;她跑了幾個藥店求助,卻被藥店拒收了。快看看,你的家庭藥箱裡的藥品過期了嗎?對待過期藥品,應該如何處理?記者進行了採訪。
  • 過期藥品已被列入《國家危險廢物目錄》 如何處理家庭過期藥品
    近日有媒體報導,雖然家庭過期藥品已被明確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但長期以來,過期藥卻面臨著無人回收、無處回收、難以回收的尷尬局面。過期藥物回收難,究竟難在哪裡?雖然過期藥對於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環境存在多重風險,但長期以來,很多人並未意識到過期藥物的危害。在北京某三甲醫院,一位正在開藥的患者表示,家裡的過期藥物一般都會隨生活垃圾丟棄。
  • 如何處理過期藥品?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王娜許多常用葯基本上是每個家庭必備的,但藥品不是食品,很多沒吃完的、用量少的藥,最後只能放到過期
  • 全國一年過期藥品約1.5萬噸 專家:從處方源頭減少過期藥
    央廣網北京3月17日消息(記者車麗 安徽臺記者張建亞 河南臺記者程冰冰)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過期藥不能服用,這是早就被達成的共識。《中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白皮書》披露,我國80%以上的家庭都沒有定期清理藥箱的習慣,全國一年產生過期藥品大約1.5萬噸。
  • 為什麼過期藥品不能吃?終於懂了
    大部分人一看到過期商品,第一反應就是丟掉,尤其是已經那些發黴、發臭的。但藥品不同,即使過期了,外觀上也看不出有什麼明顯變化。一想到,當初是花了錢買的,有些藥甚至一次都沒吃過,就過保質期了。很多人都覺得,沒啥大事,還能吃,最多就是藥效不足。真的是這樣?藥物過期了究竟能不能吃?
  • 家裡有過期藥品的別扔掉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家庭過期藥品不僅是有害垃圾,更是重要環境汙染源之一。"《中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白皮書》中披露,中國約有 78.6% 的家庭都備有家庭小藥箱,其中 30% — 40% 的藥品超過有效期 3 年以上,但 80% 以上的家庭沒有定期清理藥箱的習慣。全國一年產生過期藥品約 1.5 萬噸。"
  • 兒童醫院使用過期9個月生理鹽水 致患兒發燒
    沈先生擔心輸入過期鹽水對樂樂身體產生其他傷害。  這就是給樂樂注射過的過期鹽水。  男童腸套疊反覆發病  沈先生的兒子樂樂今年21個月大。7月5日,樂樂的肚子突然痛起來,沈先生趕忙回家將孩子送到了大連市兒童醫院,經B超檢查,醫生診斷樂樂患上了腸套疊,需要住院治療。
  • 天水市集中銷毀一批過期藥品
    新天水訊12月10日,天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環衛部門,在秦州區七裡墩水家溝垃圾處理廠集中銷毀了一批過期藥品。此次銷毀行動中,秦州、麥積兩區市場監管局對2020年回收的過期藥品及部分藥品企業自查清理出的庫存不合格藥品,共計1653種1439798瓶(盒)製劑藥品、221種262.94公斤中藥飲片,進行了統一集中銷毀和無害化處理。通過銷毀行動,有效消除了藥品安全隱患,減少了環境汙染。今年以來,天水市積極開展「基層用藥安全保障」行動,加強居民家庭過期藥品回收管理。
  • 藥品過期1天也不能吃
    核心提示:對於過期幾天的藥,一些人抱有僥倖心理,認為只要外觀和氣味沒有改變,就可以繼續服用,其實,這種僥倖做法很危險。因為,多數藥物生產出來後,藥效就會慢慢降低,根據相關標準,藥品的藥效降低到一定程度,即被認定為失效。像阿莫西林、諾氟沙星等抗菌類藥品,藥效減低的速度比較快,如果超過有效期,服用後將沒什麼療效,還有可能耽誤病情。
  • 過期藥品處理難題:丟棄汙染環境,藥店鮮有回收箱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豐臺醫院副院長韓秀娟稱,非處方藥在個人過期藥物中佔比較大。據相關人士推算,每百萬戶家庭過期藥物可達2.15億粒。「不論城市還是農村,棄藥主要進入垃圾堆,而垃圾回收處置體系均不健全,仍未有針對個人過期藥物的專門回收處置管理體系與技術規範,特別是農村更為粗放。」韓秀娟表示。
  • 過期藥品咋處理?
    本報訊(記者曹萍)8月13日,「全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聯盟」第四季活動在包括鄭州在內的全國32個城市同步啟動。處理過期藥品時,市民可通過手機一鍵預約上門回收。    據悉,我省只有鄭州市參與此次活動,市民通過手機打開淘寶或支付寶,掃藥盒上「8」開頭的追溯碼,在跳轉出的詳情頁上找到「過期藥回收」入口,填入地址、聯繫方式等,就能一鍵預約快遞小哥上門回收。所有上門收集的過期藥,都將由專業人員處理後統一銷毀。
  • 無毒科普|過期藥品正確丟棄,不讓治癒變成毒害
    另外,激素類藥品,如硝基呋喃類、雌激素等已被證明具有具有三致效應(致突變、致癌、致畸),而它們在飲用水中長期微量存在,如果不將它們作為一些癌症的成因考慮將有失科學嚴謹性[5]。生物的富集作用在藥品吸收方面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