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山城」重慶近些年來在網絡上爆紅,似乎在各大短視頻平臺瀏覽到關於重慶的內容,不知不覺間成為了流量的寵兒,在這個流量當道的時代,推動了重慶成為人們口中的「網紅城市」,在我看來這座城市確實當得起,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這座城市靠的是流量,其實更多的是這座城所散發的獨特魅力。
我對重慶的嚮往始於當地的城市名片火鍋,止於鄧超主演的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當然去過數次這座城市的我,跟重慶算得上是「老友」了,但每一次與它邂逅,勝過久別重逢,又有點宛如初見,這個老朋友總能在不經意間給我的旅程加一點驚喜。
在重慶走走停停的旅程中,看過了白象居的人文風情,跟著高德地圖導航的指引,來到了重慶文創天堂鵝嶺二廠,這裡是當地文藝青年的聚集地,城市中的理想烏託邦,也是重慶近年來在文創領域一大嘗試,在城市文化建設發展中應運而生,地位相當於798藝術區在北京,M50創意園在上海,紅磚廠在廣州。
鵝嶺二廠距離「穿樓輕軌」李子壩站其實也就幾百米的距離,愣是讓我跟著導航找了好久,只能說山城依山而建的道路實在是不好走,走進文創園,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這塊鏽跡斑斑的鐵門,生動的像過往的遊客展現了這裡的歲月痕跡,斑駁的還用中英文寫著兩個大字「貳廠」。
初次見面就給人一種濃厚的歷史韻味,構建這座創意園的一磚一瓦似乎有著自己的故事,不知是特意做成這樣風格,還是原本這裡的建築就是這樣的類型,後來深入了解之後才知道,原來重慶鵝嶺二廠的前身是民國時期中央銀行的印鈔廠。
距今已有77的光輝歷史,曾是重慶的彩印中心和西南印刷工業的彩印巨頭,當時民國時期主要流通的貨幣銀元和法元有很多是在這裡經手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歷史的演進,這座有著自己光輝歲月的建築也沒落了,曾經發光發熱的廠房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在2012年,遺留下來的印刷二廠整體搬遷,只剩原本的廠房保留了下來。
直到2017年在重慶市政府和英國設計師的共同努力下,原本的老舊廠房煥然一新,搖身一變成為了新穎的文化創意園,這才有了媲美北京798、上海M50、廣州紅專廠、臺北華山1914的獨特園區,一經開放便成了重慶年輕人乃至到重慶旅行的年輕人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也吸引了不少重慶本土的文創公司入駐。
身處其中,你完全感覺不到老舊廠房的氣息,建築風格包括設計有了不小的改動,有著現代工業風的冷色調,也有文藝小清新的暖色調,園區裡遍布小資情調的咖啡廳、餐廳,還有一些賣飾品的文創小店,走到一家古著店門前就被店內的裝修風格吸引了。
店內復古的裝修風格和衣物都有符合我的品位,配上復古的裝修色調和暖黃色的燈光,讓人逛起來就很舒心,另外門開擺放了一臺很復古的單車,與店內風格簡直不要太搭,類似這樣的店在鵝嶺二廠其實還有很多,畢竟夜市主打文創產業,也符合年輕人的口味,難怪一路上來拍照打卡的男男女女特別多,這樣的環境是挺容易出片的。
沿著園區指示牌走到免費的園區觀景臺,可以一覽重慶的「眾山小」,錯落有致的建築物依附在山巒之上,這就是其他城市無法複製的山城特色,《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天台的那段戲就是在文創園樓頂,站在著打卡拍照還真有種自己是電影主角的既視感。
沿著路下山走到地鐵站的途中,還能看到不少有意思的場景,山城梯坎、老街舊巷、重慶的風土人情就是那麼自然的銀隱藏在城市的角落,這些煙火氣十足的畫面,總能讓你為之感慨,或許生活本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