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觀閱莫莫小遊記。在上海,有一條小馬路,見證了老上海的輝煌,承載著舊時光裡的獨家記憶,獨立於喧囂的鬧中取靜,愛與浪漫藏於每一幢歷史建築,與數家初代網紅店的角角落落裡。曾經的上海第一情侶街東平路,在歲月中悄悄改變,在遺憾與不舍中慢慢淡出舞臺。
東平路,位於徐匯區,全長約400米。這條短短不足一裡的小馬路,僻靜幽深。路邊各種特色建築,以及舊上海的花園別墅,掩隱在庭院中,彰顯出貴族的氣質。在東平路9號,是一座法式花園住宅,蔣介石的故居「愛廬」,也是宋子文送給宋美齡作為陪嫁之物。這裡的「愛廬」,與廬山的「美廬」、杭州的「澄廬」齊名。
東平路11號,孟莎式坡頂屋,建於1921年,是宋子文的私宅。除了嶽陽路的私宅,東平路的這一處也是他最愛的一處。黎明、王菲主演的《大城小事》就在此取景。法式的建築注重裝飾,在設計上注重對稱莊重的是孟莎式的特點,在陡峭的坡度上開設裝有簷口的窗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虎窗」,十分氣派。
東平路16號的主人是陳立夫,他這一生,半生為政,半生從文,只求問心無愧,盡力做好自己而已。但不可否認,他跌宕起伏的一生,絕對堪稱民國史上的一段傳奇。開在陳立夫故居裡的和平官邸,也是瓊瑤劇《情深深雨濛濛》的取景地。紅色的外牆格外醒目,三層歐式風格,三段式牆面不對稱。
在過去,好天的時候在這裡喝喝咖啡,聊聊天,壓壓馬路,拍拍街拍,東平路也是一個不二之選,短短400米的小馬路,咖啡吧、湘菜館、泰國菜、西裝店林林總總,不一而足。這裡代表了最民國的老上海,想要領略這條小馬路的民國風情,一些小店和建築還是值得專程前往的。
但在去年年底,東平路和我們說再見的消息在網絡上傳得沸沸揚揚,獲得了許多上海人的關注。這條蘊藏著城市文化歷史的小路由於擴建等原因,沿街商鋪全部收回,一些特色店鋪及餐廳,都面臨著撤離的命運。已經有著105歲小資情調的東平路平靜了下來。
但在這條簡簡單單的400米小馬路內,也有著不少名人故居。從東嶽陽路,至西烏魯木齊南,這條小馬路的曾用名為賈爾業愛路,是由舊時上海的法租界公董局在1913年時修築,也是以1880年法國駐滬的總領事來命名的。
被各大雅士大家們所特別偏愛的東平路,據說民國時期的四大家族都有在這裡居住過的經歷。被設為優秀歷史建築的東平路1號就曾是顯赫一時 的席家私人別墅花園。如今的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內,還藏著一樁有著歐式風情的洋房,也是孔樣熙舊居。
整條路旁的建築都沿襲了跌簷式的歐式公寓模樣,內斂低調卻極盡典雅情調。外牆門窗的樣式等也都是以紅磚砌成凸角隅石式樣。這條棲息在熱鬧繁華商圈旁的僻靜小街,依舊保留了就是法租界幽靜小資的氣息,這樣滿分的情調,怪不得曾是魔都最著名的「情侶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