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餓了麼跟美團差距越來越大了?

2020-12-16 君還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餓了麼跟美團的差距越來越大了,餓了麼比美團成立的時間還早,但發展卻越來越慢。一個是戰略眼光問題,另外一個就是對問題重視程度不同。除了這兩個問題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面,我來簡單說下。

一、首先簡單介紹下餓了麼和美團

先說餓了麼,它是2008年創立的本地生活平臺,主營在線外賣、新零售、即時配送和餐飲供應鏈等業務。截至目前,餓了麼在線外賣平臺覆蓋全國670個城市和逾千個縣,在線餐廳340萬家, 用戶量達2.6億。 旗下「蜂鳥」即時配送平臺的註冊配送員達300萬,公司員工也超過15000人。

美團網,於2010年3月4日成立的團購網站。2020年3月30日,美團全年總交易金額同比增長32.3%至6821億元,平臺年度交易用戶達4.5億,其中餐飲外賣業務全年交易筆數同比增加36.4%達87億筆。

通過以上的同行數據對比,在創立時間上,餓了麼於08年創立,美團是10年創立,但發展速度上美團的交易交易額以及用戶量都超過了餓了麼。

二、APP設計感覺上

雖然我本人不是專業的設計人員,但從APP的LOGO對比,以及APP裡的首頁展示的第一屏內容來說,個人感覺餓了麼都略遜一籌。

對於LOGO可能更多的個人主觀,所以不太好說餓了麼跟美團的差別,但APP裡的首頁展示內容可以很好的來細說下。還是照舊先說餓了麼,餓了麼APP首頁映入眼帘第一個小版塊開頭是個搜索框,下面是六張小BANNER圖,裡面有用戶權益以及其它廣告展示;再下面是各個分類介紹,如美食,商超便利,水果、跑腿代購、甜品飲品等分類;下面版塊是限時秒殺、美食排行榜、天天特價和休閒娛樂。

再說美團,美團搜索框較餓了麼短,所佔空間小;搜索框右邊有個語音輸入提示,體現了人性化,這給了不方便文字輸入的人一些便利;下面的掃一掃、付款碼、騎車和實時公交這4個日常功能非常方便日常使用人群的需要;美團的分類版塊看著比較簡潔,前面突出了外賣、美食、酒店住宿、休閒/玩樂、電影/演出五大分類,再下面是打車、美發等分類;再下面是八張小BANNER圖,主要是廣告展示;下面是用戶最近點過外賣的商家展示。

因為個人感覺進入APP第一屏是用戶感覺最重要的地方,美團在這塊做得更好,不管是在人性化上還是在用戶體驗上我都更傾向於美團的設計。

三、外賣體驗上

以上說的公司成立以及設計感覺對用戶來說不是最重要的,而叫外賣才是用戶最需要的功能。我最開始是用的餓了麼,當時用的感覺一般,可有可無。尤其是那一年餓了麼平臺的新聞讓我更是用得少了,當時餓了麼被爆出有小作坊外賣用地溝油,平臺完全不審查。所以後面能方便外出的時候都會外出就餐,在網上點外賣都比較少了。

後面當周圍同事用上美團後,我覺得相對比下美團的LOGO以及進入APP第一屏都挺不錯,就用上了美團,再加上同一個店鋪的外賣美團的價格更低,更優惠。雖然美團的會員比餓了麼貴一些,但結合每天都點餐,那選擇美團點外賣無疑會更實惠,所以後面就一直都用著美團。

當然,美團也是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會員和優惠購買功能都可以做得更好。但產品完善非一日之功,需要不斷地磨合調試才行,而且沒有任何事物是完美的,要達到一定的要求就必須要做出一些犧牲。好了,以上就是我對餓了麼和美團的看法,如果你有其它更好的意見和想法歡迎關注本人或者留言討論,謝謝!

相關焦點

  • 背靠阿里巴巴家大業大的餓了麼為什麼始終打不敗美團
    背靠阿里巴巴家大業大的餓了麼為什麼始終打不敗美團都說網際網路大戰是燒錢大戰,是真金白銀的硬仗,這話不假,但是打仗不僅需要實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戰術,盲目的燒錢不僅打不敗對手,可能還會耗死自己,挑戰拼多多的淘集集就是前車之鑑。
  • 同樣的肯德基全家桶,看了美團和餓了麼價格,才知兩者差距這麼大
    現在外賣這個行業,也是越來越掙錢了,像大家現在上班的時候,基本上尤其是忙到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也有一些人,不喜歡吃飯,而更加喜歡吃外賣,因為外賣的食物更加好吃,但就是有一點外賣比較昂貴,一頓下來差不多就要花將近20元左右,更別說是配送費了,像大家平時點外賣的時候,是不是也會挑選自己喜歡的一些平臺呢,有人喜歡在美團,有人喜歡在餓了麼
  • 美團外賣 真的被餓了麼反超了?
    事情的起因是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公司QuestMobile公布的一組數據:餓了麼APP在10月份的MAU(月活躍用戶)已經超越美團外賣APP,這是餓了麼近兩年來月活用戶首次在APP端高於美團外賣。外界將這一信息看作餓了麼反撲美團外賣初顯成效、甚至彎道超車的跡象。
  • 美團外賣,真的被餓了麼反超了?
    事情的起因是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公司QuestMobile公布的一組數據:餓了麼APP在10月份的MAU(月活躍用戶)已經超越美團外賣APP,這是餓了麼近兩年來月活用戶首次在APP端高於美團外賣。外界將這一信息看作餓了麼反撲美團外賣初顯成效、甚至彎道超車的跡象。
  • 美團上點的外賣為什麼卻是餓了麼送的?
    但是很多時候你的確是在美團上點的外賣為什麼是餓了麼配送的呢?(或者你是餓了麼上點的餐,送來的確是美團),是不是一臉懵逼?是不是很驚訝?是不是很奇怪?外賣配送員稱之為「騎手」,其實外賣配送的平臺有很多家,有百度外賣(已經被收購)、美團外賣、餓了麼、uu跑腿、達達、點我達、滴滴外賣(西安目前還沒上市)等諸多外賣平臺,最強最大,最常見的只有兩家既美團外賣和餓了麼。
  • 餓了麼商戶退美團原因是什麼?餓了麼商戶為什麼退美團?
    綜投網(www.zt5.com)11月22日訊  餓了麼商戶退美團,商戶被餓了麼要求下架美團。只想好好賣個飯,卻遭遇了「神仙打架,商戶遭殃」的窘境。近日,有網友在華商論壇發帖反映,因沒有聽從「餓了麼」工作人員讓其從「美團」下架的建議,他的餐館被「餓了麼」平臺強行下線。餓了麼商戶退美團原因?
  • 美團和餓了麼的頭盔大戰,意味著什麼?
    餓了麼小哥藍衣服加頭盔上裝一個竹蜻蜓,很像又瘦又高的多啦A夢。當然還有美團外賣小哥的「大長耳朵」:一雙長耳朵一度「萌化」網友,被形容為「可愛的兔子耳朵」。尤其是他們兩兩成群時:不過實際上是「袋鼠耳朵」,因為美團外賣Logo就是一隻袋鼠。有小哥估計被屢次當作兔子,索性在自己外賣小車後張貼告示廣而告之。
  • 在餓了麼送外賣工資有多少,比美團外賣員收入更高嗎?
    現在的人越來越喜歡吃外賣了,這就造成需要大量的外賣員去配送才行,也是讓外賣員這個職業變得越來越有需求了。如今去送外賣的話可以得到比送快遞更高的提成,不少年輕人看到這個挺賺錢的,都是送外賣去了。在餓了麼送外賣工資有多少,比美團外賣員收入更高嗎?今年開始就有很多人說送外賣很賺錢,一個月掙上萬塊錢都是少的,所以可是吸引了大量的快遞員轉行到送外賣,以為靠這個可以多掙錢。但是一些快遞員去送外賣後才發現,還真的不是這樣的,不同的平臺有不一樣的工資標準,但是幹不好那工資還真的不如送快遞員的。
  • 美團休息站出現餓了麼外賣小哥,網友:餓了麼的衣服,美團的心!
    在外賣平臺上有兩個行業競爭者,一個是美團,一個是餓了麼。在大街上我們總是會看到他們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和各種小區之間。他們每天為完成訂單不停地奔波,無論颳風還是下雨,完成訂單是他們的最後使命。一般這兩個競爭行業的人都是對立的。近日,有人拍到這樣一張照片。
  • 餓了麼商戶退美團怎麼回事 商家被餓了麼要求下架美團?
    中國小康網 餓了麼商戶退美團怎麼回事?商家:我只想好好賣個飯!近日,有網友在華商論壇發帖反映,因沒有聽從「餓了麼」工作人員讓其從「美團」下架的建議,他的餐館被「餓了麼」平臺強行下線。據了解,僅西安市高新區東大片區就有七家店鋪被「餓了麼」要求下架「美團」。「神仙打架,商戶遭殃」,這種窘境如何破解?
  • 美團、餓了麼平臺佣金越來越高,實體店鋪該怎麼活下去
    最近朋友圈有店家發了這麼個朋友圈:還有多少店用美團或者餓了麼!感覺完全賠錢啊,咋這麼高的提成點提成百分20,然後在滿減,現在哪有這麼高利潤的餐飲啊!也就是說,我每賣10塊錢,就有2塊錢是美團的了。一個月賣4-5萬,就是說美團拿走8千到1萬。什麼免費入駐,想好了再加入吧!
  • 餓了麼「拖住」美團的新方法
    而餓了麼內部,更是將非餐飲類業務作為彎道超車的機會點。餓了麼有備而來不管是叫「身邊經濟」還是叫「同城零售」,這一次的升級,都涉及本地零售線上化的過程,這是一個足夠大的命題。如果沒有阿里生態的支撐,餓了麼現有的組織形態,未必能在短時間內承接下來。
  • 派餓了麼硬抗美團,口碑自己卻在原地打轉
    「今年下半年,大家就能看到整合之後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以下用口碑餓了麼代稱)總裁王磊在年中的一次採訪時承諾。而在合併一周年之際,確實可以看到,阿里系和口碑餓了麼在加速融合:口碑餓了麼的技術架構在向阿里雲遷移,底層數據也在加速和阿里系打通。
  • 餓了麼最先成為外賣第一後,你所不知道的美團驚天逆襲真相
    它似乎沒有那麼多技術含量,然而在我們不認為外賣是個大產業的時候,餓了麼做到了九十多億美元的企業估值。看過一個市場數據,美團外賣大概佔市場份額60%多一點,餓了麼佔30%多一點,兩強之後再剩下的那些品牌總和也不過就幾個點了。為什麼整個中國只有美團和餓了麼兩家佔這麼大的份額,其他人就做不起來呢?
  • 餓了麼成為外賣第一後,這裡有你所不知道的美團驚天逆襲真相
    它似乎沒有那麼多技術含量,然而在我們不認為外賣是個大產業的時候,餓了麼做到了九十多億美元的企業估值。 看過一個市場數據,美團外賣大概佔市場份額60%多一點,餓了麼佔30%多一點,兩強之後再剩下的那些品牌總和也不過就幾個點了。 為什麼整個中國只有美團和餓了麼兩家佔這麼大的份額,其他人就做不起來呢?
  • 月活被餓了麼反超,美團外賣怎麼了?
    外賣下半場,餓了麼和美團的戰爭有了新變化。據QuestMobile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餓了麼在10月的MAU(月活躍用戶)超越了美團外賣。媒體報導稱,這是餓了麼近兩年來月活用戶首次在APP端高於美團外賣。
  • 餓了麼和美團不甘人後 網際網路「賣菜戰爭」如火如荼
    而對易酒批而言,接入美團,意味著美團覆蓋的餐飲門店就是其可以挖掘的增量市場。  只不過,餓了麼有菜和快驢進貨都逐漸銷聲匿跡,有報導分析,美團和餓了麼進入這塊市場之後,都面臨先行者美菜的壓力,再加上C端爭奪激烈,因此擱置了B2B業務。  直到2018年3月,美團任命陳旭東擔任美團點評集團高級副總裁,負責大零售事業群B2B事業部。
  • 美團餓了麼新戰役,誰將決定今後新零售格局?
    今年4月,隨著阿里巴巴以95億美元全資收購餓了麼之後,阿里系已經基本實現了線上以淘寶、餓了麼、新口碑的組合布局。有人認為阿里的這一舉動是為了和新美大進行抗衡。而在7月5號摩拜單車宣布在全國範圍內實現用戶無門檻免押騎行,同時聲明摩拜已入駐美團APP。
  • 到底是美團厲害還是餓了麼厲害?外賣專送騎手說出了真相!
    可以說,美團和餓了麼在外賣領域競爭的是非常激烈。那麼,到底是美團厲害還是餓了麼厲害?外賣平臺數據顯示,73%的的用戶點外賣會首選美團,26%的用戶點外賣會首選餓了麼,還有1%的用戶會選擇其他平臺。從市場份額的角度來看,美團領先於餓了麼,餓了麼的市場份額還不到美團的一半。
  • 外賣收入超餓了麼2倍,美團開啟結構性競爭新時代?
    美團主營業務持續增長,在阿里收編餓了麼一年多的時間裡,已經成為常態,尤其是長達四個季度,兩者的營收差距維持兩倍。如今走到美團盈利這一節點,又是否意味著雙方的競爭邁向新的階段。財報上的外賣競爭透過美團和餓了麼的財報數據,可以相對直觀地看出餓了麼被阿里收購後、反攻美團的結果,以及當前外賣市場上的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