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明區教師節慶祝大會暨表揚大會現場。(思明區教師進修學校 供圖)
臺海網9月11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導 向老師們祝賀節日,總結成績表揚先進。昨天是第36個教師節,思明區召開教師節慶祝大會暨表揚大會。
大會上,授予林松藝等41名男教師從事教育工作滿30周年榮譽稱號,授予洪瑾宜等127名女教師從事教育工作滿25周年榮譽稱號,並表揚了一批優秀典型,包括「管理獎」「創優獎」「優秀德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抗疫先進個人」等,以及第六屆(2017-2020學年)小學教學優質獎、進步獎。
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心系教育這一最大民生工程,思明區將進一步優化學校建設規劃,千方百計擴充學位,大力推動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加快建設全國教育強區,為廈門教育現代化強市建設貢獻思明力量,為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解答「十大關係」 成績可圈可點
新增小學學位2160個、初中學位600個,新增學位數量分別比去年多出1560個、600個;推動金雞亭中學與廈門一中合作辦學,有力推動教育均衡發展;中考成績全市前100名佔比達全市三分之一,卷面折算分首次包攬全市前三名;持續打造「教師專業發展學校—青年教師成長共生體—骨幹教師項目研究共同體—名師發展工作室—名師工作室」五級教師專業發展平臺,優化教師專業發展路徑,名師名校長數量均居全市各區前茅;彙編並發布「紅色思明」研學之旅實踐課程,165名優秀教師前往對口幫扶地區開展長期、短期支教……
昨日的大會,首先用一連串的數據和成績有力印證了一年來思明區在處理教育「十大關係」上,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去年的教師節慶祝大會,思明區給自己提出十大「考題」,即處理好供應與反應、硬體與軟體、大帳與小帳、公辦與民辦、智育與德育、相同與不同、外部與內部、放權與放心、老人與新人、壓力與耐力等十大關係。
一組數據值得特別關注:思明教育投入穩居全市第一併逐年增長,去年超過40%的財政支出用於教育發展,比2018年提高1.8個點。也就是說,區財政每花100元,有40元是投在教育上。這足以說明思明區對教育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力度。
全力破難題、補短板、提質量,一年來,思明區用實實在在的舉措和成果證明,如何突破頭頂的「天花板」。
展示教育實力 展現思明自信
正值廈洽會,連日來,思明區委主要領導向客商們介紹區情的三組數據,除了兩組經濟數據,另外一組便是亮眼的思明教育成績單。從引以為豪的「思明教育」名片說起,大會用自信、自強、自愛三個關鍵詞,錨定思明教育發展的目標,與老師們真誠共勉。
「思明擁有教育自信,從而更擁有了思明自信!」大會以思明教育為招商加分,鼓舞全體教育工作者懷抱自信,讓思明教育在推動「兩個進位」(經濟總量在全省縣市區排名進位、財政收入在全省設區市排名進位)的新一輪大發展中有更大的擔當,展示思明教育實力,充分展現思明自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教育系統同樣需要自強不息的精神。」對於思明教育來說,需要在兩個方面再發力:更優質,基礎設施不停步,教學質量和管理再提升;更均衡,解決片區之間、學校之間的差異。
事業發展,關鍵在人。「每周要有幾個小時鍛鍊身體」「老師要始終做一個對自己有更高要求的人」……會上通過真誠對話,希望老師們愛護自己的身體,珍惜自己的名譽,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欣逢盛世,當不負盛世!」——引用「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深情話語,思明區委主要領導與教師們共勉,希望老師們把握機遇,在崗位上奮發努力,共同用奉獻證明「愛拼才會贏,教育在思明」。
(記者 吳燕如 通訊員 夏思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