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寫小組/春杉大道/和諧哥
「在電影的天空下,人們明白了他們原本可以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他們發現了在他們單一的生活之外屬於他們的東西。」
在一個忙裡偷閒的午後,花了將近兩小時時間,重又看了一遍曾經風靡一時,豆瓣評分8.9的日本治癒系電影——《小森林·夏秋篇》。
只是萬萬沒想到,不過幾年光景,曾經笑著被治癒的電影,如今再看倒生出幾分唏噓,看似溫暖的背後,潛藏著無盡的殘酷。
《小森林·夏秋篇》故事很簡單,女孩市子,從大都市回到了自幼生長的日本東北地區的村莊小森,開始獨居生活…
【夏】
小森,遠離都市喧囂和浮躁,被青山綠水環繞,地廣人稀,居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依靠一雙勤勞的雙手經營渺小卻舒適的生活,與世無爭,儼然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回到小森後,市子每天穿梭於村莊各處,為自己尋找天然食材。悶熱潮溼的夏季,她會想像自己在空氣中遊泳,被田間瘋長的作物纏繞,在想像的世界裡,水獺也會化身為鯨。
為了去除雨季裡木製餐具生出的黴菌,市子選擇在夏日高溫的房間裡生爐子除溼。當高溼遇上高溫就形成了利於發酵的環境,她決定利用這環境來做麵包。
從和面到蒸烤,市子都身體力行,原本鬆散的麵粉在她手上跳出圓曲舞,化零為整,一隻烤麵包新鮮出爐。
連綿無際的雨天,成了蚊蟲肆虐的天堂,想要在這時獲得一絲清爽,當然要去釀一瓶酸米酒。
先做釀糟,再將酒品加到大米中攪拌,放置一夜後,稍加配料,放入冰箱半日,市子就喝到了自己釀的清涼爽口的米酒。
家的附近有一顆頹子樹,盛夏裡成熟的果子壓彎了樹枝。果子酸澀的味道,讓市子想起兒時與母親一起的時光,有些果子不安分的長在高處,市子努力伸手也夠不到,可她的前男友曾經輕輕鬆鬆一抬手就把果實送到了嘴裡。
食物刺激味蕾,味蕾連接著回憶,新鮮與陳舊,交織於一處。
白白掉在地上的果子,不吃也是浪費,既然已經做了烤麵包,不如就在做一道果醬。市子一個微小的決定,酸澀就化為麵包片上的香甜。
做這些食物時,她總會想起自己出走的母親,母親曾經告訴她做飯最能反應人的內心,所以要認真。
沿著回憶的線,她又嘗試著做了母親獨家的「伍斯特醬油」和「塗抹醬」,來作為其它食物的配料。
雨水豐沛,沼澤邊長著很多雨久花,把殼剝掉,把莖焯水,就可以做成焯蔬菜。加上調料,做成雨久花泥蓋在米飯上是市子的最愛,這道菜她願意從夏天吃到秋天。
秋天來臨之前,市子自己種了一批西紅柿,製作成醬料後來拌麵。在西紅柿的香氣裡,夏天悄悄過去,只是她仍未想清楚,自己選擇回到小森,究竟是想明白了生活,還是逃避生活。
【秋】
到了秋天,包圍著小森的綠樹開始逐漸變黃,天空卻愈發像洗過一樣藍。同夏季一樣,市子還是獨居在小森家中,白天出門依照節氣尋找食材,歸家根據心情烹調食物。
養分注入稻穗,稻子慢慢變甜,通草果開始成熟。市子突發奇想,通過炒通草果的皮,來給自己做了一道方便在田間農作時吃的便當。
豐收的季節裡,她喜歡在收割稻子時帶上核桃飯當午飯。核桃飯吃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首先要和動物比賽尋找掉落的核桃,之後埋土、去皮、清洗、晾乾、將核桃仁取出剃淨,再到研磨,蒸煮,一套工序下來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不過從她坐在田埂上吃它們的表情來看,製作過程很值得。
有時她和好友佑太一起去河邊釣魚,回來後熬製高湯,將魚裹上麵粉放入鍋中油炸,又是一道好菜。
和市子一樣,小森其他村民也很喜歡動手做食物,他們把慄子做成各種口味與鄰裡分享,也會聚在一起品嘗。
秋色漸濃,一些熱乎乎的食物開始收到村民的歡迎,鄰家阿姨齊聚到市子家話家常,火爐上烤著的番薯片,給深秋帶來了一絲暖意。
她也常被邀請去鄰家做客,比如去現場觀看殺鴨子。觀看結束,也會送她一直煮熟的鴨子帶回家。每每此時,她喜歡做烤鴨,真是枯藤老樹烤鴨了。
天氣開始轉涼,市子學著母親從前的樣子又嘗試做了煨燉胡蘿蔔和嫩炒菠菜,也就在這時她收到了已經失蹤多年的母親的來信,然後冬天就要來了…
既然是《小森林·夏秋篇》,那春天和冬天的故事就以後再來講。這部電影中,市子一人,兩個季節,十六道菜,有人說這是日本版《舌尖上的味道》,還有人說這是小清風格的《深夜食堂》。不論是哪一種說法,總也逃不開用食物療愈的主題。
然而,影片遠不止食愈這麼簡單,更寄託著多少在大都市打拼的平凡人心嚮往而不能及的烏託邦。
躬耕山水間,一簞食,一瓢飲,自在舒心。大汗淋漓的夏日可以喝自釀的酸米酒;豐收的秋日可以吃馥鬱香氣的核桃飯。
不再是深夜加班歸家後,冰箱裡的殘羹冷炙;或是遲到的外賣裡,餿掉的湯汁;還有擔心的地溝油。
人之大欲,食色性也,電影中美味的食物時刻都在提醒你,已經很久沒能好好吃頓飯了。
在被欲望裹挾的都市裡,連滿足味蕾的欲望都很難實現,多麼殘忍。
也許你早已習慣無人問你粥可溫的日子,但每一個黃昏與你共同佇立在窗邊的又有誰呢?怕是只有煢煢孑立,筆記本、手機相伴吧。
回到小森,你也不再為高昴的房租房價煩惱,而是關心田間瘋長的野草、菜園裡的蟲子,或今天用什麼原生素材做點什麼好吃的。人們不再是關心你的升職加薪,拿下多少客戶,獎金有多少,而是問:市子,今年收成怎樣啊?
拋開影片中誘人的食物不談,比這些食物更美好的,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村民們簡單、淳樸,與世無爭,家家戶戶做了好吃的之後會一起分享,鄰裡間會相互串門,聊家常。
雖然房子孤零零被沼澤、森林和田地包圍,但市子並不覺得寂寞。
鄰居讓她把做好的糖粒子拿去給城市中那些對她好的人一起吃吧,市子想了想之後說:「可是,沒有啊。」
短短幾個字背後,是無盡的殘酷和無奈,每一穿梭在城市擁擠人群中的人,都不被關心,我們都一樣,終將被遺忘。
厭煩了繁忙的工作及複雜的人際,但貪戀城市的浮華和際遇。迷戀著幽靜的生活,又拼命想躲開孤寂。
困頓在大都市擁擠得喘不過氣的生活中,也做不到說離開就離開,回到家鄉的小木屋。
家鄉已回不去,未來不知在哪。這種境遇,是多少城市人每日的掙扎。
也正是因為如此,《小森林》這部神片,會一直像「迷藥」一般,讓人沉醉,哪怕不到兩小時,也感覺換了一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