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演、互動、答辯……這並不是什麼項目產品推介會,而是一場職稱評審會。昨天,在月湖金匯小鎮,海曙區專業技術人才技術成果路演暨工業工程專業工程師評審活動舉行。注意到,在這場面對面的「大考」中,工作業績成為36名專技人員成功晉級的關鍵要素。
有別於過往「一紙筆試下定論」的「不見面」職稱評審方式,昨天的這場評審會,參加職稱評審的36名專業技術人員晉級賦分的形式是上臺路演,向在場的企業技術負責人和專家展示自己的專業技術能力水平、創新業績成果、對企業貢獻價值等,並獲得綜合賦分。注意到,在這次評審中,綜合賦分的比例較以往有了較大改變,過往職稱評審中佔比頗高的「學歷」「論文」兩項,僅佔賦分總分值的20%,而「工作業績(技術成果)」一項佔比則上升至60%,穩居評審標準「C位」。
同樣改變的還有評審的方式。「這樣的考評方式除了需要對個人經歷和工作業績進行重新審視,路演、答辯環節也非常考驗我的個人表達、臨場應變和邏輯思維能力。」參加材料工程中級職稱評審的莫松亭是「1號選手」,他這樣評價第一次碰到的路演評職稱。從「一言不發埋頭苦幹」走向臺前,讓專家看到自己的實力,另一名參與評審的專技人員張志昕則表示,雖然部分評委提問較為犀利,但也為其自身表達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機會。
「創新發展需要創新人才,職稱評審方式同樣也需要創新。」海曙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這樣表示。據了解,今年以來,當地著力打破傳統以論文和文憑為主的考察式評價方式,創新開展了對應急物資生產企業技術人員和快遞行業助理工程師的職稱評選工作,激勵培養具備技術、實績、表達等綜合實力的專業技術人才。
【來源:寧波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