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臺收到這樣一個問題:「女方索要彩禮50萬加寶馬,男方甩下:你女兒不值這個錢,大家怎麼看?」
沒有前因,沒有後果,我又得腦補故事了。基於描述,大膽作出如下判斷:
一方面,男方和女方家庭條件可能差距懸殊。50萬彩禮和寶馬車,對男方來說可能並非難事,但對女方而言,可能就是一大筆財產了。試想,如果女方家裡也是非常有錢,肯定也會有豐厚嫁妝,男人就不會斤斤計較對方女兒值不值得這個錢了。
另一方面,女方個人條件,比如年齡和顏值可能會比較佔優勢。否則,女方父母一定不敢這麼獅子大張口要彩禮。而且由此可以判斷,女方家庭可能存在重男輕女的情況,對她們來說,女兒出嫁就是一次很好的發財機會,最後的價值了。
基於這樣的情況,整個事件當中最尷尬的要數這個待嫁的女兒了。因為自身家庭不具備優勢,本來在和男方的關係中出於比較尷尬的位置。父母這樣做,即便順利出嫁,她將來的日子應該也不會太好過。
雖然,父母索要嫁妝,一方面來說,是為了表明自己女兒的珍貴,可一旦度把握不好,就會適得其反。如果父母只是把女兒作為賺錢的工具,女兒就不可能在婆家得到尊重。
關於彩禮這件事情,其實非常有意思,不要不行,要多了也不行,還有看向誰要,只有認清這些,才能既得到實惠,又在博弈中勝出。以下幾點建議可以供你參考:
首先,彩禮還是應該要的。既然是幾千年的傳統,還是尊重一下好。尤其是一些文化層次低的家庭,會認為不要彩禮的媳婦不值錢。結果,明明是你體諒對方,最後變成對方看不起你,婚後也不尊重你。
其次,要彩禮應該量對方的經濟狀況而行。有一些誤區會認為彩禮要得越多,對方越肉疼,越是會珍惜你。但任何事情都是適得其反的,現在農村因為彩禮問題引發的悲劇已經很多了。很多家庭為了娶媳婦幾乎傾家蕩產,婚後也難免對女方有所怨氣,並不利於過日子。
再次,要多少彩禮的最佳標準是讓對方心疼卻又不至於出不起。這樣的結果是對方重視你,卻又不會心生怨恨。這裡面還有一個關鍵點是,這些錢大部分都是男方家庭好不容易積攢得來的原始財富,你如果把錢都給了娘家,他們照樣心裡不舒服。因此不管是作為陪嫁,還是私房錢,都會更好一點。
最後,越是雙方家境懸殊的,要彩禮越是要謹慎。女方家庭條件不好,卻找了有錢人家,是好事也是壞事。如果男方家庭看重女方,尊重她,自然會把彩禮給到位。相反,如果是女方家庭主動的,要大額彩禮,只能也讓男方家庭認為女方是自己花錢買來的,不尊重她。甚至出現留言中的情況。
不管怎樣,女人永遠不是貨品,不能用值錢不值錢來衡量。一個靠你索要彩禮來改善生活的父母,或者一個以「價格」來評價你的未婚夫,這樣的女人讓我無比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