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597期,喜歡看故事的朋友不妨給個關注。
作者/小田
今天筆者給大夥講一講曾發生在過去津門某鎮子裡的一則民間小故事。故事是父親講述的,情節上有些離奇,也有些神話色彩。今天講出來給大夥解解悶。
在此小田希望大家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後都有一顆敬畏之心,都能有所啟發,畢竟每個民間故事的背後都有一個寓意。
好了,閒話不多說,咱這就開始講民間小故事:
在60年代的津冀交界地區,因為要在津唐鐵路邊上修建暗堡,便由當時的專家團隊帶隊,僱傭了當地很多老百姓挖坑修建暗堡。
而在修建其中一個暗堡的時候,工程隊卻遭遇到了棘手問題。
一天午時剛過,幾名工人正在賣力挖坑。這個坑在河與鐵路之間,是個傾斜面。忽然,這幾名工人大喝一聲:「哎!那是啥東西?怎麼還在動?」話音未落,坑裡的那個東西就就攪和得坑裡的泥水飛濺,幾個水柱更是從坑裡噴了出來。
那個工人見狀趕忙往岸上跑。此時,在旁邊幹活的人也圍了過來,眾人誰都看不清那坑裡的東西是個啥。
「你們等著,我去報告領導!」一個工人喊道。不多時,工程隊的領導跑了過來,他朝著坑裡看了半天,只見一個青色的類似大鍋蓋的東西正在坑裡的泥水裡攪和著。
那東西滾來滾去,露出了四肢。那四肢顏色皆為白色,尾部呈紅色,頭部也是紅色。那東西忽然往河下一拱,眾人這才看清楚:原來那東西是個烏龜,個頭非常大!
「我的娘!我長這麼大就沒看見過這麼大的王八,咱這河裡咋還有這麼大的王八呢?」
「那王八跑啦!朝著河裡去了!」
「你們看,這坑裡還有小的呢!」眾人是七嘴八舌,現場一片混亂啊!
「這沒準是烏龜窩,行了,既然它們走了,你們繼續幹活!」工程隊領導說完就走了。
可領導走後沒多久,工人們繼續挖坑的時候,卻在坑裡又遇到了一隻大烏龜,而且陸陸續續鑽出來很多隻小烏龜!
「快拉倒吧!別挖了,我聽老輩人說過,這烏龜有靈性,咱們把人家窩給刨了,這是要遭報應的啊!」其中一位年長的工人一說,其他人也都不敢挖了。
不多時,領導又被請來了。領導一看,也覺得這事蹊蹺:「都別挖了,等我通報上級部門,再做打算!」
下午3點多的時候,從天津和唐山來了一些專家,他們現場勘查後,就覺得這事不簡單。
「你們當地有懂風水的老師傅麼?」一個專家問道。
「有,我們村的張玉權(張貴的叔叔)就會看這個,他祖上傳下來的手藝!」
「是嗎?走!帶我們去看看他!」
專家們去了張玉權家,張玉權正在家裡餵雞。看見家門口來了一群人,張玉權沒說啥,做了個「裡面請」的手勢。
專家們把挖到烏龜窩的事跟張玉權說了,張玉權一聽,自言自語道:「我小時候倒是聽我爹說過,那煤河裡有一隻大烏龜,我以為是傳言,沒想到是真事!」
「張師傅,那還得勞煩您給看看去,咱這工程緊急,不能耽擱呀!」
「行!我是支持國家建設的,國家太平了,那也是造福老百姓嘛!」張玉權拿著工具,也沒換衣服,跟著專家們就去了現場。
他在坑邊上看了好久,最後說道:「咱挖坑給人家的家給毀了,人家肯定不樂意。它們不肯走,咱也別玩硬的。既然要佔人家的窩,那就給人家點好處吧!」
「啥好處?張師傅請說!」
「你們先去準備一頭叫驢,再準備三十隻蛤蟆兩隻大公雞,今晚9點把叫驢拉到這拴上,鞭子抽驢,讓它叫,之後放下公雞和蛤蟆,那些烏龜不出意外就會挪窩兒了。」
專家們聽了,趕緊讓工程隊去準備。
「行了,我得回家了,家裡的雞還沒餵完呢!」張玉權嘿嘿說道。
「張師傅,你拿點錢走!」
「不用,等解決了這事,你給我送倆公雞就行啦!錢就免了啊!」說完張玉權就離開了。
晚上9點,工程隊就按照張玉權這位高人的囑咐,一一照辦了。叫驢聲一起,那坑裡就開始翻動了。水柱又噴了出來。
有人看到,那隻很大的烏龜不知道啥時候又回來了。過了一會兒,大烏龜開始往坑外爬,眾人便將公雞和蛤蟆一一撒了下去。大烏龜叼著公雞一下鑽進了河裡,隨後很多隻小烏龜也跟著鑽進了河裡,河面上泛起了一波波大浪。
叫驢聲還在叫著,一直到了9:30分,坑裡才安靜下來。
「這些烏龜應該都走了吧?」
「看這意思差不多,這張師傅果然是高人啊!明天你給張師傅送兩隻大公雞去,挑好的!」一位領導說道。
那頭驢一直叫到晚上10點,見沒有動靜了,才把驢領走了。
第二天,工人們繼續挖坑,這下坑裡面乾乾淨淨,那些烏龜果然都搬走了,修建暗堡的工程繼續進行了。
工程隊的領導給張玉權送去兩隻大公雞,張玉權樂得是合不攏嘴啊!
筆者感言:
這萬物皆有靈性,我們要有一顆敬畏、感恩的心,千萬不能做些強佔強奪的事兒,動物的家也是家!
好了,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如果喜歡我的故事,請幫忙點下方紅箭按鈕「推」一下,謝謝!
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聲明:文中故事為作者虛構,目的是藉故事向世人闡述道理。切莫效仿故事情節,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