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大師"張瑋:團隊化的自媒體,有點像蛻了殼的機構媒體

2021-01-09 浙江在線

  編者按:「現代國家治理的術與數」——浙江首屆大數據輿情高峰論壇於11月29日在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國際會議廳舉行。浙江在線特別推出「2016輿情高峰論壇」系列訪談,共同探討大數據作為資訊時代的基礎資源,如何有效集成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信息資源,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基礎數據和決策支撐,助力黨和政府找到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最優路徑。

解放日報·上海觀察運營技術中心總監張瑋(浙江在線記者 曹楊 張清直 馬崇炎/攝)

  浙江在線·浙江輿情網11月29日訊(記者 李雙 見習記者 詹嬌媚)11月29日,浙江首屆大數據輿情高峰論壇在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國際會議廳舉行。解放日報·上海觀察運營技術中心總監張瑋與部分與會嘉賓進行一場圓桌對話,暢談「自媒體時代的『言值』擔當」。

  12年的體育記者經歷、3年的主流媒體新媒體負責人、2年的自媒體見證者和參與者,解放日報·上海觀察運營技術中心總監張瑋,既是「上海觀察」核心創始團隊之一,又是微信公眾號「石榴婆報告」的聯合創始人和「饅頭說」的運營者,他從機構媒體到自媒體,都擁有充分的觀察空間和平臺。在本屆論壇開幕前,張瑋與浙江在線記者聊起了他所觀察的自媒體領域,從運營者的「基因」與「顏值」,到政務公眾號運營的方式,再到日漸火熱的「大數據」話題,張瑋一一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自媒體成功與否與「媒體基因」無關

  在追崇「內容為王」的時代,有人認為,以個人能力為核心競爭力的自媒體早晚會耗盡才華,最後還是要走傳統媒體的專業化道路。對於自媒體運營者「媒體基因」的問題,張瑋認為,自媒體帳號的成功與否,在一開始,與運營人員的媒體背景可能有關,但最終卻沒有太大關係。不過據他所知,一些沒有媒體背景的大號運營人員或創始人,最終也是走向了專業化的道路。而這也說明,就其本質來說,團隊化的自媒體的確與傳統媒體沒有任何區別。

  「這恰恰說明,自媒體一旦團隊化,除了成本更輕,身段更巧,個性更強外,整個運營機制和傳統媒體沒有區別——有點像『蛻殼』(卸去很多不必要負擔和成本)後的傳統媒體而已。」張瑋認為,這時候的「自媒體」其實已經不是自媒體了,只是成本相對輕,身段相對靈活的機構媒體而已,而真正的自媒體是不會江郎才盡的,因為他/她的才和財,只需要養活自己就行了,興之所至,想更就更。只要繼續熱愛生活,享受生活,就會有源源不斷的素材。「沒有大團隊,不做大布局,不需要有這種顧慮,自己快樂自在就行。」

  當然,張瑋認為,政府宣傳系統、媒體背景的自媒體大v有著更多的擔當、使命與責任,比如公正、客觀、親和,有所為,有所不為。

  「不忘初心」,有時候這不是一句雞湯

  自媒體行業儼然成為了新媒體時代的時尚「香餑餑」,Papi醬獲首輪注資1200萬的「傳說」一度引發熱議。如今,很多年輕人急於投身自媒體,認為這是一個製作成本幾乎為零的契機。但也有統計,能大幅盈利的自媒體少之又少。

  「做自媒體要真的對自己涉獵的方面有興趣,而且真的要了解」,張瑋認為,沒有興趣、不夠了解就沒法堅持下去,也不可能做大。「沒有收入很難做長,但上來只想錢,肯定也做不長。」雖然做公眾號的成本確實幾乎為零,但他認為,做成功的門檻其實非常高,要投入的精力成本也非常大,「這還沒把內容創作的天賦計算在內」。張瑋強調,最重要的是,別忘了自己當初為什麼開這個號的,「不忘初心,有時候這不是一句雞湯話。」

  政務公眾號也可以有「魅力人設」

  作為「網紅」公眾號的運營者,張瑋認為,政務公眾號也可以借鑑時尚公眾號的一些運營經驗。

  張瑋建議,首先,政務公眾號也需要「魅力人格體」。當然,不是簡單地變成「XX君」或「小X」,而是要專門設定人設和三觀訂製,然後團隊嚴格按個性模型去表演;其次,把自己身段放低,努力做到「接地氣」;再次,機制創新,需要有符合體制規則但又有自媒體特色的激勵機制。

  大數據不缺,缺的是能夠挖掘和分析的人

  近年來,無論是政府工作還是企業運作,大數據的運用越來廣泛,也成為輿情分析的重要手段。也有人擔心大數據有過度被追捧的趨勢,對大數據的採集途徑和可信度有一些質疑。

  通過日常對大數據的了解和接觸,張瑋認為,大數據、大數據技術的運用,其實與伯樂、千裡馬的關係,十分相似: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類似的,大數據不缺,缺的是能夠挖掘大數據和分析大數據的人。

  點擊進入高峰論壇專題>>>

版權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輿情頻道消息"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輿情頻道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輿情頻道消息",並保留"浙江在線·輿情頻道消息"的電頭。聯繫電話:8571-85311340

相關焦點

  • 「饅頭大師」張瑋:給孩子講《論語》,如何做到合適
    畢業後,張瑋在《解放日報》做了十多年的體育記者,採訪了三屆奧運會,兩屆世界盃,後回復旦大學新聞系讀了碩士研究生,然後又出來擔任解放日報新媒體負責人。然而,在主流媒體之外,張瑋當時更為人所知的是自媒體大號「石榴婆報告」背後的男人——石榴婆的老公。2013 年,「石榴婆報告」入駐微信公眾平臺。
  • 饅頭說歷史,那些執念和信念、理想與夢想
    點擊播放 GIF 0.0M作為歷史公號網紅,「饅頭大師」張瑋終於出新書了!在張瑋抽絲剝繭般的描述中,歷史被還原成了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這之中,有熱血,有殘酷,有真實,當然,也有溫度。而我們作為看客,會發現,歷史或許從未遠去。作者簡介張瑋(網名:饅頭大師),畢業於復旦大學文科基地班。
  • 讀懂過去,坦面未來 作家張瑋攜《歷史的溫度5》做客安徽圖書城
    在作家張瑋看來,歷史不是冷冰冰的事件,而是由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構成的故事。12月5日,「饅頭大師」張瑋攜新書《歷史的溫度5:那些博弈、較量與人性》做客新華書店安徽圖書城店,帶來「深處博弈時代」的主題分享。自2017年第一本書面世以來,大眾歷史科普讀物《歷史的溫度》系列已經出到了第5本,依舊延續了前作脫離常規歷史的宏大敘事,走向細節,尋找時代真實故事的風格。
  • 什麼是自媒體?做自媒體怎麼月入8000+?
    1、什麼是自媒體?相信大家在最近幾年總是聽到『自媒體』這個詞,那自媒體是什麼呢?今天就讓雨姐告訴大家。在網絡上關於自媒體有許多不同的解釋,官方的回答則是『自媒體是指普通大眾通過網絡等途徑向外發布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傳播方式。』
  • 什麼是自媒體?自媒體的運作原理有哪些?
    在2010年曾經組織了很多期高科技領域的沙龍,其中有一期沙龍邀請到的是唐興通做的社會化媒體(Social Media)的分享,開始關注社會化媒體,後來這個社會化媒體的圈子,逐步演化為自媒體。傳統媒體的媒體機構通常有專門的媒體通道,有專業的記者採集信息,專業的編輯整理內容,經過媒體通道傳播。傳統媒體,主要包括電視、廣播、報紙、周刊(或雜誌)。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網際網路門戶網站也算作傳統媒體了。
  • 如何定義自媒體?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再到自媒體是怎麼發展的!
    今天我來和大家講一下如何定義自媒體?我們說這個問題之前、我來解釋一下什麼是媒體,媒體是一個信息傳播的介質、只要你能提供信息傳播平臺、就可以稱之為媒體。媒體發展到當下、它又稱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傳統媒體包含了:電視、廣播、報紙、雜誌、這些都稱之為傳統媒體。當下很多傳統媒體還是比較火的、很多人還是在看電視、廣播很多人也在聽的、報紙可能非常少、雜誌看的人也比較少了。
  • 3個小竅門蒸饅頭又白又暄軟,像剝了殼的雞蛋一樣光滑,真好吃!
    北方人以麵食為主,其中饅頭是每天不可少的。剛出鍋熱騰騰的又白又鬆軟的大饅頭特別好吃,捏一捏特鬆軟,香氣直撲鼻孔,「啊嗚」一口,真是又軟又香!自從跟著饅頭店老闆學會做這手撕硬面大饅頭,我就再也沒買過外面的饅頭了。想吃了自己做,乾淨衛生。這種饅頭做法,比外面買的饅頭一點兒也不差,甚至可以說是口感更好,也不用擔心健康問題。
  • 新媒體、自媒體、社會化媒體的聯繫和區別
    新媒體、自媒體和社會化媒體概念出現的時間我們首先了解下新媒體、自媒體和社會化媒體出現的時間。新媒體、自媒體和社會化媒體的聯繫和區別1.傳統媒體傳統媒體是相對於近幾年興起的網絡媒體而言的傳統媒體時代,只有權威組織機構才具有媒體資質,它們通過傳統媒介(電視、廣播、報紙、雜誌等渠道)傳播信息,傳播對象可以是任何人。
  • 自媒體新手怎麼做自媒體?新手做自媒體平臺哪個好呢?
    本文大綱:自媒體新手怎麼做自媒體?新手做自媒體平臺哪個好呢?新手最大的迷茫是不知道做什麼,無從下手,那麼剛開始做到底怎麼選擇領域,做哪個領域賺錢呢?「選擇領域更重要的是要先考慮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只有感興趣了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創作激情,和寫出更有專業度的文章不是嗎?
  • 蔡老師自媒體工作室傾心推薦自媒體運營十大技巧!
    1、自媒體定位,以企業主體請求的自媒體能夠發布公司活動、產品資訊,就連個人請求的也能夠發軟文,可是咱們務必要恪守發文標準。在你的身邊肯定會發作有各式各樣值得記下來的東西,這恰恰也是自媒體渠道所想看到的能夠請求不同渠道的自媒體
  • 張瑋《餵》首唱發布會 籤約國際品牌好歌不斷
    搜狐娛樂訊 第一屆好聲音張瑋舉辦新EP《餵》專輯首唱發布會,宣告張瑋經過好聲音比賽之後一年半時間正式進入密集發片季。同時,發布會上張瑋與兩家國際品牌籤約,成為國際知名品牌鞋品以及國際樂器品牌數碼鋼琴的代言人。
  • 一首《High歌》走紅全國,被爆與那英不和,張瑋現在只能跑龍套?
    在那個網絡自媒體還沒那麼發達的年代,素人想翻身做明星的途徑很單一——就是靠著各種選秀比賽,一場場去報名,去參與。兩場比賽都拿了冠軍,但依舊沒激起什麼水花。張瑋也不服輸,繼續跑各種比賽。2010年,他又報名參加了遼寧省青年歌手大獎賽,並憑著不俗的唱功獲得大連賽區通俗組亞軍。
  • 自媒體新手3連問:自媒體是什麼?自媒體平臺有哪些?自媒體怎麼賺錢?
    雖然現在自媒體在我們生活中其實已經「無孔不入」了,但是對於行外人,或者說自媒體新手來說,可能對於自媒體並沒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不信的話,你連問他這3個問題:自媒體是什麼?自媒體平臺有哪些?自媒體怎麼賺錢?在3分鐘內答不上來的,你基本可以確定,他不是行外人就是一個自媒體新手。
  • 如何賦予自媒體生命力?淺析自媒體運營與發展
    如何賦予自媒體生命力?淺析自媒體運營與發展 2020-12-01 08:44 來源:小師弟談論星座
  • 了解什麼是自媒體運營-賓哥優化
    1.會發和懂運營是兩件事許多的朋友對自媒體特別感興趣,雖然自己也玩了特別久的自媒體,但是依然對自媒體沒有系統化的認識。一般來說就是知道些皮毛,就其中的原因來說,不管你做多長時間你依然只是在一個普通在平臺上面發布作品的普通人。
  • 直播電商能幫自媒體走出變現焦慮嗎?
    自媒體們的焦慮,在今年似乎更加明顯了。「內容難做、變現不易、紅利消失」像三座大山壓得絕大多數自媒體喘不過氣。集體焦慮的直接原因就是收入的減少,自媒體最依賴的廣告市場急轉直下,CTR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廣告市場整體下滑8.0%,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都難免頹勢。
  • 自媒體整治要「當下改」也要「長久立」
    自媒體亂象和整頓自媒體行動總是像「落霞與孤鶩」不斷齊飛,即使整治的呼聲和行動從沒有缺席,但是「按下葫蘆浮起瓢」,自媒體的亂象一直難以得到根絕。筆者認為,對於專項整治行動反饋出來的共性問題應該舉一反三,既拿出「當下改」的舉措,又形成「長久立」的機制,才是治本清源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