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知名餐飲食品企業掀起新一波大陸投資熱

2020-12-18 華夏經緯網

  (記者吳宇)臺灣貿易中心近日組織島內10家知名餐飲食品企業,在上海、武漢舉辦連鎖加盟洽談會,向大陸市場發起新一波「攻勢」。

   據臺灣貿易中心上海代表處代表吳文真介紹,目前雲集上海的臺灣餐飲食品企業超過100家,上海、武漢已成為臺灣餐飲食品企業搶灘華東、華中市場的「橋頭堡」。而近期籤署的《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推動更多臺灣企業將大陸市場作為業務拓展重點。

   「臺灣服務業佔生產總值比重已達75%,而大陸只有44%,這說明兩岸服務業合作有很大發展空間。」臺灣貿易中心上海代表處服務業推廣中心副主任李孟娟說。

   據85度C(開曼)大陸區執行副總經理邱志宏介紹,自2007年12月在上海開設第一家門店以來,短短五年半時間,85度C就已在大陸開設了389家門店,員工人數達1.9萬名,兩項數字分別佔公司全球門店和員工總數的52%和88%。

   擁有「代官山」等十個餐飲品牌的展圓國際公司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旗下已有兩個品牌進入大陸市場,收穫頗豐,「大陸是具有全球意義的重點市場,加大這裡的投入,說明臺灣企業正努力將特色品牌布局全球」。

   根據《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附件一「服務貿易具體承諾表」,雙方開放承諾共144條,涉及100多個服務行業,範圍涵蓋了商業、通訊、建築、分銷、環境、健康和社會、旅遊、娛樂文化和體育、運輸、金融等。其中大陸方面開放承諾80條(非金融領域開放承諾65條,金融領域15條),是在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基礎上的進一步開放;臺灣方面開放承諾64條(非金融領域開放承諾55條,金融領域9條),是在臺灣開放陸資入島基礎上的進一步開放。(完)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臺灣味道」加速深耕大陸餐飲市場
    10月30日,在南京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第93屆中國糖酒商品交易會上,臺灣貿易中心精選8家島內優質連鎖業者組成「臺灣連鎖品牌館」以聯合形象主題館的形式亮相南京,有意通過授權代理模式進駐大陸,新一波的「臺灣味道」又將來襲。  據悉,臺灣擁有超過3000個連鎖餐飲品牌,不過臺灣餐飲市場相對較小,且大都已呈飽和狀態,拓展大陸市場成為其發展方向。
  • 營運「漸入佳境」 臺灣集團企業大陸投資走向
    ,市場日趨飽和,工資與生產成本逐年提高,而大陸優惠的政策、良好的投資環境、巨大的市場潛力、低廉的勞動工資,使許多有遠見的臺灣集團給紛投資大陸興辦企業,並從中獲取高額的利潤。川飛集團已意識到祖國大陸的轉投資已成為今後獲利的關鍵,將再斥資1億元在大陸建立電鍍廠與夾器廠。愛地雅集團1997年在廣東東莞創立了愛地雅(東莞)自行車有限公司,將1997年臺灣母廠OEM訂單轉往祖國大陸生產,或將大陸接近完成的產品,以半成品名義進口完成組裝後,再由臺灣出口,由此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達新集團採取臺灣接單,祖國大陸或海外出貨的策略,在祖國大陸投資了許多生產基地。
  • 臺媒:在大陸臺灣餐飲企業品牌 須重新定位
    中新網7月15日電 據臺灣《旺報》刊發文章稱,短短十幾年,大陸有世界上最多的連鎖加盟品牌。在大陸的臺企大都走大眾路線,而有名的大陸本土企業更多是高端餐飲。二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定位和投資,導致兩者發展的基石本質不同,後期發展也有所區別,因此,在大陸臺灣餐飲品牌須重新定位。
  • 臺灣新東陽企業集團食品兼餐飲事業群總經理李龍章一行到吉安參觀...
    2012年12月2日至5日,臺灣新東陽企業集團食品兼餐飲事業群總經理李龍章、食品兼餐飲事業群廠長吳瑞郎到吉安參觀考察。副市長劉賢清、市委副秘書長吳斌接見並宴請了李龍章一行。市臺辦主任苑建華、副調研員胡琿全程陪同考察。
  • 依靠大陸強大的市場 臺灣企業「發家致富」
    據了解,已有不少臺商加入了包括創意設計、展覽設計、物資供應、餐飲服務、旅館擴張等項目中。  新能源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臺灣昇陽光電總經理張錦龍一直有一個願望,就是將公司在江西新餘投資的江西昇陽光電公司打造成全球最大的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片企業。
  • 85℃上市大陸消費者有功 昨杭城所有店全場8.5折
    浙江在線11月23日訊11月22日,以大陸市場為重心的知名餐飲連鎖企業「85oC」以「KY美食」的名字在臺灣IPO(首次公開募股)上市,掛牌首日股價大漲,收盤時股價達400元(新臺幣,下同),相對其168元的發行價漲幅高達138%,顯示了投資人對這家深具「兩岸概念」公司前景的看好。
  • 臺灣食品企業投資大連 打造消費者喜愛品牌
    華夏經緯網5月20日訊:日前,「『聯通杯』2003年大連市民喜愛的知名品牌」評選活動揭曉,臺資企業大連富饒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豆豆豆苗芽濃縮營養食品」榜上有名。    近年來,臺灣食品企業抓住商機投資大連已形成一定規模,到目前為止,全市累計批准的臺資食品企業已達上百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臺灣大成長城集團在大連投資興辦的大成食品、大成美食等3家雞肉製品加工企業,投資額高達5000多萬美元,成為全省雞肉製品產業化經營的龍頭企業。此外還有臺商投資的銘良食品、安記食品等企業所生產的臺灣風味烤腸,已經大量地銷售到東北地區各主要城市。
  • 臺灣評出20大最有價值品牌 上榜企業在大陸皆有投資
    臺灣評出20大最有價值品牌 上榜企業在大陸皆有投資 2011年09月22日 08:0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徐守盛在臺南市、高雄市參訪臺灣知名企業
    徐守盛在臺南市、高雄市參訪臺灣知名企業 2012年06月17日 13:00 來源:湖南日報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三大食品集團在祖國大陸投資獲利顯著
    中新社香港十一月二十日電臺北消息:臺灣頂新、統一、旺旺三大食品集團近年來在祖國大陸投資獲利顯著,隨著對岸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這三大集團將繼續增加在對岸的投資。  據《工商時報》今天報導,頂新集團在對岸投資,經過一番辛苦經驗,效益逐步顯現,旗下五個企業包括頂益控股公司、味全食品公司、德克士西式建倉連鎖店等,今年全部轉虧為盈。
  • 大陸知名白酒企業首次在臺灣上市
    大陸知名白酒企業首次在臺灣上市 2011年03月09日 16:0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大陸知名白酒釀造企業杜康控股有限公司9日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發行1.3億單位的臺灣存託憑證(TDR),每單位發行價為18.65元新臺幣
  • 臺灣食品:大陸食品市場的最後一個香餑餑
    金伯萊大陸渠道拓展勢如破竹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懸掛在13億中國人心頭的一塊石頭,多年來,政府下令整頓了,媒體曝光了,企業承諾了,時隔不久,又有不法商販開始興風作浪,一個個讓人揪心的食品安全案件浮出水面,考驗著老百姓的忍耐底線,這些食品企業的無德行為,一步一步地將這個行業的聲譽掃地出門,消費者開始望食止步。
  • 臺灣企業遭遇政治難題:要大陸還是要臺灣?
    英國《金融時報》席佳琳(Kathrin Hille)臺北報導    隨著臺灣採取措施收緊對海峽兩岸經濟交流的監控,銀行家和商界領袖警告稱,臺灣企業可能被迫儘量減少其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聯繫,或者完全撤離大陸。     根據上周三頒布的一項新規定,臺灣企業在大陸的大額投資或涉及「敏感技術」的投資項目,將由政府逐一審批。
  • 點擊臺灣四大知名品牌企業
    自十多年前進入大陸市場以來,臺資企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進入大陸人們日常生活的臺灣品牌不勝枚舉。比如食品業有生產方便麵的「統一」和「康師傅」、做雪米餅的「旺旺」,休閒餐飲有仙蹤林,婚紗攝影有巴黎婚紗,美容有自然美,自行車有捷安特……    臺灣省有多少知名品牌?走在前面的又是哪幾家企業?
  • 臺灣企業將增加在大陸投資
    臺灣企業將增加在大陸投資 2003-12-17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繼臺南企業成功在祖國大陸開拓自創品牌「湯尼威爾」後,臺灣地區其它成衣企業
  • 臺灣企業「五百大」新排名出爐 鴻海仍據榜首
    中華徵信所在臺北六福皇宮飯店舉行的臺灣「五百大」新排名記者會,同步發表《透視臺灣TOP五千:二00八觀察與前瞻》報告。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表示,最新觀察發現,新出爐的臺灣前十大企業,有九家前進大陸,足見大陸市場熱度之高,且正趨於成熟。  中華徵信所稱,此次公布的統計結果和相關報告,是在搜集臺灣五千餘家大型企業資料後得出的。
  • 臺商投資大陸服務業 蔡英文不應阻攔要協助
    臺灣《旺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總的來看,服務業當前已成為大陸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且未來發展前景寬廣,難怪臺資服務業者普遍不受兩岸關係惡化因素牽制,紛紛搶進這塊大市場。蔡當局面對這一波臺資服務業大陸熱,非但無需加以攔阻,更要想方設法加以協助,以讓臺商心懷臺灣。
  • 臺灣彰化水果首次登滬大陸將掀新一波臺果熱
    人民網4月24日電 翠綠的番石榴、金黃的楊桃22日在上海龍吳港區的臺灣進口水果檢驗檢疫點揭開神秘面紗。歷經海上顚簸,此番抵滬的七噸水果均來自臺灣彰化縣。  具特別意義的是,此為臺灣縣一級行政主管部門,首度採購當地水果貨源,專供大陸市場。
  • 臺灣收緊對大陸投資者赴臺投資的規定,禁止這些企業個人赴臺投資
    臺灣正在收緊對大陸投資者赴臺投資的規定,禁止與政府、政黨或軍方有關聯的中國大陸個人和企業投資者赴臺投資。在做出這一決定之前,臺灣禁止擁有中國大陸國籍、為大陸政府、政黨或軍方工作的香港居民在臺灣定居。臺灣官員周四表示,新規定旨在堵住漏洞,並與美國和歐洲對中國大陸投資的更嚴格規定相一致。臺灣投資委員會發言人蘇智嚴表示:「我們修改了有關允許中國大陸公民投資規定的第3、4和6條,重新定義了大陸對臺投資的地位、比例和結構。」
  • 專訪臺灣PunApp主編鄭國威:李開復談話在臺灣掀起一波漣漪
    他針對臺灣創業環境的談話,對於臺灣來說有什麼樣的影響?其實像李開復一樣類似的建議之前有人提過,但是因為李開復是一個很不同的角色,尤其是他現在還罹患癌症,所以他的話在臺灣的創業領域掀起了另外一波漣漪。但是他指出的問題都是一樣的,那就是臺灣目前的環境對於科技創業者來說並不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