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風景:看雲捲雲舒人生百態

2020-12-12 北京日報客戶端

梁實秋在散文《窗外》中說,窗子就是一個畫框,從窗子望出去,那幅圖畫是妍是媸,是雅是俗,是鬧是靜,那就只好隨緣。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孩子們的視角,透過這個「畫框」,看一看雲捲雲舒、人生百態。

選擇

豐臺二中高二(3)班 聞布迪

他一有空就發呆,發呆時總望向窗外。有些習慣在少年成長的印記中漸漸消失,而這個習慣卻一直伴隨他。透過這扇窗,少年看到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

一個無風的下午,他又站在窗前發呆,忽然被一陣爭吵聲吸引了目光。從窗戶向下望,他看到一男一女在爭吵。那個中年男子頭戴貝雷帽,形象卻有點邋遢,手裡拿著一個空布兜,布兜旁散落著幾盒顏料。由於距離遠,看不清他的神情,但可以看到他的肩膀在抖動。站在男人身邊的是一個中年婦女,只見她插著腰,好像正在質問那個男人。

也許是兩口子吵架吧?窗邊的他邊看邊想。這種摩擦太常見了,他感到些許無聊。正想著,一個清脆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只見女人打了男人一巴掌,然後開始嚎啕大哭,是那種令人揪心的哭嚎。他在窗邊看得心頭一緊。那個男人卻一點兒反應都沒有,只是低著頭,撿起了那些顏料。聽不清兩人的對話,只見男人把顏料放進布兜,接著走向了垃圾桶,毫不留情地將布兜扔了進去。

女人止住了哭聲。男人扔完後一言不發,徑直走過了女人,慢慢地走遠了。難道這男人是一個落魄的藝術家?好奇的少年趕緊下了樓。等他到了樓下,男人和女人都不見了,只有一些鮮豔的顏料灑在地面上。

回到窗邊,天色已經暗下來,街燈一盞盞亮起,整個城市換了一番景象,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少年想起了以前從這扇窗看到的許多景象,有甜蜜的情侶,有追趕公交車的白領,有遛彎兒的老人。人們就這麼日復一日地從他的窗下經過,而他也會融入到窗外的人流中。這是錯誤嗎?會有遺憾嗎?誰又能給出正確答案呢?

太多人向生活妥協。當理想與現實發生碰撞,熱情與冷靜互相對峙,鋒利與柔和難以相容,人們只能學會取捨與選擇。然而生活不會直接告訴我們究竟哪種選擇才是正確的,只會讓我們在漫漫人生路上體驗自己的選擇。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向生活妥協的那個男人,會不會有新的精彩人生呢?

他依舊喜歡望向窗外。在審視他人的過程中,少年也漸漸學會了審視自我。

指導教師 陳維賢

煙花

171中學初二(5)班 江雨桐

除夕的夜晚,夜已經很深了,我坐在回姥姥家的火車上,凝視著窗外。

窗外一片漆黑,天邊稀疏的幾顆星星閃爍著微弱的光。冬天的夜晚充斥著寒冷的氣息,冷清的車廂裡只有零星幾個人。窗外的景物都被夜色籠罩著,連輪廓也模糊得幾乎看不見。車廂裡十分寂靜,我耳邊只有火車隆隆的聲響。

然而,回家的興奮在我心中散發著熾熱。我靠在窗邊,呆呆地望著窗外的黑夜。不知過了多久,突然之間,遠方閃現出幾道光柱。緊接著,許多耀眼的「花朵」在夜空中綻放。是煙花!我一下驚喜起來。隨後,許多煙花從遠方的地平線騰起,仿佛事先約好似的,一大片一大片不斷地躍入空中。火車飛速地前行,煙花也一直綻放,仿佛一部動人的影片,而天地就是那巨大的銀幕。

煙花在漆黑的夜空劃出一道道靚麗的線條,雖然只是一瞬,卻讓原本寂寞冷清的夜頓時變得繽紛絢麗,讓我感覺到溫暖和親切。每年春節,我都會在姥姥家看煙花,今年因為出發得晚,看不到姥姥家除夕的煙花了。此刻車窗外放煙花的人又是誰呢?有沒有一位慈祥的姥姥帶著乖巧的外孫女欣賞煙花呢?姥姥家這會兒是不是也正在放煙花?

一團團煙花劃破夜空,綻放出最美的色彩。我回家的興奮也放大了許多倍。這煙花就像一團火,在寒冷的春節的夜晚,融化了車廂裡的清冷,帶來了回家的溫暖與幸福。

火車在煙花的光芒中疾馳,那些美麗的煙花用自己短暫的生命照亮我們回家的路。在那煙花閃耀的地方,我似乎又望見姥姥家那條熟悉的河流,那座熟悉的村莊,那棟熟悉的房子,還有姥姥那熟悉的笑臉。

指導教師 王峰

「書窗」

懷柔三中初二(1)班 張勇佳

窗,可以幫助人們看到外面美麗的風景。對我而言,書籍就像一扇窗,讓我看到身不能至的美景。

「書窗」,讓我看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讀了《昆蟲記》,我發現在昆蟲這種微不足道的小生物身上,也有值得我敬佩的地方。那就是偉大的母愛和無私的奉獻精神。狼蛛媽媽寧願犧牲自己也要保護卵囊的故事令我深受感動。作者法布爾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也令我欽佩。

「書窗」,讓我看到了生命中的閃光點。讀《紅星照耀中國》,我看到在疲勞和戰爭的重壓下,紅軍戰士憑藉頑強的毅力超越了生理極限。他們翻雪山、過草地,走過二萬五千裡,跨越無數艱難險阻。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四渡赤水……他們打贏了許多看上去根本不可能贏的戰役。這些都是紅軍戰士憑藉堅定信念和智慧贏下的。紅軍的偉大精神就像一縷陽光照進我的心扉,而書籍就是讓陽光進入心扉的窗戶。

「書窗」,讓我看到烽煙滾滾的歷史畫卷。讀《中華上下五千年》,我看到中國的發展歷程。從夏朝開始,王朝一代代更替,文明不斷進步,科技不斷更新。到了近代,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讓中國跌入被列強侵佔的深淵。多少有識之士前赴後繼,尋求救國之路。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徹底站了起來,猶如一頭雄獅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書窗」,讓我打開心窗,看到寧靜祥和的內心世界。讀《愛的教育》,我發現愛就存在於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之中。出於關愛,主人公向素不相識的人伸出援手;出於友愛,主人公不斷規勸朋友,哪怕朋友逐漸疏遠他;出於兼愛,主人公接納任何一個新同學走進班級,不論出身地位,人人平等。原來,愛無處不在,需要用心在細節中感受、理解、傳遞。

我愛我的「書窗」,它讓我看到豐富多彩的世界,看到身邊和遠處的美好。

指導教師 池雲

海棠樹的四季

京源學校初一(3)班 侯驥宇

我的臥室有一扇落地窗,我最喜歡通過它欣賞外面的海棠樹。

經過一場春雨的洗禮,海棠樹仿佛睜開了明亮的雙眼,那手臂般的樹枝變得柔軟起來,樹葉也變綠了。整棵樹都顯得生機勃勃,宛如一位美若天仙的姑娘跳起輕快的舞步。不知哪個夜晚過後,整棵樹含苞待放,每一個花骨朵都鼓鼓囊囊的,好像下一刻就要綻放她的笑臉。我每天凝望窗外,觀察她的變化。幾場春風過後,海棠花一朵接一朵綻放,露出羞怯的笑容。整棵樹都被她們打扮成了粉紅色,看起來格外美麗。

夏天,海棠樹少了幾許春天的嫵媚,多了幾分夏日的濃鬱。它變得鬱鬱蔥蔥,好像披了一件綠色的長袍。鳥兒在樹枝間你追我趕,一邊歡快地玩耍,一邊唱著動聽的歌。海棠果的臉也漸漸泛紅,三三兩兩地掛在枝頭,唱著豐收的序曲。

送走熱情似火的夏天,窗外迎來五彩斑斕的秋日。黃的、橙的、紅的樹葉在樹枝上打著鞦韆。紅撲撲的海棠果藏在葉子下面,像串串風鈴在風中搖擺。

到了冬天,小雪不停地從天上灑落下來。海棠樹的葉子全不見了蹤影,整棵樹被裹在一條銀色的大毯子裡。雪娘娘把海棠樹柔軟地包裹起來,好像生怕弄疼它似的。

這就是窗外海棠樹一年四季的美景,它好像一幅嵌在牆上的油畫,讓我沉醉其中。

指導教師 宋鈺

雪後遐想

密雲穆家峪鎮新農村小學六(2)班 張全城

今年寒假裡的一天早上,我躺在床上,只覺陣陣寒氣衝進屋來。我打著哆嗦下了床,趿拉著鞋來到窗前,拉開窗簾一看,只見窗外一片白,刺得人睜不開眼。我欣喜地大喊:「下雪啦!」要是以往,我早就穿上衣服一蹦三尺高地衝出去瘋玩了,但當時正是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為了響應國家「儘量減少外出」的號召,也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我不能出去玩雪,只能趴在窗前靜靜地看雪景。

窗外的雪花落在井蓋上,落地即化成了水,後面的雪花落在水上再也找不到了。屋頂上的雪被風斜斜地吹散,一大堆一大堆洋洋灑灑地飄落下來,像漫天飛舞的柳絮,又像無數的蒲公英種子在迎風飛翔。這樣的雪景真美啊!可我只能隔著一層玻璃呆呆地望著窗外。

這時,我與朋友在疫情前打雪仗的情景浮現在眼前。「兩軍」對壘,他一個雪球擲向我,我一個雪球飛向他。偶爾被擊中,我們也不哭不鬧,反而笑得更開心了。雪球在天空中飛,笑聲在雪地裡迴蕩,我們玩得不亦樂乎。再看現在,院子裡一個人都沒有,顯得十分悽涼。

看著窗外白茫茫的雪景,我想到了白衣天使。他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奮戰在抗疫第一線。像他們一樣的逆行者何止千千萬萬,我待在安全的家裡有媽媽陪伴,不能出去玩又算得了什麼?我多麼希望這雪就是良藥!它下到哪裡哪裡的病毒就全被消滅掉。

時光流轉,經過近一年與疫情的艱苦鬥爭,我們又迎來了飄雪的冬季。不同的是,我現在可以自由地玩雪了。我呼吸著初雪過後清新的空氣,只覺神清氣爽。我多麼希望輸入性病例也能儘快過去,讓白衣天使們休息休息,盡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指導教師 李靜

雨中故事

海澱進修實驗學校初二(17)班 孫靖怡

暖風從車上的空調縫中吹出來,與乘客身上冰冷的外套做著對峙。一股股哈氣在車窗上不斷變換著形態。雨針夾雜著寒風降臨在這一片擁堵的街區,我們堵在道路上動彈不得。街上幾乎沒有行人,在這風雨交加的冬日早晨,人們都迫不及待地想找個溫暖的地方避雨歇腳。

「嗚——」一陣狂風呼嘯而來,風聲穿過車窗,直達耳膜。「噼裡啪啦!」車窗外忽然傳來一陣響聲。我窩在座位上,嚇得身子一抖。窗外怎麼了?我墊著袖子擦了擦哈氣,望向車窗外。

人行道上原本停放整齊的一排自行車被大風颳倒了,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我正在猜想大概要等雨停了才會有人來扶起它們。然而不一會兒,只見一個身穿黑色雨披的身影走向自行車堆,他身上的雨披顯得很破舊。雨水在車窗上縱橫流淌成一幅抽象畫,我看不清他的臉,卻能看到一雙手伸向車把。

他轉過身,艱難地頂著北風蹲了下去,像是積蓄了全身的力量,握緊車把,扶起一輛車。雨越下越大,透過模糊的視線,我看到歪倒的自行車被一一扶起。不久,他身邊又多了兩道身影,更多傾倒的自行車被他們扶了起來。我被他們的行為深深感動,嗓子有些哽咽,心頭卻湧上一股暖流。

雨還在下,烏雲卻早已飄走了大片,看來天空很快就會放晴。車流開始蠕動,我不舍地從車窗向後看去,那幾抹身影依然在雨中忙碌著。我急忙擦淨車窗上的哈氣,想看清他們的面容。我看到了冬雨裡最溫暖的笑容。

指導教師 齊豔

相關焦點

  • 滿目青山,雲捲雲舒,民宿酒店的詩與遠方
    民宿是山之光,水之聲,月之色,花之香,民宿是掃石月盈帚,濾泉花滿篩,民宿是床前沐月,窗外飄霞,民宿是竹雨聽風,林間落花,民宿是白雲深處,雲捲雲舒,民宿是執著的鄉愁,是童年的記憶,民宿酒店,讓人魂牽夢縈的心靈休憩地。
  • 金敏:雲捲雲舒神農架
    雲捲雲舒神農架這多年,踏遍天南地北天涯路,萬水千山歸來,夢裡仍想一去再去的地方,還是神農架。「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那種相看兩不厭的美好,讓我一貪成痴。去過巍峨秦嶺,雄奇華山。在華山,看天地鋪紙,一叢叢拔地擎天的花崗巖峰,潑墨出大寫意的中國畫。在神農架,見流雲唱和,山和雲變幻出的奇妙景致,仿佛靈動翻飛的霓裳舞衣曲。
  • 「笑看花開花落,淡看雲捲雲舒」——如何能達到這種狀態?
    有朋友問:「笑看花開花落,淡看雲捲雲舒」這句詩你會怎樣理解?首先確定一點,這句話不能叫作「詩」。這是殘句,因此顯得沒頭沒腦。即便是找到原文補全了,這個句子也不能稱之為「詩」,因為一沒節奏感,二不押韻。像這種句子我們只能稱之為「金句」,因為對仗也只限於字詞,連對聯都說不上工巧。當然你要把它寫了貼在文具盒上,那也只由得你。
  • 看花開花落,望雲捲雲舒,生活活的是心態
    一直喜歡這句:「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生命如舟,載不動太多的得失計較和聚散離愁。人生變幻莫測,又怎敵得過世態炎涼和歲月的無情打磨?在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煙火人生,我們總是匆匆的就趕赴了悲歡離合。有人說:「生活就是酸甜苦辣,就像一隻蝴蝶,只有破繭成蝶之後,才能飛翔在遼闊的天空。」是啊,過日子就應該以平常心對待人生百態,以柔軟心對待生活的坎坷與無奈,只有這樣,才可以看到生活的美妙,才能享受到日子的充實與美好。 人的一生,就像是一趟旅行,沿途有數不盡的風雨泥濘,但也有看不完的美麗風景。
  • 曬老公專門為我改造的「農家小院」,綠草地石板地,坐看雲捲雲舒
    曬老公專門為我改造的「農家小院」,綠草地石板地,坐看雲捲雲舒我和老公都覺得城裡的空氣都太差了,近年來是越發想著農村的好了,起碼空氣是最乾淨的,老公說老家有一個房子,但是一直都是老公的表姐住的,所以老公提議我們可以在回老家打掃一下,反正老家到現在的房子的距離也就開車兩三個小時
  • 【詩詞鑑賞】十一首詠雲的詩詞,看雲捲雲舒,​靜看流年!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自古以來雲就是文人墨客吟的對象,歌詠雲的文賦不勝枚舉,多有精粹之作。或是"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的物是人非,或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情有獨鍾,或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滿懷豪情,雲帶給我們的不只是輕盈飄逸的美感,更啟迪我們去思考去追尋雲的精神品質。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心中有塵,自有雲卷,心境坦然,自有雲舒。
  • 優美庭院 |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優美庭院 | 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2020-07-0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捲雲舒中的愛
    雲捲雲舒中的愛除夕將至,因為一份情愫,一份對家鄉、親人的情愫而喜歡上了林清玄的散文。
  • 數不盡紅塵往事,願花開花落,雲捲雲舒,一切隨風飄揚,煙消雲散
    斜陽下,斷腸人斷相思,恨別離一場離別雪飄落怎能訴盡離別的憂傷一箋梅花落佛了誰的紅塵舊情不再問,不再嘆,不再等所有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我究竟身在何處家 又在哪裡我站在最高的露臺微風吹起我的長髮長發肆意飛舞像極了張狂的青春無助 絕望人生路上
  • 閒看花開花落,靜看雲捲雲舒
    慢慢的才發現,有些事真的不能操之過急,沒有深思熟慮就做的決定或辦下來的事情,事後看大多不盡人意。有些事情當時當日沒有解決方案,但擱置了一段時間後,環境發生了變化、心態發生了變化、問題也發生了變化,解決方案竟然悄悄出現了。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越覺得「事緩則圓」的重要性。人只有經過冷靜而又縝密的思考後做出的選擇和決定。
  • 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望天空雲捲雲舒,去留無意
    原創 文/曉斐《菜根譚》有云: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望天空雲捲雲舒,去留無意。講的是人生的一種清靜界。當執著於好的、壞的,對的、錯的時,就會升起無盡的煩惱。因獲得內心歡喜的而雀躍,因失去內心在意的而沮喪。
  •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更是其中最出色的一副對聯。語言簡單,卻畫面感極強,意境高遠,令人一見忘俗,其中蘊含佛、儒、道三家的思想。去留無意反應的是道家的淡泊名利、清靜無為思想;望天上雲捲雲舒蘊含佛家的超然物外,一切如夢幻泡影思想。
  • 感悟人生: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
    反觀現實我們更需要「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的平和心態,以此去思考生活.定位人生。踏踏實實地走好生活的每一步,我們才能享受寧靜而又充實人生有些人,內心缺少寧靜,做事就憑腦子一熱,常常既沒有準備,又沒有計劃,只要興致一來就動手去做,恨不能「一鍬掘出一眼井」,「一口吃成個胖子」。
  •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文/曹輝《幽窗小記》中有這樣一幅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雲捲雲舒。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捲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一幅對聯,寥寥數語,卻深刻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一個看庭前三字,大有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則又顯示了放大眼光,不與他人一般見識的博大情懷;一句雲捲雲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
  • 花開花落 雲捲雲舒
    花開花落 雲捲雲舒文/安頻第一次聽到孫志明這個名字,是在很多年前,但沒有引起高度的重視。直到前年,有一次到朱河鎮去採風,才聽說他是一個很特別的人物。他曾教過小學,是很優秀的小學老師。《論語》上聖人所說的:「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然而他從來不狂妄自大,卻是一個有著鮮明個性的人,屬於狷者。
  • 做人,要學會一笑而過,「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芸芸終生,人生無常,不被艱難困苦嚇倒,方顯英雄本色。風雨欲來,春花凋落,憑欄眺望,陽光總在風雨後。潮漲潮落,雲捲雲舒,閒庭信步,高掛前進的風帆,到腫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前方就是成功的彼岸。「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不要因為今天的痛苦就否定明天的幸福,不要因為微小的成功而迷失了方向,不要因為眼前的風雨,而否定明天的陽光。
  • 教育家竺可楨:坐看花開花落、笑看雲捲雲舒,寫下1300萬字日記
    是否還記得小時候陪父親在電視前看天氣預報?晴天、雨天,颳風、下雪、盡在天氣預報的掌握之中。天氣預報這麼神奇,那麼是誰創建了中國自己的天氣預報系統的呢?他就是竺可楨——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中國科學院院士。
  • 惠風和暢,雲捲雲舒
    細想來,人生多少不如意,皆從不知足上來呢。而真正懂得知足的,又有幾人呢?提到程老師,很多人都會說起她的優雅。我也一樣。當年在附中,有一位二十幾歲的人,因為被人評價從背影看像程老師,高興得見人就說。而程老師那時候已經年過五旬。這樣的優雅,確實是很多女子的終極夢想。但是我想,程老師真正的優雅,還是在她的內心。
  • 聽潮起潮落,看雲捲雲舒,生活終歸是平淡中一抹雲
    聽潮起潮落,看雲捲雲舒,生活終歸是平淡中一抹雲。在兜兜轉轉無數的歲月裡,努力過,掙扎過,開心過,也放棄過。但最後細細回味自己的經歷時才發現一切都是那麼的現實,一切又都是那麼的迷茫。不喜歡抒發那些悲傷的情緒,我努力的做一個樂觀的人。
  • 深度好文:笑看雲捲雲舒,靜觀花開花落!
    笑看雲捲雲舒,靜觀花開花落,其實,活就是這麼簡單。「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它要求你生活得簡單些,把握方向明確些,內容掌握明了些,使你清醒地認識到人生最本質的,最重要的東西,並掌握生活和藝術的真諦。譜寫出一曲不平凡的人生樂章。子曰:「賢哉回也,一篁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對於生活的要求是很低的,雖然家徒四壁,仍然自得其樂。人的一生,時間和精力都是極其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