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沒熱度的劉心悠,突然上了熱搜,因為她在ins上發的一個小孩的帖子,讓她上了熱搜。
先來科普一下事件經過吧。
大約是2012年,劉心悠到加拿大多倫多拍攝廣告片,參加了一個生日聚會。
生日聚會在一家酒吧辦的,去了不少在多倫多留學的學生,就在這個聚會上,劉心悠和一個女留學生一見鍾情了。
1981年出生於臺北的劉心悠,當時已經30歲了,她既是演員,又是模特,2004年出道,從臺灣到大陸,再到國外的許多地方,豐富的人生閱歷,高挑的身材和美豔的臉蛋,讓她風情萬種,別具魅力。
前一年,她憑藉出演《步步驚心》裡女主角的姐姐若蘭而大火,但這部劇在國內很火,卻沒有火到國外。
儘管不是大明星,人群中,她依然是閃閃發光的焦點。
所以,她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這個才21歲的小女孩的目光,她也被眼前這個有點拘束,愛臉紅的小姑娘吸引了。
她藉口倒時差要回酒店休息,讓小姑娘送她去打車,小姑娘微博私信她,她直接問人家「回家了嗎」。
因為太困了沒有及時回覆信息,一通話就趕緊先道歉,安慰對方,還邀請共進午餐,被拒絕了又邀請共進晚餐。
看到女孩吃飯弄花了妝容,把她拉到洗手間幫她補妝。小心翼翼的接吻,自然地送對方禮物,真誠又直白的面對面告白。
看帖子時,真的感覺兩個人都是特別珍惜那段感情,但是,她們還是很快就分手了。
她們相差九歲,所以劉心悠很喜歡叫女孩「小孩」。
這樣的叫法就像隔了千山萬水般,她們,一個是事業上升期的女藝人,每天不是在劇組拍戲,就是拍廣告,拍雜誌,接受採訪,參加綜藝,藝能培訓等,總之一個字,忙。
她的經紀人管控很嚴,沒通電話打過去,經紀人都會奪走電話說:
「同學你就別再打來了好吧,我們家藝人很忙的,你這樣老纏著她影響不好,要是被媒體拿去大做文章,我也跟著倒黴。」
女藝人三個字,還代表著枷鎖。很多藝人經常是,戀愛偷偷摸摸,結婚意味失業。
更何況,劉心悠的這段戀情,在多數人眼中是畸形的,不正常的。
另一個,是在加拿大留學的女留學生,才21歲,想必也是個獨生女,備受家人期待和寵愛,順順利利的留學,然後找工作,然後嫁一個好男孩,才是父母期待的樣子。
即使雙方都能忍受遠距離戀愛,忍受不能見面的煎熬,但事業、外界的期待、流言蜚語,哪一樣都要很堅強才能忍受。
不管是什麼原因,總之她們分手了。
剛分手的時候,雙方都很難過,不知道是誰主動提出的分手,可能是劉心悠,因為她給不了對方穩定的關係和公開的感情,這是事實,所以也不像過多耽誤她。
小孩把他們戀愛的經過寫出來發在豆瓣裡,她把這件事跟劉心悠說了,對方卻沒有怪她,因為捨不得,因為那是她唯一可以發洩的地方。
失戀了,明明很難過,卻不敢跟任何人說,只敢在網絡上匿名發帖,這才更難過吧。
2014年,劉心悠在社交軟體上發了一張手繪小孩的圖片,配文:很多事情沒有對或錯,只是對自己好或不好而已。
所以她認為,這段感情沒有錯,只是結束,或許會好一點吧。
時隔六年,她再次發了同樣的圖片,同樣的文字。
在今年4月16日接受採訪時她還表示說自己產生了退圈的念頭。
網友們都猜測,她是不是想重新追回小孩,比較小孩校友說小孩目前還沒訂婚。
但校友也是,大概率不會再複合了,因為破鏡難重圓。
破鏡難重圓。
畢竟這是生活,不是每對分開多年的情侶,都會像日劇《life線上的我們》一樣破鏡重圓。
《life線上的我們》是改編自常倉三矢的同名漫畫的電視劇,講述了一對從高中就開始偷偷戀愛的男孩,經歷了很長時間的互相陪伴,中間卻有一個人走掉,最後又複合的故事。
17歲的高中生伊東晃,總是一本正經,成績很好,參加了學校的文藝社,實際上是「回家社」,他有一個喜好——一定要走白線。
走白線時,還會加上特別的設定,比如掉下白線就會被冰錐刺,或者是掉入巖漿。
有一天,他踩白線時,遇到了另一個跟他一樣踩白線,一樣會進行特別的設定的男孩子西夕希。
他們差點撞車了,為了讓雙方都「活下去」,晃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們互相拉緊對方的手,旋轉一圈,兩人便交換了位置。
第一次遇見,他們擦肩而過,手指分開,轉身離去,第二次遇見,他們站在白線上聊天,每天放學後,他們都會像約好了一樣,在白線上遇見,然後各自回家。
每一次的擦肩而過,也讓伊東晃對西夕希產生了別的想法,他發現,每次西夕希很遠就招手向他跑去的樣子,真的好可愛好溫暖。
所以他拒絕了校花的告白,然後他們在一起了。
17歲遇見,一直到32歲,他們相識相知相守,也面臨著家長催婚、催生的壓力。
西夕希想和伊東晃一直公開的在一起,在和媽媽見面時,他坦白了,沒想到媽媽特別開明,竟然建議他們去荷蘭領證結婚,還要西夕希下次見面帶上男朋友。
得到了家長認可的西夕希,計劃著兩人的旅行,但伊東晃卻開始向現實低頭。他本來就有點軟弱,不像姐姐一樣事事堅強,他總是向父母的要求低頭,這一次,他也選擇低頭,他說他們沒有未來。
他推開了西夕希,和高中時期向他告白,後來又遇見仍然喜歡他的校花結婚,過上了「普通平凡」的生活。
但也只是表面上幸福,真正的感覺被隱藏起來了。
不到一年,他就提出了離婚。
他的行為,傷害了兩個人,但離婚,的確是最好的做法,他已經看清了內心,沒辦法再忍耐,繼續下去,只會是更大的傷害。
離婚後,他到處找西夕希,但那裡都找不到,不管他多懊悔。
有一天突然看到關於極光的宣傳海報,想起了他們當初的約定,決定去看極光。
在這裡,晃找到了夕希,他拼命向夕希道歉,夕希打了他一拳,原諒了他,因為他還愛他。
他只有一個條件:請不要再離開我。
夕希真的太溫暖了,就應該好好打他一頓的。
這是一部帶著中二式的治癒小甜劇,細膩,溫暖,我能理解夕希的純粹的愛,和晃的猶豫不決,患得患失。
也能理解父母對孩子獲得平凡、普通的幸福的期待。
堅持一份大眾眼中「畸形的」、「不正常」的戀愛,是很難的,但如果覺得幸福,面對世俗,不要屈服,堅持反抗,也是值得的。
萬一能獲得更大的幸福你,比如楊麗萍的徒弟水月,大膽衝破世俗要求,和同性戀人結婚,還獲得了親朋好友的祝福呢。
真心希望,每對情侶,都能像伊東和西一樣,同踩life線,直到死亡把他們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