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健康數據也是經濟社會變化的投射

2020-12-25 海外網

2015年至2019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癌症中心、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開展新一輪中國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監測,根據檢測結果編制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近日正式發布。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超過50%,6歲至17歲的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接近20%,6歲以下的兒童達到10%。專家分析,能量攝入和能量支出不平衡是導致個體超重肥胖的直接原因。

這份關於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的監測報告中亮點不少,也有一些值得重視和警惕的問題。成人平均身高繼續增長、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水平持續改善,是國人膳食營養等方面不斷改善的結果;居民吸菸率略有下降,是控煙工作取得實際成效的反映;食鹽攝入量變少,是國人健康飲食觀念提升的證明;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逐年下降,與疾病防控水平提升、完善醫療保障等有著直接關係。這些營養與健康指標的積極變化,都讓人感到欣慰和歡喜。

該報告同時顯示,國人營養與健康的部分指標也不容樂觀。比如,居民超重肥胖率超過50%,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也不低,變「胖」顯然不利於身心健康,容易出現多種疾病,而這主要是因為缺乏體育鍛鍊。報告顯示,「每周至少一次體育鍛鍊的成人不足四分之一」,也印證了鍛鍊不足是主因。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仍呈上升趨勢,說明部分國人對健康問題重視不夠,既要個人承受病痛,也要增加家庭負擔,還給醫保基金帶來壓力,怎能不讓人憂慮。

上述報告所披露的營養與健康數據,既反映了國人總體健康狀況,也折射出國人思想、行為等方面的進步或不足,一定程度上也是經濟社會變化的一種縮影和投射。比如說,讓人欣喜的多項健康指標,與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普及健康知識、完善政策法律等關係密切,當經濟社會發生諸多積極變化,就能促使越來越多的個體有條件認識和改變自身健康狀況。

在每個個體與社會發展高度關聯的時代,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不只是居民個人的私事。如果沒有2016年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以及去年出臺《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政策動員和引導促進,恐怕今天國人的總體健康狀況還達不到上述報告披露的結果。如《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不僅明確了主要指標,還提出建立績效考核評價機制,有助於促進國人健康指標改善。

對上述報告呈現的國人健康狀況,不妨以趨「喜」避「憂」的態度來看待——針對正面健康數據反映的情況,從個體到單位再到國家層面,應當繼續以正確的方式大力推進健康行動,讓國人總體健康更上一個臺階。對於體重指標增加等讓人憂慮的數據反映的情況,應當繼續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推動居民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讓國人健康數據變「憂」為「喜」。

以堅持體育鍛鍊為例,在政策層面,應鼓勵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要求學校確保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將體育納入中考,以充分發揮體育鍛鍊對改善國人健康的積極作用。在個人和社會層面,每個人也要有強化體育鍛鍊的意識,用人單位要為職工體育鍛鍊創造有利條件,體育場館開放應當有便民利民的可操作性措施,讓體育鍛鍊真正成為個人生活和社會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豐收)

責編:吳正丹

31946699,.國人健康數據也是經濟社會變化的投射,.2020-12-25 08:02:12,.204064,.吳正丹

相關焦點

  • 國人心理六大變化
    變化趨勢有喜有憂論文首次對幾十年來心理學視角下的相關研究進行了系統整理和介紹,探討了中國人在十多個方面的心理和行為變化,包括文化價值、人格特徵、自我建構、人際信任、幸福感、情緒、動機、關係、心理健康以及其他社會態度和行為等,由此勾畫出國人心理的變化趨勢。現代性增強,傳統性降低。
  • ...Daco表示,該研究院一項涵蓋經濟、社會與健康數據編制的經濟...
    【更多跡象表明美國經濟復甦動能正在減弱】今年秋季美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再度激增,這給人們留下了一個疑問:經濟何時會開始惡化?零售客流量、小企業招聘等一系列高頻指標似乎已經開始釋放危險信號,即便先前持樂觀看法的預測者都越來越擔心,消費者可能被日益升高的健康風險壓垮。
  • 社會經濟地位、社會資本與健康不平等
    本研究將社會資本作為中介解釋機制並通過「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2015)」數據,建立結構方程模型並檢驗相關假設。分析發現:社會資本部分地解釋了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後果之間的關係,但不同維度的社會資本產生的影響有所差異。高社會經濟地位群體與朋友社會交往的頻率高,進而增加了他們的健康優勢;對於低社會經濟地位群體而言,社會信任緩解了他們由於低地位所帶來的健康劣勢。
  • 《中國家庭健康大數據報告(2017)》:國人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中國網12月19日訊(記者 佟靜) 國內首個關注家庭健康的年度報告《中國家庭健康大數據報告(2017)》於12月16日在第二屆中國家庭健康大會上發布。這是行業內第一個利用大數據系統解讀我國家庭健康狀況的報告。《中國家庭健康大數據報告(2017)》由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家庭健康專委會聯合新華網、中國家庭報社、微醫集團共同發布。
  • AIDMA模型,投射實體經濟消費心理變化
    消費者從看到產品廣告到發生購買產品行為之間,動態地引導其心理順序變化過程,被美國廣告學家E.S.劉易斯在1898年總結並提出AIDMA消費行為學法則,這個法則是這樣描述消費者看到產品廣告後產生的心理變化,即先注意到(Attention)產品廣告,後直觀對產品有興趣(Interest)後繼續閱讀廣告中的產品信息,再後產生了想買過來試一試的欲望想法(Desire
  • 我國2008~2019年間社會階層結構的變化及其經濟社會影響
    內容提要:近十餘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出現了一系列歷史性轉折和階段性新特徵,特別是社會階層結構的持續深刻變化,對經濟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本文基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的「中國社會狀況綜合調查」(CSS)2008~2019年的數據,選擇就業和工作方式、勞動生產率、中等收入群體成長等幾個學界和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分析社會階層結構變化對這些方面的深刻影響,以期更清晰地理解我國社會未來面對的挑戰和機遇。
  • 徐敬惠:宏觀社會經濟深刻變化 積蓄保險行業上升動能
    大家保險集團總經理 徐敬惠01宏觀社會經濟深刻變化,積蓄保險行業上升動能:收入上漲、城鎮化加快、老齡化加深、低利率、疫情衝擊等成關鍵因素(一)國民收入穩步上漲,保險的社會購買力持續提升抗擊疫情是一場科學戰役,也是一輪健康管理和風險防範知識普及的全民運動,國民的風險意識和保險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明顯強化。
  • 深度解析|社會經濟地位影響大腦功能網絡連接和解剖學變化
    並且,這種趨勢在控制了相關的身體心理健康情況、認知能力和人口學信息後仍然明顯。這種社會經濟地位和腦功能網絡組織無法被童年時的社會經濟地位所反應和解釋。本研究結果提示了在中年人這個人群中社會經濟地位和腦功能網絡組織和解剖學組織的發展有顯著相關,且高社會地位對於中年人的年齡增加造成的大腦衰退有保護作用。
  • 數據分析方法十講——聚焦人口、經濟與社會問題 培訓班招生通知
    【主要內容】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是經濟社會活動中最能動、最具活力的要素。人口是社會物質生活的必要條件,是全部社會生產行為的基礎和主體。人口普查、人口抽樣調查、生命事件統計等活動積累了龐雜豐富的人口大數據,記錄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動態變化的歷史和現狀。
  • 華米科技發布2020年健康狀況報告 國人綜合健康水平有待提高
    由於受疫情的影響,2020年國人的運動健康習慣發生了很多的變化:2020年國人平均步數大幅減少,一些人受疫情的觸動開始運動,人們更加關注自身健康。在此背景下,Zepp數字健康管理平臺對大眾的個人運動機能指數PAI、壓力、血氧飽和度等多個維度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並在此次報告中對2020年國人的運動健康數據進行了充分展示。
  • 國人健康關注度大數據公布,頸椎病成「十大最受關注疾病」之一
    國人健康關注度大數據公布,頸椎病成「十大最受關注疾病」之一 據今日頭條與生命時報聯合發布的《國人健康關注度大數據》顯示, 90 後養生已經成為時下熱潮,據數據顯示,今年的「十大最受關注的疾病
  • 2020年國人最新健康數據
    4、身高和體重僅僅是人的一方面,尤其是進入社會以後,你會發現,不管是成家還是立業,身高和體重都不是關注的內容。(此項僅針對男生) 5、充實自己,讓自己變得內心強大才是王道。
  • 繪畫投射在問題篩查中的實際應用
    大家好,今晚直播跟大家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也是繪畫投射在心理諮詢或者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中的應用,這個應用我們講的內容比較多,不過儘管一個特色,我們會講到如何應用在司法領域,犯罪篩查以及改造。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慢慢開始接受心理諮詢這樣一個新鮮的東西。但總體來說,中國人還是不太願意接納。這是從文化的角度。第二,從人格本身來講。我們知道人都有人格面具。人格面具其實也是社會化的一個表現。
  • 國人三大愛好音樂運動閱讀
    北京晨報訊(記者 王歧豐)音樂、運動和閱讀成為國人的三大愛好
  • 妙健康助力粉紅絲帶,引領女性健康新向標
    近些年,隨著受教育水平和經濟地位的提高,女性群體已經發展成為當今社會的主力軍。然而,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等狀況也使得女性群體面臨著許多的健康問題。據中國國家癌症中心數據統計,我國女性新發惡性腫瘤病例中,首位為乳腺癌,每年發病人數約為30. 4 萬。
  • 經濟版圖變化軌跡是「活力中國」生動註腳
    經濟普查海量數據顯示,五年間,我國經濟規模有大幅度提高。2018年末,全國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法人單位2178.9萬個,比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年份)增加1093.2萬個,增長100.7%。在規模提升的同時,中國經濟版圖發生諸多變化。
  •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現代社會亞健康人群的大數據分析和健康管理...
    為了深入貫徹學習《健康中國行動》,提升本科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現代社會亞健康人群的大數據分析和管理方案研究」調研團,響應學校「行萬裡路,知中國情」暑期社會實踐的號召,於2019年7月22日前往上海費卡華瑞公司開展了「著眼健康行業,識別潛在風險」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 2020國人年度感受!健康第一 漢人重新定義「安心宅」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鄂璠「2020國人年度感受調查」結果顯示,「健康第一」是武漢市受訪者的最大感受。從根本上而言,只有身體健康,才能真正享受到「安心宅」的體驗。新冠肺炎疫情讓許多宅在家中,以及居家隔離的人體驗到了生活購物的不便,儘管電商平臺在疫情期間也承擔起巨大的社會責任,但在需求和供給的「最後一公裡」,最方便的信息與生活物資傳達、傳遞單位,還是在社區。「這兩天,我們團購的蔬菜送到了,送菜的車只能停在小區被封的側門外,隔著欄杆一份一份遞進來。
  • 數據中心行業帶來革命性變化
    導讀 全球經濟因大流行的影響而受到影響,但數據中心和雲解決方案在加速為社會和行業提供數字基礎設施和開發所需的數字基礎設施以及新的數字消費習慣方面起著主導作用。
  • 守護國人骨力健康 「守護健康」聯盟正式在滬成立
    人民網上海7月27日電 隨著現代化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國民對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鈣作為人體基礎營養成分也備受重視,但中國人的鈣攝入量卻是全球倒數第六。7月27日,由光明乳業發起,聯合美年大健康以及眾多專家和醫生們共同創建的「守護健康」聯盟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