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2月19日訊(記者 佟靜) 國內首個關注家庭健康的年度報告《中國家庭健康大數據報告(2017)》於12月16日在第二屆中國家庭健康大會上發布。這是行業內第一個利用大數據系統解讀我國家庭健康狀況的報告。
《中國家庭健康大數據報告(2017)》由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家庭健康專委會聯合新華網、中國家庭報社、微醫集團共同發布。會上,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家庭健康專委會主委奉雯對報告進行了全面解讀。
奉雯表示, 2017年,居民健康關注點逐漸從醫院轉移到社區,又從社區轉移到家庭,「治未病」「預防大於治療」的觀點成為廣大群眾最樸素的「健康觀」,出現三大喜人的顯著變化——國民健康生活意識增強,積極預防的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家庭健康管理意識提升。調研發現,有約93%的被訪者認為,每個人都是家庭的一部分,每個家庭成員的自我健康行為和意識會相互影響,所以應該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健康管理。
本年度家庭健康掌門人的一個顯著變化,就是年輕人開始積極承擔起維護家人健康的責任。主動為家人建立健康檔案的用戶中,18-30歲區間比例增加較為明顯。從性別比例上看,男女趨近各佔半邊天,女性略高,同時女性掌門人成為購買家庭健康險的主要群體。
家庭醫生作為健康守門人的職能日益清晰。數據顯示,醫護人員在線提供健康宣教服務已初具規模。根據微醫平臺數據顯示,在線就醫人次保持較快增長,在線問診人次持續攀升,2017年日均接診量突破6萬。在線就醫成為居民健康需求的一種重要形式。
報告公布的從在線就醫大數據中提取出的年度疾病情況顯示,國人健康狀況仍不容樂觀,尤其是慢性病增加和患者年輕化的趨勢值得警惕。
根據新華網調研數據顯示,居民線下就醫在內科佔比達到21.1%,中醫科緊隨其後達到18.4%。而慢性病多發科室線上問診數據也反映出這一變化,2017年在線就診中,慢性病多發科室的患者量達到了總患者量的32.2%,較2013年增加了8.2%。
數據顯示,白領階層健康狀況出現下滑。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普遍性「亞健康」狀態,出現進一步惡化趨勢——高血壓、糖尿病等傳統意義上的老年疾病,開始向更年輕的群體蔓延。
通過統計微醫平臺已確診高血壓的患者年齡,與2013 年數據相比,2017年我國一線城市白領中高血壓患者平均年齡下降了約0.8 歲。
「我們需要順應居民健康觀念積極變化,大力推動居民健康從需求轉變為利用醫療健康服務資源的行為。」奉雯表示,儘管目前仍有多種主客觀因素影響居民及時、充分、合理地利用健康醫療服務,但健康不能靠運氣,也非命運所定,必須用行動去獲得。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www.cnmediae.com)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