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發布首批20個重大科學問題 為科技創新貢獻「天大力量」

2020-12-22 瀟湘晨報

內容提要:昨日,天津大學舉行125個科學問題發布啟動會,首批發布20個「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發展前沿」的重大科學問題,涉及生命健康、能源材料、智能智慧等領域,以此慶祝建校125周年。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天津大學舉行125個科學問題發布啟動會,首批發布20個「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世界科技發展前沿」的重大科學問題,涉及生命健康、能源材料、智能智慧等領域,以此慶祝建校125周年。

天大聚焦重大需求,集中攻關「卡脖子」技術難題,在生命健康領域聚焦三個方向的研究:微創手術機器人系統——實現精準手術操作,突破關鍵領域核心技術;腦-機交互技術——引領腦科學的智慧健康;DNA信息存儲——佔位顛覆性技術前沿。

圍繞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在智能智慧領域聚焦四個方向的研究:感知智能——開發新型傳感器及其相關技術;智能晶片——開展「晶片微系統+」相關應用研究;智慧社會——攻關智慧社會交叉研究中的關鍵核心問題;智慧能源——智能電網和能源網際網路相關理論與技術研究。

圍繞美麗中國建設的科學和技術創新需求,在環境科學與治理領域聚焦湖泊-流域系統科學與技術、高效綠色環境功能材料、多介質汙染物集成控制三個方向的研究。

圍繞建設海洋強國等國家戰略,大力推動建築工程安全領域技術創新,在製造建造領域聚焦土木工程建設安全、水利工程建設安全、水下滑翔機等深海探測裝備、海洋資源開發關鍵技術四個方向的研究。

此外,天大未來將在能源材料領域聚焦人工光合成、智能有機光電子材料、能源新材料與器件等破擊能源環境問題的關鍵領域。(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來源:今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建校125周年】津雲:天津大學發布125個重大科學問題 用科技創新...
    津雲新聞訊(津雲新聞記者段瑋 天津日報記者姜凝)4公斤DNA能裝下全世界數據嗎?腦機交互能否跑贏馬斯克?工廠廢氣、汽車尾氣是否有望成為未來的動力源?……即將迎來建校125周年的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天津大學,用一場重大科學問題發布為自己慶生,激勵廣大師生勇攀科學高峰,不斷向科學技術的廣度和深度進軍。
  • 天津大學發布125個重大科學問題迎125年校慶
    中新網天津9月28日電 (記者 張道正)4公斤DNA能裝下全世界數據嗎?腦機交互能否跑贏馬斯克?工廠廢氣、汽車尾氣是否有望成為未來的動力源?……即將迎來建校125周年的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天津大學,28日徵集發布125個重大科學問題迎125年校慶。
  • 醫教協同 醫工融合 為生命健康貢獻「天大」力量 天津大學直屬醫院...
    本站訊(記者趙暉 攝影唐蒙) 9月26日,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與天津大學召開啟動會,依託泰達醫院,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中新國際醫院,共建天津大學濱海直屬醫院體系,打造醫教協同、醫工融合的高水平三級甲等醫院集成示範區,加快科技創新,促進醫學AI、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與醫療健康行業深度融合,為人民生命健康貢獻「天大」的力量。
  • 天津大學醫學部成立 醫工結合探索新醫科發展「天大路線」
    天津大學醫學部以「高起點、高質量、高效率」為原則,以開放的視角謀劃和探尋人才培養新模式。學部聘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顧曉松為首任掌門人,設立「劉瑞恆」醫學科學實驗班,探索醫工複合高端人才的本碩博貫通式培養模式;與天津醫科大學探索開展聯合培養模式,開設全國首個智能方向醫學類本科專業,將於今年招收首批本科生;同時籌備設立多個醫學門類新學科和新專業,多角度構建人才培養「高地」。
  • 天津舉行「全球天大人·攜手築小康·共建地球村」天津大學建校
    百廢待興的五十年代,天津大學鼓勵師生走出課堂投身生產實踐,直接為人民群眾生活和工農業建設貢獻力量。改革開放初期,天津大學在國內高校首倡「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辦學思想,成為此後中國大學共同追求的發展方向。近年來,天津大學實施「三全五育」人才培養綜合改革;引領「新工科」建設,為卓越人才培養貢獻「天大方案」;以「強工、厚理、振文、興醫」為目標布局學科。
  • 2020中國理工類大學排名揭曉:天津大學全國第4
    在校友會2020中國理工類大學排名中,天津大學位列全國第4名。天津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臨床醫學、社會科學、計算機科學、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生物與生化、環境/生態學、物理學、農業科學、藥理學和毒物學11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前百分之一,其中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3個學科進入ESI前千分之一。學校科研實力雄厚,始終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 《光明日報》刊登天津大學專版:緊扣時代脈搏 讓老學校煥發新生機
    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研究型大學是科技創新人才的搖籃。五年來,學校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在化工能源、新材料、管理與經濟等十大領域促進學科交叉;直接對接國家重點領域,合成生物技術世界領先,五年獲國家科技獎勵 20 項。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培育和發展自身特色,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智慧財產權保護、能源環境政策等領域作出重要貢獻。
  • 天津大學歡迎您的加入!請收下這封來自天大的邀請
    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11 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前百分之一,其中 3 個進入ESI前千分之一。 由我校牽頭培育組建的「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成為全國首批 14 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之一。獲批建設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獲批建設合成生物學前沿科學中心,是教育部首批批覆建設的 7 個前沿科學中心之一。
  • 天津大學發布新工科建設「天大方案」2.0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陳欣然 通訊員 劉坤 劉曉豔)6月15日,天津大學發布新工科建設「天大方案」2.0,內容主要包括構建完備的新工科教育平臺體系、持續優化新工科教育教學設計、建立健全新工科教育質量管理體系、持續優化新工科教育系統環境四個方面。
  • 往昔回顧:銘銓與天津大學合作
    2019年3月20日上午,銘銓與天津大學舉行「技術開發(委託)合作」的籤約儀式。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季民教授、王芬副教授代表天津大學出席此次活動。天津大學(Tianjin University),簡稱天大,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 1895 年 10 月 2 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天津大學是一所師資力量雄厚、學科特色鮮明、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居於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學校科研實力雄厚,始終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 天津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共建「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首次將建設「健康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在這一戰略指引下,8月23日,天津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共同籤署了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和共建「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備忘錄。
  • 天津大學進步大
    作為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長期以來,天津大學秉承"興學強國"的使命、"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愛國奉獻"的傳統和"矢志創新"的追求,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學校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已成為一所師資力量雄厚、學科特色鮮明、教育質量和科研水平居於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2017年,天津大學入圍首批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堅持需求導向,重點布局建設10個學科領域,5年來基本形成了"強工、厚理、振文、興醫"的綜合性學科布局。
  • 天津大學這四個「王牌」專業,不僅實力強勁,畢業生還供不應求!
    天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重點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兩彈一星」功臣吳自良、姚樹人也是該校的畢業生。所以這樣一所赫赫有名的高校,有著很多王牌專業,小編就此推薦幾個吧,不僅實力強勁,畢業生還供不應求!
  • 來天大!來天津!共創美好未來!
    學校堅持「強工、厚理、振文、興醫」的發展理念,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共有25個一級學科參評,進入A類學科數達到14個。11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前百分之一,其中3個進入ESI前千分之一。由我校牽頭培育組建的「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成為全國首批14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之一。
  • 中科協發布今年2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2019年2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對技術和產業創新具有關鍵作用的前沿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據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名譽主席韓啟德介紹,所發布的這些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既和當下的國計民生息息相關,又有面向未來的戰略意義。他認為從這些問題和難題中可以看出,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正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轉變、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轉變。他表示,期待未來能見證這些問題和難題的突破。
  • 天津大學的「深厚貢獻」,養活了十二所大學!天大:還能再來一遍
    首先就是從抽調的方向來講1:抽調天大地質組組建中國地質大學;2:抽調冶金系、採礦系金礦組組建北京科技大學;3:抽調電信系組建北京郵電大學;4:1958年,抽調部分力量重新組建河北工業大學。說實話,天津大學的實力真的是有些的硬氣的,畢竟是將自己的力量作為主體進行出調,不僅組建了其他的大學,也是沒有降低自己的實力!
  • 2019天津大學新聞大事件盤點
    學校在第35個教師節表彰大會上隆重發布新時代《天津大學師德公約》,得到校內外廣泛關注。天津大學面向重大戰略重點項目 提升科技創新能力2019年,天津大學面向重大戰略重點項目,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領航科技前沿,在國之重器建設中彰顯天大擔當。
  • 【建校125周年】青塔網:巍巍北洋,國之大學!天津大學125歲了
    他表示,125年來,天津大學積澱傳承了以「興學強國」的使命、「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愛國奉獻」的傳統和「矢志創新」的追求為核心內容的「天大品格」。建校以來,天津大學培養了30多萬名高層次人才。校友們弘揚「天大品格」,在各自崗位上創新進取,拼搏奮鬥,取得了優異成績,是母校的驕傲。
  • 中國理工類百強大學排名:華科大,天大進入前五,北航排名第七!
    學校不僅師資力量雄厚,學科實力也是極為強勁,有著14個A級以上學科,更是在2020年校友會全國理工類大學排名中,取得僅次於清華大學的優秀名次。 華科大學風優良,科研氛圍濃厚,學生素質較高,不僅在華中地區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在全國也是高校中的佼佼者!
  • 創多個中國第一,曾與哈佛齊名,頻頻登上央視
    天津大學空間力學團隊崔玉紅教授和王建山教授近十年一直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探月工程"和"火星探測"計劃等項目,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已應用於嫦娥三號、四號和五號著陸器,也將應用在未來的嫦娥系列著陸器上,為我國探月工程提供重要研究方法和關鍵參考數據。天津大學區域發展研究院青島海洋技術研究院研發的深海自持式剖面浮標、"海燕號"水下滑翔機等深海裝備亮相央視新聞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