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的今天, 美日一場海上對決, 曾經的海戰霸王從此沒落

2021-01-09 網易

2017-05-06 10:47:48 來源: 歷十三

舉報

  

  這場對決的結果,不僅使日本逐漸喪失太平洋戰場優勢,也讓縱橫大海幾百年的戰列艦,光芒消退,風光不再。

  決戰珊瑚海

  珊瑚海,這片位於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以東的廣闊海域,一向毫不掩藏南太平洋的絢麗風情。

  

  1941年12月7日,當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得手之後,又橫掃東南亞,英軍和美軍節節敗退。

  1942年年初,日本又準備控制澳大利亞,提前佔領這個日後可能成為英美反攻的戰略大基地。

  1942年5月4日,前往攻佔莫爾比茲港的日軍,與前來迎擊的美第17和8特混艦隊發生了遭遇戰。

  

  日軍的總指揮官是井上成美海軍中將,美軍是法蘭克·傑克·弗萊徹海軍少將。

  參戰的日軍艦船,包括有"祥鳳"號輕型航母、"瑞鶴號」和「翔鶴號」兩艘大型航母,6艘重型巡洋艦、7艘驅逐艦。

  參戰的美軍艦艇,包含「列剋星頓號」航母和「約克城號」航母,8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

  這場戰役持續了總計5天,戰役的結果是美日海軍兩敗俱傷:美方被擊沉1艘大型航空母艦 "列剋星敦"號、1艘油輪、1艘驅逐艦、損失66架飛機、死亡543人,"約克城"號航母受重創;日方被擊沉1艘輕型航母"祥鳳"號、損失77架飛機、死亡1074人、"翔鶴"號航母受重創。

  決戰副作用

  從戰鬥傷亡情況看,似乎是一個平局。

  但從戰爭影響上看,是日本輸了:它攻佔莫爾比茲港,進而攻取澳大利亞的戰略計劃被阻滯了。

  這場海戰從具體戰鬥形式上,也不同以往。

  

  以前的海戰,雙方軍艦進入炮火射程之後,雙方的艦炮和魚雷會對射一番,分出勝負。

  這種戰法從近代海戰興起一直持續到二戰,從1588年無敵艦隊遠徵大不列顛海戰、1894年中日黃海海戰到1905年日俄日本海海戰再到1916年日德蘭海戰,都是這種戰法。

  誰的軍艦航速高、火炮射速快、火炮威力大、艦隊陣型保持好、裝甲厚度強,誰就能在戰鬥中擊沉更多敵艦,擊傷更多敵人,從而獲勝。

  但這次完全不是,雙方的主要攻擊方式,都是從航母起飛的艦載機發動的各種攻擊。

  

  傳統戰法戰列艦、巡洋艦等的炮火魚雷攻擊,在艦載機攻擊對比之下,作戰半徑和攻擊力度就相形見絀了。

  從此,戰列艦就逐漸退出了海戰主力角色,而航空母艦作為移動機場成為海戰核心主力,其他巡洋艦、驅逐艦、炮艇、護衛艦等等統統成了它的保鏢。

  航母的作用發揮出來之後,受到各國重視,美國、英國、日本的航母建設更是走在時代前列。

  

  而被時代冷落的戰列艦,在參加完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海灣戰爭之後,4艘依阿華級戰列艦全部退役,從此戰列艦徹底退出海戰舞臺,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日德蘭海戰:一場雙方都認為自己贏了的戰爭,改變了海戰的戰術史
    1916年5月31日,英德兩國海軍艦隊主力在丹麥日德蘭半島附近的海域上展開了一場僅維持兩天的巔峰對決,這就是日德蘭海戰。日德蘭海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海戰,也是整個一戰中,交戰雙方一一次使用主力艦隊進行的決戰。
  • 明末一場規模不大的海戰,卻徹底改變了中國影響了世界
    此戰中明軍陣亡86名,重傷132名。荷蘭方面傷亡慘重,福建巡撫鄒維璉奏報的戰績:「計生擒夷眾一百一十八名,馘斬夷級二十顆,焚夷夾版巨艦五隻,奪夷夾版巨艦一隻,擊破夷賊小舟五十餘只,奪盔甲、刀劍、羅經、海圖等物皆有籍存。而前後銃死夷屍被夷拖去,未能割級者,累累難數,亦不敢敘。」
  • 二戰海戰史第一次雙方互不見面的戰爭,美日傷亡慘重
    2017-10-13 17:28:03 來源: 戰爭淚史 舉報   按參戰的噸位來講,世界海戰史上最大的一次是二戰末期的雷伊泰灣海戰
  • 5部經典海戰電影,戰鬥機轟鳴,沒有真正的勝利者
    海戰作為戰爭中一個很重要的戰鬥形式,是不少男人的夢想,航帆遠航,一炮就將敵人戰艦擊沉,何等威風,海戰拍出來的電影效果往往大氣磅礴,衝擊人的視覺。決戰中途島電影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海戰:經此一役,日本海軍受到「降維打擊」,美日海上實力反轉,從而扭轉了整個太平洋戰場的局勢。
  • 」北角海戰」模式開啟 《戰艦世界》全新版本今日開測
    在本次更新中,備受關注的「北角海戰」和「新年突襲」戰役將正式加入遊戲,玩家不僅可以在戰役中體驗到歷史中真實的大炮巨艦對決,同時在完成相應任務後更有5艘Ⅵ級戰艦及塗裝大獎等待領取,獎勵幅度超乎你的想像!與此同時,「那萊」行動正式加入遊戲,玩家在任務中將扮演撕開敵方海上防線的先遣部隊、突破敵軍防線、直至摧毀敵方核心!新港口「漢堡」也隨新版本一同加入遊戲,這座充滿北歐風情的港口將帶給玩家們新的視覺體驗!
  • 一場鮮為人知的對外戰爭—明末料羅灣海戰
    1633年,還未實質獨立但是實力處於上升態勢的荷蘭與即將滅亡的明王朝爆發了一場大海戰,史稱料羅灣海戰。料羅灣海戰荷蘭是新興的海上霸主,當時中荷之間的貿易被禁止,這讓自認為是海上霸主的荷蘭難以接受。這場海戰,明軍大獲全勝。後來,明軍乘勝追擊,將荷蘭人逐出了東南沿海。此戰過後,鄭芝龍聲望大增,凡是在東南沿海進行貿易的船隻,如果不懸掛鄭芝龍的旗號,將會被攔截。荷蘭人後來佔領了臺灣,但也需要購買鄭芝龍的旗號來保證往來船隻的安全。鄭芝龍實質上成了東南沿海霸主。
  • 日德蘭海戰百年紀念:一戰中最大的海戰
    網易軍事訊:一場紀念活動在英國奧克尼郡首府柯克沃爾的大教堂舉辦,英國首相卡梅倫和德國總統阿希姆·高克預計參加儀式。
  • 32年前的戰鬥誓言,依舊響徹今天的南沙
    >書寫著愛國奉獻的動人篇章NO.133年前,艦艇編隊奔赴一片遼闊的海域。第二代高腳屋叫「海上半永固式觀察、通訊哨所」,南沙人稱之為「八角亭」「海上蒙古包」。鐵皮裹著的小屋經太陽一烤,就像一個火爐。第三代高腳屋叫「海上永久式防禦工事」,南沙人稱之為「礁堡」。像這樣的永久工事,充其量只有半個籃球場大,面積最大的永暑礁,也只有一個足球場大。直到第三代高腳屋建成,官兵們的生活條件才逐漸有了改善。
  • ...我海軍打了一場激烈海戰,擊沉敵艦,收復三島!再讀一遍烈士的名字!
    44年前的今天是中國海戰史上無法忘記的一天主機兵、艦艇長等 雖然生日不同但他們有同樣的忌辰歷史將永遠記得44年前駐守在祖國西沙群島的天涯哨兵在守島建島、愛島建家的四十多個春秋中,用自己的雙手把一個個孤島建設成了攻能打、守能防的「海上鋼鐵長城」。
  • 二戰前期日本中途島海戰大敗的象徵,「赤城號」殘骸找到了
    計劃負責人卡夫原先表示,這艘沉船可能是77年前沉沒海底的「赤城號」或「蒼龍號」,在分析高清聲納影像後,計劃團隊確認位於珍珠港西北方2090公裡、海底5490公尺處的沉船,就是「赤城」無誤。 研究團隊使用配備聲納的無人自主水下載具(AUV)尋找海底深處的沉船,但20日早上傳回的影像畫質太差,因此他們再次施放AUV,在8小時內獲得高清聲納影像,這才確定沉船身份。
  • 蛟龍水上飛機首滑成功,美日海軍二戰時期就曾經大量使用水上飛機
    在這方面,美國和日本在二戰時期都曾經大量裝備和使用大型水上飛機,在廣闊的太平洋上執行遠程偵察、巡邏搜救、反潛反艦、島礁運輸等作戰任務。圖片:美國二戰時期著名的PBY-2「卡特琳娜」水上飛機,是有史以來裝備量最大、應用最廣泛的水上飛機,曾經在太平洋上將無數飛行員救起。
  • 遠程「狙擊」:戰列艦對決的超遠炮擊
    【話說戰史】超遠炮擊:超級戰列艦射程有多大作為火炮戰艦的集大成製作,戰列艦在軍艦的歷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曾經作為艦隊決戰的核心,利炮厚甲是其的生存之本,二戰時期的戰列艦基本都達到了其發展頂峰,那麼戰列艦射程有多大呢?
  • 赤城、加賀號航母殘骸被發現,77年前美日決戰中途島!
    10月20日,在菲律賓中部薩馬島海域水深6220米的海底,美國海燕號研究船,發現了在1944年薩馬島海戰中沉沒的美軍驅逐艦約翰斯頓號的部分殘骸。 (圖:福克斯新聞網) 據了解,雷伊泰灣海戰被稱為「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戰」,戰場遍及薩馬島等廣大海域。
  • 電影史上最好的七部海戰電影,沒有《珍珠港》
    最近,湯姆·漢克斯的新片《灰獵犬號》頗受好評,全片緊張刺激,看得人熱血沸騰,是一部非常出色的海戰電影。借這個機會,我們就在豆瓣評分裡,找出電影史上最優秀的幾部海戰片,每一部都恢弘壯闊,是專為純爺們打造的硬核電影!
  • 雷伊泰灣海戰-二戰太平洋戰場美軍取得絕對制海權的一戰
    雷伊泰灣海戰是發生在第2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上菲律萊特特島附近的一次海戰。此戰役也為後來美軍成功攻下菲律賓群島,衝繩島打下基礎。為了扭轉敗局日本還在這次戰役中有組織的發動神風特攻隊自殺攻擊。
  • 3.14海戰紀念日,請為這兩位將軍刷屏
    很多人知道3月14日是白色情人節,卻少有知道32年前中國海軍的那次亮劍——南沙赤瓜礁海戰(1988年3月14日)。時長28分鐘的槍炮聲,震驚世界。2016年,當一號哨位第一次推文紀念這場海戰時,當天,央視多年來第一次採訪了海戰英雄楊志亮。而今年初,已經掛上中將軍銜的南海艦隊政委楊志亮,與83歲的陳偉文老將軍握手的照片,一度刷屏網絡。
  • 1944年10月雷伊泰灣海戰日本山城號戰列艦史上最後一次海上決戰
    該級共有兩艘,扶桑號和山城號,從此日本海軍建設道路開始實現國產化,但說到二戰前期日本海軍的扶桑級戰列艦早已經較為落後了,尤其是日本扶桑號戰列艦,幾乎被日本人改裝得是面目全非到了不倫不類的地步,因為扶桑號戰列艦,算是日本建造服役的第一個艘戰列艦,其中自然問題非常多因為是日本人的第一次,剛開始建造完畢才兩萬噸左右,經過一系列魔改日本扶桑號戰列艦才勉強達到了三萬三千噸左右。
  • 2019海軍成立70年青島海上閱兵觀後感 心得體會(多篇)
    2019海軍成立70年青島海上閱兵觀後感 心得體會  4月23日,一場隆重的海上閱兵在黃海上進行。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登上檢閱臺,檢閱受邀參加海上閱兵活動的13國海軍18艘艦艇。我們一起來看看青島海上閱兵的觀後感和心得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