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通車]北京動物園明星飼養員楊毅的故事

2020-12-15 新華教育

  楊毅是北京動物園的飼養員,1997年從園林學校畢業到北京動物園跟著師傅養猴子。今年40歲的他,已經在這裡養了20年動物。

  作為《動物來了》的特約嘉賓,「少年得到」(學習軟體)的籤約主講人,楊毅還有很高的曝光率,是北動的「明星飼養員」。

  採訪楊毅費了一番工夫,他太忙了,動物園下了班,馬不停蹄去錄節目,直到半夜完工,這幾乎是他工作的常態。「經常給拉到位於大廠的影棚,一口氣錄一周回不了家。」他說,剛剛過去的這個月,算了算,能正經回家吃頓飯的日子,用一個巴掌就能數出來。

  終於約好見面,楊毅提早了半個小時,「我得先來等著呀!」一口地道的京片子,熱情,幽默,講禮數。黑T恤、牛仔褲,燙的板寸,他自嘲「抽菸、喝酒、燙頭,齊了」。

  楊毅坦然說,自己離不開動物,「動物特直接,說親近你就親近你,說咬你撲上來就咬你,不跟你玩虛的。」

  從小對動物「一門兒靈」

  楊毅是八零後,家裡的獨生子,「從小就對動物一門兒靈」。他算是從胡同裡長起來的「胡同串子」,「小時候沒事兒就弄個蛐蛐、螞蚱養著,蹲地上看螞蟻搬家,能看一下午,對這些事特痴迷。」他記得特清楚,上小學那會兒,流行玩任天堂紅白機的時候,「我爸給買了一個,我根本就不動,最後把機器拿去送人時還九成新的。」

  童年曾帶給楊毅很大的孤獨感,「我小時候朋友特別少。人家整天抱著遊戲,聊的都是通關什麼的,我就覺得特沒意思。」在他記憶裡,最大的樂趣無不跟動物有關,「我家離什剎海特近,我老去撈魚,弄一小缸原生魚養著,還有蜻蜓的好多幼蟲。那時的什剎海還有螢火蟲,一到晚上就去看。」說起來算是爸爸給了楊毅熱愛動物的啟蒙,「小時候我就愛去北海公園,還就愛去倆地兒,一處是靜心齋,一處是濠濮間,因為這倆地兒人少,再一個這兩處水裡有魚,我爸帶著我坐那兒能看一下午。」

  同齡小朋友都是鬧著要去遊樂園,楊毅則是「一禮拜去一趟動物園」。春遊一去動物園,同學們都比誰帶的吃的多,要麼就招呼著,「走,吃冰棍兒去。」楊毅與眾不同,「我自己一個人就顛了,您知道我幹嗎麼?抄說明牌去了。」他一臉自豪,「帶一小本,挨個兒抄,幾乎都抄遍了。我那會兒字還沒認全呢,不認識的字就對著描,回去再查字典。」春遊的時候,老師為了安全總趕著大家走馬觀花地看,出門上車回學校時,「我就又偷跑回去看動物,什麼動物在哪兒我都知道啊。」

  當年的動物科普讀物特別少,看不過癮怎麼辦?「新華字典、漢語詞典總有得翻吧!我就從沾動物的部首開始查,比如馬字旁的部首,能列出好多,能了解到馬的不同花色,它們的名字是不一樣的,什麼叫騅、什麼叫騮、什麼叫驃、什麼叫馺;昭陵六駿的颯露紫真是紫的嗎?其實並不是,它是青灰色。」列動物部首翻詞典填充了楊毅少年時的業餘時間,「鳥字旁又能出一堆鳥的名字,犬字旁更多啦。」他還琢磨出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古人對動物的了解,從文字上就有一個系統的分類,比如繁體字裡,豸字旁指的是像貓的,犬字旁是像狗的。」

  不想當畫家的相聲演員不是好飼養員

  楊毅的聲音很好聽,語速快又幽默,不停抖包袱,聽他說話跟聽相聲似的,「我正經學過六年相聲呢,沒事我就玩玩配音、唱唱歌,我唱吧不少粉絲呢。」

  楊毅特別感念中學的生物老師,小學到初中,他一直是班裡的自然課課代表, 「老師對我什麼要求呢?生物課考試,甭管期中期末,只要下95,就給我寫59,『你不能那麼低』。永遠都是明天要生物考試,頭一天我先考。坐老師邊上,老師寫課件,我做卷子,做完一判,沒低過96分。然後老師會說,『明天考試啊,我在四班監考,你去五班監考。』」說起往事楊毅繪聲繪色,「學校一個生物實驗室,三個生物老師四把鑰匙,有一把鑰匙是給我的。花、魚、鸚鵡、小白鼠、小白兔,我都伺候著。」一放假老師們都走了,「我自己蹬著自行車,上實驗室去歸置、打掃。」

  生物實驗室牆上的動物解剖圖也都讓楊毅畫,學校的板報也是他出。這要歸功於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學畫畫,「素描、水粉,上初二的時候開始接觸油畫」,一直畫到初中畢業。

  楊毅「偏科」嚴重,理科特差,中考那年他去中央工藝美院附中提前招考,專業成績北京第十二,招生老師表示這個成績穩穩的,「我一聽整個放羊了,離中考還有一段時間,那期間語文歷史地理,愛上的我就聽。數學物理化學,不愛上的就逃課。」逃課就直奔動物園,「那會兒沒手機,老師打電話給我爸我媽單位。別人家長一聽逃課都特著急,我爸我媽一點兒不著急,上動物園,一找一個準。」

  命運似乎跟楊毅開了個玩笑,中考文化課成績下來,他滿心歡喜去參加招生體檢,「先天性色弱」,一個意外的結果,結結實實把他攔在美術門外,毫無辦法。「那時中考完了,提前招生的基本都結束了,我爸費盡關係給我找了一個汽車維修的學校,可我不喜歡機械。」

  命運給他關上一扇門,卻又打開一扇窗,「那年園林學校招生,有一個專門給動物園代培的『野生動物飼養管理』專業。出來不用找工作,報名人特多,競爭特厲害。」楊毅立馬報了名,很快就接到通知了。沒想到家裡所有人都不同意,他們覺得,「你年紀輕輕的,應該想怎麼上一個更好的學校,以後怎麼掙錢。養動物有什麼出息呀?一輩子給大牲口倒屎倒尿?」楊毅硬脾氣上來了,說什麼也得去,「沒轍,其實到現在也還有很多人看不起動物園管理員。」他心裡一直憋著一口氣,「管不了別人,自己愛的事自己幹好。」

相關焦點

  • 從小就愛逃課去動物園
    「我小時候有兩個願望,一個是到動物園當飼養員,一個是去幹法醫。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能夠實現自己的一個願望,我覺得是很幸運的一件事。」楊毅,北京動物園裡的「明星」動物飼養員。從97年入行到現在,和野生動物朝夕相對了20多年,他飼養過的動物數以百計,種類更超過50多種。大食蟻獸、二趾樹懶、低地斑刺豚鼠,在楊毅之前,中國沒有會飼養這些動物的飼養員。
  • 一個「瘋子」來武漢想拆掉動物園圍欄 「不謙虛地說,改造後的武漢...
    武漢動物園「明星飼養員」楊毅(右一)為小學員上課,講解溼地與鳥,帶領大家親近自然,在戶外觀察動物與鳥的生活習性。國慶期間,武漢動物園裡一對新生的小熊貓幼崽就可以與人們見面了。再過幾個月,這座有著35年歷史、陪伴幾代武漢人長大的動物園,將進行開園以來最大規模的改造。說到這些變化,很多人會提起一個「瘋子」。他是楊毅,武漢動物園動物管理部部長。他身上的標籤還有「明星飼養員」、網紅科普達人、《正大綜藝》特約嘉賓。人們說他「瘋」,因為他太愛動物,在動物園裡日行兩萬步;也因為他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拆掉動物園的圍欄,讓動物更有尊嚴,讓動物園更像自然。
  • 上海動物園飼養員的故事[多圖]
    其中,樹葉都得飼養員們每天去採,為了不使樹葉斷檔,飼養員們動足腦筋,在不違背綠化條例的情況下,有時還不得不走出園子,到外面去採樹葉。夏隊長還說,國內有的動物園無長頸鹿展覽項目,該館還承擔著借展任務,每次必須有一位飼養員跟隨,坐著特製的卡車等交通工具,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的舒服,而是隨時得警惕不能讓長頸鹿受驚。天南海北,一年半載,飼養員吃盡辛苦而無任何怨言。
  • 北京動物園春節邀市民「養猴」 體驗飼養員工作
    猴年春節馬上就要到了,記者從動物園獲悉,今年園區將開放金絲猴館飼養後臺,屆時一批幸運的遊客將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金絲猴,並聆聽飼養員講述猴子的趣聞。  2月2日中午,記者嘗鮮體驗了金絲猴館飼養後臺,與一般遊客只能在外面觀看猴子不同,在這裡遊客可以看到飼養員們餵養猴子,與猴子互動的過程。後臺區,猴子可以透過籠子的縫隙伸出手來與遊客互動。  記者了解到,飼養後臺主要是動物園飼養員工作和餵食的區域,平時並不對外開放。今年猴年春節,動物園將每天開放一定名額,讓遊客近距離接觸猴子,聽飼養員講述猴子的故事。
  • 動物園猴年生肖文化展 過大年邀您聽猴故事體驗飼養員工作
    2016年2月2日訊,北京動物園2月7日至29日將舉辦猴年生肖文化展,初二到初六,市民還能走近金絲猴後臺,聽飼養員講金絲猴的故事,親近金絲猴,體驗飼養員的工作。萌猴迎新猴年生肖文化展在動物園科普館舉辦,將以展板、圖片、標本、視頻、動物課堂、走近動物後臺、有獎問答、互動遊戲等多種方式介紹生肖文化。
  • 日本京都動物園飼養員被老虎咬死
    日本京都動物園飼養員被老虎咬死 2008年06月08日 09: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6月8日電 日本京都市動物園發生飼養員被老虎咬死事件
  • 北京動物園啟動大熊貓科普月 每周三聽大熊貓科普故事
    9月9日,北京動物園啟動「相約9月-大熊貓科普」講解活動。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即日起至9月30日,遊客每周三上午都能聽到有關大熊貓的科普小故事。「親愛的遊客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大熊貓萌蘭的獸舍丰容科普知識。」
  • 上海動物園明星大象版納疑似中暑 曾主演科教片《捕象記》-版納...
    原標題:明星大象版納疑似中暑了  據《勞動報》報導:上海動物園的「明星寶貝」、科教片《捕象記》的主演疑似中暑了!這兩天,大象版納「躺倒」的消息牽動著不少市民的心。勞動報記者昨天從上海動物園獲悉,經過持續的守候和治療,目前版納情況穩定,食慾增加,身體逐步恢復,基本可以自行站立。
  • 臺灣各動物園爭迎大熊貓 北京動物園授秘訣(圖)
    臺灣媒體特別走訪北京動物園,了解飼養大熊貓需要什麼軟硬體設施;而北京動物園的飼養員說,其實已傳授很多秘訣給臺灣的不同動物園。   據臺灣TVBS報導,每天早上8點,北京動物園「紅牌明星」大熊貓準時出場,不論是吃早餐還是玩耍,隨便一個小動作,都能讓遊客為之瘋狂。  臺灣記者走訪了一般人看不到的11隻大貓熊真正的家。北京動物園飼養員李彥清介紹了該處的情況。
  • 來動物園聽大熊貓的故事
    今天上午,北京動物園啟動大熊貓主題線下遊園體驗,從即日起至9月30日,遊客每周三上午都能聽到有關大熊貓的科普小故事。 □選在今天啟動有意義 「親愛的遊客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大熊貓萌蘭的獸舍丰容科普知識。」
  • 日本動物園的飼養員問答題,可愛又有趣
    這一問一答好可愛》話說,在霓虹兵庫縣南淡路市,有家名為「英格蘭之丘」的農場動物園。平時飼養員要照顧咩咩、兔兔、考拉等小動物。有空時,飼養員還會回答孩子們提出的各種問題。在園中的問答區,常常能看到這樣天真爛漫的畫風——▼小朋友提問:聽說考拉的握力超強大,真有那麼強嗎?
  • 它們是武漢動物園首次成功繁育的小熊貓雙胞胎 「歡喜坨」和「糯米...
    武漢動物園首次繁育成功的小熊貓雙胞胎「歡喜坨」和「糯米雞」,10月1日與遊客見面。十幾年都沒繁育成功小熊貓,這一招管用了「這是武漢動物園首次成功繁育出小熊貓。十幾年來,一直沒能實現,有的幼崽出生了,最終也沒能存活下來。」
  • 北京動物園飼養員夫妻:兒子說話先學虎嘯(圖)
    圖片由劉志剛夫婦提供  國慶節這幾天,很多人都會帶著孩子去逛動物園。但想看出門道,還得聽聽下面這兩位怎麼說。昨天,本報記者專程拜訪了劉志剛、許豔梅兩位北京動物園的老飼養員。他們是一對夫妻,曾飼養動物30多年。他們給記者講了很多關於動物的故事,有的出人意料,有的精彩絕倫。
  • 走近萌萌的國寶,來北京動物園聽大熊貓的生活趣事
    熊貓除了竹筍還吃窩頭、採血會主動伸出「胳膊」……9月9日上午,北京動物園啟動大熊貓主題線下遊園體驗,從即日起至9月30日,遊客每周三上午都能聽到有關大熊貓的科普小故事。今天上午9時整,北京動物園熊貓館內,「大熊貓科普互動小課堂」第一期正式與廣大遊客見面。之所以選擇今天開啟「大熊貓科普互動小課堂」,是為了紀念一個特殊的日子。1963年9月9日,世界上第一隻圈養的大熊貓「明明」在北京動物園出生。講解人員今天的講解對象是大熊貓館的「萌蘭」。
  • 疫情來襲,北京野生動物園裡的動物們怎麼樣了?
    「我叫歐慨,是北京野生動物園萌寶幼兒園的明星,剛剛吃了美味的麵包,非常的開心。」「聽飼養員阿姨說,因為新冠肺炎,最近來看我的遊客變少,雖說不太理解人類的世界,但我的生活並未受到影響,每天吃吃喝喝玩玩鬧鬧,快樂的不得了。」
  • 北京動物園「神器」防寒
    昨日,北京動物園,蜥蜴在浴霸下「曬太陽」。本組攝影/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昨日,飼養員給浴霸下的亞達伯拉象龜餵食。  冬至後氣溫持續走低,北京動物園裡411種、3809隻動物朋友們如何禦寒過冬?記者昨日從北京動物園了解到,早在9月,園方已經為怕寒動物提前供暖,並準備了加熱石、浴霸等防寒設施。同時提升動物保暖軟體條件,為食草動物提供苜蓿顆粒、熟黑豆等高熱量食物,增加它們抵禦嚴寒的能力。  怕冷動物9月已享受提前供暖  北京動物園已為園裡411種、3809隻動物朋友們準備好了禦寒神器。
  • 日本京都動物園東北虎咬死飼養員(圖)
    消防隊員調查動物園的飼養設施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7日上午,日本京都市動物園內發生一起老虎傷人事件,飼養員在清掃籠子時被老虎襲擊,不治身亡。  據日本媒體報導, 7日上午9點50分許,位於京都市左京區岡崎法勝寺町的京都市動物園內發生一起老虎傷人事件。當時正在籠中清掃的飼養員伊藤淳被老虎襲擊。
  • 貴陽野生動物園:網絡為飼養員與老虎嬉戲場景
    中新網貴陽2月16日電  (記者 楊茜)針對網友提出貴陽野生動物園「虐待老虎並錄製挑釁視頻」一事,貴陽野生動物園回應稱:視頻畫面為飼養員與幼虎嬉戲場景。  15日,有網友稱,在某直播平臺上有人虐待老虎,並錄製各種挑釁視頻,以博取眼球。
  • 上海野生動物園熊傷人畫面曝光,為何飼養員會被攻擊?原因是這樣
    導讀:上海發生一起事件,野生動物園群熊攻擊飼養員,現場場面讓人揪心,有人問野生動物園飼養員為何會下車並被攻擊?我們了解到原來是這個原因!據悉,2020年10月18日,在上海野生動物園通報稱,一名飼養員遭到多名棕熊的攻擊,最終導致身亡的事件,此次事件發生後也是引發了很多網友的討論,我們都知道野生動物園也是不少人喜歡去遊玩的地方,雖然裡面的動物相對自由點,但是遊客們也是做了很多的防護措施,躲在多重保護的觀覽車內,正常來說,動物是無法攻擊到車內人員的。
  • 上海野生動物園飼養員被群熊撕扯身亡,遊客目睹飼養員被拖走畫面
    10月17日,上海一名網友在朋友圈發文稱,他當天上海市區野生動物園遊玩時,親眼看到了一名飼養員被群熊進攻、撕扯的界面,飼養員不幸身亡,情緒很長時間不可以恢復我,該網友感慨:動物的天性難改。該網友的曝料讓大伙兒覺得難以想像,有朋友問起是否表演節目,網友回應說,這一切都是真的,他們親眼看到飼養員被群熊拖走的畫面,有一名施工人員曾試圖驅趕熊群,但是沒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