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做到以德立身。廣大青年學生人人都是一塊玉,要時常用真善美來雕琢學生。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經師」,還要成為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人師」,要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自覺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親其師則信其道。
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全校教師要敬畏講臺、珍惜講臺、熱愛講臺,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課堂教學中。要樹立育人「一盤棋」的思想,正確處理好教學工作與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關係,靜心教書,潛心育人,教書和育人要「擰成一股繩」。所有課堂都要有育人功能,都要體現思想政治要求,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
要培育和厚植大學文化,做到以文化人。文化即人化,成風化人,才能凝心聚力。大學文化反映的是一所大學的大學精神和辦學治校靈魂,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標配」,「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在人的心靈上搞建設,如果失去文化的力量,就失去了底蘊,失去了「心靈」工作的重要依託。
要堅持不懈促進學校和諧穩定,做到守土有責。要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強化對有關報告會、研討會、講座、論壇以及新媒體平臺等各類思想文化陣地的規範管理,認真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做到守土有責、守土問責,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導權和領導權。
最後,潘書記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關鍵在高校黨委。學校黨委要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基層黨委要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要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要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配齊建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要像關心教學科研骨幹一樣關心思想政治工作者,讓他們腰杆硬、底氣足、理直氣壯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增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的事業心、歸屬感和忠誠度。全校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要聚焦主責主業,每個部門、每個單位、每個人都要承擔起思想政治工作責任,把該擔的責任擔起來,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職能部門組織協調、全校各方共同參與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為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學校研究出臺了《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共分四大部分、28條,逐條任務落實到責任單位,多措並舉,狠抓落實,努力開創學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黨委副書記溫義生對《意見》進行了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