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0日訊左手工作,右手家庭, 每一位職場媽媽都在負重前行。因為是妻子和母親,職場媽媽不能忽視家庭和孩子;因為是職場人,職場媽媽還要扮演教師、會計等不同的社會角色。近日,智聯招聘發布了《2020年職場媽媽生存狀況調查報告》,報告基於65956份有效調研樣本,聚焦職場媽媽的事業、生活、育兒等多方面。依據調研,職場媽媽平均薪酬為9428元/月,貢獻近4成的家庭收入,但有四分之一職場媽媽曾為家庭放棄事業;雖然投入工作的時間與其他女性相當,但職場媽媽投入家務的時間更多。
家庭成主要晉升障礙
四分之一職場媽媽為家庭放棄事業
據世界銀行2019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女性勞動參與率=參與勞動的女性佔15-64歲女性人口的百分比)為68.46%,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的52.47%。在2019年2月,人社部、教育部等九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強調,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中,不得詢問女性婚育情況、不得差別化提高女性的錄用標準等原則。
然而據《報告》顯示,80.6%的已婚未育女性在求職時會被問及婚育情況,遠高於其他兩個職場女性群體。生育負擔一直在困擾著職場女性,尤其是職場媽媽群體,11.6%的職場媽媽在婚育階段被調崗或降薪;26.3%的職場媽媽曾因為照顧家庭被迫放棄事業發展,超過了四分之一。
在晉升障礙上,對職場媽媽來講,除個人能力和經驗不足外,排名第二的晉升障礙來源於家庭,20.3%的職場媽媽認為照顧家庭使得職場精力分散,育兒生活讓一些職場媽媽們難以兼顧事業。而在已婚未育女性中,這一晉升障礙則排第三名,但排在首位的是隨時可能去生娃的尷尬處境。
除工作以外,不同婚育狀態的職場女性在時間管理與收入分配上差別顯著。87.2%的職場媽媽下班後主要陪伴家人,這一比例是未婚女性的2倍之多;而在休息娛樂上,職場媽媽投入的時間也遠低於其他職場女性群體。值得一提的是,職場媽媽並未削減自我提升的時間,在充電學習方面的時間投入都與其他婚育狀況的女性無異。
職場媽媽更具韌性,事業和生育要兼顧
對於生育計劃,職場女性普遍呈現順其自然的心態,但女性自身也在婚育和事業的取捨上有所分歧。15.1%的職場媽媽選擇不為事業錯過生育黃金期,佔比高於未婚與已婚未育的職場女性,而在職場中遭遇的偏見最多的已婚未育女性卻寧願力保事業,45.2%已婚未育女性不願因生育錯失職業良機,期待僱主和社會對已婚未育女性釋放出更多友好和公平相待。
雖然更多的職場媽媽不願因為事業調整生育計劃,但她們在生育期也更有韌性,61.9%的職場媽媽認為在生育期也要儘量保持工作量和學習力以求發展,體現出生娃晉升兩不誤的上進追求,可以看出大部分職場媽媽不願為生育計劃放棄事業,要「生」也要「升」。
職場媽媽投入工作的時間與其他女性相當
投入家務時間更多
根據調研可以看出,在工作上,職場媽媽與其他婚育狀態的女性無異,日均投入9小時左右。在家務方面,職場媽媽平均每天花費1.6小時。對於部分職場女性來說,家務可以算是工作之外的另一大重擔。
疫情期間,職場人大多體驗了遠程辦公。依據調研數據,節約通勤時間、提升工作效率是職場媽媽們在無接觸辦公期間感受到的主要優勢,同時,認為遠程辦公釋放更多精力方便照顧家庭的職場媽媽佔比遠高於其他女性群體,也有40.6%的職場媽媽認為遠程辦公比去公司上班更忙了。
整體而言,職場媽媽對遠程辦公持有正向態度,其中因照顧家庭的因素給出積極評價的職場媽媽佔比更高,這一模式對職場媽媽以及有家庭的已婚未育女性友好度更高。
職場媽媽平均薪酬為9428元/月,貢獻近4成家庭收入
在資金分配上,80.9%的受訪職場媽媽把收入主要用於子女撫養和教育,在個人消費上投入偏低。但已婚已育的職場女性即職場媽媽的平均月薪為9428元/月,高於已婚未育女性的8612元/月以及未婚群體的7065元/月。婚育過程的完成在某種程度上與年齡、職場經驗等因素正向相關,因此職場媽媽的可支配收入也相對較高。
調研數據顯示,職場媽媽的收入佔家庭總收入的37.3%,略高於已婚未育的職場女性的35.8%。由於男女職場人的平均薪酬差異持續存在,而在2020年之前的調研數據中,職場女性整體薪酬低於男性17%,在此基礎上,職場媽媽貢獻的家庭收入已十分可觀,女性早已成為養家的頂梁柱。
晉升寶媽後幸福與壓力並行,期望爸爸履行更多責任
生育給女性帶來了較多的個人犧牲和職場壓力,但也未減少幸福感,65.2%的職場媽媽在生育後同時感受到了幸福與壓力,而職場爸爸中則更多人收穫的是幸福感,選擇幸福感增加、更有奮鬥動力的職場爸爸比例達到33.7%,高於職場媽媽9個百分點。
對于衡量爸爸的表現,超過9成的職場爸爸自認為在家務和照顧上盡心盡力,而職場媽媽的回答卻不然——19.4%的媽媽們表示對方基本沒有承擔育兒責任。這種偏差體現了職場男女不同的育兒觀,也造成了職場媽媽們在職場與家庭間的無縫銜接中承壓前行。
而職場女性對婚育的選擇上,還未踏入婚姻的女性對婚育的嚮往程度最低,持觀望糾結態度的比例最高。相反,作為「過來人」的職場媽媽則坦然面對職場與婚育關係,對結婚和生育持有肯定態度的均佔比6成左右。
(文中數據來源:智聯招聘)
閃電新聞記者 劉少君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