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個中秋,團圓了嗎?

2020-12-22 騰訊網

| 中秋佳節 |

——你回家了嗎?——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

又到中秋,後半夜的天空掛上了圓月,整個夜晚立刻變得清澈如水,月光皎潔,世界清明,全然沒有深夜的樣子,深夜的風吹在身上有些清涼,裹緊了衣服不想回房去,還是讓人不禁呆呆再望上幾眼,這一年一次的團圓夜。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

到魏晉時,開始「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

中秋節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人們會吃月餅以示「團圓」。

月餅,又叫胡餅、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民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作為最初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蘇東坡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可見,宋代時月餅流行其市,並且讓月餅多了團圓的另一層含義:圓圓的月餅正好取了團圓的圓的象徵意思,萬裡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

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蘇軾的《水調歌頭》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傳唱了近千年的佳句,寫盡了盼團圓的心願,我亦不落俗套,想起了多年前的團聚的中秋節,心心念的是哪怕家人散落多地,只要心在一起,那就是團團圓圓!

在老家,哪怕是再貧困的家境,也不會忘記重要日子裡的儀式感,「送長輩月餅」「祭月」「一家人平分一個月餅」這些長輩流傳下來的規矩,從來都是中秋節最重要的環節。

鄰裡鄉親都是同姓的親戚,彼此以輩分相稱,逢年過節的走動也必不可少。

中秋節的傍晚,月光如水,孩子們提著父母準備好放著月餅、水果、方便麵的小籃子,挨家挨戶去送,收到月餅的老人總是會誇讚一兩句孩子的乖巧,再抓一把糖果給孩子,孩子們總是歡喜雀躍的。送完禮品,一家的女主人就開始準備「祭月」,搬出家中那個方方正正的桌子,把月餅、蘋果、香蕉、葡萄、石榴、桃子等放進盤子裡,一一擺在桌子上,數量一定是偶數,桌子最中間燃上一炷香,然後就是等待香燃盡,證明神仙享用完畢,大家就可以吃了。

月餅象徵著團圓,女主人會把月餅按照家裡人數切成相應份數,哪怕遠方的家人吃不到這塊月餅,隨後,大家坐在院子裡,邊吃著喜歡的食物,邊看著天上的圓月,說說家常、聊聊遠方的家人,就這樣在平常不過的日常裡,中秋節就過去了。

中秋至,白露已過,天氣轉涼,秋天的感覺越來越濃,農忙時節,大家顧不上氣候的變化,一心沉醉在收穫的喜悅中,中秋民謠《月光光》有:月光光,照穀場,穀場上,農人忙。今年稻穀收成好,家家戶戶樂陶陶。

中秋過,但願每一位遊子都能收穫滿滿,不負這個秋意闌珊的季節。

相關焦點

  • 中秋讀詩12首: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四海一明月,千山共白雲」。今天是中秋節,願月圓花好,問候佳節!
  • 這首相思詩感人肺腑,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值得一讀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相思最是能夠體現出詩人的一片深情來,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應當說是眾多相思詩中,最為別具一格的一首,通篇描繪的感人肺腑,充滿了一種真摯的情感,這也就是為什麼此詩能夠打動我們,引起我們情感共鳴的原因。
  •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代王建經典詩詞10首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2、《雨過山村》唐代:王建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閒看中庭梔子花。4、《短歌行》唐代:王建人初生,日初出。上山遲,下山疾。百年三萬六千朝, 夜裡分將強半日。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 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無樂聲。
  • 月亮還是那個月亮,人已不是那人,28個字感受1000多年前的中秋夜
    唐代詩人寫中秋的詩很多,唯獨王建的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角度巧妙,意境優美,讓我們有幸和唐代大詩人一起感受1000多年前的那個中秋夜。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庭地白樹棲鴉」,寫地下、樹上,以景為主,使人直接回到現場。「冷露無聲溼桂花」,寫桂花、露水,以「無聲」兩字,瞬間讓人靜下來,用心去感受夜色。
  • 10首中秋詩詞:今夜月明人盡望
    中秋是一個團圓之節,是古人最為看重的節日之一。每臨中秋,舉杯邀月,開宴賞花,闔家團圓,歡慶佳節。
  • 中秋品詩:《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賞析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夜裡,中庭地面落滿白色月光,樹木上棲息著鴉鵲。清冷秋露無聲無息地打溼著開放的桂花。今夜圓月多明亮呀,惹得人人盡舉頭仰望,不知道秋思落在哪家?這是詩人在中秋月圓之夜,觸景生景的懷人之作。
  • 唐詩中最經典的一首中秋詩,一個名句驚豔了千年!
    直至唐代才形成了八月十五賞月團圓的習俗,中秋隨之成為一種節日。到宋代時,中秋團圓舉家賞月的節日習俗大為盛行,甚至夜不宵禁,堪比元宵!因而,在古詩詞中,唐代以前完全沒有描寫中秋節的古詩,而唐詩中的中秋之作也極少。即便是李百杜甫,也只有望月思鄉之作,卻無中秋思鄉之作!
  • 「不知相思落誰家」——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好在哪?
    同時由於李、杜、王在盛唐轉中唐這個關鍵時期,已經將唐詩的形式、意象推高到後人無法企及的地步,中唐詩人在詩歌創作方面看上去好像格律成熟、寫詩是家常便飯,實際上是非常痛苦的,因為前人高峰實在太高,完全遮蔽了他們寫詩的突破方向。
  • 去年今日,華人女作家虹影推薦的中秋賞月詞《中秋月·中秋月》
    虹影還特意把這首詞發給遠在英國讀書的女兒,以表達中秋佳節之際,母親對女兒的思念之情。虹影所謂「大都詠中秋古詩,愁怨味重」是有道理的。中國古人本就有「悲秋」的思想,再加上月圓時節,若人、地兩分,難免思念之情。
  • 〖藤州才子〗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點讚藤縣詩人李絳明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點讚藤縣詩人李絳明作者:周羽兵           三月的天空揚揚灑灑瀉下了半城瀟雨,在那夜闌人靜之時,傾聽那婉綿的琵琶雨,品讀李絳明的詩,如一杯清茶香茗,清香而醇正,苦中略帶甘甜,令人回味無窮,醉茶欲仙。
  • 品讀《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心中有故事的人,讀來別有韻味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院中的地面上,披上了一道白光,庭院裡的樹上,棲息著鵲鴉,秋天的露水,悄無聲息地溼潤了樹上的桂花。今夜,皓月當空,照亮了人間,月光下,人們抬頭仰望,也不知道他們將相思賦予了誰,那心中的思念又落在了哪?
  • 中秋節為什麼定在農曆八月十五 看唐詩裡的中秋節俗
    「開城邀好客,置酒賞清秋」唐人玩月時往往有飲酒宴會之舉,月餅在唐代月光詩中倒未見記載,而酒卻似乎是中秋必備。上引「去年今夜醉蘭舟」即是一證;劉禹錫《八月十五日夜半雲開然後玩月因書一時之景寄呈樂天》云:「半夜碧雲收,中天素月流。開城邀好客,置酒賞清秋。」
  • 今夜,與君共仰一輪秋思——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詩意
    詩,是文字舞蹈;詩,是音樂建築;詩,是社會良心;詩,是道德救贖;詩,是旅途感恩;詩,是宗教頓悟;詩,是精神錦瑟;詩,是靈魂歌哭…… 時事情動處,當為之歌與哭……今夜,與君共仰一輪秋思----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詩意文/秦緒林中庭地白樹棲鴉
  • 中秋詩詞賞析——讀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是唐朝詩人王建的代表作,是一首七言絕句,詞句清麗,意境優美,將中秋夜懷人的愁緒烘託得恰到好處。只是今夜的月亮分外明亮,照徹天地間,心懷離愁別緒的人,或中庭佇立,或憑欄翹首,盡數望著這同一輪天心圓月,而那綿綿秋思今夜又將隨著寒光清輝落在哪一出人家?
  • 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寫詩人中秋望月的幽思,不比蘇軾差
    王建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寫中秋望月感懷,寫他在特定情境中的一縷幽思,意境優美、情韻深長。此詩將個人情感上升為了天下分別離散之人的情感,令人回味。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這首描寫中秋的詩意境優美,還是匆忙之間的草稿,卻成為千古名篇
    唐詩裡有很多描寫中秋的詩作,首當其衝的是張九齡的《望月懷月》,這首一出,前面描寫中秋的詩作,全部都可以作為廢品扔掉,再也沒有誰能夠寫出張九齡那種氣象,以及氣勢來,一上來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字仲初,大約是生活在中唐時期,今天河南許昌人,他還與當時的另一位大詩人張籍有過交集,兩人一起學習樂府詩,他的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而且還收錄在了《全唐詩》,不過裡面有些改動,也就是最後的一句「不知秋思落誰家。」
  • 【節日】今日中秋 |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節日】今日中秋 |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2020-10-01 09:5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2018中秋節古詩詞大全 關於中秋節的經典古詩詞有哪些
    嫦娥唐代李商隱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 經典古詩詞導讀專題之中秋:《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秋月》等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不知為何到中秋即將到來之際才突然爆火了,儘管小編的領域和這個網絡梗子格格不入,但是看著可憐的閱讀量,還是忍不住想蹭一下熱度。唉!言歸正傳,中秋佳節,自古以為都是文人墨客抒寫胸臆的高頻節氣,今天,我就收集了幾首關於中秋的古詩,與諸君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