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主體多、監管人手少,是目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面臨的困境。而放手讓公眾參與到食藥安全治理中,拓寬社會共治渠道,則可以促使食品安全的監管工作前置、提前防範,降低食品安全風險。
近年來網絡餐飲服務發展迅速,雖然方便了人們的日常飲食,但入駐商家資質審核卻也往往是「老大難」問題。海量的平臺信息如何有效監管?松江區市場監管局聯合第三方機構招募2000餘人次普通消費者,在短時間內完成了轄區內網絡訂餐平臺商戶的普查,從中篩選出了339個有價值的違法違規線索,查處了98戶次的無證餐飲。
招募消費者擔任「暗訪員」
如今,松江區市場監管局在監督檢查中,會從社會第三方機構招募「暗訪員」,他們通常來自普通消費者,對各種類型的餐飲門店進行暗訪檢查,並將拍到的照片和檢查記錄通過APP傳遞給監管部門,方便監管部門快速高效地掌握轄區內餐飲單位的情況。
近期的檢查中,暗訪員到達一家「快樂檸檬」,對門店環境衛生、從業人員加工規範、菜單和證照公示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在公示欄中證照信息不全,未見食品經營許可證。得到消息反饋的松江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立刻來到該店。經過與店主的電話溝通及監管信息查詢,確認該店具有食品經營許可證資質,但由於沒有在公示欄內公示,不排除後期遺失的可能,執法人員還是當場給該店開出了詢問通知書,責令改正,要求店家進行「亮證」並將進行跟蹤複查。
無論線上還是線下,一家合法經營的餐廳,需要公示的信息有哪些?松江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介紹,有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笑臉平臉哭臉」等食品安全評價信息、從業人員健康證等,有些企業還會張貼食品安全承諾書。消費者在查看信息公示時可以著重留意這些信息,建議選擇公示信息完全的規範餐廳就餐。
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動員普通消費者成為監管的「眼睛」和「觸角」已在慢慢成為現實。此前,松江區市場監管局通過培訓消費者,使他們成為網絡訂餐的調查員,線下核查實際地址和證照地址是否符合等信息,防止一些無證商戶和「幽靈」商戶渾水摸魚。此次調查共線上篩查2000餘戶次,線下核查1655戶次,監管部門從中篩選出了339個線索進行後續核查處置,包括證照公示不全或公示信息不一致、超範圍經營(高風險食品)、外賣送餐員未隨身攜帶健康證等問題。
組建市民食品安全巡訪團
自6月中旬起,松江區市民食品安全巡訪團組建工作正式啟動,成員來自社會各界熱心公益的志願者,對松江的食品安全情況進行明察暗訪,招募令發布不足一周,已收到近百名志願者報名。
市民申女士和陸先生就是首批報名的志願者成員。他們跟隨市場監管局監管人員前去餐廳進行執法檢查,學習和了解食品安全檢查的要點和細節,以便為日後志願工作的展開打基礎。松江區市場監管局專門編寫了一套「順口溜」,志願者可據此比對餐廳各項是否「達標」。「食=人+良:一看證照二者均齊全;而看餐飲等級笑臉迎;三看人員健康狀況優;四看場所乾淨又衛生;五看控煙標識牆上掛;六看食材新鮮烹佳餚;七看投訴電話明公示;八看文明標語貼餐桌;九看臨保食品放專區;十看消毒設施記錄齊。」之後,志願者們還將把這份「順口溜」張貼板和食品安全倡議書貼到每家餐廳。
據介紹,市民食品安全巡訪團成立後,松江區食藥安辦將對巡訪員們配備統一工作裝備,制定巡訪員工作制度,同時,將集中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活動。未來,食品安全巡訪員將持證巡訪,採取集中與分散、明查與暗訪、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以收集情況、聽取意見為主,並用攝影、攝像、錄音、文字記錄等形式,採集食品不安全、不規範等現象,發現和尋找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並向區有關職能部門反映。
組建市民食品安全巡訪團,正是拓寬社會共治渠道,為食品監管引入了第三方的「新眼睛」,將壓力和責任傳遞給食品經營者,從而形成經營者自律、政府部門監管、社會群眾監督的「三位一體」食品安全長效監管機制。
[局長有話說]
松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吳國榮:打造「三位一體」的食品安全監管共治體系
松江區為推進市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區創建工作,加強和創新食品安全監管共治體系,營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費環境,全面推進「人防+技防」、網際網路+監管模式,更好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加強宣傳培訓、完善制度,切實強化企業主體責任,推進食品安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二是加強監管隊伍培訓及組織崗位練兵活動,提升隊伍綜合監管能力。加強食品事中事後監管,常態化查控食品安全風險點,抓住熱點補短板,選擇薄弱環節,開展飛行檢查、專項檢查,查控食品安全風險點。
三是通過擴大「全球眼」、遠程視頻監控範圍等技術手段,防控食品安全風險。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食品經營活動實施監督管理,織密「人防+技防」食品監管網。
四是發揮第三方專業機構和社會組織作用,引導各方積極參與社會監督。創先通過三方平臺「網際網路+」的方式,將「影子」顧客等力量納入社會監督範圍,真正做到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前置、防範提前、降低食品安全風險。
熟的火鍋店食材也不建議直接吃
入駐松江區開元地中海商業廣場的小輝哥火鍋是典型的線下餐飲「線上外賣」的店家。近日,松江區市場監管局對其進行了檢查。方松市場監督管理所副所長張煜介紹,對於入駐網絡訂餐平臺商家,後廚的檢查要求與傳統線下餐飲的要求是一致的。由於該店的餐具是在開放空間內擺放,執法人員首先對餐盤進行了ATP表面清潔度的檢測,如果讀數在100以內,則為合格。經快速檢測,餐盤的表面清潔度讀數僅為4,達良好級別。去吃火鍋時,消費者往往會在上菜的過程中,發現有一些食物本身就是熟的,如午餐肉、鵪鶉蛋等,有些消費者可能會不等下鍋就先嘗上幾口解解饞,而這種做法,是暗藏食品衛生風險的。這是因為,火鍋店菜品與直接入口食物,在加工存儲方面的要求可能存在差異。執法人員介紹,比如午餐肉的切配擺放,因為顧客食用前會有一道在火鍋中經過高溫殺菌的程序,因此可以在粗加工間進行;而直接入口的午餐肉,則需要在冷菜間加工,以保證衛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