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有道理嗎?答案來了

2020-12-17 棒奔霸

#2020春運#

在我們的農村,過去對於身體的一些特徵都會有很多種的說法,像有的老人會讓孩子坐在自己的膝蓋上,掰開孩子的手指頭,一個一個的仔細看,嘴裡還會念叨著一些話,這個是鬥,這個是簸箕,這裡說的簸箕和鬥,就是我們手指頭上面的螺紋,每個人的手指螺紋都有不同,這就增加了很多神秘的色彩,對於幾個都幾個簸箕都有不同的說法,像什麼一鬥窮倆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諸多的俗語,這個說法自然是源自於鬥是盛放東西使用的,也被稱之為聚財,而簸箕則是往外簸的,就會被認為是有錢就會花掉,不會存財,自然就會窮,這也是一種民間的說法而已,並沒有什麼科學的依據。

關於手指還有很多俗語,其中就有一句叫做:手指短而粗,終身比忙碌,而手指修長的則就會被認為是很好的命,為啥會有這樣的說法呢?準確嗎?這也是過去的一種說法,在過去農耕為主的時代,這種說法還是有幾分道理存在的,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手指短而且粗,是由於日常的農活或者其他體力活幹得比較多的表現,不但手指會很短很粗,一般情況下手掌還會比較的大、粗糙、乾裂,這些都是勞動的體現,也被叫做大手抓柴、小手抓金。

大手真的就只能抓柴?這是沒有根據的,這只不過是過去勞動繁重,農活較多出現很多這樣情況的一種現象,你像一些有錢的人家,是不用去幹活勞動的,手指修長而且白嫩,當然,也缺少了很多的力氣,這也是過去一種很容易辨別的特徵,所以說這句老話擱到過去,還是有幾分道理存在,現在這種說法已經明顯的不靠譜,手指短粗並不會就是勞碌命,有的反而是會因為錢多,數錢數的手指頭越來越粗。

也有一種說法是手指代表著不同家庭人員,大拇指是代表的父母,食指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而最長的中指則是代表的自己,無名指是自己的配偶,小拇指最小,是代表著自己的子女,手指不同的長度也代表著自己的運勢,拇指第一節是自己的父親,第二節是母親,兩節飽滿代表著父母身體健康,長度適宜代表著有家勢可繼承,而拇指比較粗短,則說明自己是要白手起家,自己去奮鬥,等於是自己買馬自己騎,好與不好都要看自己。

食指代表著自己的兄弟姐妹,也代表著自己的性格,食指越長,性格愈外露,有的還很愛張揚,食指和無名指長度相同的,是一種具有一定能力和才華的人,能夠將自己的能力彰顯,而且人際關係還會很好,中指比較長的而且圓潤不偏不斜的是比較好的命,會事業有成婚姻美滿,這些都是過去相書的一種說法而已,並沒有什麼科學的論證,只不過是作為一種說法在我們的農村,是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我們的命運確實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看我們怎麼去努力,怎麼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天地,而不是只有一個好的手相就一勞永逸,那是肯定不行,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俗語 | 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這句話是有很好的道理的。大家知道,勞動創造了人類,人類沒有勞動,就沒有人類了。
  • 農村俗語: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這句話是有很好的道理的。大家知道,勞動創造了人類,人類沒有勞動,就沒有人類了。人類是在勞動過程中形成的。人類是勞動的結果。所以說這句話是非常有科學道理的。這樣手指所得到的營養物質,也就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手指上的肌肉、筋脈、骨骼、韌帶、皮層,包括皮下脂肪組織,將會必然越來越發達。那麼,手指的皮層、肌肉和筋脈等等也就十分強壯,手指在勞動過程中就越來越粗壯。由於手指的骨頭是已經生長定性了的,不會過度地長長,因此,手指只會變粗。所以越愛勞動的人,手指是十分粗壯的。
  • 農村俗語「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過去民間有很多人都認為通過人的相貌特徵,可以來推定一個人的命運。這是在沒有科學認知觀念下的一種通俗解釋,如果以今天的觀念來看,可能帶有一定的迷信思想。比如說農村俗語講,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句話。那麼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手指短而粗,必定忙碌命」!這句話講得有無道理,值得深思
    今天恆實要給大家分享的是:「手指短而粗,必定忙碌命」!這句話說得有沒有道理,恐怕還真的要鑽一下牛角尖才能弄明白這!我表哥住在老家,很小的時候隨父母回家,因為彼此之間年齡相仿,所以很快就在一起玩的不亦樂乎了。一天到晚就是下河撈魚、溝裡捉蛇、田中逮鼠.這些都是我們那時最喜歡幹的事情。
  • 「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這個說法在理嗎?如今看還準確嗎?
    在過去的中國,手相是相當有市場的,在舊中國,常有穿道士服的人叫嚷著看手相。它們被稱為手相,是指一個人的手指長度粗細,通過手指長度粗細來決定他的未來。舉例來說,他們會認為「手指短而粗,一輩子都要忙」是什麼意思?指短而粗,是怎樣形成的?
  • 農村俗語:「手指短而粗,一生很辛苦」,你認為是這樣嗎?
    農村裡面有很多描述人的俗語,都是過去老人們經驗的總結,有很多話就是通過一件事就能看出來這個人的一生。
  • 農村俗語:頭髮硬而粗,一生很辛苦,這種說法有道理嗎?準確嗎?
    農村俗語:頭髮硬而粗,一生很辛苦,這種說法有道理嗎?準確嗎?大家都知道,以前的人們因為生活水平不高,往往將自己的一些嚮往的東西寄托在一些事物上,所以在我們現在看來以前的流傳下來的一些俗語,往往都具有一些,迷信的色彩。
  • 農村俗語「頭髮硬而粗,一生很辛苦」,有什麼講究,說的對嗎?
    農村俗語「頭髮硬而粗,一生很辛苦」,有什麼講究,說的對嗎?關注農村生活,了解更多的農村趣事。相信對於農村俗語而言,很多人都有聽過一些。而這些農村俗語其實是老人們在農村生活中總結的一些生活和經驗,那麼所以大多數都和天氣特徵和種植田地有關,當然還有一些俗語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 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這話有道理嗎?怎麼解釋
    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這句話有道理嗎?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從爺爺那裡翻出來一本『看相的書籍』,我就慢慢的和小夥伴們研究。當看到書上記載各種手相的時候,我們小夥伴們也是對照著看自己的雙手。
  • 俗語「女人指頭短,不缺吃和穿」是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
    俗語「女人指頭短,不缺吃和穿」,這些俗語是古人通過時間或者長時間的觀察得來的經驗或者是規律,尤其極大的概率性。雖然現在看似都是有著一定的迷信色彩的,但是細細研究,不難發現蘊含著很多道理的。一、女人指頭短,不缺吃和穿俗語「女人指頭短,不缺吃和穿」意思是說女人的手指頭如果比較短,就說明家庭生活比較富裕,不缺少吃的和穿的。從手相怎麼能看出人的家庭生活呢?千百年來在農村中就會流傳著一些關於人的長相,和生活狀況相關聯的老話俗語什麼的。
  • 農村俗語「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有道理嗎?
    在很多沒有去過農村的人的印象中,似乎農村人的生活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非常的自由舒適和悠閒。但其實不然,農村人只是表面上看起來非常的悠閒,而在表面之下,他們的生活也是非常的忙碌與繁重的。我們都知道,在過去的年代裡,農村是非常貧窮的,根本就沒有機械化的農具,大家都是靠自己的雙手,靠馬、牛、驢等動物來勞作。因此,在那個時候,誰家要是一個牲口,就等於是有了個寶貝,有了一大筆財富。也因此,那個時候的農村人,對於牲口的照料都非常的小心翼翼,生怕自家的牲口出了什麼問題。
  • 農村俗語:「門對窗人遭殃,門對門必傷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平常生活中中,大家是否經常會用到一些押韻的俗語呢?這些俗語其實大多都是農村傳出來的。因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農村在教育方面一直是比較落後的,農村中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少之又少,而正是這種缺少教育的環境,讓一些農村長輩都信奉自己的一些言論,這些人好像沒有什麼文化,但說出的話似乎又有一些道理,因此大家都很相信他們。而這些話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俗語。
  • 農村俗語:「騎馬拜堂,家敗人亡」,騎馬是什麼?老話有道理嗎?
    小的時候,農村的老人們總是坐在門口聊天聊地,聊著古往今來,其實當時的農村人因為知識水平有限,很多比較抽象的問題都會被他們傳的非常玄乎,所以當時就有很多人認為農村人的思想都比較「封建」,其實農村人對於人生的大道理還是理解比較透徹的,畢竟千百年的文化都是源於生活,而這些文化的傳承多數都會用到一種方式
  • 農村俗語:「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印象歷史品讀農村俗語:「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是啥意思?有道理嗎?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於外貌五官都十分的看重,尤其人們對於一個人眉毛的粗細長短,會有很多的不同的看法,由此衍生出很多和眉毛有關的成語,比如「眉開眼笑」,「慈眉善目」等等。
  • 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有道理嗎?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俗語老話通俗易懂,寥寥數字就能向人們揭示某些道理,因此,它們在農村地區廣受歡迎,也是農村老大爺們飯後茶餘常說的。
  • 農村俗語「井深槐樹粗,街寬人情淡」,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的俗語,比如說「飽諳世事慵開眼,會盡人情只點頭」,這就是老於世故,明哲保身的含義!在農村,有很多的俗語,大多富有哲理,需要人仔細揣摩,比如說「備席容易請客難」,操辦酒席無非是花錢多少的事,但是要想請到貴客可就難了!
  • 農村俗語「農曆五月不剃頭」,真的可信嗎?有什麼道理
    大家都知道農村的一些風俗是比較多的,這些風俗習慣能夠幫我們在農村生活的朋友規範自己的行為,吐一個比較吉利的彩頭,在生活較少的遇到困難。但是有的風俗在我們不知情的人看來就會覺得很奇怪,開始自認為這是農村人不懂科學的盲目迷信,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今天小編就舉一個例子來分析這些俗語中的道理。俗語「農曆五月不能剪頭髮」為什麼有他的道理?
  • 農村老人常說,虎到中堂,家敗人亡,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我國是個有幾千年歷史的傳統農業國家,很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在流傳,直到現在農村的很多地方很多人還能時不時的說出來幾句,這些俗語和老話很多是農民在千百年以來總結出的生活經驗是智慧的結晶,經驗的總結,所以今天小編議案和大夥說的是,農村老人常說, 虎到中堂, 家敗人亡, 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騎馬拜堂,家敗人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作為我國民族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它通俗易懂,簡短意賅,意義深刻,朗朗上口的特點被傳承至今,俗語農村人常用的語言,它包括了農事,氣象,生產,人情世故,擇偶,習俗等等,可謂是包羅萬象。雖說當下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情感漸行漸遠,日益淡薄,但俗語卻依舊煥發著燦燦金光,前段時間,筆者就聽到一則俗語「騎馬拜堂,家敗人亡」,今天就和大家粗略的討論下這則俗語是什麼意思,不知道你們覺得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啥意思?有道理嗎?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農村小毛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用到一些俗語,而一段話有了俗語的點綴後,瞬間富有了生機,比如說對方一直問某人一個問題,對方不耐煩時就會說,「你啥事都要打破沙鍋問到底嗎?」「打破砂鍋問到底」就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也是俗語的一類,這類俗語頗有趣味。而有些俗語則警示著一些道理,比如在農村常聽老人說這樣一句俗語「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這裡的活漢妻指的是二婚女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娶離過婚的女子,很容易引起非議或者在今後的生活中有許多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