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曾經那個少年,對音樂熱愛的心沒有一絲絲改變,我希望通過這次音樂分享會,不僅分享音樂,更分享我對音樂的理解。」8月29日,為了回報家鄉人的支持,瀋陽大提琴青年音樂人才孫赫晨在瀋陽舉行了「瀋陽晨光——孫赫晨大提琴專場音樂分享會」。
去年,年僅17歲的孫赫晨,被美國三所知名音樂高校錄取,其中曼哈頓音樂學院甚至給出了高達11.2萬美金,並表示還可以增加獎學金。
12歲舉行個人音樂會曾被質疑
因為大提琴特殊的構造,學習的難度,所以大提琴專場音樂會在瀋陽並不多見。在兩個小時的音樂會裡,孫赫晨共演出了《D大調大提琴協奏曲》《祈禱》《梁祝》等7首中外樂曲。現場一位專業樂迷說:「2個小時內,能夠完成7首中外名曲,還要面對臺下的觀眾,對於一個18歲的青年人來說,這本身就是一種挑戰。」
據記者了解,孫赫晨4歲開始學習鋼琴,8歲起師從瀋陽音樂學院王基福教授正式學習大提琴,10歲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小,師從上海音樂學院碩士生導師劉美娟教授。12歲的孫赫晨已經獲得了多個獎項,他曾與全世界500多名參賽者同場競技,獲得了美國保護音樂組織國際協奏曲大賽12歲組的一等獎,並應邀赴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參加獲獎者獨奏音樂會的演出,現場還獲得最佳表演獎,他也是唯一獲得該獎項的中國人。12歲的時候,他還曾在遼寧大劇院舉行過大提琴獨奏會,當時瀋陽多家媒體對此進行過報導。
孫赫晨說,12歲的時候,我的音樂會曾被人質疑過。「一個沒有大提琴高的孩子,就能開音樂會?」。他說:「當時的我,並不知道什麼是質疑,我只是想繼續努力拉琴,讓更多的人通過我的演出,了解高雅藝術,知道瀋陽有一群熱愛音樂的少年。」
心繫家鄉展示愛國情懷
在國外求學期間,孫赫晨一直關注家鄉。
今年2月15日,身在國外的孫赫晨為瀋陽市紅十字會、遼寧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捐贈了150套可以重複使用的專業防護服。這批防護服由孫赫晨自費運到瀋陽。他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雖身在海外,卻十分關注國內的情況,希望能為疫情防控盡一份綿薄之力。這批防疫物資是我用個人獎學金購買的,為祖國做點小貢獻。」
演出後,孫赫晨對記者說:「在外求學的時候,特別想念家鄉。我每天都關注家鄉的變化。我知道現在瀋陽的高雅藝術氛圍特別濃,很多中學有了交響樂團,瀋陽還建成了郎朗鋼琴廣場。我們瀋陽人在夏天的周末,可以跟家人在草坪上聽著鋼琴曲,看著渾河美景。我為我是瀋陽人而驕傲!」
對於海外求學的心得,孫赫晨說:「我發現,現在我們中國的音樂學子都特別優秀,國外的很多知名音樂高校都有我們中國青年。而且,國外老師普遍認為,中國學生的基本功都特別紮實。我接觸到的中國同學,他們都非常用功,幾乎每天練琴的時間都在6個小時以上,而且瀋陽的音樂學子也頻頻在海外高雅音樂大賽中拿獎。」
將來還要為家鄉爭光
演出現場,有很多小觀眾都表示要以孫赫晨為榜樣,未來想要學習高雅藝術。
孫赫晨說:「我認為學習高雅藝術,無論是大提琴,還是鋼琴,都要從基礎開始。目前看,我們瀋陽學習高雅藝術的氛圍特別好,而且老師的水平也非常高。今天我看見臺下有很多小朋友,他們在演出中都沒有玩鬧,而是認真聆聽音樂,這說明他們是真的喜歡高雅藝術。這讓我想起了我小的時候,我跟他們一樣,跟著媽媽參加各種高雅藝術的音樂會。我認為,帶孩子去聽高雅藝術的音樂會,是最好的藝術薰陶和啟蒙教育。」
對於自己的未來,孫赫晨說:「今天的音樂會,讓我看到家鄉人對我的支持和喜歡。今後,我將更加努力學習,未來我也將參加更多的國際比賽,讓世界看看我們瀋陽人對高雅的理解和追求,而且爭取拿到優異的成績。」
帥正新聞、沈報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