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市河溶人社中心打造特色創業品牌

2020-12-17 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
  • 當陽市河溶人社中心打造特色創業品牌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 作者:張豔 黃曉金 日期:2013-10-25

      10月24日上午,由湖北省當陽市河溶人社中心組織的新一期餐飲品牌創業培訓班在該市就業訓練中心開班,來自該鎮22位創業者參加了此次培訓。據悉,該鎮已推介出「郭場火鍋雞」、「四大六小」等多個知名餐飲品牌,僅主打「郭場火鍋雞」的飯店就有310家、以主打「四大六小」系列餐館有140家,「河溶牛雜早酒店」200餘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河溶古鎮飲食文化品牌。

      河溶鎮作為當陽市的三大古鎮之一,素有「小漢口」美譽,積澱了獨具特色的地方飲食文化,不僅色、香、味俱全,而且早點、正餐都可圈可點。提及河溶的早點,不得不說一說河溶的牛雜,10年前,該鎮劉漢溶在鎮創業辦的支持下,開辦了當陽首家「河溶牛雜早酒店」受到了熱捧,生意蒸蒸日上,依靠著這門手藝,劉漢溶一家幾年間迅速擺脫了貧困,並修起了一幢漂亮的小洋樓,如今他的年收入達到25萬元。在他的幫助下,該鎮社區居民毛軍也取得了圓了創業夢想,在鎮上創辦了屬於自己的門店並脫貧致富,年收入15萬元,同時帶動群眾就業6人。據了解,如今河溶鎮200餘戶居民創業開辦「河溶牛雜早酒店」,走出當陽在全省佔有一席之地,部分店面還開到了湖南、廣東兩省。

      河溶鎮前華村村民謝德元創辦的「郭場火鍋雞」同樣美名遠揚。不少來自宜昌、荊州武漢甚至是省外的食客都專程前來領略一下它的魅力,年營業收入達到80萬元左右。近年來,為把地方餐飲品牌做大做強,帶動更多的城鄉富餘勞動力通過自主創業致富,該鎮人社中心主動上門與謝老闆接洽,商談組織創業人員前來學藝的事宜,並張貼告示通知有興趣學藝的居民到餐館打工以熟知經營方式和加工方法,保證他們能夠學到最正宗的手藝。學成歸來的前華村村民謝德芬在臨沮公園邊開的一家名為「郭場火鍋第一家」的夜市餐館現在也頗有名氣,每晚的生意也很火爆,年收入30萬元,帶動就業8人。截止目前,「郭場火鍋雞」品牌揚名省內外,創業者超過600餘戶,帶動就業3000餘人。

      與此同時,河溶人社中心積極落實全方位扶持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全力支持餐飲業的發展。積極依託村人社站,收集、上報有創業願望的人員。安排專人接待前來諮詢的群眾,為他們創業答疑解惑,熱忱幫助創業者人員辦理創業無息貸款。組織轄區內的餐飲業主開展業務交流,通過相互實地觀摩學習,將好的經營經驗和模式與大家彼此分享,進一步提高創新經營理念。

    [責任編輯:]

  • 相關焦點

    • 50多年前,董必武為河溶中學題字,建議學校養起了蓖麻蠶
      理由是:第一,董老的字古樸工整;第二,董老是湖北人;第三,董老最近在武漢參加林業會議提出要大辦林業,我校積極響應,開展校園植樹,並取得了一定成績。請他題字,可能性較大!王奧攝校園養蠶喜獲成功 董老指示大力推廣 董老建議河溶中學試養蓖麻蠶,其中有個鮮為人知的緣由。董老和辛亥元老聶豫是親密朋友,辛亥革命前後,董老曾在河溶聶豫家中小住。
    • 宜昌當陽市的兩所學校,不相上下,誰能名列前茅呢?
      當陽市常住人口50萬左右,人口雖然不算太多,但是對教育的責任心,卻絲毫不弱於其他的城市。下面,小編帶大家看一看,當陽市的兩所高中,誰更好一些呢?細分為內校園網中心機房、計算機室、語音室、生物標本室、校史及榮譽陳列室、專用音樂室、攝影室和美術室等等。師資力量:當陽一中共有崗教職工242人,專職教師211人,學歷達標率為百分之百,其中三人為特級教師。
    • 我市人社部門打造石首「月嫂」勞務品牌
      今年以來,我市人社部門全力以赴做好應對疫情穩就業工作,針對性開展職業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技能,催生了「石首月嫂」等一批新勞務品牌,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產婦在這裡坐月子和家裡的區別在於:在月子中心,產婦吃的月子餐沒有那麼油膩,而且營養豐富,產後恢復也更好。帶娃方面,專業的月嫂護理得更好。近年來,依託市勞動就業訓練中心等職業培訓機構,我市人社部門大力開展月嫂、彩妝、茶藝、烹飪、電商等特色專業培訓,並給予培訓補貼、創業指導、小額貸款等政策扶持,培育出一大批小微企業。
    • 打造「巾幗創業」特色品牌!寶山這個特色創業型社區你聽說過嗎?
      在寶山區楊行鎮有一個特殊的「創業基地」,在這裡「她」們是真正的主角。位於寶山區特色創業型社區楊行鎮的上海梵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成琴芳創立,公司主要從事消毒技術產品的研發,於2018年入駐楊行鎮「闓和眾創基地」進行孵化。
    • 深化「三在」工程 決勝全面小康|當陽市郭家場村:黨建引領鄉村蝶變
      「火鍋紅、香樟香,處處美景留遊客,特色美食撲鼻香。」深秋時節,當陽市河溶鎮郭家場村遊人絡繹不絕,自駕遊車輛擺滿農家小院,一幅「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詩意畫卷徐徐展開。近年來,郭家場村以「暖、美、特、香,魅力郭家場」黨建品牌創建為契機,深入推進「三在」工程,把基層黨組織打造成為群眾「主心骨」,著力培育特色美食、香樟種植產業,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突破70萬元,先後獲得「湖北省宜居村莊」「宜昌市文明村」等榮譽稱號。
    • 文明校園行丨工商管理學院:打造品牌 凝練特色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社。學習社通過理論學習和思想交流,加強了成員對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激發了同學們的理論學習熱情。黨支部建設重在理論學習。工商管理學院注重打造一批有代表性的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在志願服務、心理健康、安全督導等方面,凝練品牌特色,打響管院精品項目知名度。紮實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 2018湖北省當陽市事業單位集中招聘公告【招66人】
      現公告如下:一、招聘崗位及職數本次公開招聘涉及31個事業單位,40個崗位,共招聘66人。詳見《2018年湖北省當陽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崗位及職數表》(附件1)。每個崗位的具體招聘條件見《2018年湖北省當陽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崗位及職數表》(附件1)。
    • 超萬人就業創業!我市要把「河源月嫂」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
      10000人;打造河源家政品牌,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網絡圖片建立信用體系促進家政行業良性發展近一年來,市人社局等部門先後制定出臺了系列方案和政策。加強人才培訓帶動就業創業河源實施「南粵家政」工程後,制定出臺《河源市家政服務培訓示範性基地暫行管理辦法》政策文件,全市認定10家市級家政服務培訓示範基地,創建至少1家省級家政服務培訓示範基地。家政企業和培訓機構開展各類家政服務人員培訓工作,截至8月底,全市共開展母嬰、居家、養老、醫護等服務培訓5466人次,帶動就業創業超過10000人。
    • 樂天陶社教育中心
      教育中心是樂天陶社的重要部分,承載課程、講座、團體駐場等眾多功能。作為較早在景德鎮開設陶藝教育的品牌,我們不斷打造系統完善的陶藝教育體系,每年都會輸出很多學員,包括陶藝愛好者、想要通過開設陶吧創業的學員、陶藝教師等等。作為很多學校和陶藝機構的前瞻性榜樣,我們總是走在前面。
    • 安慶懷寧:石牌鎮致力打造戲曲文化特色小鎮
      據了解,石牌戲曲文化特色小鎮客廳總用地面積403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35平方米,總投資1000多萬元,集行政辦公、會議接待、展覽展示於一體,以「詩意漫生活,戲曲達沃斯」為定位貫穿整座展館。當記者來到石牌鎮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時,場館內有很多人,一位小演員正在表演《到底人間歡樂多》,臺下掌聲不斷,令人賞心悅目。
    • ...中國長春高新區國際文創中心:拓寬發展思路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位於長春高新區棲樂薈購物廣場5層的中國長春高新區國際文創中心(以下簡稱「文創中心」),正是專注於開發沉浸式體驗的好手,各類遊玩、展覽、互動體驗項目五花八門。2017年,本著滿足生活需求、提高生活品質、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目的,東坤地產公司正式組建運營文創中心。
    • 吉林省人社廳領導到九臺大學生創業園和吉林省中工技師學院調研
      為貫徹落實省人社廳關於探索實行「合聚變」工作法、打造機關黨建特色品牌的有關精神,12月17日,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立福一行到九臺大學生創業園和吉林省中工技師學院調研。九臺區區長宋長者,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李國輝陪同調研。
    • 海寧市中心特色小鎮 要打造世界第一
      海寧皮革時尚小鎮是浙江省政府於2015年5月份正式確定的首批37個省級特色小鎮之一。海寧皮革時尚小鎮位於海寧市區西側,規劃面積3.5平方公裡。「小鎮」以打造世界級的皮革時尚策源地和貿易服務中心、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示範基地為目標,計劃三年總投資58.9億元,到2017年,區內貿易總額達到145億元,接待遊客人數達到700萬人次。
    • 樹高鐵特色文化品牌,構立體文化育人體系
      二、特色鮮明,打造「高鐵國風」校園文化品牌作為特色十分鮮明的鐵路職院,湖南高鐵職院致力於將高鐵特色的校園文化、企業文化和國學文化有機融合,打造「高鐵國風」校園文化品牌,在校園活動中有效開展文化育人工作,培養新時代文化底蘊深厚的鐵路人。
    • 白沙: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 讓紅心橙花果飄香
      綠水青山間,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七坊鎮環湖路上人潮湧動,果味飄香,每一頂綠色帳篷下都擺上了白沙特色農產品,尤其是白沙紅心橙格外引人矚目。  白沙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志群,海南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周秋平,白沙縣政府副縣長陳揚洲,縣政協副主席、七坊鎮黨委書記孫小舊出席。
    • 茶山南社:打造「特色精品示範村」把生活過成詩
      南社村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南社明清古村落」現存祠堂32間、古民居600餘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個、東莞市不可移動文物7處,歷史建築94處,是我國至今保存著較為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之一。生活古香古色的環境中,村民把生活過成了詩。為了打造「特色精品示範村」,未來這裡還會有令人驚喜的變化。
    • 人社部:做好高校就業創業工作 打造"網際網路+服務"模式
      中新網2月10日電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人社部近日發布關於做好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實完善就業創業政策,進一步拓寬畢業生就業渠道,引領畢業生自主創業,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推進人才服務機構實體大廳服務向網絡服務延伸,運用微信、微博、手機APP等平臺,打造便捷高效的「網際網路+就業服務」模式。